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法帖大系】 日本 藤原佐理墨跡集

2021-02-08 墨品書法網


【經典法帖大系】

日本 | 藤原佐理墨跡集


藤原佐理(ふじわら の すけまさ/さり),天慶7年(944年)—長德4年7月25日(998年8月24日)。是平安時期的書法家,(身份是)公卿。(他是)太政大臣藤原實賴的孫子,左近衛少將藤原敦敏的兒子。名字「すけまさ」,因有避諱,故多讀「さり」。


經歷:歷任右近衛少將、參議、兵衛卿、太宰大弐,達到正三位。據了解是自(最)早擅長書法,(並且)作為草書的第一人的評價也很高,作為圓融、花山、一條三位天皇大嘗會屏風的色紙形的筆者而活躍。與小野道風、藤原行成並稱為「三跡」中其中一人,流麗有躍動感的筆跡被稱為「佐跡」。真跡有《詩懷紙》(國寶)的另外,《離洛貼》(國寶)等以及書信數件。根據《大鏡》等的人物評議,佐理好象是粘到酒(作事情就)失敗多的人物,以《離洛貼》為首,留存下的書信全都是道歉的信。


真跡:詩懷紙(國室)香川縣歷史博物館藏。懷紙是書道用語,是指書寫漢詩、和歌等按一定的格式書寫下來的紙張。本作品,是作為唯一的自平安時代的詩懷紙現存至今的貴重作品。書信《離洛貼》(國寶)畠山記念館藏。正歷2年(991年),佐理(時48歲)寫的書信,內容是回憶佐理任大宰大貳(太宰府的次官)時,在赴任地途中忘記了向攝政藤原道隆表示感謝的事,是請妹妹的兒子的藤原誠信轉交了給道隆的說和的道歉書。驅使了有速度感的草書體的個性性的書法的風格是特色。書信《恩命帖》 三之丸尚蔵館蔵 。書信《女車帖》 書芸文化院蔵 。



詩懷紙

(國室)香川縣歷史博物館藏。懷紙是書道用語,是指書寫漢詩、和歌等按一定的格式書寫下來的紙張。本作品,是作為唯一的自平安時代的詩懷紙現存至今的貴重作品。


書信《恩命帖》

三之丸尚蔵館蔵 。



書信《離洛貼》

(國寶)畠山記念館藏。正歷2年(991年),佐理(時48歲)寫的書信,內容是回憶佐理任大宰大貳(太宰府的次官)時,在赴任地途中忘記了向攝政藤原道隆表示感謝的事,是請妹妹的兒子的藤原誠信轉交了給道隆的說和的道歉書。驅使了有速度感的草書體的個性性的書法的風格是特色。





全本高清大觀請點擊左下角「原文閱讀」。










相關焦點

  • 日本「平安三跡」之:藤原佐理
    平安時代(Heian Period)是日本古代的一個歷史時期,日本官方稱呼也可稱做平安京時代
  • 日本書法家藤原行成學王羲之,精彩!
    作為日本歷史上的著名書法家,他的書法後世稱之為「權跡」,與小野道風的「野跡」、藤原佐理的「佐跡」合成書道「三跡」。藤原行成繼承了小野道風與王羲之的風格,創立日本風格的書法,是日本書法之集大成者。其書法溫雅、幹練,代表作有《白樂天詩卷》《消息》等。
  • 純然唐法:日本「平安三跡」書法選
    本文約775字 感謝分享,歡迎關注 藤原佐理(天慶7年944年-長德4年998),平安時期的書法家,在日本書道史上,繼平安初期的「三筆」之後,小野道風墨跡稱為「野跡」,與書法家藤原佐理的墨跡(佐跡),藤原行成的墨跡
  • 難以置信,這些行草書竟是一位日本人寫的!(附日語書法)
    藤原純友討伐的那個小野好古是他的親哥哥。官職是正四位下內藏頭。「三跡」(三跡)中的一人。在摹仿我國王羲之字體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秀氣」風格,為「和(日)樣」書法的創始人,在日本書法史上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其書法真跡《智證大師諡號敕書》、《屏風草稿》等被視為國寶。其墨跡稱為「野跡」,與書法家藤原佐理的墨跡(佐跡),藤原行成的墨跡(權跡),譽稱「三跡」。
  • 《三希堂法帖》原來是這麼來的…
    所謂「法帖」,即是把名家書法集而成冊, 供他人效法之帖。帖中的字,是如何傳神的鐫刻在石頭上呢?刻碑要先書碑,古代書碑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書丹,就是用筆蘸硃砂,直接在石頭上寫字以備鐫刻。然後覆於備刻的石頭, 以紙數層疊放於摹紙上,永石均勻砑磨,使硃砂粘於石面之上,據此鐫刻,而書家的原墨跡也得以完整保留。
  • 法帖淵源●鍾繇《薦季直表》墨跡照片之發現
    墨跡照片之發現 千古絕響,舉世無雙「當南宋末即元朝初年﹝十三世紀晚期﹞先後出現幾件傳為曹魏即唐人的法書墨跡,對當時好古博雅的人士曾引發不同層面的啟示。回來後,試檢日本平凡社的《書道全集》,因素知日本書法界收羅鍾繇的材料很是齊備,在《書道》第三卷果然有影印這表的真賞齋刻本,這已是難得一見的所謂『火前本』了。可見此表的真蹟確於甲子年﹝一九二四年﹞景福先生的《書畫錄》寫成後,始告亡失的了。」該期《書譜》,編有《鍾繇書法集》,全是拓本,《薦季直表》即用真賞齋本,亦屬無可奈何的事。
  • 宋拓孤本《鬱孤臺法帖》:宋徽宗草書千字文!
    鬱孤臺法帖宋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宋拓孤本1函1冊13開55×35.5 cm著錄:宋洪諮夔撰《平齋集》卷十宋徽宗趙佶也很喜歡千字文,目前已知徽宗所書千字文有四種:上海博物館藏崇寧三年真書墨跡全本;遼寧省博物館藏宣和四年草書墨跡全本;故宮博物院藏政和四年草書宋拓全本;上海圖書館藏宣和四年草書宋拓《鬱孤臺法帖》三頁殘本。
  • 日本竟有此等書法高手!
    日本平安「三跡」之「羲之再世」小野道風墨跡
  • 碑碣墨海輝映名寺 寶賢法帖光耀古今
    在書法的藝術長河中,《寶賢堂集古法帖》無疑是一座豐碑。這個集魏晉以來124位書法大家墨跡寶翰的書林瑰寶,便收藏在永祚寺。衛夫人、王羲之、蘇東坡、歐陽詢、柳公權、黃庭堅、米芾……每一個名字都光芒萬丈,每一幅作品都精妙絕倫。
  • 142 平安時代與藤原攝關,日本天皇萬世一系的延續
    東亞歷史第142篇:日本的平安時代與藤原攝關。 平安時代一共有三十三個天皇,共三百九十三年。統計起來,其中竟有十八位天皇在很年輕時便將大位禪讓給自己的弟弟或兒子,削髮出家做了和尚,並自稱上皇。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其中原因,與藤原家外戚強盛有絕大的關係。
  • 祁小春|唐代書法及其風潮對日本的影響
    大化二年(646)日本天皇下詔改新,一切製法歸皆依唐為準則,大有全盤唐化的趨勢。此時期日本的書風自然也向初唐書風轉化。書法由實用性開始走藝術向性。由於當時百濟和高句麗國相繼滅亡,以前由此為中轉站向日本傳播中國南北朝文化的途徑消失。於是日本開闢了新的直接通往中國大陸的交通渠道。中國文化對日本的傳播和影響也變得更具直接性了。
  • 陰陽師:藤原這人不簡單,看看藤原家的勢力就知道了,日本大家
    在日本歷史上,真的有藤原這麼一大家族,而且在平安時代藤原家族的一系政治勢力滔天,說是在政治界一手遮天也不為過。所以陰陽師策劃將這樣一個二五仔的名字取為藤原姓氏,是否有何用意呢?藤原道綱這人真的不是簡單得NPC嗎?真的十分好奇了。現在說一說藤原氏的起源與繁盛。藤原家這一勢力早在日本飛鳥時代就已經存在。
  • 褚遂良經典法帖賞析
    褚遂良工於書法,初學虞世南,後取法王羲之,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傳世墨跡有《雁塔聖教序》、《大字陰符經》、《倪寬贊》及《枯樹賦》等。 將雛集鳳,比翼巢鴛。臨風亭而唳鶴,對月峽而吟猿。乃有拳曲擁腫,盤坳反覆。熊彪顧盼,魚龍起伏。節豎山連,文橫水蹙。匠石驚視,公輸眩目。雕鐫始就,剞劂仍加。平鱗鏟甲,落角摧牙。重重碎錦,片片真花。紛披草樹,散亂煙霞。 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遷,森梢百頃,槎枿千年。秦則大夫受職,漢則將軍坐焉。莫不苔埋菌壓,鳥剝蟲穿。或低垂於霜露,或撼頓於風煙。
  • 流傳有緒的國寶孤本——解讀《寶晉齋法帖》
    明清以來,通常所見的十卷本、二十卷本、三十卷本均仿《閣帖》體制,為歷代君臣書,顯然都不是《寶晉齋法帖》原本。傳世真本僅有上海圖書館藏宋拓十卷一部,系孤本。其不僅是現存曹氏刻本中最完整的,而且卷一中尚保存有米、葛二家所刻晉人三帖,尤為珍貴難得。此帖在元代曾為趙孟頫\收藏,內有「趙氏子昂」朱文印多方,卷三原刻的篆書題首早已脫失,經清王澍審定,現存卷三篆書題首墨跡為趙孟頫\補書。
  • 為什麼毛澤東晚年愛看碑帖、字帖以及古今名人墨跡?
    在延安時期,領導抗戰和建黨,工作、著作任務那樣繁忙,毛主席仍時常閱覽法帖(閱過的晉唐小楷等帖,一直帶在身邊)。……全國解放後,更多地閱覽法帖。1949年出國(率中國黨政代表團第一次訪問蘇聯——筆者注)訪問時,也以《三希堂法帖》自隨。1955年開始,指示身邊工作人員廣置碑帖。
  • 書┃有多少經典書法墨跡、碑拓藏在臺灣?看完簡直驚呆了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文物達69.6萬餘件特收集整理臺博館藏曆代書法墨跡、碑拓等數百件
  • 《寶晉齋法帖》高清欣賞
    《寶晉齋法帖》是南宋曹之格所刻,共十卷。
  • 極彩色魔術師,日本PIXIV神級插畫師藤原
    藤原(fuzichoco),日本職業CG插畫師,1990年出生於千葉縣,畢業於日本多摩美術大學油畫系,居於東京,是亞洲最熱插畫論壇PIXIV上綜合人氣榜著名畫師,作品點擊收藏量超過3000萬次,擁有極高的人氣。
  • 唐樂琵琶和箏在日本的傳入和傳承——以藤原貞敏和藤原師長為中心
    藤原貞敏的琵琶技藝身兼桂流西流兩流。此兩譜是日本雅樂古譜的集大成者。復原演奏唐樂的重要依據。為什麼說藤原師長的譜可以反應唐樂的面貌呢,我們來看一下血脈圖中記載的傳承順序。琵琶血脈圖2-1琵琶傳承譜系藤原貞敏(807-867)《琵琶諸調子品》作者清和天皇(850-880)貞保親王(870-924)《南宮琵琶譜》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