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產品配對平臺GoBear在今年9月進行一項財務健康指數網上調查,在四個亞洲市場,包括香港,新加坡,泰國及印尼訪問了4000名受訪者,當中包括1002名香港受訪者。
指數以100分為滿分,香港財務健康指數為64分,當中金融知識部分為72分,普及金融部分為58分,財富保障部分為46分。65%香港受訪者視生活追求為最大的儲蓄動力,繼退休及為應付緊急情況儲備資金後,旅遊成第三個主要儲蓄目標。
開始規劃退休的平均年齡為42歲,若港人於開始工作後便隨即成立退休基金作儲蓄,到42歲的平均存款水平應可達217萬元。四分一人認為應在工作6至10年後開始工作時規劃退休計劃,而9%港人認為應在畢業後開始。
年輕人特別著眼短期財務規劃,四成一港人及多達一半年輕人(18至25歲)(52%),都視旅遊為首要財務儲蓄目標,近四成年輕人視購買心頭好如電子產品、手袋及其他消費為其中一個最重要財務儲蓄目標(39%),但整體上只有不足兩成的港人有同樣想法(19%)。
另外,置業亦成為年輕一族的其中一個主要儲蓄目標,近半18至25歲年輕人(46%)及逾四成26 至 25歲人士(42%)視此為目標。普遍香港人的金融知識水平良好,但其知識水平存有性別差距,逾六成女性認為自己的財務知識水平一般或低於一般水平(62%),相比下只有不足一半男性有同樣想法(45%)。
香港人在理財方面甚為自律,三分之二受訪者表示在消費前會謹慎考慮自己的負擔能力(66%),逾四成指每月會為開支作預算(41%),超過一半更會嚴謹跟從開支預算。即使如此,只有不足兩成半受訪者已為退休計劃作實際財務行動(23%)。
香港人認為自己財務穩健,逾半訪者表示在失去主要收人來源後6個月仍能應付生活開支(55%),但只有3%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的財富狀況非常穩健。當中認為缺乏有效財富增長知識(39%)及不穩的經濟狀況(38%)最影響財務穩健程度,近半(49%)56至65歲港人的最大顧慮是經濟狀況。
資料來源:GoBear、錢家有道、頭條日報
免責聲明:(我們重在分享,圖片、文字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有的呢,掃碼關注「我要入群」就可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