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職業打假死亡元年?

2020-12-15 雷劍說法

如果從1995年王海第一次向隆福大廈索賠開始算的話,職業打假已經走過了25個年頭。25歲,於一個人的話應該正是青春飛揚、風華正茂,但是眼下這個行業卻似乎已經走進了風燭殘年。

雖然這個行業從其誕生就備受爭議,不斷遭受各種質疑和詆毀,但社會各方面還是給予了足夠的善意,在各種新聞報導中也不時出現諸如「打假英雄」之類的褒揚,一路走來也算有驚無險,畢竟為數不多的從業人員尚在「他們」的容忍範圍內。

改變是從《食品安全法》實施開始的,這部法律給社會帶來最大的衝擊就是「十倍賠償」。我們無法得知販毒有多大的利潤,但那畢竟還要冒著坐牢的風險,但是對於職業打假來說,問題食品一買一退之間,就是十倍的「利潤」!在這驚人的暴利面前,職業打假群體急速膨脹,懂法的和不懂法的、有文化的和沒文化的,紛紛湧入商場超市,找尋各種問題產品,去實現自己的發財夢。

聽起來有些貪婪,但實際上這一切原本無可厚非,如果一個行業的收益建立在遏制違法行為上的話,那更應該得到發揚光大,但事物的邏輯遠非這麼清晰簡單。

問題出在《食品安全法》的過度超前和漏洞百出。這部在「三鹿事件」後匆忙出臺的法律根本就沒有考慮中國企業的自律性和監管部門的執法素質,制訂者們天真地以為僅靠重罰和高額懲罰性賠償就能解決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但實際上在現代複雜龐大的食品生產銷售體系面前,法律像一張漁網一樣全是洞。多重因素下,存在問題的食品大量地出現在銷售終端,不斷地被買走,不斷地形成糾紛,不斷地成為執法部門手中的案件,不斷地被推上法庭。

雖然行政機關的職責之一就是查處違法行為,但是鋪天蓋地的投訴舉報讓他們疲於奔命,加之時不時的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遠遠超出了能忍受的底線;與此同時,暴增的買賣合同案件讓司法系統也是煩不勝煩、審不勝審,懲罰性賠償基本上全是為了職業打假而設,而真正的消費者很少會因為權益受損而耗費大量的精力去維權。毫無疑問,本來應該成為同盟軍的行政機關和法院已經完全地站在了職業打假人的對立面。

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這個說不上是行業的行業,完全不具備自己話語權,除了少數一兩個專家外,沒有人替他們發聲,在這方面和財大氣粗的企業比起來完全不是一個量級。他們有代表,一份份提案就是一道道攻擊職業打假人的明槍暗箭;他們有金錢,可以通過各種掮客豢養很多的專家和不良媒體任意的進行污衊和抹殺。

在這重重圍剿之下,職業打假群體只能無奈地走向沒落。從2018開始,越來越多的索賠案件不再得到法院的支持,判決的理由千奇百怪,雖然幾年前同樣的案件都能勝訴。而越來越多的地方市場監督部門出臺了內容大致相同的文件,對一些違法行為的處罰進行豁免和減輕處罰,避免職業打假人利用行政機關的處罰來獲得利益。為了對付職業打假,他們幾乎窮盡了各種的手段。

實際上,消滅「職業打假」是一道偽命題。職業打假「人」不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餓死,無非就是再從事其他的職業罷了,大不了開個滴滴、當個廚子,或者乾脆就去造假。而真正的消費者就會暴露在各種問題商品和違法行為的「火力」之下了,畢竟之前是職業打假人為他們阻擋了很多的「子彈」,社會的消費環境一定為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三鹿事件」再次上演也許並非不可能。

回過頭來檢討一下這個群體本身存在的問題,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從業人員的素質。在某種程度上有點像農民起義:管理鬆散、無組織無紀律、具有破壞性、為了利益不擇手段、得罪了所有的官僚集團,最後只能宿命地走向滅亡。

25年再回首,來時路已蒼茫難以辨認,而明天,不知道還有沒有明天!

相關焦點

  • 職業打假人也是消費者
    有多家法院作出生效判決,認定職業打假人不是消費者,並駁回其10倍賠償請求。  然而,青島中院在去年作出的一份判決——「知假買假」行為屬於消費行為,支持職業打假人的10倍賠償請求,引起廣泛關注,甚至被媒體稱為「最完美」的「驚世判決」。  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青島中院對職業打假人的明確支持,贏得了多方讚譽。
  • 「職業打假人」王海是個什麼樣的人?
    那一年,也順理成章,成為了職業打假人的元年。他們讓耐克心虛地撤掉了國內外版本不同的宣傳頁面。 全國各地的王海們都行動起來了,靠著幾場大獲全勝的戰爭,這些職業打假人殺出了中國打假的一條血路。那些試圖鑽空子的無良商家,只能抱頭鼠竄,因為他們就算逃脫了法律的制裁,也難以躲過這些 「 王家軍 」。曾經引領過正義的他們,幫助了無數消費者,讓更多人能安心購物了。 然而時間長了,這些人的行為卻變味了。
  • 淘寶客服如何應對職業打假人?淘寶店鋪遇到職業打假怎麼辦?
    淘寶運營、客服如何應對職業打假,職業打假有什麼套路?在淘寶開店過程中總會遇到很對奇葩的人,但是最噁心的就是職業打假,你看這詞,帶有「職業」,就是他們已經有人把這個當成了一種工作,為此謀生的手段本來現在淘寶運營的環境就已經非常艱難了,加上這些渣渣,更加是需要小心翼翼職業打假一般有什麼套路或者是話術呢?
  • 商業圈中的「職業打假人」!
    1、何為職業打假人?職業打假人,是以打假為專職的一個職業,是以賺錢為目的的打假;則是利用商品的原料、保質期、有無有害成分、發票等等各種漏洞,再下單買入這些有漏洞的商品,再以小票,聊天記錄或者說明介紹等為證據,去要挾和敲詐商家要求商家賠付不等額的財物和賠償,進行獲利。
  • 辛巴、羅永浩接連被「打假」背後的職業打假人什麼來頭?
    網紅主播接連被打假的背後,「職業打假人」究竟什麼來頭?專業打假還是只為牟利?網紅主播接連被打假,那什麼是職業打假人?百度百科顯示「職業打假人」是運用自身學習相關法律知識,通過法律途徑主動打擊市場流通的假冒偽劣產品,對市場消費環境起到淨化作用的一群人。但也有人稱,職業打假人是知假買假的一群人,他們利用法律,故意買不符合規範的產品,進而索取賠償,以此牟利。
  • 職業打假人南寧商場索賠百萬 打假能走多遠?
    職業打假人專門買假、買問題產品索賠。他們打假過程,有的選擇與商家私了,利用法律空白和商家息事寧人的心理獲得灰色收入,有敲詐勒索之嫌;有的去監管部門舉報,被稱為淨化市場的「英雄」;有的到法院起訴,寸步不讓維權到底。    各方對職業打假人怎麼看,遇上「網際網路+」,職業打假未來如何發展,「天下無假」願景還需哪些努力?這些都成為越來越多人不斷思考的問題。
  • 辛巴假燕窩收割粉絲,職業打假人進擊!來看看小眾職業打假人!
    當然,當職業打假變成職業索賠時,事情就起了巨大的變化。然後是職業這個詞語。以打假作為職業,而職業的本質是價值交換。對於職業打假人來說,他們提供的價值是保護好供求市場,為消費者提供價值,但是消費者不能給職業打假人支付對應的薪水,也沒有相關的部門為他們提供報酬或者說相關部分提供的獎金不足以維護職業打假人的基本生活與工作開銷。所以,問題就出在這裡!沒有人為職業打假人提供與其打假貢獻相匹配的待遇!那怎麼辦!
  • 職業打假人的套路
    職業打假人是如何打假的?作為一個合格的職業打假人,首先必須要熟悉相關的法律法規,和一些司法程序的熟知,然後是懂得鑑別那樣種是假冒偽劣產品,那些是有毒有害食品,那些是明確禁止禁口的食品…懂得相關法律法規和知道如何鑑別假冒偽劣產品後,就要去尋找目標,尋找到目標後,要去買這個假冒偽劣產品,買的過程中要保存好相關的證據,才好為後邊的維權做好鋪墊,東西買了後拿到相關部門進行投訴,比如食品,按照
  • 食品職業打假人的善與惡
    所謂職業打假人,就是把打假當作一份工作來做,一般來說,他們沒有固定工資,主要收入來自於通過打假獲得賠償。打假團隊中,每個成員各司其職,有的負責搜集資料,有點負責法律法規,有的負責培訓,有的負責與政府職能部門對接。近年來,食品職業打假人遍地開花,手段之高明,動作之頻繁,行為之猖獗。
  • 職業打假人王海:打假是門好生意,又賺錢又賺名
    點燃這場大火的,不是別人,正是此後在打假領域叱吒風雲的傳奇人物——王海。那個時候,打假是一個全新的名詞,人們買到了假貨最多找回去退了貨就算完了,從來沒有人過多較真,而王海是個例外。他最初的目的,就是為了買假而打假,因為那個時候,假貨橫行,遍布大街小巷。
  • 食品職業打假人的真面目
    職業打假人,顧名思義,就是以打假作為一種職業,針對市面上的各種的產品的缺陷,採取協商、威脅舉報等方式向產品公司索要賠償。小A入職的食品公司,最近也遇到了職業打假人,購買公司產品,直接聯繫客服,說公司的標籤的不符合國家標準,索要一千元的賠償,不然就向市場監督管理局投訴。
  • 職業打假人王海何許人也?手撕打假大網紅辛巴,孰對孰錯?
    緊接著,帶著「職業打假人」光環的王海也出現了!對於此事,王海沒有半點廢話,直接把涉事燕窩樣品送到相關部門檢測,如果鑑定結果出來後,坐實燕窩造假,那麼辛巴也當真是百口難辨!當然,辛巴也對此事,發出了律師函,也已經起用法律程序,如果法律判定王海惡意誹謗,造謠,那麼職業打假人王海也將是吃不清兜著走!
  • 被群毆跪地求饒,職業打假人該「打」嗎?
    近日,一則某職業「打假人」被超市工作人員持棒打得跪地求饒視頻在網絡瘋傳!從視頻對話中可以做一些推測:1、這個職業「打假人」應該是多次光臨這個超市,而且應該是對超市的正常營業造成了一些幹擾,才引起了超市工作人員的群毆洩憤的;2、這個職業「打假人」應該是通過不正常的手段給超市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 這屆市場監管人已被職業打假逼瘋……
    職業打假人的出現,本是幫助政府部門發揮「啄木鳥」作用,淨化市場環境,但近年來,一些「走偏了」的打假人開始了系統化、規模化的職業索賠,完全是為了自己牟利,頻繁投訴、複議、訴訟,不僅給企業的正常經營造成了困擾,更大大增加了基層的行政、司法成本。「一買、二談、三舉報、四複議、五訴訟」,這是職業打假人進行職業索賠的常規「套路」。
  • 防範職業打假 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筱風職業打假雖是對商品質量進行「監督」,客觀上有利於打擊不良商家、淨化市場環境,總體上看,弊大於利。前不久,湖南省瀏陽市人民法院對一起涉及職業打假人索賠的茶葉買賣合同糾紛案作出了一審判決。法院經過調查發現,原告謝某曾以類似情形多次向法院提起訴訟,可以認定其為職業打假人,同時由於其未能舉證證明涉案產品影響食品安全並對其造成了誤導,故判決駁回其全部訴訟請求。職業打假雖是對商品質量進行「監督」,客觀上有利於打擊不良商家、淨化市場環境,但總體上看,弊大於利。其一,職業打假是通過惡意維權實現非法牟利的行為。
  • 食品領域職業打假與懲罰性賠償實務分析
    職業打假人並非法律術語,是指以打假為職業,以牟利為目的,知假買假並向生產者、經營者主張懲罰性賠償的自然人、法人及非法人組織。職業打假人知悉法律規定、熟悉訴訟程序,通常針對規模較大、質量控制較嚴、償債能力強、自我約束要求較高的零售企業。職業打假人是否屬於消費者,《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此未作規定。
  • 職業打假人灰色暴利:我等你賣假貨等太久了
    他和他職業打假人的身份,引發了大眾的強烈好奇心。所謂的職業打假人,指的是專門以打假為工作、靠打假賺錢的人。這一職業已經在中國存在20餘年,擁有深厚的歷史。而其開山鼻祖,正是王海。因為王海的狀告,這一年被媒體評為「消費者維權元年」。在這一歷史性的時刻下,王海成為第一位中國保護消費基金會設立的「消費者打假獎」獲得者,還被評為中國的新聞人物。王海受到了鼓舞,隨後越戰越勇。1996年,他成立中國第一家打假公司,在維權打假的戰場中奮力拼搏。
  • 藥店被罰60萬,職業打假人成為不可承受之重
    將近60萬的賠償金額,對篤信藥店而言是不可承受之重,關於職業打假人,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出現,陝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對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第683號建議的答覆函》(2019年)把職業打假的行為歸為以下幾點:一、多關注「標籤瑕疵」「標準作廢」等問題。
  • 職業打假人王海:打假辛巴羅永浩,理論上可以獲利1000萬以上
    戴上標誌性的墨鏡,王海就變成了犀利的職業打假人。這位在1995年因打假索尼耳機而一戰成名的職業打假人,近日重新回到了公眾面前:王海的打假風格是「正面剛」,直接在微博@對方。2020年12月份,王海在微博上分別喊話辛巴和羅永浩,稱他們直播買的某些產品涉嫌售假。隨後,辛巴道歉,羅永浩主動承認售假。摘下墨鏡後的王海,愛好是「躺著看美劇」,以至於「最近看的眼睛有點散光。」
  • 新消法提高欺詐賠償 職業打假人獲利空間有望倍增
    原標題:新消法提高欺詐賠償 職業打假人獲利空間有望倍增  距離1994年首部《消法》頒布實施,已經過去了整整20年。今年3月15日,修訂後的《消法》將正式實施。當年,以王海為代表的國內第一代職業打假人讓普通市民懂得了什麼是「消費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