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島湖捕獲180斤「魚王」 甩尾能將人打暈(圖)

2021-01-08 紅網

  原標題:千島湖捕上180斤大魚王甩甩尾就能打暈成年男子

  昨天上午10點左右,杭州千島湖中心湖區傳來劇烈的水面扑打聲,十多萬斤包頭魚(學名:鱅魚)在跳躍翻滾——這個場面對老船工來說十分平常。但這一次有些不一樣,捕撈隊隊員在網中發現了異常:有一條魚急速遊動,從水波和速度看,這魚一定不是包頭魚,而且體型巨大。

  結果讓人合不攏嘴巴——這是一條大青魚,175釐米長、近180斤重;這也是迄今為止,資料能查證的千島湖最長、也是最重的大魚王。

  身長175 體重180

  千島湖捕上大魚王

  如果它是不極度疲勞,那麼即使是捕魚老手,也沒有任何機會。

  它累了,出水的機會就到了。

  「慢著,慢著,不要亂動。」

  「是它,就是它!」

  「注意方向,盯緊囉。」

  昨天上午9點半左右,杭州千島湖中心湖區,杭州千島湖發展集團公司捕撈隊正在作業。突然間,所有的號子被這樣一聲緊似一聲的提醒代替——巨型網中出現了一條魚,目測有上百斤,流線型身體,遊速極快。

  十多名隊員有意識地控制著巨網的收合,他們隱約已經感覺到這條魚的特殊。

  「拉網過慢會耗費體力,過快又可能引起逃魚。」捕撈隊隊長潘建軍是箇中高手,他懂得怎麼樣讓上千平方米的大網收放自如。

  網底慢慢抬高,網面慢慢縮小,網中的魚更加「憤怒」,大魚越跳越高,十多斤、二三十斤的鰱鱅魚能躍出水面2米甚至更高,大量鰱鱅同時出水然後又砸向水面的撲騰聲越來越大,越來越緊。

  從起網到網停,半天過去了。魚累人乏,漸漸安靜下來,只有它——那條一直被隊員們搜尋著的青魚,還在竄,還在蹦。

  豐富的經驗在這個時候起了關鍵作用:鰱鱅魚被慢慢首先「請」出大網並陸續被運往暫養基地,最讓人關注的大魚被留到了最後一刻——三四個人走下去,用手按著,用布託著,齊心用力——千島湖魚王出水!

  「對於抓捕大體型魚,最後的時刻可能最為危險,尾巴甩過來能傷人,如果打在頭上能把人打暈。」一個負責按住魚尾的隊員說,或許是因為大魚太累了,起魚的過程很順利。

  迫不及待拿來工具,大家圍著量了量,青魚長175釐米,胸圍135釐米,重約180斤。通體烏青,拳頭大的鱗片閃著亮光。魚王,這才是千島湖魚王,它是迄今為止,現有資料能查證到的千島湖最長、也是最重的魚。

  抓水域上層的鰱鱅

  意外抓到下層的巨大青魚

  這絕對是一個天大的意外。

  千島湖景區總面積982平方公裡,其中湖區面積573平方公裡,湖內擁有星羅棋布的1078個島嶼。若干年前,千島湖獨創了的巨網捕魚法:用多條漁船,將幾道數公裡長、幾十米深的漁網放下去,這些漁網會在水下形成一個包圍圈,隊員再在水網區內,用絲網慢慢縮小「包圍圈」,魚群成群結隊遊向不設防的一面——這裡有巨型網箱(約1500平方米),張著倒「八」字的口,魚群能進不能出。

  這也是一門細緻活,魚群退一段,隊員們就要將橫在水庫裡的漁網往前移動一段,兩邊的邊網也同時往前移,直到所有魚群進入網箱。

  「鰱鱅是上層魚,青魚是底層魚,抓鰱鱅時捕上魚王,實在意外。」千島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捕撈隊鄧祝仁說,這一網大概捕上來有十萬斤魚,收網用了幾小時,但放網卻歷時漫長。他說,十多天前,有經驗的隊員就開船尋魚:看水色、辨波紋、聽聲音。

  「不同的魚有不同的習性,鰱鱅魚會在凌晨四五點鐘浮上水面,這個時候也是觀察魚情的最好時機。」他說,隊裡有經驗的隊員老遠就能知道,這群魚總量多少萬斤,平均每條魚的重量是多少,接下來將遊向哪裡。

  「大小不同的魚跳起的高度不同,砸向水面也會發出不同的聲響,哪怕漣漪的波紋也不一樣。」鄧先生說,判斷的方法很多,說來容易做來難。

  確定好魚群位置後就是放網。這不是一般的網,最長的達到4000米,最深可達70米。在現在這種氣候水溫下,他們一般會幾張網同時下水,水深也控制在15米以內——整個過程要輕手輕腳,如果範圍大,漁網得放一兩天。「千島湖水域近580平方公裡,不是高手抓不到魚,這一網我們就放了大概13平方公裡。」

  有其他隊員證實,一次千島湖巨網捕起來的魚總量在10萬~50萬斤不等,最高紀錄甚至捕起過70多萬斤——其中95%以上都是鰱鱅魚。「這種捕撈法利用的就是鰱鱅常在水體上層活動的習性,很少能抓到其它魚。」

  用抓鰱鱅的網捕到青魚,而且是千島湖魚王,他們覺得很意外。

  「青魚一般只在底層覓食螺螄、貝殼等,這條青魚或許是跟著鰱鱅群『撤退』,誤入了網箱。」鄧祝仁說,偶爾他們也會捕到青魚,但大多都只有七八十斤。

  它是青魚王也是千島湖魚王

  身價或許過萬元

  有多少人見過180斤的淡水魚?趁著中轉的短暫兩三分鐘,捕撈隊隊員紛紛和魚王親密合影。

  這樣的幸福實在難得,因為這條青魚十分特殊。

  歷史上曾出現過兩次「千島湖魚王」。第一次是在2005年。該「魚王」體長1.58米,胸圍1.30米,體重151斤。最後它被做成了標本,目前陳列在千島湖秀水街。

  第二次是在2008年5月,在千島湖小金山水域被捕獲的「魚王」長1.66米,重120斤。這條魚最後被製成魚拓(將魚的形象用墨汁或顏料拓印到紙上),該魚拓後被5萬元拍賣。

  但這兩條魚王將成為歷史。

  「如此之大的淡水魚十分少見。」 浙江自然博物館魚類分類學一位不願具名的專家說,青魚多棲息在水體的中下層,一般不遊至水面。青魚食性比較單純,喜歡吃軟體的螺螄、貝殼類等食物,為肉食性魚類,是「四大家魚」中最好吃的,肉質特別鮮嫩。「一般來說青魚的壽命是30年,20齡左右就算老年。從體型來看,這次的大青魚,屬於『老齡』。」

  錢報記者了解到,這條魚王健康狀況一切正常,已經被運至千島湖暫養基地網箱。它的去向可能是:第一,被餐飲店以高價購買;第二,被愛好者製成魚拓;第三,被送進博物館做成標本;第四,放生。

  到底它的命運將會如何,相關方面還沒有想好。不過據估計,魚王的身價可能遠遠超過青魚的市場價,或許會過萬。

  幾組數據讓我們充滿期待:環保增殖放流是千島湖生態保護工程中的重要一環,截至2013年10月,千島湖共放流魚苗超過1.1億尾;去年共增殖放流10次,放流黃尾密鯝、花魚骨、中華鱉、光唇魚等優質苗種5039萬尾……

  「有種、有管、有收」才是長久之計,才是誕生驚喜的根本。千島湖魚王的故事,以及千島湖帶給我們的驚喜沒有結束,也永遠不會結束。 (感謝章小姐提供線索)

相關焦點

  • 千島湖現50斤鱖魚王,體型醜怪,活太久變異了?網友:送我也不吃
    然而近日,卻有網友展示出一條在千島湖流域捕獲的「鱖魚王」,其重量竟達到了驚人的50斤,令人感覺匪夷所思! 不過,這條「鱖魚王」的獨特外形,更是引來無數討論。 這條巨型鱖魚古怪的外形,是因「活的太久變異了」? 拋開這條「千島湖鱖魚王」的巨大體型不說,其獨特的外形更令人驚異:有頭有身無尾、肚子滾圓,看過的人紛紛驚呼「怕不是成精了的魚怪」.....
  • 千島湖最近「魚王」扎堆!釣友翹班苦守:誘餌都煮了150斤
    這些人所在的垂釣位置絕大部分都在當地劃定的垂釣區,使用合規魚杆,辦理過垂釣證,還有一個特點:非淳安本地人的數量超過八成。每一個人都知道今年的千島湖在最近這段時間魚王頻出,當然每一個人視頻中見到的魚王也都不一樣:有說110斤,也有說130斤。
  • 溫州魚最多的水庫,出現過1.7米的魚王,重達140斤
    幾年前,為了保護珊溪水庫水質,水庫進行了封閉式管理,投放了包頭魚魚苗,所投的包頭魚和千島湖的魚一同屬於「鱅魚」,擁有「清潔衛士」之稱。加上這片水域本身就擁有不少魚類,除了包頭魚,還有青魚、草魚、鰱魚、鯽魚等等。因此,這裡的魚非常多,不過,不允許隨意捕撈,每年都是按照規定進行捕撈,每年都能夠捕撈十幾萬公斤的魚。
  • 千島湖罕見大鱉爬上岸,被岸邊釣魚人捕獲,是保護動物?
    甲魚的四肢矯健有力,上岸後其實爬動也很快,不過岸邊的砂石減緩了它的速度,這位釣魚人拿著抄網也是迅速將其捕獲。——提在手裡沉甸甸,且非常地兇猛,在半空中張牙舞爪……罕見老鱉,可能有二十斤重「我感覺有十幾二十斤吧,提起來都很吃力,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甲魚,老鱉精了」這位釣魚人程師傅,仍然有些難以置信——這麼大甲魚,為何「主動」爬到岸上,以至被人捕獲?
  • 千島湖魚拓:讓年年有「魚」躍然紙上
    原創 醬爆團隊 醬爆千島湖以魚聞名,除了好吃的大魚頭,還有栩栩如生的千島湖魚拓。劉毅是一位著名的魚拓藝術家,有著十多年的魚拓創作經驗和二十多年的書畫功底,他的魚拓作品榮獲過國際魚拓大賽「白金獎」、連續三屆獲全國魚拓大賽「金鱗獎」,在魚拓界是唯一一人。現任中國魚拓協會理事、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千島湖有80多種淡水魚,劉毅拓印過幾百斤的「青魚王」,也拓印過巴掌大的石板魚。他希望有一天,可以把千島湖的各種魚都用拓印藝術呈現一遍。
  • 漁民捕獲魚中魚 22斤金槍魚做誘餌太壕!
    漁民捕獲魚中魚 22斤金槍魚做誘餌太壕!時間:2015-12-19 16:48   來源:伊秀女性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漁民捕獲魚中魚 22斤金槍魚做誘餌太壕! 世界各地都有捕獲到巨魚的幸運漁民,不過魚的肚子裡還藏著魚,這就更驚喜了,簡直像奇趣蛋。
  • 每天打針"魚王"最後還是走了 漁老闆請人做成魚拓
    《長1.92米重208斤這麼大的魚是怎麼抓到的?》後續  1月1日,漁民們在安吉縣天子崗水庫捕撈了一條重208斤、長1米92的螺螄青,被稱為浙江最大的「魚王」。  「魚王」棲身於一個小水池,身體受了傷,肚皮布滿了血絲。
  • 馬雲來千島湖看魚並和18斤魚王合影。想吃這條魚!笑容不要太燦爛
    當然,退休之後的他也將更多的時間用於修身養性。這不,在5月17日,馬雲攜阿里眾高管驅車來到杭州千島湖中心湖區猴島水域,觀看「中華一絕」巨網捕魚。從網絡上流傳出來的照片,我們可以看到,馬雲拎起一條18斤的有機魚,之後還與這條魚進行了合影並放生了這一網的魚王。從照片當中,我們還可以看到馬雲這一行人都大有來頭,果然優秀的人都是扎堆在一起的。
  • 福建廈門市翔安漁民捕獲90多斤魔鬼魚 當天以一斤9元將魚賣出
    福建廈門市翔安漁民捕獲90多斤魔鬼魚 當天以一斤9元將魚賣出2017-12-01 08:5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廈門網        瀏覽量: 3498 次 我要評論 人一旦不小心被其尾柄毒刺刺到,會引起紅腫發燒,甚至喪命,所以漁民一旦捕獲它們,常先把它們的尾巴剁掉。  廈門網訊&nbsp(海西晨報&nbsp記者&nbsp陳曉青)&nbsp「哇!網到什麼了?快來搭把手,這魚好大呀!」昨日10時許,翔安新店鎮劉五店兩漁民在同安灣附近海域用漁網捕到一條90多斤的魔鬼魚(也叫魟魚)。
  • 比人還高!美漁民捕獲317斤瀕危大魚 年齡或高達50歲
    海外網1月13日電 近日,一條重達350磅(約合317.51斤)的大石斑魚在美國佛羅裡達州西南海岸被捕獲。據研究者測算,其年齡高達50歲。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近日,一條體型巨大的黑色大石斑魚在美國佛羅裡達州西南部被漁民捕獲。據悉,該消息最初由魚類和野生動物研究所(FWC Fish and Wildlife Research Institute)披露。隨後,研究所在社交網站上傳照片。研究所估算了這條大魚的年齡,並指出,在年齡估算項目的樣本中,迄今為止這條魚的年齡最大。
  • 千島湖的「絕地逢生」:二十年前鰱鱅激戰藍藻,如今被爭相效仿!
    1998-1999年,千島湖水面漂浮起一層綠色的薄膜:藍藻汙染正式爆發。藍藻泛濫的直接後果,就是魚產量的大幅度縮減。經歷當年捕撈情形的葉師傅對此記憶頗深:往年能打到300萬斤,當年費盡全力才收穫了70萬斤,不及以前的一半,而鰱鱅的總產量更是低至25萬斤。打魚時水體散發著腥臭味,勞作時甚至還需要戴口罩。
  • 鱔魚王!廣西老鄉捕獲「胳膊粗鱔魚」,稱捕了幾十年魚從沒見過
    最近,就有一位廣西的老鄉,在河溝裡放地籠的時候,捕獲兩條「胳膊粗巨型鱔魚」,因為從未見過,所以不敢下手去捉。地籠是農村裡很常見的一種捕魚捕蝦工具,一般的「魚獲」也比較固定,比如說野生的小鯽魚、鯰魚,泥鰍龍蝦、螃蟹等,偶爾也會捕獲黃鱔龜鱉。然而令這位廣西老鄉吃驚的是,在收地籠時,在裡面發現兩條「大物」!
  • 58斤「魚王」賣了2000多元
    11月7日清晨,一年一度的西大洋水庫開漁,預計出魚60—80萬斤,為附近村民增收數百萬元。8日上午10時許,一條58斤的花鰱成為開漁兩天的「魚王」,被人以35元/斤的價格買走。11月7日凌晨,西大洋水庫水面上船隻轟鳴,一盞盞綠色的漁燈在水面上閃爍。到了清晨,隨著越來越多的船兒靠岸,碼頭上熱鬧起來。一條條大魚被擺在岸邊,隨客戶喜愛購買。
  • 馬雲攜阿里高管千島湖觀魚
    據國內媒體報導,馬雲攜阿里眾高管驅車來到杭州千島湖中心湖區猴島水域,觀看「中華一絕」巨網捕魚。據悉,一網撈出8萬斤千島湖有機魚。現場, 馬雲還拎起一條18斤的有機魚合了影,並放生了這一網的魚王。從下面這張照片來看,馬雲這一行人可以說是大有來頭。照片上包含了創始人馬雲,阿里雲總裁,菜鳥總裁,高德總裁等。據了解,此次活動中馬雲還向千發集團總經理等人詢問了千島湖漁業的發展模式、巨網捕魚的細節等信息。 另外,蔣凡也出現在了馬雲同阿里眾高管的合影中。
  • 西大洋水庫開漁 58斤「魚王」賣了2000多元
    一般情況下,10斤以上的大魚,如花鰱、鯉魚等,每斤都能賣到10元以上。三四斤的白鰱也有很多,但價格相對便宜不少。西大洋水庫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經過初步查看,開漁首日最大的魚不過20斤左右,雖然沒有重量級「魚王」,但很多白鰱、花鰱、鯉魚等都超過10斤,預示著今年漁獲應該不錯。
  • 長江鱖魚能長多大?男子稱釣起幾十斤「鱖魚王」,可能嗎
    實話說,長江君第一反應是不信的——在長江君的印象裡,長江裡野生大鱖魚真的不多了,在全面禁漁之前的幾年中,漁民捕獲的最大野生鱖魚,也就是十來斤的樣子。如果長江真有幾十斤的「鱖魚王」出水,那麼在江邊信息圈裡,早就引發轟動了!
  • 直播杭州|千島湖今天開漁,為了這一口湖鮮,釣友零點就下魚鉤了
    現在千島湖的水位還在106米左右,湖水依然淹沒著山腳、庫灣、陡坡的植物。釣友找合適的釣點必須要過三關:割草、平地、探底。「探底」是不可缺少的,必須避開水下的樹枝水草,不然魚線會不斷「掛底」,損失和壞心情「接踵而來」。草帽、毛巾、專用釣傘是標配,還有人在湖邊支起小帳篷,白天遮陽,晚上睡覺。
  • 120斤「魚王」駕到!柳葉湖第二屆「年魚集」熱鬧開市
    今天捕撈起來的「魚王」是一條120斤重的青魚。品魚湯,觀魚王,拍魚王,買魚鮮,現場的市民及遊客朋友們積極參與,熱鬧非凡。(活動現場非常喜慶熱鬧)以水養魚,以魚護水作為柳葉湖生態養殖的第一原則,修復水下完整生態鏈,以天生天養的方式保留其自古傳承的珍饈美味。柳葉湖的鮮魚秉承重質不求量的原則,夏季捕撈主要供給批發市場,冬季捕撈主要回饋常德市民。
  • 35斤的「魚王」,居然這樣吃!你肯定想不到
    近日,浙江大學舟山校區,一處獨特的風景備受師生矚目:校區內湖面上,一條藍色小船來回穿梭,船上的校區校衛隊隊員撒網、撈魚…忙得不亦樂乎~以上是浙江大學海洋學院舉辦的「我在浙裡,『魚』你相約」活動的一幕。2021年新年到來之際,學校將校區內湖自然生長的魚兒打撈上來,烹製成美味魚宴,供師生員工免費品嘗,提前感受幸福的年味。瞧,一連幾日的捕撈,「戰果」累累,捕獲魚兒500多斤,最大一條「魚王」重達35斤!觀戰的師生直呼:「真不敢相信,自家池塘,還有如此『成精』的大魚!」
  • 漁民捕獲3米長的「龍王魚」,據說能感知地震,科學家發表了意見
    但是11月份的時候浙江的一位漁民卻捕捉到了一條長3米,寬達到了40釐米的疑似帶魚的怪魚,整個身子發亮,背鰭還有點紅色。按正常規律來講,這條魚不應該是帶魚,難道帶魚變異品種?之後,經過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的專家研究,發現這條疑似帶魚的怪魚果然不是帶魚,而是一條勒氏皇帶魚,那麼勒氏皇帶魚不屬於帶魚嗎?這是兩種不同品種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