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防官兵在戰位上唱祖國不會忘記,網友熱議:父母跟前是孩子,國家...
虎撲10月4日訊 近日,在某邊防連在河谷的駐勤點,守防官兵在戰位上唱祖國不會忘記。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致敬!#守防官兵在戰位上唱祖國不會忘記#】海拔5400多米,某邊防連在河谷的駐勤點,官兵們已在這裡守防很長時間了。
-
海拔5400多米,河谷守防官兵唱響祖國不會忘記
海拔5400多米,某邊防連在河谷的駐勤點,官兵們已在這裡守防很長時間了。雖然高寒缺氧、環境惡劣,但大家士氣高昂。他們的臉上,洋溢著保家衛國的自豪和榮光。國慶前夕,他們在戰位唱響《祖國不會忘記》。海拔5400多米,某邊防連在河谷的駐勤點,官兵們已在這裡守防很長時間了。雖然高寒缺氧、環境惡劣,但大家士氣高昂。他們的臉上,洋溢著保家衛國的自豪和榮光。國慶前夕,他們在戰位唱響《祖國不會忘記》。
-
祖國不會忘記!海拔5400米的邊防河谷,戰士們唱起這首歌
海拔5400多米,某邊防連在河谷的駐勤點,官兵們已在這裡守防很長時間了。高原打磨了軍人的面容,奇寒熔煉戰士的筋骨。雖然高寒缺氧、環境惡劣,但大家士氣高昂。他們的臉上,洋溢著保家衛國的自豪和榮光。國慶前夕,他們在戰位唱響《祖國不會忘記》。「邊防有我,請祖國和人民放心!」
-
河谷守防官兵唱響《祖國不會忘記》
河谷守防官兵唱響《祖國不會忘記》
-
@高原軍人,你們的犧牲與奉獻祖國和人民不會忘記
一篇名為《雪域高原的求婚儀式,這是邊防官兵的浪漫》的報導讓人感動、淚奔!3位軍嫂經過批准陪同丈夫一起踏上巡邏路,這不是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而是在海拔5000米的雪山,冒著嚴寒大風,克服嚴重缺氧困難進行的一次跋涉。邊關軍人與妻子聚少離多,這一路讓妻子深深體會到了丈夫戍邊的艱辛,也讓鐵血男兒有了最溫暖難忘的陪伴。
-
【新聞特寫】端午安康 我為祖國守邊疆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端午期間巡邏在祖國邊防一線的部隊官兵,堅守在各自的戰位上,守衛著祖國的邊疆和人民的安寧。 在西藏近4000公裡的邊防線上,有不少地段需要邊防官兵徒步完成巡邏任務。假日裡,官兵們沿著陡峭的山路,踏雪走上海拔4500多米的山口。
-
他們這樣把青春融進祖國的山河
這條只能騎犛牛執勤的巡邏路上每一位官兵都是一座「行走的界碑」新疆紅其拉甫邊防連駐守在平均海拔4700多米的帕米爾高原這裡的含氧量只有平原的48%>紫外線強度卻是平原的4倍被稱為「生命禁區」連隊官兵常年擔負著近百公裡的邊境守防任務吾甫浪溝巡邏路往返一趟全程104公裡官兵們要翻越8座海拔
-
海拔5400米的高原河谷,有這樣一群中國軍人
而當我們洋溢在節日的喜慶中時,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一群高原戰士風餐露宿,守衛著祖國的每一寸土地,守護著我們的安寧。在10月1日的央視軍事報導節目中,有一大半篇幅是以高原戰士們為主角的。李鵬中校說道:在祖國沒有界碑的領土上,我們就是祖國的界碑,現在我說出來就感覺到特別自豪!而當抵達邊防營地時,我們看到的是更多的「李鵬」。
-
12級大風,阻擋不了他們戍邊守防的腳步!
在十二級的大風中前行你能堅持多久日前一段邊防官兵頂風前行的視頻感動了許多人新疆軍區鐵列克提邊防連官兵他們用背包繩將所有人捆在一起頂風前進呼嘯的狂風阻擋不了邊防戰士們戍邊守防的腳步和決心從海拔4500米的駐訓點出發前往海拔5384米的目標點位隨著海拔升高風力達到了七八級高寒缺氧戰士們體力消耗嚴重當被問到有沒有信心到達點位時
-
不變的堅守 官兵在「生命禁區」為祖國和人民守歲
新年第一天,駐守在「生命禁區」的西藏阿里軍分區某邊防團達巴邊防連的官兵們踏上了巡邏路,他們用不變的堅守開啟了嶄新的一年。一大早,官兵們整理裝具,他們將前往海拔5400多米的某點位執行巡邏任務。1月的阿里高原,氣溫已降至零下二十多攝氏度。
-
海拔5592米!這是祖國最高的駐兵點
5592觀察哨祖國海拔最高的駐兵點駐守於此的官兵們說:寧可向前十步死,絕不後退半步生海拔5592米這是祖國最高的駐兵點為加大管邊控邊力度,2020年初,西藏軍區在日喀則軍分區某邊境海拔5592米的高地設立5592
-
新科技讓邊防官兵「耳聰目明」
抵達巡邏點位後,四連連長柴威下達命令。上士黃雨從背包裡取出融合型多功能望遠鏡,對目標地域進行觀察。霧起山谷,遮天蔽日,黃雨將望遠鏡調至紅外模式,藏在濃霧中的觀察目標頓時一覽無遺。據介紹,這款望遠鏡今年10月配發連隊,集紅外、微光夜視、雷射測距、拍照錄像等多種功能於一體,助力官兵在複雜環境和惡劣天候下高效執行任務。「新科技的廣泛運用,讓我們觀察執勤所需時間大大減少。」
-
4名解放軍英勇犧牲,祖國不會忘記!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防時空》2月19日消息:祖國西部邊陲,喀喇崑崙高原,常年冰雪覆蓋、高寒缺氧。就是在這樣的生命禁區,一茬茬年輕的官兵戰鬥在衛國戍邊一線,守衛著祖國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寧。春節期間,記者來到這裡,記錄下邊防一線官兵的忠誠與勇敢、堅守與奉獻。一大早,喀喇崑崙高原的天剛蒙蒙亮,新疆軍區某邊防團官兵已準備出發。
-
西藏軍區某團:新科技讓邊防官兵「耳聰目明」
抵達巡邏點位後,四連連長柴威下達命令。上士黃雨從背包裡取出融合型多功能望遠鏡,對目標地域進行觀察。霧起山谷,遮天蔽日,黃雨將望遠鏡調至紅外模式,藏在濃霧中的觀察目標頓時一覽無遺。據介紹,這款望遠鏡今年10月配發連隊,集紅外、微光夜視、雷射測距、拍照錄像等多種功能於一體,助力官兵在複雜環境和惡劣天候下高效執行任務。
-
新科技讓邊防官兵"耳聰目明"!西藏軍區大力建設"信息化邊防"
西藏軍區某團大力建設「信息化邊防」提升管邊控邊能力——新科技讓邊防官兵「耳聰目明」■王美玉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抵達巡邏點位後,四連連長柴威下達命令。上士黃雨從背包裡取出融合型多功能望遠鏡,對目標地域進行觀察。霧起山谷,遮天蔽日,黃雨將望遠鏡調至紅外模式,藏在濃霧中的觀察目標頓時一覽無遺。據介紹,這款望遠鏡今年10月配發連隊,集紅外、微光夜視、雷射測距、拍照錄像等多種功能於一體,助力官兵在複雜環境和惡劣天候下高效執行任務。「新科技的廣泛運用,讓我們觀察執勤所需時間大大減少。」
-
提升管邊控邊能力,新科技讓邊防官兵「耳聰目明」
西藏軍區某團大力建設「信息化邊防」提升管邊控邊能力—— 新科技讓邊防官兵「耳聰目明」 ■王美玉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李國濤 大雪初霽,堅冰未融。初冬,記者跟隨西藏軍區某邊防團四連巡邏分隊執行例行巡邏任務。
-
這些在海拔5000米雪山駐守的軍人,他們才真帥!
乘巡邏車抵達海拔4900米的山腰處,記者跟隨官兵徒步攀爬3公裡的巡邏路程。雖說只有3公裡,但在高海拔地區翻山越嶺,對普通人來說,無異於挑戰極限。▲克克吐魯克邊防連官兵巡邏在邊境線上。官兵行走其上,時不時就會踩透日照後表面漸融的冰層,要麼灌滿一鞋水,被凍得瑟瑟發抖;要麼踩到冰錐上,扎得人疼痛難忍。李敦雲說,官兵們最怕的是無任何徵兆的雪崩,以及深不可測的雪豁。每次,在冰川上巡邏,官兵必須手手相挽、謹慎挪步。因為,在這裡哪怕一聲吶喊也會招致雪崩。不到半小時,記者的指甲和嘴唇已紫中帶黑。高原反應導致頭疼欲裂,心如擂鼓。
-
歌曲《祖國不會忘記》創作始末
歲月更迭,祖國終將銘記那些奉獻於祖國的人。採訪中,一種莫名的創作熱情湧上張月潭心頭。「接觸了太多不計報酬、無問西東的科技工作者,我就想通過一件作品來讚頌他們。」張月潭說,「這對他們是一個交代,還可以教育和激勵這個群體中更多的人!」1993年的一個周日,張月潭在辦公桌上一氣呵成寫出《祖國不會忘記》的歌詞。
-
守衛祖國東極——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連「東極哨所」官兵衛國戍邊...
新華社哈爾濱12月9日電 題:守衛祖國東極——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連「東極哨所」官兵衛國戍邊記事新華社記者王經國、劉小紅東極哨所組織勤務綜合演練,官兵們進行雪地巡邏(11月4日攝)。新華社發(李寶成 攝)初冬,祖國東極黑瞎子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