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請點擊左上角藍色「深圳市書法院」
法帖淵源●鍾繇《薦季直表》墨跡照片之發現
千古絕響,舉世無雙
「當南宋末即元朝初年﹝十三世紀晚期﹞先後出現幾件傳為曹魏即唐人的法書墨跡,對當時好古博雅的人士曾引發不同層面的啟示。其中一件對元明以後書法影響最大者,莫過於《魏鍾繇書薦季直表》。這件直傳到清宮廷,又曾刻入《三希堂法帖》,至今下落不明。另一件為《唐褚遂良書倪寬贊》,至今還是故宮博物院的法書珍藏。兩件墨跡,十四世紀以後,一直流傳在民間,又多次為彙帖所摹刻,流傳頗廣,特別是《薦季直表》。」
張先生是故宮博物院書畫處的專家,著作甚豐,其《中華書法史》一書,是博大精深的論著,但該書所附鍾繇《薦季直表》,用的是刻本,猜想博識如張先生者,亦無緣見《薦季直表》一面。其實,抱此恨者何止張先生一人!早在張先生前,香港書譜社故社長李秉仁(將芬)先生亦曾浩然長嘆,其辭見《書譜》一九七六年總第十期《鍾繇薦季直表真蹟得失》一文中︰
「春節期內,偶與李啟嚴先生及饒宗頤教授見面,談起裴景福論其收藏的《薦季直表》真蹟一事,都為此一劇跡的亡失而惋惜。回來後,試檢日本平凡社的《書道全集》,因素知日本書法界收羅鍾繇的材料很是齊備,在《書道》第三卷果然有影印這表的真賞齋刻本,這已是難得一見的所謂『火前本』了。可見此表的真蹟確於甲子年﹝一九二四年﹞景福先生的《書畫錄》寫成後,始告亡失的了。」
該期《書譜》,編有《鍾繇書法集》,全是拓本,《薦季直表》即用真賞齋本,亦屬無可奈何的事。
據碑帖鑑定家王壯弘先生說,此帖在北宋大觀時即有單刻本流傳,他曾見一宋隔麻拓本,前有蔡京所題。《淳化秘閣續帖》、《戲魚堂帖》等亦曾刻之。入明,以嘉靖間華氏真賞齋刻本最為著名,但竣工不久,忽有回祿之災,華氏遂重刊一石,故有火前本、火後本之分。萬曆間華氏之石為王肯堂所得,遂併入其《鬱崗齋帖》中。乾隆十二年詔刻《三希堂法帖》,置此卷為第一。
據乾隆的題籤,《薦季直表》原藏於圓明園長春書屋,鹹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侵入北京,火燒圓明園,並劫掠園中珍寶,這一人間奇珍,也就不知下落。鹹豐十一年辛酉(1861年),英國兵船自天津南下,泊於廣州白鵝潭。南海嶽雪樓主孔廣陶聞說英兵有出售圓明園珍寶,遂手持書畫捲軸示之,問有此類物否?某英兵答有一卷,不知是何物,次日取來。孔氏以低價購得,即《薦季直表》也。經此劫難,此卷裝裱已破損,尚無大礙,真國人之幸也。孔氏平素頗喜收藏,同治間曾刻《嶽雪樓鑑真法帖》十二卷,收入自隋至清及先人遺墨一百廿餘種,而此《薦季直表》未曾刊入,想必是內府秘物,當時無法公開,然消息已流傳於外,鹹知嶽雪樓有鍾繇法帖。
《薦季直表》卷外的插籤,係用碧玉色漢璽印改製而成,籤上鐫有「乾隆御賞鍾繇薦季直表真跡」小隸書一行,這是內府上等書畫的規格。當圓明園被劫時,此卷包首損壞,原物流落到了廣東,而此插籤卻不知被何人拾得,交北京琉璃廠德寶齋出售。光緒六年庚辰(1880)夏,霍邱壯陶閣主裴景福遊廠肆,於德寶齋買到了這枚插籤,遂知此卷已流出內廷,於是加意尋訪。後宦於嶺南,聞嶽雪樓有鍾繇墨跡,請賜一見而被婉拒。光緒二十六年(1900)再仕南海,正值孔氏經辦鹽務虧空,不得已求售家藏字畫償債,裴遂決意收購嶽雪樓藏品。第一次孔家送來之售品清單,並無鍾繇之目。裴於中先選上品十餘件,聲明非見鍾繇墨跡和其他珍藏不辦。孔氏不得已,隔日將趙孟頫十札、《望江南淨土詞》和鍾繇《薦季直表》三件出示,二小時即收回。裴景福遂託孔氏親友斡旋,以六千金代價將三卷購下。
裴在粵東,先後得潘氏海山仙館和孔氏嶽雪樓精華,加上自家篋中珍秘和借得友好珍藏,於民國元年(1912)刊刻《壯陶閣法帖》三十六卷,後又增續帖十二卷、補遺一卷,規模宏大。這卷《薦季直表》,即置第一。民國十三年(1924),裴又輯《壯陶閣書畫錄》一書,卷首亦錄此卷。裴氏自琉璃廠購得碧玉籤至尋訪購到《薦季直表》,前後耗二十年光陰,竟使原物璧合,這在中國文物收藏史上,亦是一段佳話。
唯令人長嘆的是,就在裴氏《壯陶閣書畫錄》輯成不久,裴宅一傭工得知《薦季直表》珍貴,竟然竊去。裴發現鎮宅之寶不翼而飛,急報官大索。傭工懼,將此卷以油紙包裹,埋入土中。裴索年餘,一無所得,寢食不安,遂聲明不再追究竊者責任,能出真蹟者重賞。及掘出,整卷已糜爛至不可收拾。一件偉大的藝術品,一件流傳了一千七百年的國寶,一件在中國書法史上發生過廣泛影響的法書,一件在無數次天災人禍中得以倖存的文物,由於一個人的愚蠢和貪婪,不幸永遠地毀滅了。
無上神品,一照相傳
裴景福壯陶閣的藏品,在他身後又散失出來,如趙孟頫的《望江南淨土詞》,從上海賣至廣州,又藏於澳門數十年,轉售於香港某氏,數月前曾展出於香港藝術館。我兩度前去參觀,站在它的面前,想起八十五年前裴景福將它和《薦季直表》一起購下的情景和歡喜雀躍的心情,不禁喟然長嘆,感慨萬千。
裴宅的藏書、藏帖,部份轉輾流於上海。約二十五年前,王壯弘先生購得一部《壯陶閣法帖》初拓本,乃裴氏舊物。他逐一檢閱,發現某冊中夾有照片一幀,初不經意,及仔細審閱,不覺大喜過望。
原來這張照片,所攝的竟是鍾繇《薦季直表》墨跡!
推測起來,裴氏自廣東購得《薦季直表》後,亦曾有意影印出版,以廣流傳,故攝此一照。嗣後變故,竟於擱置。時必在民國十三年《薦季直表》被竊之前。至王壯弘先生購得此照,差不多已經半個世紀了。值得慶幸的是,這幅照片的質量非常之佳,字跡斑斕,毫髮畢現,為我們留下了《薦季直表》真蹟的原貌。直至今天,世間所知的照片唯此一幀,或許這是宵壤間唯一的一幀了。
1984年12月,上海《書法》雜誌欲覓一件名作印在送讀者的年曆附頁上,壯弘先生即出此照,遂第一次公開於讀者之前。日本書法界人士,不但迅速地作出了報導和翻印,還多次向上海有關方面表示,可以任何代價購此照片或清晰的翻拍片,但上海方面始終沒有同意。我和王壯弘先生為莫逆之交,多年來得其指教甚多,1985年我返滬探親,蒙王壯弘先生贈以翻拍片一幀。它年倘有餘力,必以最佳的印刷予以出版。
本文節選黃簡《千兩黃金哪易得?──鍾繇〈薦季直表〉墨跡照片之發現》,原載香港《書譜》總第七十一期。
…………【宣和畫舘】………
關注請點擊左上角藍色「深圳市書法院」
聲明:本平臺旨在分享書畫篆刻藝術,也會為書友精選一些文史哲等有益文章。有些不明原創出處,如侵犯了您的版權請電郵說明,我們會尊重您的署名權或更新分享內容。如轉載請註明出處(深圳市書法院微信szssfy)。
→如果您想經常接收我們的資訊:
①請回到文章頂部,點擊右上角藍色「深圳市書法院」即可查看歷史消息或一鍵關注;
②直接搜索中文微信號「深圳市書法院」即可添加訂閱
③搜索添加微信號szssfy
→如和我們交流互動,請留言或發送郵件至:139024489@qq.com
中國藝術論壇:http://www.china-yishu.com
原文連結:
法帖淵源●鍾繇《薦季直表》墨跡照片之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