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去世的真實原因是什麼,周海嬰曾發文表達質疑

2020-12-23 騰訊網

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時,魯迅先生病逝於上海,終年56歲。魯迅去世後,圍繞著他的死因,出現了各種爭論。雖然當時的結論是死於肺結核,但是,上個世紀80年代,專家曾對他的X光片進行集體會診,卻發現了蹊蹺。

那麼,導致魯迅先生去世的真實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魯迅先生去世得十分突然。在10月17日的上午,他還在伏案寫作《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午後,魯迅先生還能外出訪友,並順便到內山書店轉了一趟,到家以後天色已晚。傍晚時分,周建人前來看望他,兩人還拉起了家常,就搬家事宜進行了商討。

但是到了晚上,魯迅先生就呼吸急促,臥床不起。多年的醫生兼好友,日本人須藤診斷為肺結核導致哮喘加劇,引發心臟性哮喘。對魯迅先生採取了吸氧、注射藥物緩解等方法,最終也沒能挽救魯迅先生的性命。

19日凌晨5時20分,一顆偉大的心臟停止了跳動,魯迅先生與世長辭了。

現在看來,魯迅先生所患的就是肺病,這跟他的家族病史有關。據魯迅回憶,他的父親就曾患肺病,並且在他16歲時,父親就因為「庸醫延誤而過早離世」。

魯迅也很早就患上了肺病。早在1912年,在魯迅的筆記中,就已經多次出現「肺痛」「肋痛」「呼吸困難」「發燒」等記敘。在1935年他在給母親的家書中,也提到被肺病折磨「已經二三十年」,並悲觀地認為自己的肺病是不會斷根的,要想治癒也是不可能的。

肺結核在現在已並非不治之症,但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卻是要出人命的。那麼,魯迅先生真是死於肺結核引發的哮喘嗎?

上世紀80年代,上海方面組織了20多位醫學專家,對魯迅生前拍攝的一張X光片進行了集體會診,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魯迅先生並非死於須藤診斷的肺結核哮喘,而是自發性氣胸,也就是大家俗稱的肺氣腫。

那麼,問題來了,當初魯迅的私人醫生須藤究竟是誤診呢,還是如傳說中的故意延誤,以致謀害魯迅呢?

須藤醫生是何許人也?須藤全名為須藤五百三,1898年畢業於日本一家醫學學校,曾以軍醫的身份服役於日本陸軍,隨部隊來到中國。後來回國供職於地方醫院,短暫擔任過朝鮮總督府黃海道慈惠醫院院長。1918年退役後又來到上海,開設了「須藤醫院」。

實際上,須藤之所以會成為魯迅的醫生,和魯迅的兒子周海嬰有很大的關係。

小時候的周海嬰也曾患有哮喘,其他醫生的藥物幾乎不管用。後來,內山先生便向魯迅推薦了經常給他看病的須藤。沒想到他對周海嬰的治療效果挺好,於是便順理成章地替魯迅看病了。

久而久之,魯迅和須藤的關係就超出了醫患關係,成為了好朋友。

不過,須藤還有另一層身份,他是上海日本「在鄉軍人會」的副會長。這是一個有著侵略性質的社團組織,須藤在家中安裝了電話,經常在電話中和會員們討論中日衝突問題。

魯迅先生雖然善待日本友人,但對日本侵略者是相當敵視的,特別痛恨他們的暴行。也許是周建人有所察覺,曾經提出最好不要讓須藤繼續為魯迅看病,但被魯迅以半途換醫生不妥為由拒絕了。

如此看來,須藤應該十分清楚魯迅先生的病況了。那麼,在魯迅先生病危之際,他是否全力救治了呢?

其實在魯迅去世半年前,他的病情還曾驚動了宋慶齡。在她的親自過問下,美國友人史沫特萊請來了美國肺病專家會診。

專家得出的結論是,魯迅胸膜大量積液,病情危重,需要馬上做抽水處理,才能退燒並恢復胃口。專家還進一步指出,如果按此方案抓緊時間治療,魯迅至少會存活10年。如果任由病情發展,恐怕只有半年的時間。

但是,須藤並未聽取美國專家的意見,還是按照肺結核對魯迅展開治療。在其後寶貴的半年時間裡,須藤的治療不過就是固執的、表面化的,或者說就是貽誤病情的無效治療。

到了10月18日魯迅病危時,須藤也沒有請教就在上海當初會診的美國專家,而是自作主張地請來醫術水平稀鬆平常的松井會診,從而斷定為肺結核引發哮喘。

魯迅夫人許廣平還提到,魯迅臨死前一天,病情頗為危急,呼吸侷促,大汗淋漓,十分痛苦。她詢問須藤醫生病情的發展情況,須藤還自信地說:「過了今天就好了。」

許廣平非常後悔聽從了須藤的話,沒有堅持另外請人醫治。到了凌晨時分,魯迅終於因心臟衰竭而亡故了。

於是,周海嬰在《我與魯迅七十年》一書中,對須藤的醫術和人格耿耿於懷,認為父親的死,純粹是須藤的誤診造成的,甚至懷疑須藤就是在蓄意謀害。

不過,也有人認為,須藤並非有意延誤魯迅的病情,實際上就是他誤診了。

如果須藤要故意謀害魯迅,斷不會輕鬆瞞過他多年,因為魯迅本身就是學醫出身的,他的醫學水平其實並不低。要不然,他也不會長年聘請須藤替自己看病。

(參考資料:《我與魯迅七十年》等)

相關焦點

  • 躲過了軍統,卻沒防住日本人,周海嬰憤怒揭露:魯迅是被謀殺的!
    ,對周海嬰詳述了軍統企圖暗殺魯迅的經過。面對這樣的診斷結果,須藤一口否定,過了一個多月後才承認,才開始抽積水,但是為時已晚,沒過多久魯迅便去世了。魯迅弟弟周建人也懷疑,這種診斷比較簡單,大凡一個高年級的醫科學生都可以聽診出來,作為一個長期給魯迅看病的醫生,能看不出來?須藤明顯在拖延對魯迅的治理。周海嬰也說,自己家庭條件尚可,完全可以住院治療,須藤卻讓魯迅在家中消極等死,這始終是周海嬰想不明白的。
  • 魯迅獨子周海嬰:歷時3年半,僅為得到魯迅稿酬1240.2元?
    再得不到咳著嗽的爸爸回應時,大眾望向周海嬰的眼神就多了好幾分嚴厲的審視,畢竟,他是魯迅先生的兒子。 魯迅逝世後,周海嬰跟隨母親許廣平撫養在上海長大,一段時間裡,因許廣平不得回家,周海嬰由叔叔周建人接走,並化名周淵在學校讀書。 那時周家的境況已不如前,周海嬰歷來身體不好又因家境的原因,少年時光孤單且寥落。
  • 魯迅逝世多年後,獨子周海嬰提出四點質疑:日軍暗殺的可能性很大
    在1984年2月,魯迅家人邀請了當時幾位著名的心肺醫生前來研究這件遺物。最後醫生得出結論:魯迅先生並非死於肺結核,而是自發性氣胸,這更加證實了魯迅被須藤給害死的說法。根據周建人的回憶,魯迅在去世前幾個月,他的肺病確實非常嚴重,在宋慶齡的幫助下,請了一位美國肺科專家鄧醫生前來為魯迅檢查身體。
  • 作為魯迅的兒子,周海嬰為什麼沒有成為一名作家?
    魯迅的父親去世比較早,長兄如父,魯迅對弟弟要求十分嚴格。弟弟周建人少年時很喜歡放風箏,但魯迅覺得玩物喪志,一直不允許周建人玩這些玩意兒。有一天,周建人又在放風箏,魯迅看到之後非常生氣,當場就將風箏討了過來,「即刻伸手抓斷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
  • 魯迅去世,其原因至今不明!64年後,周家發聲:可能日本人謀害
    只因當日此後,茲事體大,稍有不慎就是軒然大波,他們不便公布此質疑,或者只能點到為止。這件疑案,是直到2001年,魯迅獨生子周海嬰出版《魯迅與我七十年》一書,才以親屬兼親歷者身份,正式又公開地,拋出這個深埋幾十年的質疑,也讓本只能竊竊私語的討論,浮出歷史地表。
  • 魯迅真是死於日本醫生謀殺嗎?為何周海嬰和許廣平的說法不同?
    這個說法出自魯迅之子周海嬰的回憶性著作《魯迅與我七十年》和《魯迅之死疑案》。周海嬰在《魯迅與我七十年》中寫道:「……我懷疑須藤是故意拖延父親的治療……」(有關這個說法,並非周海嬰自己的判斷,因為周海嬰當時才7歲,所以在這本書中有關日本醫生謀殺說,來自於他從周建人和馮雪峰等人那裡的聽聞)周海嬰在《魯迅之死疑案》中寫道:「日本須藤醫生和魯迅的醫患關係,是自1934年11月開始,親手接觸治療近乎兩年,達到百餘次……魯迅終究因何而死
  • 多年前魯迅深夜咳血病亡,獨子周海嬰:日本人暗害的嫌疑很大
    魯迅的一家三口根據魯迅家人的回憶,魯迅去世前幾個月,他的肺部疾病確實非常嚴重。在宋慶齡的幫助下請來了美國肺病專家鄧醫生,他來檢查魯迅的身體。鄧醫生在檢查後得出的結論是魯迅的肋膜有積水。只要去除積水,熱量就會消退,食慾就會很好,進食後抵抗力會增加。
  • 魯迅之子周海嬰:我出生時難產父親說「保大」,從來沒見過朱安!
    他很寵愛周海嬰,還特意為周海嬰購買了留聲機,即使那個時候他們的生活已經很是拮据;他允許周海嬰玩它的鬍子,甚至屈膝為周海嬰做「大馬」,此時的魯迅,在妻子和兒子面前,完全不是那個鐵骨錚錚的愛國文豪,而是一個最普通的丈夫和父親。
  • 周海嬰稱魯迅美術學院侵魯迅姓名權
    中新網瀋陽4月3日消息:魯迅之子周海嬰指責魯迅美術學院侵犯魯迅的姓名權,要求撤銷魯迅美術學院的商標註冊申請,並申請註冊魯迅商標。  據遼瀋晚報報導,周家認為,魯迅美術學院侵權不是說魯迅美術學院不能叫這個名,而是指魯迅美術學院在未與周家聯繫的情況下,去年把「魯迅」作為商標申請註冊。
  • 魯迅之子周海嬰:我出生時難產父親說「保大」,從來沒見過朱安
    一、周海嬰的出生時非常幸運的一件事,並且在父親魯迅的教育下度過了童年,進而選擇了自己的發展道路出生於1929年的周海嬰,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魯迅的唯一的孩子,因此他的出生也是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但他的出生並不是一帆風順,甚至還差一點在世界上就沒有他這個人。
  • 魯迅過世80多年,子孫都在幹什麼?兒子是高官,侄孫成大明星
    但是魯迅不僅僅是作家,還是民主戰士,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 魯迅認為「救國救民首先需要拯救思想」,所以他的文章從喚起國民的思想和顯示底層人民的困難程度開始,深入闡述了社會的弊病。這也使魯迅先生的文章具有極強的生命力,魯迅先生於1936年去世。 至今已經將近一百年了,魯迅的文章對我們的現實社會依然有著深刻的警醒作用,依然不過時。魯迅先生去世已經80多年了,他的子孫現狀如何?
  • 魯迅——高山景行,遺風影響後人
    眼見著自己的同學就這樣一日日的沉淪墮落下去,他終究是不忍,「日俄教育片」成了最終導致魯迅爆發的索鏈,光緒三十二年,魯迅做出了一生最為重要的決定——棄醫從文。「學醫救不了中國人」的驚天言論讓魯迅站在了風口浪尖。面對眾人的懷疑,質疑,魯迅毅然選擇了以筆為箭,破迷霧,字字錐心,誓要將中國人從根兒上改變,將思想的種子灑向人間。
  • 「文壇巨匠」魯迅54歲因病逝世,只留下一個兒子,如今現狀如何?
    一、屈從母命的第一次婚姻 魯迅先生的第一任妻子叫作朱安,是一個由傳統禮教培養出來的標準大家閨秀,曾赴日留學、接受新思想洗禮的魯迅先生自然很難同這樣一位妻子找到共同語言。兩人的結合完全是魯迅母親的意思,彼此之間沒有任何的感情基礎。
  • 魯迅長孫:努力不活在祖父陰影裡
    「記憶星塵:紀念周海嬰誕辰90周年攝影藝術展」上,周令飛和魯迅先生酷肖的樣貌,尤其是隸書似的一字髭,讓人一眼猜出他的身份。努力不活在祖父陰影裡魯迅去世前留下遺言,兒孫「萬不可做空頭的文學家或藝術家」。為此,周海嬰以攝影為終身愛好,以電子工程為畢生職業。
  • 黃鴻升去世後,女友多次發文遭質疑,是別有用心還是真心?
    但除了這兩個方面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背後應該有人在利用此事而炒作。說老實話,在黃鴻升去世這個消息報導出來之前,很多不太關注臺灣娛樂圈的人可能都不認識這個人。然而他去世的消息卻穿過了海峽兩岸,穿過內地的大街小巷,現在估計沒多少人不認識黃鴻升的了。
  • 魯迅的後人今何在?兒子是高官,孫子成了大明星,名字很耳熟
    魯迅於1936年10月19日病逝,這讓他未能看到我國抗日戰爭勝利的那一時刻,也未能看到我們將侵略者趕出國土的那一時刻,這是魯迅先生的一個遺憾。不過魯迅先生,已經去世80多年時間了,他的後人現在還好嗎?都在做什麼呢?魯迅,曾用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他是浙江紹興人。父親周伯宜是一位秀才,母親是魯瑞。魯迅沒有姐姐妹妹,有兄弟4人。
  • 他是戴笠得力幹將,曾接過殺魯迅的任務,卻給魯迅兒子說:不敢
    周海嬰成為軍統特務後,沈醉經常要做的一個任務就是刺殺。他在晚年曾向人透露,接到過刺殺魯迅先生的命令,而他透露的對象正是魯迅先生的兒子周海嬰。周海嬰在《魯迅與我七十年》中提到這件事,當時正是軍統最強盛的那段時期,沈醉接到命令,組成監視小組觀察魯迅先生,如果有可疑行為,可以實行先斬後奏。經過幾天的監視,沈醉只看到魯迅先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桌上寫字,周海嬰在院子裡玩,並無任何可疑舉動,也沒有與任何人接觸,所以猶豫再三,還是沒有下手。
  • 「周樹人」魯迅55歲因病去世,他的後代,如今過得如何?
    之後,他和許廣平走到了一起,二人生下了孩子周海嬰。和偉大的文學成就不同,魯迅的婚姻命途多舛。在家鄉,母親為他娶了一位夫人。她名叫朱安。朱安沒有文化,並不識字,這註定了二人無法交流。而魯迅的原配夫人朱安也陷入了困境。沒有了經濟來源,他們試圖變賣魯迅的藏書和文集。周家的事情,外人並不清楚。只知道,魯迅和弟弟曾經撕破臉皮,兄弟感情再無恢復。對於北方的那個家,魯迅總是不願提起。一個封建思想濃厚的母親,一個沒有感情的原配夫人,一個投靠日本人的弟弟。可以說,魯迅最痛恨的事物。在他的家庭裡,竟然一一出現。幸運的是,妻子許廣平帶來了慰藉。兒子周海嬰出生後,魯迅視為珍寶。
  • 為給大家還原一個真實的魯迅,深挖作品集,卻發現他是一名段子手
    一次周海嬰(魯迅的兒子)想吃沙琪瑪,沿著口水向魯迅討,看著一臉饞像的兒子。魯迅「決絕」的說:「要吃也不是不可以,但爸爸就只有一個,你吃了爸爸就沒了,所以還是不要吃好了。」求周海嬰此時的心裡陰影面積。魯迅與兒子周海嬰開個玩笑有一次,魯迅的侄女在魯迅家作客,吃晚飯時,她問道:「你和爸爸哪兒都象,就是有那麼一點不象。
  • 魯迅當年也被租房折磨過-虎嗅網
    而魯迅為了入住景雲裡23號,支付了55元大洋的頂費,算是極便宜的,也能看出景雲裡當時的位置一般,並不是當時上海最為熱鬧繁華的地段。魯迅後來搬走以後,曾把房子租給柔石居住,並沒有問他收取頂費,可以看出對年輕人的關心。柔石去世以後,魯迅才收回景雲裡的頂費,和這套房子徹底切斷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