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期德國神將絕妙計劃本可逆轉乾坤,但是卻被希特勒否決

2020-12-27 網易新聞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的陸軍號稱天下無敵,然而,在兩線作戰和蘇聯惡劣天氣之下,德國陸軍在1943年已經是強弩之末,經歷了史達林格勒戰役的慘敗,德國已經基本喪失了對蘇聯發動大規模進攻的能力。

可以說,面對盟軍和蘇聯的雙線夾擊,納粹德國的失敗至此已經只是時間問題了。

然而,就是在這種內外交困,進退失據的情況下,一位德軍的神將提出了一個可以扭轉東部戰局的方案,只是可惜,這個堪稱天才的方案最終被希特勒否決,納粹德國失去了翻盤的機會。

那麼這位神將是誰?他又提出了什麼方案呢?

馮@曼施坦因,德國陸軍元帥,號稱二戰期間德國「三大名將」之一,就是他在史達林格勒戰役失敗後,指揮了著名的「哈爾科夫反擊戰」,面對數倍於己的蘇聯部隊,曼施坦因審時度勢,巧妙計劃,竟然一舉挫敗強敵,堪稱戰爭奇蹟。

哈爾科夫反擊戰後,希特勒任命曼施坦因為東線主將,負責抵禦蘇聯的主攻部隊。

當時,面對蘇聯人的鋼鐵洪流,任何人也無法保證能擋住紅軍的攻擊。曼施坦因根據現實情況,向希特勒提出了一個絕妙的計劃:用靈活機動的波動防禦與蘇聯紅軍周旋,發揚德國陸軍的精銳特點,消耗蘇聯人的有生力量。

曼施坦因提出這個計劃是從他自己的判斷和分析得出的結論,在他的戰後回憶錄《失去的勝利》中,曼施坦因將蘇聯人稱為「九頭怪物」,意思是斬掉一個頭能長出兩個頭的怪獸,比喻蘇聯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力和資源。

二戰後期,德國人面對的兩大窘境是:第一,人力資源枯竭,德國人口只有八千萬,而蘇聯一國人口就是德國兩倍還多,這還不算另一線盟軍的人口,德國人口無法承受巨大的戰爭損失,後備兵力已經告罄;第二,德國本就是資源貧乏的國家,缺少殖民地,沒有戰略縱深,再加上盟軍夜以繼日的戰略轟炸,德國的後備資源也已經拉響了警報。

反觀蘇聯,面積廣大,資源豐富,人口眾多,又有西方國家源源不斷的設備和物資支援。

這場仗按照正常發展,德國人在史達林格勒戰役失敗後其實已經撐不了多久了。

正是基於這種形勢,曼施坦因才提出了所謂的「以機動靈活的防禦消耗蘇聯人有生力量」的戰略計劃。

蘇聯人口雖然是德國的兩倍多,但是,蘇聯紅軍的戰術水平遠低於德國陸軍,蘇聯的裝備數量雖多,但質量不如德軍,曼施坦因的計劃核心就是:發揚德國陸軍優秀的戰術素養和精良的裝備,以靈活機動的防禦戰消耗蘇聯人的有生力量。

簡言之,曼施坦因的反敗為勝的計劃是希望:以機動對數量,積小勝為大勝。

客觀地說,曼施坦因的計劃是當時德國唯一可行的道路,曼施坦因在給希特勒的的報告中說道:按照這個計劃,我們至少可以在東線與蘇聯尋求一個平局,然後將主要兵力投入西線戰場。

而這種局面也是當時的德國最好的結局了。

只是,希特勒不允許德軍後退一步,他不顧前線實際情況,盲目地要求軍隊死守,甚至要求實施戰略反攻。

由於德軍最高統帥的瞎指揮,德軍基層官兵精力在一次次無謂的防禦和反擊中被消耗殆盡。

最終,納粹德國被蘇聯人的鋼鐵洪流湮沒,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二戰時,希特勒幹預前線將領的指揮,是德國戰敗的主要原因嗎?
    李三萬摘要:二戰期間,希特勒作為納粹德國的元首,按理只是負責決定戰略上的大方向,卻偏偏喜歡幹預前線將領的軍事指揮?很多人認為這種越級幹預是德國最終戰敗的主要原因,這種看法對嗎?二戰期間,希特勒作為納粹德國的元首,按理只是負責決定戰略上的大方向,卻偏偏喜歡幹預前線將領的軍事指揮?很多人認為這種越級幹預是德國最終戰敗的主要原因,這種看法對嗎?很多人都將德國的失敗,歸咎於希特勒的越級幹預前線將領的軍事指揮。
  • 二戰納粹德國前五將軍排名,隆美爾僅列第三,第一敢硬懟希特勒
    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已經結束70餘年,但是一直到今天關於二戰的一些事情都沒有定論,其中納粹德國知名將軍眾多,前五都是哪幾位?可謂是眾說紛紜,今天我就將我個人認為前五的將軍羅列出來,看看和大家想的一樣不一樣。
  • 一位德國木匠為何讓希特勒膽戰心驚?希特勒:此人敢刺殺元首
    整個二戰期間,黨衛軍秘密警察對一位德國木匠嚴加看守,將他關在納粹的集中營裡,一直到二戰後期,將這位德國木匠殘忍的殺害。 那麼,黨衛軍為何對一位德國木匠嚴加看守呢,此人到底是誰?原來此人跟希特勒有關,用希特勒的話來說:「此人陰謀差點得逞,讓帝國毀於一旦!」
  • 德國二戰為何沒有使用秘密武器?一場騙局,希特勒還用自殺來證明
    原子彈這種核武器其實並不是美國最先發明的,真正發源地還是在二戰期間的德國。早在1939年的時候,就開始研究了,比美國的「曼哈頓計劃」要早好幾年,但是一直到二戰結束,納粹還是沒有搞出來,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希特勒青年團「佩劍」——二戰德國主要佩劍詳解
    少年衝鋒隊於1923年啤酒館政變失敗後被解散,其後在1926年重建,命名為希特勒青年團。重建後重點為納粹黨招募年輕黨員。l933年,巴爾杜·馮·席臘赫成為首位希特勒青年團領袖,他貢獻了大量時間、金錢和人力去擴張希特勒青年團的勢力。希特勒青年團以訓練未來的「亞利安超人」和為第三帝國效忠的戰士為己任,重視體能和軍事訓練,但是比較忽略學術和科學教育。
  • 如果希特勒不發動二戰,那麼他就是統一德國的民族英雄了
    那麼德國的偉大領袖是誰呢?大家可能會提到俾斯麥。的確俾斯麥完成了德國的統一大業,推動了德國的工業化進程。但是他並非是德國的領袖。人們對德國的領袖最熟悉的還是希特勒。因為希特勒在德國建立了法西斯的統治,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因此被列為了世界的罪人。就連德國人對希特勒的看法也十分矛盾。
  • 德國老兵:如果沒希特勒出現,德國依然會發動二戰
    換句話說,如果希特勒在實現振興德國經濟、消除災難性的失業、突破《凡爾賽和約》的限制奪回軍事主權以及完成把奧地利、蘇臺德等地區納入德國版圖等一系列計劃之後,在發動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對波蘭的侵略行動之前能夠壽終正寢,他留給德國歷史的便只有可歌可泣的輝煌成就,而後來的戰爭災難也就不會出現。」
  • 同樣是戰敗,一戰後德國出現革命,二戰後期德國卻能統治穩定?
    (魏瑪共和國正式稱呼的是「德意志國」) 說的這裡,有的人可能會提出一個疑問了,同樣是被戰爭搞得滿目蒼夷,為何二戰後期德國國內沒有出現像十一月革命這樣大規模的革命運動呢?
  • 如果希特勒打贏二戰,這些都會成為現實:揭秘「日耳曼尼亞」計劃
    ,告訴世界列強一個新的德國已經崛起!▲阿爾貝特·施佩爾作為希特勒身邊的大紅人,納粹御用建築設計師,日後的軍工部長,其自然也是世界之都日耳曼尼亞的總規劃師,而阿爾伯特··施佩爾負責的重建柏林的官方計劃被稱為「帝國首都的全面建設計劃」(德語:gesamtbauplan
  • 二戰德國人種繁殖計劃:地下花園,大量純淨女子等待「播種」
    二戰期間,很多國家存在著種族歧視,美國對黑人、德國對猶太的傷害廣為人知,最為臭名昭著的莫過於德國。納粹頭子希特勒任職期間,非常看重血統,他認為猶太人是一個低等的民族,這一看法險些讓猶太人種族滅絕。德國以日耳曼人為主,希特勒認為,日耳曼民族史世界上最為優秀的種族,是上天特殊眷顧的民族。因此,一個邪惡的想法就此誕生了,在希特勒的領導下,德國進行了可怕的繁殖計劃,取名為「生命之源」。納粹企圖以這種方式來提純人種,培育優質日耳曼人以實現統治世界的夢想。
  • 二戰時期的德國,戰鬥力很強,為什麼最後卻失敗了
    畢竟東邊的蘇聯蠢蠢欲動,希特勒並不希望重蹈一戰中德國兩線作戰的覆轍。不過,對於希特勒的好意,邱吉爾卻表示了堅決拒絕。隨著英軍大部隊成功撤離,英國保存了持續抗戰的有生力量。這件事也是希特勒在二戰中的第一次重大失誤。法國投降後,希特勒決定發起「海獅計劃」,即穿過英吉利海峽向英軍發起進攻。英德兩國隨即爆發了不列顛空戰。在這場空中大戰中,德國軍隊始終對英國皇家空軍保持著壓制。
  • 二戰後期,希特勒每天都讀腓特烈二世傳記,奇蹟相似結局卻不同!
    二戰後期,德軍已經陷入了極為被動的境地,希特勒也不得不躲進牆體厚達4米的地下掩體中,即便如此,這位偏執的野心家還是不死心。在希特勒看來,雅爾達會議上所形成的同盟關係並不穩固,史達林與羅斯福並不是同道中人,邱吉爾和史達林更是彼此看不上。他深信,只要德軍能夠給蘇聯一次沉重的打擊,西方世界就會認識到,只有希特勒、只有德國才能消滅西方真正的敵人——共產主義的蘇聯。
  • 二戰時期,德國明明能進攻瑞士為何放過?希特勒自己給出答案
    導語:二戰時期,德國明明能進攻瑞士為何放過?希特勒自己給出答案了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德國挑起二戰的時候,第一個襲擊的目標是波蘭,緊接著是比利時、法國、英國、蘇聯等國家,前半段幾乎沒有遇到什麼壓力,跟英國對上的時候遇到不小的阻礙,打了很久都沒有成功取勝。最終經過斟酌,希特勒實施巴巴羅薩計劃,朝著蘇聯前進,這個決定將德國葬送。
  • 二戰中德國指揮部「狼穴」守備森嚴,為何希特勒卻差點被刺死
    二戰之中,納粹德國在柏林之外還有四個指揮部。它們分別是位於東普魯士的「狼穴」、法國馬吉瓦爾的「狼谷」、波蘭瓦烏布日赫德「巨人」,以及德國巴伐利亞的「鷹巢」。而這在四個指揮部中最有名的,恐怕就要數東普魯士的「狼穴」了。因為在1944年,這裡曾經發生了一場刺殺希特勒的計劃,並且險些成功得手。
  • 是解決生理問題還是心理變態—二戰歷史上的希特勒計劃
    「充氣娃娃」對於現代人來說並不陌生,但是在近代之前,它一直是公眾羞於談論的話題。其實,「充氣娃娃」在早期階段竟然還屬於軍用品。關於「充氣娃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15世紀的西班牙,這個當時「大航海時代」的海上霸主駕船在大洋上橫衝直撞,一飄蕩就是幾個月甚至大半年。
  • 老照片:罕見的二戰後期德國影集
    1945年4月25日,柏林,大臣伯克爆料,希特勒正在給納粹青年團成員授勳。4天之後,希特勒自殺。 1945年5月1日,德國領導人的繼任者卡爾鄧尼茨宣布希特勒的死訊。這一消息導致紐約市尖峰時段地鐵暫停,美國人熱烈歡呼。
  • 二戰時,如果當時德國先進攻英國,結局會不會不一樣
    德國正式對蘇聯開戰,按照希特勒原本計劃,德軍會在初秋將蘇聯擊敗。然而卻不同於希特勒計劃的幾個月就會快速結束的戰爭,耗費了德軍足足四年,蘇德戰爭也成了二戰中規模最龐大、代價最大的戰爭。二戰的開展影響了歐洲、亞洲、非洲的發展,歐洲的蘇德戰場就是二戰期間的所有戰場中,最為慘烈的一場戰役。
  • 二戰時德國軍事指揮權都歸於希特勒,但其卻沒有足夠的軍事能力
    一戰德國戰敗以後,它禁止擁有空軍和海軍,因此陸軍「總參謀部」實際就是德國軍隊的頭號首腦機關,同時在陸軍的傳統中,總司令部並不負責作戰計劃制定和作戰具體指揮,這項工作是由陸軍總參謀部負責的,因此陸軍總參謀長才是全陸軍中地位最重要的人物。
  • 二戰時期的納粹德國,也有真愛,也有人敢對希特勒不敬,你相信嗎
    對於二戰時期,德國可以說是所有法西斯國家的大哥,哪怕是同為法西斯軸心國的日本和義大利也要看它的臉色行事。而當時的納粹德國也正是在他們第三位帝國元首——希特勒的統治之下。然而作為國家的首要人物,一國的統治者,民族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的領導者,可以說是當時德國最為尊貴的人,但是依舊有人在眾目睽睽之下對其不敬,這是為什麼呢?這個人又是誰呢?
  • 二戰德國秘密實施人種計劃,血脈純淨的女人等待懷孕,結局又如何
    二戰德國秘密人種計劃,血脈純淨的女人等待懷孕,結局又如何很多人都知道,德國是一個種族歧視程度相當嚴重的國家,始終堅信日耳曼人是繼承神的意志的優秀民族,也是地球上最優秀的人種。這一點在希特勒執政時期表現得尤為突出,甚至因此密謀罪惡的人種繁殖計劃——生命之源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