大家好!我叫張鵲鳴,是北京公交集團公司387路首席乘務員。今天我宣講的題目是《我是您的活地圖》。
您知道什麼是首席乘務員嗎?這是我們公交的行話,乘務員這個工種經過勞動部門的考核認定後分為「初、中、高」三個等級。首席乘務員就是我們公交企業經過更加嚴格的考核培訓後培養出來的高技能人才,也是公交乘務員這個崗位的「佼佼者」。
我是個80後,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人,北京的各個區縣,城內的大街小巷就沒有我不知道的。大家都叫我「公交活地圖」。您可能要問了,這「活地圖」的稱號是怎麼來的呢?這還得從我2000年剛參加工作那會說起。當時的北京公交不過幾百條線路,我工作的387路就是其中的一條。有一天我的車從總站剛發出來,就碰見幾位打聽道的乘客。其中一位老大媽問我「小夥子,我要去中醫院怎麼倒車啊?」「呦,大媽,咱北京的中醫院那可是多了去了,您說的是不是寬街那中醫院啊?」「沒錯,就是那」「您啊坐我車到炎黃藝術館倒108或者特11較到寬街路口南下車就到了」。我怕大媽記不住,就邊說邊給大媽寫了個字條,「大媽我把在哪兒倒車給您寫清楚了,您可收好了啊,到站我叫您」。「謝謝你啊,小夥子,你簡直就是活地圖啊!」您瞧,這「活地圖」的稱號啊就是這麼來的。可這稱號一叫響,這向我打聽道的乘客他可就越來越多了,有時候還真有點忙不過來了。於是我就想著要編一本公交換乘地圖,把咱北京的公園名勝、商業網點、學校、醫院什麼的都寫進去。乘客上車翻翻地圖不就都門清了嗎。
您可不知道,為了這份畫在心中的地圖,我可是走訪了上萬個公交站點呢。可就算我了解的站名地名不少,有一次,乘客還是把我問住了。「師傅,去高崖口倒什麼車能到啊?」「什麼?高崖口,這是什麼地兒啊?」我一下就被問蒙了,這可怎麼辦啊。我還「活地圖「呢,還得下功夫。回家以後我趕緊就翻這公交地圖,敢情這357路公交車就是從昌平東關開往高崖口的。於是我就決定去那兒走一趟。那天正趕上我公休,我一大早就來到了昌平東關總站,可還是等了一個多鐘頭才坐上車,這趟車的線長不說,這路面還坑坑窪窪的,在加上那會用的車還特破,這一路上把我的腳都給顛麻了。好容易「熬」到了高崖口,可這一打聽,敢情這回去的車還得兩鐘頭才發呢。那天的天兒特別熱,我是又渴又餓,餓得我是潛心貼後背的,可是那兒連個賣水的都沒有。這兩鐘頭我可怎麼熬啊……得了乾脆往山裡溜達溜達吧,說不定還能摘個山杏兒什麼的解解渴呢?誰成想這越走越覺得這山裡的景色還挺美,空氣清新景色宜人,簡直啊就是一座天然的「大氧吧」,這要是今後能開發成旅遊景區那可就地道了……嘿,真沒想到,沒過幾年這兒真成旅遊區了,是著名的「棋盤山和白羊溝自然風景區」的一部分。要這麼說,那趟我還真沒白跑。
2003年,我利用自己熟悉公交線路的特長編寫了一本20多萬字的《鵲鳴公交速查詞典》,成稿以後我還自費印製了一部分放在車上,準備贈送給那些需要的乘客。有一回,兩位外地大姐向我打聽從亦莊去門頭溝爨底下村怎麼坐車。可是她們口音太重了我根本沒聽懂,後來她們又寫了字條我才弄明白。「您啊從亦莊坐652到方莊橋東倒300路到公主墳南再倒地鐵1號線到蘋果園坐892到齋堂最後倒門頭溝區15路就到爨底下村了」。您瞧我這說的挺利落的,可那二位根本就沒聽懂,還拿這手機錄音反覆聽了好幾遍都不行。我一看,也別費那勁了。乾脆就拿出了那本詞典邊說邊指給她們看。這回兩位大姐終於聽明白了「太好了,小師傅,真是太感謝你了。這本書真方便!哎,能送給我們倆嗎?」「沒問題啊,我這本書就是給您預備的」。
現如今大伙兒出門都喜歡上網查公交線路。我也不能落後啊。這不2011年,我就率先在新浪網上開通了自己的實名制個人微博,這兩年我又陸續開通了「鵲鳴指路「微信公共平臺、「問路請找我」微信指路群等。有了這幾個平臺您用手機就能向我打聽道了。我呢,也不光給您指路,還會在上頭髮布一些實用出行信息。像《春節廟會綠色出行指南》、《情人節約會好去處乘車攻略》等。這些信息內容是深受廣大網友粉絲的好評啊。現在,就光這微博的「粉絲」關注量就已經達到一萬多人了。
自打2014年北京公交票價調整以後,大伙兒都覺得這齣門坐車花錢有點多了。為了能幫大伙兒「省錢」,我就添了個服務項目,什麼呢——「算帳」。這從北到南從東倒西這北京得有多大個兒啊,路有很多種走法,就看您省錢不省錢了。北京公交線路這麼多,我得告訴您個超近兒又省錢的道。咱就說從西單到南鑼鼓巷吧,要是65歲以上的老人,我就建議他坐特13到積水潭橋東倒635。因為這老年乘客坐車他不花錢,而且那兩趟車都是臺階低的那種,老年人上下車方便啊;要是小年輕的逛街,我就告訴他們坐109到西安門倒124。雖然換1次車,路程也不遠,刷卡也就兩塊錢。要是沒有公交卡的乘客,我就告訴他們坐地鐵,這樣不堵車,比坐公交還能省一塊錢呢。出行線路都在我的腦子裡裝著,乘客向我打聽道的時候,我腦子裡立刻就會勾畫出線路走向,所以啊準保不會錯。
這乘客問路,它是件小事。可在我心裡,卻是天大的事兒。雖然他們跟我只有一面之交,可為了這一面之交的求助,我是願意一次次的出發,一步步的行走,用腳步去丈量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在乘客的心裡留下一幅美麗的北京地圖。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