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毒瘤」趙高:權傾朝野指鹿為馬,三招搞垮大秦帝國

2020-12-17 我還是喜歡一個人

趙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太監宰相,他出身貧賤飽受欺凌,這也使得他從小便看透了世間人情冷暖,認為只有出人頭地才有活路,所以便對權力產生了熾熱的欲望,趙高非常聰明,又精曉司法,秦始皇便提升他為中車府令,掌管皇帝車輿、兼行符璽令事,還將其派到了胡亥身邊,讓他教導胡亥,學習秦法,趙高擅長鑑貌變色,奉承討好,很快便博得了秦始皇和胡亥的信任和好感,為日後大秦帝國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打造出了一個空前強大的大秦帝國,無論是農業還是軍事等各個領域都非常的強大,但為何在他死後短短三年,大秦帝國就轟然倒塌,這其中緣由固然有秦始皇虐政的累積效應,但首要原因當屬真正掌握朝政的趙高,甚至能夠說亡秦者,趙高也,趙高致使秦亡的原因,小編總結出以下三點:

一、篡改遺詔,胡亥繼位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出巡途中病重死於沙丘,但他生前並沒有立下太子,彌留之際才立下遺詔,讓大皇子扶蘇回鹹陽繼位,還沒來得及發出遺詔便撒手人寰,此時真正的遺囑只有趙高一人知道,他便起了不法之心。

一是因為扶蘇速來與他不親不近,並且扶蘇為人正直,一旦上位,日後朝中將再也沒有他趙高的立足之地;

二是輔佐扶蘇的蒙氏兄弟和他有仇;

有一次趙高犯下重罪,蒙恬之弟蒙毅要遵照律法處死他,最終秦始皇出面才赦免了他,從這時起,趙高就對蒙氏兄弟起了懷恨之心,於是趙高便夥同胡亥、李斯篡改了遺詔,稱皇位繼承人是胡亥,在此之前因怕扶蘇抗旨兵變,所以密不發喪,隱瞞了秦始皇的逝世,將大量的鹹魚放置在秦始皇攆車的周圍用來掩蓋屍臭,同時他又偽造了一封聖旨給扶蘇,令扶蘇和蒙恬自殺。

得知扶蘇身死的消息,才將秦始皇病逝的消息公之於眾,他害死扶蘇將胡亥推上帝位的行為是導致大秦覆滅的開端,扶蘇為人正直,樂善好施,向來推崇實施仁政,曾多次向秦始皇建議給人民減輕賦稅,讓人民休養生息,在秦始皇「焚書坑儒」時,扶蘇更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秦始皇治國時期刑法嚴酷,賦稅沉重,天下百姓苦不堪言,扶蘇能看到這點,並且深知其中利害,反觀胡亥十足的敗家二世祖,最終的結局大家都知道,三年便將大秦敗光了,如果沒有趙高篡改遺詔,扶蘇順利的當上了皇帝,相信他一定是一位仁德之君,大秦也不會這麼快走向滅亡。

二、誅殺忠良,禍亂朝綱

因趙高篡改遺詔,擁護胡亥為帝,所以便得到了胡亥的寵信,便開始肆意專橫,擅殺與他有仇怨的人,他又擔心朝中大臣會像秦二世接發禍及自己,便開始蠱惑胡亥,天子就應該隨時保持自己的威儀,令群臣只聞其聲不見其形,這樣才能讓百官心生敬畏,又建議胡亥不必臨朝,只要身居深宮就可決斷天下大事,胡亥聽後十分高興,他本就不喜歡上朝,樂得在宮中肆意享樂,便不再臨朝。

自此趙高完全獨攬大權,朝中事無論大小都要過問,為了鞏固地位,怕其他皇子公主領頭造反,蠱惑胡亥幾乎殘殺了所有的兄弟姐妹,朝中忠臣被誣陷致死的更是數不勝數,不僅如此,趙高還惦記上了李斯的丞相之位,設計誣陷李斯,以謀反的罪名將李斯腰斬並夷三族,沒多久趙高就坐上了李斯丞相的位置,完全壟斷了朝廷權力。

這其中還有個「指鹿為馬」的故事,趙高野心勃勃,但他不知道朝中大臣哪些聽他的,哪些不聽他的,於是便想出了一個辦法,上朝之際命人將一隻鹿抬到大殿上,並對胡亥說這是一匹千裡馬,胡亥不解,認為趙高看錯了,趙高便對胡亥說是陛下看錯了,問一問群臣就知道了,大臣中有的不敢忤逆趙高的意思,都說是馬,而敢於反對趙高的人則說是鹿,後來說是鹿的大臣都被趙高用各種手段害死了。

趙高還鼓動二世徵調全國農民修建阿房宮和驪山墳場,除了常年的無償勞役外,農民的稅務負擔也日益加重,秦朝本就賦稅嚴重,加之胡亥的肆意妄為,更是讓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在這樣的壓迫之下,終於陳勝吳廣起義爆發了,全國各地紛紛舉起義旗響應,在這樣的情況下,群臣竟然連胡亥的面都見不著,全被趙高擋了下來,趙高對胡亥說,只是小股流寇不足為慮,最終導致起義的烈火越燒越旺。

趙高的所作所為先是將大秦內部腐蝕殆盡,又蠱惑胡亥廣修阿房宮、驪山陵墓,讓負擔本就沉重的農民身上雪上加霜,導致了農民大爆發,他殘害忠良,導致朝中無人可用,面對起義大潮第一時間沒有採取措施,任其發展,導致局面一發不可收拾。

三、逼降章邯,毒害皇帝

大秦帝國危在旦夕,但此時的朝中早被趙高折騰的烏煙瘴氣,竟沒有一個能擔大任的將領,這個時候章邯站了出來,章邯在秦始皇時期就是一名優秀的將領,但在胡亥上位後卻讓其脫下戰袍做了個少府,負責掌管漁業稅務的徵收,章邯一心為國,千方百計只為見趙高一面,見到趙高后不惜放下身段,只為能夠領兵平叛保家衛國,這是何等的可悲可嘆。

終於章邯如願以償,帶領一幫勞役組成的軍隊出發了,章邯一路高歌猛進,屢戰屢勝,自出函谷關,滅張楚、剿魏王、殺齊王、斬項梁,名動四海威震天下,章邯的百戰威名對各諸侯形成了極大的威懾力,但在這個時候趙高不樂意了,他擔心章邯功勞太大,從而威脅到自己的地位,便在朝中一再施壓,不僅派人到軍中監軍,還剋扣秦軍的補給,不斷給前線的章邯增加壓力。

巨鹿一役,章邯被項羽打敗,手中還有20萬兵馬,雖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但章邯明白這20萬兵馬是遠遠不夠的,邊派司馬欣前往朝廷向皇帝匯報軍情,請求增援,按理說前線戰況告急,朝廷應該非常關注,但沒有想到的是,司馬欣到鹹陽以後,不僅沒有見到胡亥,就連趙高也是避而不見,被趙高晾了三天,不管不問,心灰意冷的司馬欣無奈之下只得返回軍中,但司馬欣在歸途中因為迷路換了一條路線,這讓司馬欣僥倖逃過了一劫,原來趙高在半路設劫企圖殺掉司馬欣,這個舉動實在是令前線的將士們心寒。

此時的趙高已然完全不顧前線的將士們,只想著自己如何能夠活下來,眼看天下反秦聲勢越來越大,已經到了無法抵擋的地步,為了平息天下人的怒火,趙高命人逼殺秦二世胡亥,因怕遭到章邯的報復,派人到軍中招章邯回京述職,想要將章邯騙回京城處死,但他不知道的是,章邯已得知了胡亥被害死的消息。

趙高的這個舉動徹底激怒了章邯,隨後章邯便率領20萬大軍投降了項羽,秦國滅亡已成定局,趙高自然深知這一點,便找到了流落在民間的皇室子嬰,想要拿子嬰來當替罪羔羊,子嬰是秦始皇的孫輩,被立為秦王,但卻不稱秦三世,秦國倒退回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至此,不待劉邦項羽入鹹陽,秦朝實際上已經終結了,趙高最終被子嬰設計殺死。

趙高亡秦的教訓讓我們重溫了一句名言,堡壘往往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帝國的頂梁柱一個個被他殘害殆盡,沒有支柱,帝國自然就崩塌了,實乃亡秦者,趙高也。

相關焦點

  • 指鹿為馬,權傾朝野,一代佞臣趙高最後有著怎樣的結局?
    說到歷史的奸臣,趙高應當算得上是其中的一個。趙高陽奉陰違逐步走進秦國政壇,並憑著自己的手段,篡改了秦始皇的詔令,將扶蘇逼迫自殺。而蒙恬、李斯等秦國重臣也都死於趙高的計謀之下。而趙高權傾朝野,本為一名臣子,還有篡權奪位之心。
  • 《大秦賦》「災星」趙高上線,野心不輸嫪毐,李斯結局早已註定!
    #文/羅小可由張魯一、段奕宏、朱珠、鄔君梅、李乃文等領銜主演的古裝劇《大秦賦》正在熱播中,該劇是《大秦帝國》系列第四部,講述了傳奇歷史人物秦始皇嬴政滅六國一統天下的故事。最新的劇情裡,秦國「災星」趙高上線了,他精明圓滑,深諳察言觀色之道,野心不輸長信侯嫪毐,輕而易舉地成為了嬴政身邊最信任的人之一。無論是歷史長河中,還是在劇版裡,趙高這個人物毫無疑問是反派角色,他堪比大秦帝國的掘墓人,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扶持胡亥腰斬李斯,親手將秦王嬴政打下的江山毀於一旦。
  • 《大秦賦》趙高上線,秦國六世餘烈,為什麼抵不過趙高的一人之力
    一個完全憑一人之力毀滅了秦朝的人,一個留下了指鹿為馬這種惡名昭彰成語的人,一個如此討厭的人,究竟是如何憑一己之力毀了大秦的呢?(01)真假宦官《大秦賦》有點高開低走的意思,尤其是裡面的宮鬥戲有點多,很多人調侃說這個簡直可以改叫「大情婦」。
  • 大秦賦:趙高突兀上線?嬴政一眼相中?宿命的選擇?大秦帝國危矣
    本文,我們以【大秦賦】中嬴政在趙高登場後第一眼就立即相中他做內寺的精確抉擇的劇情做案例淺述。在平定嫪毐之亂後,嬴政對叛亂中的有功之臣進行了全方位的賞賜,大大的激勵了因叛亂而有些渙散的朝臣之心。隨後,蒙恬又詢問了這位看似普通的寺人的名字,當寺人開口說出自己叫「趙高」後,蒙恬沒有任何反應!但熒幕前的我們頓時炸開鍋了?誰能想到,趙高這樣一個逼死嬴政、勾結李斯篡改詔書讓胡亥繼位導致大秦帝國只延續了到二世就掛掉的「功勳級別」人物這麼早就出現了!
  • 帝國的誕生(三):《大秦帝國·金戈鐵馬》
    《大秦帝國之金戈鐵馬》是孫皓暉《大秦帝國》系列第三部,在這一部裡,人物形象的豐滿前所未有,戰爭場面的宏大前所未有,形勢局面的複雜前所未有,故事情節的跌宕前所未有,「完璧歸趙」、「澠池之會」等經典歷史典故一一上演,戰國四公子、戰國四大名將一一登場,讀過之後令人心潮澎湃、大呼過癮。
  • 趙高和劉邦裡應外合滅了大秦?
    秦始皇嬴政是公元前259年生人,劉邦是公元前256年生人,這樣算下來,劉邦正好是比嬴政小了三歲。他們兩個是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的人,之所以劉邦也成為了皇帝,是因為嬴政死的比較早,嬴政是公元前210年死的,享年50歲。劉邦是公元前195年死的,享年62歲!
  • 章邯:大秦帝國最後的名將
    提到大秦帝國的將領,人們總是會想到戰無不勝的白起、王翦等名將,而章邯往往被看成是敗軍之將,實際上章邯在當時的局面下,挽大廈於將傾,
  • 如果秦始皇不死,劉邦和項羽兩人合作還有可能取大秦帝國代之嗎?
    何況,這秦始皇死時,手下蒙家、王家那正是將星燦爛之時,整個大秦帝國尚有100萬鐵騎,造反,那簡直就是找死啊。只可惜,秦始皇死得太突然,而且還是在巡遊帝國的途中死的,這也導致,秦始皇的身後事情,也根本沒有安排妥當,導致在「秦二世」的問題上,大秦帝國自己內訌,消耗,最終,崩潰了。
  • 探析秦二世為何殺戮大秦功臣,蒙恬之死是影響大秦動蕩的原因?
    可是,蒙恬這位大秦帝國的功臣結局又是怎樣的呢?秦二世胡亥一即位,就立刻下旨把蒙恬給殺了。可見,秦二世對蒙恬這位大秦帝國的功臣絲毫沒有珍惜。如果秦二世不殺蒙恬,相信就連陳勝、吳廣他們也不敢鬧什麼起義了吧?畢竟有蒙恬統率大秦三十萬邊軍,這可是大秦帝國最強的戰力。
  • 大秦首席輔臣李斯:與皇家聯姻、平步青雲,為何最終被腰斬於市?
    李斯是秦始皇時期的丞相,他不但因鞍前馬後地輔佐秦始皇統一天下而倍受器重,而且一直忠心耿耿地操持國事,不僅為始皇帝出謀劃策,還一手構建了大秦帝國初創之時的一系列頂層設計。
  • 《大秦賦》評分跌至6.0分,解密大秦王牌精銳京師軍團
    京師軍團主要分為三個部門,由外到內分別負責保衛京城(鹹陽)、保衛皇城和保衛皇帝三支精銳。保衛皇帝的應該是郎中令,秦始皇時代負責人是蒙毅。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秦二世上任時趙高擔任郎中令。公元前208年李斯被腰斬後趙高晉升為左丞相,郎中令的職位由趙高女婿閻樂接替。同年秦二世胡亥被丞相趙高逼死,接著子嬰上臺成為秦王。子嬰用計除掉左丞相趙高,並且將趙高派系打倒。
  • 趙高為什麼要指鹿為馬?如果他不這樣做會怎樣?
    趙高這個人,野心是非常大的。他為了篡奪皇位,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如:篡改始皇帝遺詔、指鹿為馬,排除異己、殘害忠良、逼殺胡亥等等,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趙高的野心之大。而今天我們來探討的問題就是趙高為何要指鹿為馬?他不這麼做會怎麼樣?
  • 《大秦帝國之天下》殺青 李欣澤演繹不一樣的趙高
    3月31日,由延藝導演執導,實力演員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鄔君梅、辛柏青、李欣澤等主演的電視劇《大秦帝國之天下》在歷經八個月的拍攝後,宣布全劇殺青。電視劇《大秦帝國之天下》描寫戰國晚期,秦國獨大,一代雄主秦昭襄王與承位之秦孝文王相繼離世,秦廷陡現嫡庶之爭,巨賈呂不韋陽謀篡國,扶植流亡在外的公子異人上位,長公子嬴奚恨別鹹陽,政亂平定,秦伐六國,漸有一統天下之勢。青年演員李欣澤在劇中飾演的趙高,與李斯(李乃文 飾)共同為嬴政(張魯一 飾)出謀劃策,共同演繹秦一世的「鐵三角」聯盟。
  • 大秦帝國迅速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大秦帝國迅速滅亡的根本原因有以下三條:第一,沒有立太子;第二,沒有立皇后;第三,六國權貴沒有全部消滅!但是,就因為不立太子,沒有皇后,也沒能消滅六國權貴餘孽,才使得他死後權力被趙高竊取,最終導致滅亡!如果早立扶蘇為太子,趙高、胡亥之流不會輕易竊取權力;就算把胡亥立為太子,始皇帝死後,他繼承皇位順理成章,就沒必要賜死扶蘇、引起內部紛爭的局面。
  • 西漢丞相張蒼的師兄,大秦帝國副相李斯,夷三族時,為何沒人求情
    荀子荀況有三名高足,大弟子是韓國丞相王孫韓非子,二弟子是大秦左丞相(副丞相)李斯,三弟子是漢太宗漢文帝的丞相(不分左右,以右為尊)張蒼。張蒼活了106歲,善終。韓非、李斯都沒善終,皆「英年早逝」,韓非被李斯害死,李斯被趙高滅門。李斯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鹹陽市。
  • 趙高「指鹿為馬」,古代的鹿和馬到底有多像?
    趙高「指鹿為馬」,古代的鹿和馬到底有多像?「指鹿為馬」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在這一背景下,秦國王室的諸多公子和公主以及很多大臣被誣陷致死,李斯父子也落了個腰斬,夷滅三族的下場。趙高這麼搞,是要大權力獨攬的。李斯死後,趙高如願得到了丞相之位,而此時的胡亥對趙高也是完全信任。趙高曾說,自己最為擔心的就是李斯父子。趙高則安慰道,有我在,有誰敢動你。得到權力的趙高更加肆無忌憚,權力越來越向他集中。
  • 大秦賦:趙高將華麗登場,李斯大難臨頭,王綰喜從天降
    是不是有些興奮了,其實大可不必,該棄劇的還是棄吧,以編劇的注水水平來說,嫪毐之亂都能拍出10多集的內容,那麼荊軻刺秦王肯定也不會少,因此真正講述消滅六國的內容並不多,或許就像段子裡調侃的一樣,到了最後一集通過口播的形式,大秦就完成了對六國的統一。如此一來經費上可省下不少,可是這劇開拍之前,可是號稱6億投資,這可要比之前的三部都要多啊。
  • 秦始皇設計的大秦,風雨不透,為何經不住趙高三個步驟就灰飛煙滅
    《大秦賦》的熱播再度將這個古來帝國的傳說進行了演繹和猜測,我們依舊可以延續這個思路想一想,為什麼實力強大的秦國,在趙高的三步曲之下就灰飛煙滅?曾經數百萬的大秦帝國的千軍萬馬最終敵不過一個宦官,這一點應值得深度思考。十二歲那年,嬴政登臨王位,開始飽覽大好河山的壯麗。
  • 從秦始皇名字的由來看大秦帝國的興衰
    聽讀完《大秦帝國》後,塵封在那遙遠歷史長河裡的金戈鐵馬一下子凸顯在眼前,那首古老誓言: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縈繞在耳畔迴蕩。那是一個國家的國魂,一個民族的脊梁 。它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亞於現在的國歌,那種浩然正氣是怎樣掀起了波瀾壯闊大秦帝國崛起的序幕!一當秦獻公戰死疆場,丟失河西,山東六國揚言要一口氣瓜分掉秦國。
  • 《大秦賦》口碑持續走低,孫皓暉發話《大秦帝國》明年重拍
    《大秦帝國》系列第四部《大秦帝國之天下》(又名《大秦賦》)是由延藝、顧其銘、強龍、劉永濤執導,李夢、張健編劇,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人領銜主演的古裝歷史劇。與此同時《大秦帝國》原著作者孫皓暉發話《大秦帝國》從第二部開始就背離原著精神。到第四部時拒絕讓製作方使用《大秦帝國》名稱。孫皓暉進一步談到《大秦帝國》明年開始重拍,未來還將拍攝4部《嬴政大帝》。既然目前播出的《大秦賦》背離原著精神,將太多精力用在宮鬥戲上,所以重拍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