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提前規劃退休 將會錯失217萬港幣!

2021-02-24 香港新港人

金融產品配對平臺GoBear在今年9月進行一項財務健康指數網上調查,在四個亞洲市場,包括香港,新加坡,泰國及印尼訪問了4000名受訪者,當中包括1002名香港受訪者。

指數以100分為滿分,香港財務健康指數為64分,當中金融知識部分為72分,普及金融部分為58分,財富保障部分為46分。65%香港受訪者視生活追求為最大的儲蓄動力,繼退休及為應付緊急情況儲備資金後,旅遊成第三個主要儲蓄目標。

開始規劃退休的平均年齡為42歲,若港人於開始工作後便隨即成立退休基金作儲蓄,到42歲的平均存款水平應可達217萬元。四分一人認為應在工作6至10年後開始工作時規劃退休計劃,而9%港人認為應在畢業後開始。

年輕人特別著眼短期財務規劃,四成一港人及多達一半年輕人(18至25歲)(52%),都視旅遊為首要財務儲蓄目標,近四成年輕人視購買心頭好如電子產品、手袋及其他消費為其中一個最重要財務儲蓄目標(39%),但整體上只有不足兩成的港人有同樣想法(19%)。

另外,置業亦成為年輕一族的其中一個主要儲蓄目標,近半18至25歲年輕人(46%)及逾四成26 至 25歲人士(42%)視此為目標。普遍香港人的金融知識水平良好,但其知識水平存有性別差距,逾六成女性認為自己的財務知識水平一般或低於一般水平(62%),相比下只有不足一半男性有同樣想法(45%)。

香港人在理財方面甚為自律,三分之二受訪者表示在消費前會謹慎考慮自己的負擔能力(66%),逾四成指每月會為開支作預算(41%),超過一半更會嚴謹跟從開支預算。即使如此,只有不足兩成半受訪者已為退休計劃作實際財務行動(23%)。

香港人認為自己財務穩健,逾半訪者表示在失去主要收人來源後6個月仍能應付生活開支(55%),但只有3%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的財富狀況非常穩健。當中認為缺乏有效財富增長知識(39%)及不穩的經濟狀況(38%)最影響財務穩健程度,近半(49%)56至65歲港人的最大顧慮是經濟狀況。

資料來源:GoBear、錢家有道、頭條日報

免責聲明:(我們重在分享,圖片、文字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有的呢,掃碼關注「我要入群」就可以了呢!

相關焦點

  • 港人平均42歲開始規劃退休 錯失217萬港幣
    65%香港受訪者視生活追求為最大的儲蓄動力,繼退休及為應付緊急情況儲備資金後,旅遊成第三個主要儲蓄目標。開始規劃退休的平均年齡為42歲,若港人於開始工作後便隨即成立退休基金作儲蓄,到42歲的平均存款水平應可達217萬元。四分一人認為應在工作6至10年後開始工作時規劃退休計劃,而9%港人認為應在畢業後開始。
  • 香港或在中山租借30平方公裡建60萬港人新城!
    導語: 《香港提出將租借大灣區30平方公裡建60萬港人新城!》
  • 股匯風暴:人民幣走貶 港人內地存款急回流
    擔心財富大蒸發,港人近日紛北上提取人民幣換港幣,亦有內地人轉存港幣,深圳羅湖口岸中行、建行分行大堂人滿為患,記者上周五採訪時,人們換光了建行的港幣。建行的大堂經理說,元旦以來每天有500-600人前來取款,其中逾9成是港人,這人數較去年12月底增近三倍。  人民幣急貶,急壞了香港一班北上存人民幣及購買理財產品的存戶,近日紛紛北上將人民幣存款「螞蟻搬家」回港換回港幣或其他外幣。
  • 視察發展局 讚規劃供地
    香港政府新聞網好規劃需向市民宣傳  陳茂波向委員長解釋,儘管在改劃土地用途上經過公眾諮詢,但在正式落實時仍會有不少居民反對。  委員長表示,聽過介紹後,得知特區政府為了解決土地資源及居民住宅問題,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一定成效,又希望得知這樣好的規劃是否已向市民廣泛宣傳和徵求他們意見,認為需要廣而告之。
  • 臺灣遭遇史上最大退休潮
    退休潮意味著生產力短缺等諸多問題,但對臺灣來說,最火燒眉毛的是缺錢,據臺當局測算,用於支付各行業退休金的保障基金將在幾年內破產。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四大公營企業臺糖、臺水、臺電及中油員工老齡化嚴重,其中臺糖員工平均年齡竟然高達52.5歲。從2016年到2023年,這四家公司預計將退休1.2萬人。教育界同樣是「老前輩」居多。
  • 最高拍出1810萬港幣!呢啲奇怪嘅車牌勁有趣!
    香港的車牌可以採用拍賣的方式取得,從香港車牌拍賣歷史記錄看,最貴的要數「28」,成交價高達1810萬元港幣。
  • 港幣兌換最全攻略
    港幣兌換最全攻略   兌換港幣的方式很多,最能消除旅行者疑慮的無非是在出發前向本地的銀行兌換。據統計,如今在內地銀行用人民幣兌換港幣最值,中國銀行、工商銀行都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出發前沒有換錢,到達香港後再換也來得及。
  • 陳帆:五年後每年供應3.5萬公屋
    圖:覓地建屋是長遠解決房屋問題的根本之道。而房委會與房協合共供應的公營房屋單位量,在每年1.4萬個與2.8萬個之間波動,單位量隔年相差一倍。陳帆稱,房委會和房協每年興建公營房屋的數目都有變化,但按估算,2025年度後,平均每年約有3.5萬個公營房屋單位供應。他稱2025年度及之後預期落成的公營房屋項目,大部分仍處於初期規劃及設計階段,受多項因素影響,可能有所變動,現階段難以列出詳細資料和時間表。
  • 港人移居臺灣創20年新高
    移居臺灣又是另外一回事,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港人嚮往臺灣?小編歸納了三大原因:低成本、寧靜的生活環境。有移民的港人直言,香港政治爭拗不斷,希望另找安靜環境。也有在臺已「落地生根」的港人表示,香港生活成本太高,臺灣物價較低,較易儲錢。衣食住行各方面,臺灣的花銷都低過香港。小編對兩地的基本花費做了一個簡單比較:
  • 【人民幣換港幣】港幣兌換最全攻略
    如何按照即時匯率算出自己實際要支付的人民幣或港幣?港幣兌換最全攻略兌換港幣的方式很多,最能消除旅行者疑慮的無非是在出發前向本地的銀行兌換。據統計,如今在內地銀行用人民幣兌換港幣最值,中國銀行、工商銀行都是不錯的選擇。
  • 【港人於臺灣圓豪宅夢】瘋移居樂活島
    但來到臺灣RMB 300萬可以買到遠雄房地產臺中好區域八期精緻小豪宅80-90平方米左右的正兩房或是MRB 400多-600萬可買到遠雄房地產臺灣內湖或新北市新莊中和區精緻小豪宅80平方米左右的正兩房(遠雄房地產是臺灣上市開發商,建築品質與口碑多為中上) 。 以相似地段和建築品質在香港要買80-90平方米的小豪宅約是臺灣房價的4-5倍。
  • 香港旅發局400萬除夕大抽獎 全城贏免費機票iPhone
    本港居民及在港旅客只要於大除夕當晚,登記簡單個人資料即可參加,2萬名幸運兒更可在「即玩即贏抽獎遊戲」即時贏取100元超市現金券,旅發局盼以大抽獎讓全城同步開心迎接新一年。旅發局上周四(19日)與傳媒飯敘時透露,當晚抽獎分兩部分,包括「即玩即贏抽獎遊戲」及「壓軸大抽獎」,前者名額2萬份,成功挑戰遊戲並中獎者,即可獲得100元超市現金券,失敗或沒中獎人士可重新挑戰,但每名參加者在此遊戲只限中獎一次。
  • 學者:公屋規劃+經屋開隊 上樓有期
    ,特首定下兩年內重開經屋申請承諾,加上有逾三萬個公屋規劃出爐,不再是空頭支票。    新城建屋宜分階段    按照公屋需求報告,十年後住屋供應大於需求,政府可以分階段興建新城A區的公屋回應住屋訴求,倘一次過興建2.8萬公屋,將同時拉動工人、建築材料等成本,令建築成本增加,最終導致市場價格上揚。
  • 香港「強制檢疫」首日:161人獲「檢疫令」 近9成為港人
    至於滯留湖北省的港人方面,林鄭月娥表示,港府有與他們保持緊密聯繫。港府已了解到滯留湖北省的港人有藥物需要,香港駐武漢辦已與衞生署協調,在私人市場購入藥物,再經政府負責運往當地,其中第一批藥物已在昨日付運。林鄭月娥表示,過去一個月,協調內地海關及生產商後,訂購了1,700萬個。並已在全球20個國家超過400多個廠商,訂購到4,800萬個口罩。但多個國家實施了出口限制,有多個不明朗因素。
  • 給年輕企業成員的學習規劃
    我的好友兼前老闆汪董希望能夠給他認識的優秀年輕企業成員一個長期的成長規劃,讓這些年輕企業家可以超越上一代的成就,把企業變得績效卓越並且對社會帶來貢獻
  • 陳奕迅年收入8600萬,卻為患病父親醫藥費和3億港幣房貸也要忙不停!
    陳奕迅作為大陸人喜歡的明星之一,為了還房貸和支付患病父親的醫療費,雖然年入8600萬元港幣,但是也不得不過類似普通人的那種悲催的日子,而不敢輕易辭去工作或做適度休息的選擇…… 無保險,加重工作負擔 自稱怕老婆的陳奕迅,不僅無條件滿足徐濠縈的購物慾望,去年1月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