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真正的福報與功德?一個出家人的福報,勝過九朝天子命

2020-12-23 尚思修善學佛

什麼是真正的福報!

如果真正明白了世間的真相,就會了知那些所謂的才學、能力、榮耀、地位和權利都是過眼雲煙,轉瞬即逝,而且這些名相也是相對之法,和某些人相比你很優秀;但是給給另外一些人比,你又不值一提了。

這個世間真的沒有什麼可值得羨慕和留戀的,歷代祖師大德也說過:他們從來不羨慕世人,從來沒有羨慕過所謂的帝王將相、達官顯貴、富翁財主,名流才子等。因為只有佛法才是讓他們滿足和快樂的,這是真正的快樂!

出家師父荷擔如來家業

所謂的名流富豪,你現在覺得難以企及,其實你以前也做過;世界首富又算得了什麼啊!你可能甚至做過很厲害的帝釋天王、財寶天王等,包括你曾經擁有神通,來去無礙,通達世間的各種虛幻。

現在很多人都以為某人有神通很了不起,認為能夠上通天庭,下達黃泉給鬼神對話,和仙家交流,這其實真沒什麼,你曾經有這些功能,或許將來你還可能擁有。無始劫以來,在六道輪迴中,你可能有善緣當過仙做過神,也可能在人世間做過帝王將相,這些都不足為奇。

出家人弘法利生,承載度化眾生的重任

每個眾生的阿賴意識中都有這些種子,只是成熟的因緣沒有到而已;但是這些種子總會有一天都會發芽結果的。因緣一到你也是世界首富、也能成為名人明星。

但是你要知道,這些不是你所需要的,這些東西都不是真正的功德,也不是真正的福報,這些都是有漏的福報,會消失,甚至因為你的這些享受會增加你的罪業。

無漏的功德才是真正的功德,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福報。所謂「無漏的」是不會失去的,是超越世間的,不屬於世間範疇。

善門易開,佛門難入

我們的今生只是輪迴中的一個片段而已。猶如播放影像,以前播放過很多內容,以後也要繼續播放。若是在今生明白了這個道理,少欲知足,甚至有了信願行,去希求,去解脫成佛。這才是最究竟的,這是你以前沒有做過的,只有通過修行,改變百千萬劫以來你那些「愚痴」的想法、行為,才是真正的功德和福報!

一個出家人:斷六塵於現世,興佛法於心間。才是真正的大福報!

很多人有這種錯誤的認識,以為出家人都是看破紅塵,被逼無奈,才捨棄世間的繁華,不得不從「空門」中尋求安穩。其實這是一個錯誤觀念,沒有大的善根果報你怎麼會有福超脫於世間呢?

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

順治皇帝出家前說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話:「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對於真正的出家人來說,世間的一切財富名利都是一文不值的,唯有身上的袈裟是最難得到的。

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是著名音樂家、美術家、另外在戲劇、書法方面有很深的造詣,為什麼能在最榮光的時候急流勇退,告別美妻嬌兒獻身佛門?就是看開了世間繁華不過南柯一夢,只有佛法大道才能真正解脫。

財富易得,佛法難求

釋迦摩尼出家前貴為太子,何等的榮耀光鮮。還有很多高僧大德出家前的身份、地位、財富非常富足。他們也不是走投無路才出家的,而是為了探尋生命的真諦,尋找宇宙人生的真相,尋找解脫生死、永恆快樂的方法,才出家的。不像是有的人「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做鬼明日休。」這是對己對人不負責任的行為,也是對人生無可奈何的表現。

出家人承擔的責任非常大,他們是道德高尚,情操豐滿的人,也是未來的佛。他們感染和影響著社會大眾;他們弘法布道,傳遞慈悲和智慧,對社會的道德人心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出家人弘法布道,傳遞慈悲

出家人是眾生的老師,他們嚴守戒律,廣聞博學,慈悲為懷。能夠開導眾生,給一切眾生安樂和慈愛。他們博大的精神和胸懷昭示著佛陀的大愛,給予世間無限的美好,讓眾生看到希望和未來。

出家人是佛法的繼承者和弘揚者,續佛慧命,普度眾生,廣利有情。他們承擔著弘法利生的重任,傳承著佛菩薩的慈悲和智慧,給眾生真正的安樂和利益。

出家報答父母的深恩和擔負佛陀重任,以我們在世間的能力無法償還父母的恩德,只有出家好好修行,好好念佛,慢慢引導他們信佛念佛、聽經聞法,讓他們解脫生死,才是真正的報恩。

出家人是三界中最尊貴的人,是續佛慧命的使者,是眾生的導師、暗夜中的明燈,尊貴無比!出家人的福報,是九朝天子的福報換不來的,是十世狀元的聰明才智換不來的。

相關焦點

  • 出家人有五德
    這不但需要很大的勇氣,更是一種解脫的功德。3,永割親愛,無適莫故。出家的人要捨棄父母親人,斷世間愛欲,辭親學道。無適無莫即是對人沒有什麼親疏厚薄,對眾生平等普度,隨緣度化,不分親疏。當世間人在享受著天倫之樂,家庭歡樂的時候,出家人在誦經念佛,修禪習定,弘揚佛法,利益眾生。出家人以出家的功德回報父母之恩,並且兼報過去生的父母恩德,兼能為世間之福田。
  • 佛教:供養三寶的福報與功德,你都知道嗎?
    佛教:供養三寶的福報與功德,你都知道嗎?每個人的一生,都與福報脫不開關係。而福報,也是因果業力體現出來的一種方式。學佛之人都知道,想要修得福報與功德,那麼供養三寶一定要做。供應三寶,也就是供應佛教中的佛、法、僧。供養三寶,要懷有感恩之心。
  • 一切都是福報,如何積累福報呢?
    一切都是福報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一切都是福報的化現。福報大的人,諸事如意,財源廣進,工作順利,家庭和樂,身體健康,面相莊嚴,子孫昌盛。福報小的人,學習工作不順利,婚姻戀愛挫折重重,常遇小人,貧困潦倒,疾病纏身,事事不順,做什麼虧什麼,長相也越來越醜……
  • 文心:福德、福報與功德,全在你的一念之間
    福報是什麼?福報裡有功德、有福德,然後有福報。功德是供養這世間修的法,法界裡的回流;福德是對人類、動物、植物是由什麼轉換出來的。
  • 生活中出現不順,是因為缺乏福報,而這是提升福報的方法!
    同樣的一個工作,別人做都很順,不出問題,自己去做,問題一個接一個。就是因為福報太少,鎮不住這工作。家裡眷屬也鬥諍,爸媽、老婆、老公、孩子都有很多問題,很多煩惱,這是他們和自己的福報不夠。 福報不夠,就像一根小蘆葦,業風一吹,就東倒西歪。
  • 知與悟,福報與功德 雷天大壯易
    文/雷天大壯易知≠悟,福報≠功德,別搞錯了。六祖壇經說,達摩祖師想度化梁武帝,梁武帝問祖師,我建了這麼多的寺廟,有功德嗎?達摩祖師說,沒有功德。因為建寺廟此類的事情只是為了求福報,並非功德。功德是什麼?見性是功,平等是德。文/雷天大壯易福報,我們是通過「知」就能實現,「知」是通過頭腦來實現,「知」有所得。
  • 過去世修了什麼福報,今生才能當皇帝、管山河呢?
    是故今生,得此福報也。」又「偈曰:若要開通佛法門,殷勤供佛及齋僧……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笠管山河。」 (《梁武帝問志公禪師因果經》)梁武帝問他的國師志公和尚說:「我過去世修了什麼福報,今生才能當皇帝、管山河呢?」
  • 佩戴泰國佛牌與福報之間有什麼關係?為什麼一定要修福報?
    首先講解一下前半句吧,如果以數理來計算,一個人帶著本錢一百萬去賭場賭錢,如果目標只想贏個一萬元的話基本上就不是什麼難事。如果換個以因果福報的說法來解說的話,就是一個人能致富就是與生俱來的福報,無論他是白手興家還是原本就誕生在大富之家的富二代。有福報的人都比別人好運,所以只要不荒廢課業也就必定能一帆風順地把財富增加。
  • 功德和福德有何區別?
    答:功德不是有形有相的物質,正因為其無形、無相、無量、無數、無邊,才能稱為「功德」,一旦落入執著的窠臼,也就遠離「功德」了。網友:功德和福德一樣嗎?答:福德是外在的,功德是內在的;福德有形有限,功德無形無限。網友:弟子有一個問題想請教您,末法時代的我們福報淺,常常不能具備足夠的學修條件,那麼請問在末法時代,應該以什麼方式更快更好地修福報呢?
  • 佛教:功德和福德這兩大修行資糧,究竟有什麼區別?
    比如我經常聽到有師兄對我說,今天做了什麼好事,增加了多少功德云云,其實這是不對的——做好事並不會有功德,只能說是有福德。而另一方面梁武帝雖然做了很多弘法的善業,堪稱佛教大護法,但是自己卻沒有修持奉行,所以始終沒有得到智慧,當然,自然也沒有功德。那麼福德和功德這兩「德」究竟有什麼差別呢?我們就來仔細介紹,簡單來說——這兩者一個修的是慧,而另一個修的是福,雖然都很重要,乃是二足尊的兩面,但獲得方式完全不同。
  • 佛說:人一生的福報是有定數的,不要浪費!
    每個人的命運都是他自身因果的寫照,上天不會虧待誰,也不會偏袒誰,萬般皆是命,萬般皆是自因自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前世造什麼業,今生得什麼果,「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前世積多少德,今生享對多大福。沒有必要去羨慕或可憐任何人,因為他當下所遭遇的一切都是他自己造作而來的。
  • 《了凡四訓》:做「善事」卻沒有增加福報,是怎麼回事?
    《了凡四訓》:做「善事」卻沒有增加福報,是怎麼回事?這裡是悅讀國學。很多人學習了凡四訓後,會產生這樣的困擾:明明有些人做了好多的善事,但是並沒有增加福報,這又是為什麼呢?今天就來說一下這個問題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
  • 什麼是陽德、陰德、福德、功德
    寺廟裡大多都有功德箱,何為功德?功為善行,德為善心,心行合一,是為功德。功德可分為陰德和陽德。為善而人知之,為陽德;為善而人不知,為陰德。兩者都是做好事,但相比而言,陰德更勝一籌。現在社會上常聽到積陰德這一詞,可是什麼是陰德?什麼是陽德?什麼又是功德和福德呢?我們來看看中華傳統文化智慧之——陰德、陽德、功德、福德。
  • 人生在世,福報有限 避免浪費才能保住福德之水
    傳統上說,功德來的最快最大的就是修橋鋪路建廟宇。這是為什麼?因為這一切不是為哪一個人提供方便的。修橋鋪路的目的是為了方便大眾,利益大眾越多,福報就越大, 利益的善事越久遠,福報也越大。修福做善事就是利益社會大眾,這個利益不僅體現在當前,還要利於後代,這樣功德就更大。修建廟宇也不是只為出家人修行用的,更是為給社會大眾提供培植福慧的場所。
  • 真能念佛,不求世間福報,而自得世間福報
    1.印光大師:真能念佛,不求世間福報,而自得世間福報又,舉凡禮拜讀誦大乘經典,及作一切於世於人有益之事,悉皆以此回向西方。不可唯以念佛回向西方,其餘功德,另去回向世間福報,則念不歸一,便難往生。須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間福報,而自得世間福報。(如長壽無病,家門清泰,子孫發達,諸緣如意,萬事吉祥等,)若求世間福報,不肯回嚮往生,則所得世間福報。反為下劣。而心不專一,往生便難決定矣。
  • 很多人此生福報深厚,反推他前世結了很多善緣,為什麼此世卻作惡
    摘錄自心上蓮花次第開博客問:很多人此生福報深厚,那反推是不是他前世結了很多善緣,福報多?那麼,為什麼很多福報深厚的人這一世作惡?難道前世的修行這一世都沒了嗎?2、過去世積福,可能只是積了某一方面的福,從而成就了此生的富貴——比如過去世別的方面很平常,但他大孝;或偶然發心供養過一位出家人,而恰好這位出家人是證果的;或一念惻隱,因布施而救人性命,從而造下巨大功德。
  • 人真正的貧窮,是沒有福報,最怕是沒有第六福
    人的福報來之不易,因為人都是帶業來的,會有很多的苦,要去受了。人久遠積攢的一點福報,要惜福,不惜福很快福報就盡了;不培福,福報去得更快。人沒有福報了,人生就更苦了,不管做什麼事,都會充滿艱險,活著有諸多的不如意,煩惱和痛苦揮之不去。人沒有福報,最大的折磨是災病纏身,難得解脫。
  • 《金剛經》:弘布法音,續佛慧命,功德勝過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
    網圖從頭至尾,佛祖都是在教導眾生要除去各種執著,無論是心外的我人四相還是心內的我人四見,當妄心降伏之際,發菩提心的修行之人便可以明淨心眼,廣弘佛事,而非貪著於俱空境的寂默之中,佛祖以無上慈悲,教化眾生除盡一切內外之妄念,耕種心無住相的無漏福田,日後生發不落三界、不受後有的究竟功德
  • 什麼是:陰德、陽德、功德、福德
    陰德 陽德做好事讓別人知道了叫陽德,不被人知道叫陰德。做好事不讓人知道叫陰德,叫人知道了叫陽德,陽德積不住,一叫人知道就報掉了。做壞事不叫人知道叫陰惡,叫人知道了叫陽惡,陽惡也積不住,一被人知道就報掉了,報掉了就沒有了。
  • 財富與福報的關係,這篇文章講通透了!
    世人奔波忙碌,其實也就是為一個「利」字。很多商人也經常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我們渴求財富,就像鳥兒渴求食物,有些人甚至寧願丟掉生命,也不願捨棄財富。那麼財富到底來自哪裡呢?財富來源於福報,而福報來源於利益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