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沉兩艘友軍驅逐艦的墨爾本號航空母艦,還是中國首艘航母

2020-12-12 騰訊網

現在軍迷心目中存在感不多的澳大利亞皇家海軍(Royal Australian Navy)以前也是闊過的。二戰後澳大利亞海軍擁有過三艘航空母艦,在50~70年代保持著雙航母的規模。

澳大利亞皇家海軍Logo

第一艘航母雪梨號

1947年6月澳大利亞從英國購買了兩艘威嚴級航空母艦。頭一艘雪梨號於1948年12月進入澳大利亞海軍服役。雪梨號(Sydney,R17)是威嚴級最後一艘(第六艘),於1944年9月下水,長213米,滿載排水量19550噸。

澳大利亞海軍雪梨號航空母艦,螢火蟲和海怒艦載機在上空編隊飛過

雪梨號服役後參加了韓戰,後於1958年退役。1962年,雪梨號又投入服役。這時它已經拆掉飛機起降設備被改用作快速運輸艦,舷號也改為A214。此後它參與了1963~1966年馬來西亞和印尼的武裝衝突以及越南戰爭。

1973年11月雪梨號退出現役,1975年被當做廢鐵賣給韓國。澳大利亞海軍的雙航母時代結束。

從上至下:雪梨號,墨爾本號,補給艦供應號和護衛艦亞拉號

第二艘航母復仇號

1952年11月,澳大利亞從英國租來了復仇號航空母艦,以填補墨爾本號到來前的空白。復仇號(Vengeance)是英國巨人級的第七艘,於1944年2月下水,長212米,滿載排水量18000噸。

1955年10月租約到期後復仇號返回英國,又於1956年賣給巴西並改名米納斯傑拉斯號。然後該艦在巴西海軍一直服役到2001年才退役·。

巴西海軍米納斯傑拉斯號航空母艦

第三艘航母墨爾本號

墨爾本號是威嚴級(Majestic)的首艦,於1943年3月開始建造,1945年2月下水。由於二戰已經接近尾聲,該艦的建造也一度被中止。1947年該艦被澳大利亞買下後進行了設計修改繼續建造,由於資金未能及時到位和技術原因,後續建造一直到1955年10月才完成。1955年10月28日,該艦被命名為墨爾本號(Melbourne,R21)正式加入澳大利亞皇家海軍。這是澳海軍第二艘以墨爾本命名的軍艦,第一艘是1913年服役的墨爾本號輕巡洋艦。

墨爾本號航空母艦

墨爾本號是繼英國皇家方舟號和美國福萊斯特號第三艘擁有斜角飛行甲板的航母,這讓它擁有了搭載噴氣式飛機的能力。墨爾本號長213.9米,寬24.4米,滿載排水量20000噸。最大航速24節(44公裡/小時),14節航速時續航能力12000海裡(26公裡/小時,22000公裡),23節航速時6200海裡(42公裡/小時,11500公裡)。艦上人員1350人,包括航空部門350人。包括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最大載機量27架。

墨爾本號視圖

墨爾本號航空母艦

墨爾本號進行壓載艙注水抗沉測試

墨爾本號在服役期間經歷多次改裝,更換艦載機,也參與了馬來西亞和印尼的衝突和越南戰爭,更多次出訪各地並與英美等國家進行多次聯合軍演。自服役後,墨爾本號一直擔任澳大利亞海軍旗艦的角色,成為彰顯國家實力,投送武力的工具。

1965年在中國南海舉行的力量展示演習,從英國鷹號拍攝的堡壘號,墨爾本號和勝利號航母

作為澳大利亞海軍的主力航母和旗艦,墨爾本號的服役生涯還是受到澳軍方的肯定和讚譽的。但是在外界看來,墨爾本號卻是實實在在的瘟神一個。

黴運纏身的墨爾本號

服役期間墨爾本號發生多次大小事故,並與其他船隻發生多次碰撞。如1972年發生配電房火災,1979年在進行改裝時發生鍋爐爆炸,1957年和斯特拉特蘭卡號郵輪相撞,1970年和南斯坦因號渡輪相撞等等。

而因飛行甲板面積狹小,操作失誤和機械原因,墨爾本號損失的艦載機超過30架。其中1960年3月是墨爾本號艦載機損失最嚴重的月份,當月有4架海毒液艦載機失事墜毀。

墨爾本號的後甲板,左邊是海毒液戰鬥機,右邊是塘鵝反潛機

S-2反潛機降落在墨爾本號,S-2翼展22米,幾乎伸出尾甲板外了

1963年3月16日墨爾本號慶祝它的艦載機降落20000次。就在前一天,它又摔了一架塘鵝反潛機

1976年12月5日發生了一個對澳大利亞海軍航空兵來說是災難性的事件。當天新威爾斯州海軍航空站的機庫被一名19歲的水兵縱火,這把火燒了13架S-2追蹤者反潛機,當時澳海軍航空兵只有16架S-2。倖存的是2架用作教練的和1架能作戰的,澳海軍的航空反潛作戰能力被一夜摧毀。幸好,澳大利亞和美國關係不錯,很快又買了一批回來補充。

S-2在墨爾本號上準備起飛

為替換老舊的海毒液,澳大利亞分別於1967年和1971年兩次接收A-4G各10架。在墨爾本號上使用期間,有10架墜毀。1984年,剩餘的10架A-4G被賣給紐西蘭。

墨爾本號上的A-4準備起飛

A-4降落到墨爾本號

墨爾本號高強度飛行作業展示,一架A-4剛彈射升空,另一架即將降落

1979年5月一架A-4降落在墨爾本號時墜毀

1977年7月,一架負責在艦載機起降時進行警戒營救的威塞克斯直升機墜毀,負責救人的也成為被救的對象

其實玩航母,哪有不摔飛機的呢。墨爾本號滿載排水量才2萬噸,屬於輕型航母,摔的飛機雖然有點多,但也不足以讓它聲名在外。真正讓墨爾本號「揚名立萬」的是它撞沉過兩艘驅逐艦。

撞沉旅行者號驅逐艦

澳大利亞海軍旅行者號驅逐艦(Voyager,D04)屬於英國大膽級,在澳大利亞建造。1952年5月下水,1957年2月服役。旅行者號長120米,滿載排水量3600噸,裝備6門133毫米主炮。

旅行者號驅逐艦

墨爾本號和兩艘大膽級驅逐艦,左舷是旅行者號,右舷是復仇號。

1964年2月10日,完成大修的墨爾本號和旅行者號在新南威爾斯州的傑維斯灣進行綜合演練。傍晚時分兩艦進行了乾貨補給訓練,隨後旅行者號離開至墨爾本號後方約1.5公裡處編隊航行並進行兩艦間的無線電通信測試。繼續進行的墨爾本號夜間飛行訓練中,兩艦為了貼近實戰環境進行了燈火管制。20:40左右墨爾本號因飛機起降作業開始轉彎,但旅行者號未能及時跟進,兩艦的相對位置開始錯亂。在連續的轉彎中,旅行者號犯了錯誤,原本應該從尾部穿過墨爾本號的航線變成了超越墨爾本號發生「別車」。20:56分,墨爾本號撞上旅行者號艦橋,把旅行者號一切兩半。旅行者號前半部在十分鐘內沉沒,後半截撐了三小時沉沒。撞擊發生後墨爾本號立刻進行營救,澳海軍其他單位也趕來幫忙。事件造成旅行者號314人中的82人喪生,其中14名軍官,墨爾本號則無人傷亡。

撞擊後墨爾本號航行返港

撞擊後墨爾本號返回到雪梨港

撞沉埃文斯號驅逐艦

美國海軍弗蘭克·埃文斯號驅逐艦(USS Frank E. Evans,DD-754)是58艘艾倫·薩姆納級驅逐艦中的第40艘。長114.8米,滿載排水量3150噸,裝備6門130毫米主炮。埃文斯號於1944年10月下水,1945年2月服役。埃文斯號參加過二戰後期的作戰行動,韓戰和越南戰爭。

埃文斯號驅逐艦

1969年5月墨爾本號參加多國海洋精神軍演。墨爾本號被分配了3艘美國驅逐艦和2艘英國護衛艦組成編隊。5年前撞沉墨爾本號旅行者號的教訓歷歷在目,編隊指揮官在演習開始前召集了這5艘護衛艦船的艦長進行溝通,強調和墨爾本號編隊航行的注意事項。5月31日,編隊中的美國驅逐艦拉爾森號就犯錯差點和墨爾本號相撞。事後護衛艦船的間距被拉大,要與墨爾本號保持2~3公裡距離。6月3日凌晨編隊在南沙群島到越南之間的海域進行反潛演練。3:00左右墨爾本號準備改變航向起飛S-2反潛機。由於當晚埃文斯號進行過三次這樣的變陣,有所麻痺,且編隊進行了燈火管制,更關鍵的是此時埃文斯號的艦長正在睡覺,負責航行的兩名軍官一名未取得相應指揮資格,另一名則是第一次出海。於是3:15分埃文斯號也錯誤的轉彎跟墨爾本號撞上並同樣被切成兩半。事件造成埃文斯號273人中的74人喪生。死者當中大多是被困在艙室隨前部艦體沉入海底,後半段艦體漂浮在海面被拖拽到菲律賓蘇比克灣報廢。至1969年10月又被當做靶船被擊沉。

撞擊後埃文斯號驅逐艦後半段漂浮在海面

墨爾本號又一次無傷亡的撞沉一艘驅逐艦。撞擊發生後墨爾本號立刻停船對埃文斯號進行救援。6月6日墨爾本號到達新加坡進行緊急搶修,然後返回本土大修。

與埃文斯號驅逐艦的相撞造成墨爾本號艦首出現一個笑口狀傷口

與埃文斯號撞擊後返港維修的墨爾本號

前往中國

1982年2月,澳大利亞從英國購買無敵號航空母艦以取代老舊的墨爾本號,此時的無敵號服役才1年7個月,還算是艘新艦。但4月馬島戰爭爆發了,無敵號又被英國人駛去參加馬島戰爭。

英國無敵號航空母艦

戰後澳大利亞取消了這交易。同年6月30日,墨爾本號也退出現役,此時墨爾本號已經服役27年,運作62036小時,航行868893海裡。

1980年墨爾本號服役25周年紀念式

1983年,澳大利亞工黨換屆上臺,宣布履行競選承諾,削減軍費開支不再買航母。從此澳大利亞海軍就與航母無緣了。

1984年6月,澳大利亞一家公司打算以170萬澳元購買墨爾本號,後來沒能成事。1985年2月中國聯合拆船公司以140萬澳元價格買下墨爾本號。

墨爾本號被拆除所有電子設備和武器,並焊死了船舵,但遺留了彈射器,攔阻索和助降鏡等設施。1985年4月27日在拖船拖拽下墨爾本號開始向廣州出發。起航不久倒黴的墨爾本號遇到拖拽裝置損壞和遭遇惡劣天氣擱淺的耽誤,終於在6月13日抵達廣州黃埔港。

雖然是作為廢鐵買來,但墨爾本號的到達,是我國第一艘能近距離接觸的航母。我國的科研人員也抓緊機會,在拆解前對墨爾本號進行了深入的考察了解。

全文完,謝謝觀看。

本文由武裝志原創,歡迎關注,我們一起漲知識。

相關焦點

  • 我國購買的首艘航母,也是國際「撞船大王」,這筆生意還是大賺了
    ,在我國大連港重新完成建造升級後,被正式命名為「遼寧」號航母,交付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艘服役的航空母艦。此前,中國也曾購買過3艘航母,最早可以追溯到1985年以廢鋼鐵名義購買的澳大利亞「墨爾本」號。 「墨爾本」號原來是英國海軍的「尊嚴」號,是「巨人」級輕型航母的第11艘艦。這條艦系1943年建造,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緊張進行的時刻,因此建造過程頗有「蘿蔔快了不洗泥」之意,為了縮短建造周期儘快建成服役,連部分鋼板都是商船標準的普通鋼板。
  • 中國002型首艘航母明年建成第四艘在建 邁向2030年6艘目標20艘055
    中國第一艘002型航母於2015年2月開始建造。這將是繼 「遼寧號」、「山東號」常規動力推進系統航空母艦後,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與中國海軍現役的採用滑躍跳臺甲板起飛的前兩艘蘇俄設計的001型航母不同,作為中國首型/首艘國內設計的新一代002級航空母艦,排水量約8萬噸,全直通甲板,並將配備世界上最先進的電磁彈射起飛系統,與美國海軍新一代 傑拉爾德R·福特級 核動力航母使用的彈射系統相同。
  • 由戰列巡洋艦改裝而成的「勇敢」號航空母艦——首艘沉沒的航母
    雖然它們在建成以後並沒有被派往波羅的海戰場,但「勇敢」號和「光榮」號於1917年加入了大艦隊,進一步壯大了大艦隊的聲勢。同年11月17日,英德兩國海軍再一次在赫爾戈蘭灣爆發小規模衝突,「勇敢」號擔任旗艦,與「光榮」號以及四艘驅逐艦組成第一巡洋艦分艦隊,參加作戰。
  • 從航母到驅逐艦啥都賣,回血有方的英國海軍
    航空母艦 巨人級(Colossus,又譯巨像)是一種輕型航母,長210米,設計的滿載排水量18000噸。巨人級共建造了10艘(其中2艘是飛機運輸艦),於1943年9月至1944年10月下水。根據英國人的打算,巨人級原本是一種經得起戰爭消耗的輕型便宜航母,設計壽命也比較短暫。
  • 老師不會告訴你,在瓦良格號之前,中國還買過三艘航母
    通過這種方式,1985年,廣州黃埔船廠終於迎來了中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墨爾本」號。「墨爾本」號是澳大利亞海軍航母,是英國於1943年建造的「尊嚴」級航空母艦,原名尊貴號。屬於二戰時代的產物。二戰結束之後,英國為了減負,將其以10英鎊的價格賣給了澳大利亞,遂改名為「墨爾本」號。
  • 二戰後戰果最豐碩航母,接連撞沉2艘驅逐艦,還曾給中國幫了大忙
    圖為墨爾本號作為二戰後「戰果」最豐碩的航母,墨爾本號曾經接連通過撞擊的方式擊沉兩艘驅逐艦,並且導致了至少150名的美國或者澳大利亞水手死亡,很顯然,這艘事故船成為了讓西方最為害怕的航母,以至於他們不顧反對將這艘航母銷售到中國進行拆解,而澳大利亞人由於在銷毀艦載設備的時候過於緊張,還曾經給中國的航母研發幫了大忙,因為他們這一次把原裝的攔阻索和蒸汽彈射器給留下來了,這讓這艘墨爾本號最後成為了中國的寶貝,並給中國未來的航母設計和建造指出了一條光輝道路。
  • 印度首艘本土航母,或將與2022年初正式任命?印網友:整整20年!
    圖為部分新聞源截圖據印度媒體海軍時報的消息稱,印海軍上將蘭巴在12月3日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到明年年底,也就是2022年初,印度首艘由本土製造的航母維克蘭特號將正式任命。據了解,維克蘭特號這一項目早在1999年印度海軍就正式立項了,立項之後,在2006年順利動工,而那時,我國的遼寧艦改造都還開始沒多久。然而,等到我國的遼寧艦服役了,維克蘭特號它卻還是沒有動靜。雖然期間它曾在2013年的8月份出塢下水過,而那時的山東艦都還沒開工,結果現在山東艦也服役了,甚至雙航母戰力都已經形成了,它卻依然沒有試航。
  • 從1984年到1999年,我國先後進口4艘航空母艦,現在都怎麼樣了?
    大家也都知道,遼寧艦是由前蘇聯的瓦良格號改裝而來,我們是歷經千辛萬苦才把他從烏克蘭拖運到了中國。 除了瓦良格號,我們來曾經進口過另外3艘航空母艦,只不過由於種種原因,這三艘進口的航空母艦都未能進入海軍,增強我們的國防力量。那麼下面就來詳細說說,從1984年到1999年,我們先後從國外引進來的這4艘航空母艦。
  • 人類第一次航母大戰中,美軍擊沉兩艘航母,其中一艘是自己的
    但這兩次海戰都是航空母艦編隊蹂躪軍港內停泊的敵方艦隊,並不是真正意義的海上「決鬥」。1942年的珊瑚海大海戰則截然不同,日、美雙方都出動了以2艘大型航空母艦為核心的混編艦隊,開創了人類史上航母對航母大拼殺的序幕。
  • 除了瓦良格號,中國還買過幾艘航母
    1985年,一艘輕型航空母艦被牽引進入廣州黃埔船廠,這就是來自澳大利亞海軍的墨爾本號輕型航母。墨爾本號原為英國二戰時期建造的巨人級輕型航母尊嚴號。1943年4月開工建造,1945年2月下水。此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大局已定,英國海軍部下令終止了該艦的建造,同時被停工的還有其他五艘同級航母。
  • 印度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將海試!印媒:已達超級大國水平
    「維克蘭特」號航空母艦從設計到下水時隔20年印度的首艘國產航母終於開始實驗了,目前進行的是系泊實驗,按照任印度人的計劃將會在今年底進行海上航行時列。印度的這艘國產航母從傳出消息至今,中間已經相隔了差不多二十年的時間。
  • 噸位碾壓,美軍巡洋艦撞上自家航母,巡洋艦被撞成垃圾場
    ▲甘迺迪號航母1975年11月22日,美國當時正在歐洲進行聯合演習。當時是在夜間,參與演習的貝爾納普號因為夜間的能見度非常差,而且船員也發生了比較大的失誤,結果導致該艘軍艦和甘迺迪號航母相撞。美國歷史上有兩艘以甘迺迪總統命名的航母,其中第2艘是福特級航母的2號艦,也是未來美國最重要的航母之一。
  • 中國前後共買入4艘航空母艦,為何最終選擇了瓦良格號?
    中國從1985年開始先後獲得了4艘航空母艦,分別是墨爾本號、基輔號、明斯克號、瓦良格號,但是最終卻只有瓦良格號航空母艦完成續建和改裝,在2012年最終加入中國海軍,成為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為什麼偏偏是瓦良格?而且是一艘沒有完成建設的航空母艦呢?
  • 防空驅逐艦再加兩艘,盾艦數量質量都有了
    此前由於底子薄技術不足,海軍的大型艦艇建造一度舉步維艱,從1991年最後一艘051B型驅逐艦服役到2004年兩艘052B服役,十幾年間海軍建造的新型驅逐艦隻有7艘,並且分為了4個型號,這種「小步快跑」的建造方式雖然可以一邊補充海軍水面艦艇實力一邊積累艦艇建造經驗,但從中也體現出了當時我國在大型艦艇建造領域的不足之處,畢竟如果有足夠的技術和實力去建造一款足夠成熟的先進艦艇,也就不存在「小步快跑」的建造方式
  • 帝國主義軍中的「赤色諜王」,服役二十餘年終將航母技術帶回我國
    八十年代榮歸故裡,將修建航母的最基礎資料帶回中國。我說的當然不是奧觀海同志這位偉大的「赤色諜王」,就是世界海軍史上大名鼎鼎的「墨爾本」號航空母艦。這響噹噹的名號至今在資本主義國家中猶是聞之心膽寒。1964年2月10日,「墨爾本」同志再發神威,居然與自己編隊的護駕戰艦"航海者"驅逐艦發生了相撞。航母撞驅逐艦,腦補一下都覺得可怕,據雨農淺仄的知識,世界航海史乃至海戰史上,都沒有體形這麼懸殊的正面剛。偌大的航母撞向驅逐艦的中部,將驅逐艦攔腰切斷。澳大利亞海軍後來的調查結果是"航海者"驅逐艦艦長嚴重失職,偏航進入了航母航道的水域。
  • 世界上首艘標準航母:日本鳳翔號
    航母的發展已經百年歷史,具有了飛躍性的進展,那當年的航空母艦是否直接成為我們今日所認知的航母模樣呢?答案是否定的。1916年,英國皇家海軍買下因戰爭停建的遠洋郵輪,並改裝為世界上第一艘擁有全通式甲板的航空母艦─「百眼巨人號」(HMS Argus),並於1918年5月建成。
  • 我國第一艘航母根本不是遼寧艦?這艘航母厄運纏身,卻成我國功臣
    如果問大家一個問題,中國的第1艘航母是哪一艘?相信很多人都會說是中國目前服役的遼寧號航母,其實從正統意義上來講,我國的第1艘航母並不是這一艘,而是從澳大利亞購買的墨爾本號報廢航母。二戰結束和澳大利亞將這艘軍艦購買,並且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裝,這艘航母服役後就發生了很多次事故,最嚴重的一次是在1964年2月10日,墨爾本號航母與編隊中的一艘軍艦發生了相撞事故,而且結果非常慘,直接將這艘軍艦撞沉。
  • 中國殲15T亮相,飛行員為第五代準備,美專家:追趕美航母腳步
    最近二十年,中國海軍建造出30艘054A護衛艦,25艘052D驅逐艦和8艘055型驅逐艦,軍艦速度猶如下餃子般,改造一艘前蘇聯瓦良格號航母和服役一艘6萬噸常規動力航母山東艦,最重要則是003型航母正在江南造船廠進行建造,依靠著中國在軍事造船業的能力,打造出全球一流海軍作戰力量。
  • 明斯克號和基輔號:中國的第二和第三艘航母,都成了航母主題公園
    明斯克號和基輔號,是蘇聯發展的第二代航母,也是世界上第一級搭載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的航母。其中,基輔號,是蘇聯1143型航空母艦的首艦,明斯克號是蘇聯海軍1143型航空母艦的二號艦,只是明斯克號比基輔號早引進中國。
  • 日本驅逐艦變身成航母,美國海軍陸戰隊優先使用,專家:暴露本質
    ,目前日本方面已經擁有了兩艘名為直升機驅逐艦的準航母,如今這兩艘準航母再度傳來了壞消息。根據日本方面傳來的消息顯示,出雲號目前正處於工作轉換的初始階段,所謂工作轉換也就是為了與F-35B垂直起降戰鬥機和MV-22B魚鷹傾轉旋翼直升機進行更好的配合,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最先登上日本直升機驅逐艦的F-35B戰鬥機將會是來自美國海軍陸戰隊的F-35B戰機,這也意味著日本建造的兩艘準航母已經成為了美國亞太戰略的真背景,眾多軍事專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