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2 08: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醬爆團隊 醬爆
千島湖以魚聞名,除了好吃的大魚頭,還有栩栩如生的千島湖魚拓。人們會把釣到的大魚拓印留念,也會拓上一幅紅鯉魚增添喜氣。
劉毅是一位著名的魚拓藝術家,有著十多年的魚拓創作經驗和二十多年的書畫功底,他的魚拓作品榮獲過國際魚拓大賽「白金獎」、連續三屆獲全國魚拓大賽「金鱗獎」,在魚拓界是唯一一人。現任中國魚拓協會理事、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千島湖有80多種淡水魚,劉毅拓印過幾百斤的「青魚王」,也拓印過巴掌大的石板魚。他希望有一天,可以把千島湖的各種魚都用拓印藝術呈現一遍。
△魚拓藝術家,劉毅魚拓主要分為直接拓法和間接拓法兩種。
間接拓法和拓碑一樣,將宣紙蓋在魚體上,用墨和顏色在宣紙上拓印出魚形。直接拓法指的是將墨和顏料直接塗在魚體上,然後將宣紙鋪蓋在魚體上拓印的方法,這種方法拓出的魚拓和魚體在拓印中的方向是相反的。
△劉毅魚拓作品兩種魚拓做出來的作品,各有各的美,好比工筆畫跟寫意畫的區別。
劉毅在製作魚拓的時候,多使用直接拓法,大致分為選魚、清理、造型、上色、覆紙、揭紙、點睛、題跋加印幾個步驟。
△劉毅魚拓作品選魚猶如選美,魚身不能有傷疤,還要體態優美。清理魚的時候要注意不要把魚鱗弄掉、魚鰭弄破。關於上色,劉毅有兩個原則,一是還原魚的本色,一是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經常思考,用什麼調子去做?才更能夠體現它在水裡面遊動的感覺。形神兼備,有神似,這是最好的。」
△點睛畫龍要點睛,拓魚點睛同樣至關重要。眼睛是整條魚唯一不能被拓印下來的部位,需要創作者用毛筆描畫,非常考驗繪畫功底和藝術修養。
在劉毅看來,做魚拓不單純是一個把魚拓在紙上的過程,而是一個多種藝術相融合的過程。一幅完整的魚拓作品包括魚拓、題跋、印信等,考驗創作者的綜合能力。所以,他在專研魚拓的同時,也兼修書畫篆刻。
△劉毅獲金鱗獎作品唐代詩人章孝標有詩云「眼似珍珠鱗似金,時時動浪出還沉」,這是形容鯉魚在水中的神採,也是劉毅在魚拓創作中追求的。
魚拓藝術表達的不僅是魚的形體美,還要讓人感覺到魚似乎在動、在呼吸,這才是魚拓創作的最高境界。所謂,近看細節豐富,遠看神韻猶存。
△劉毅魚拓作品文、圖:張凡(部分圖片由被採訪人提供)
編輯:張凡
原標題:《掛上這張千島湖魚拓,就年年有餘啦~》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風俗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