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上映前,導演陳可辛說:中國女排是精神,是信仰!
這部被眾多網友翹首期盼的影片,在上映的當日,淘票票就打出了9.1的高分。
很多人在影院,看著看著就笑了,笑著笑著就哭了,為了這些在賽場上揮灑青春和熱血的姑娘們,也為了根植在每個中國人心中的女排精神。
有人說,中國女排伴隨著我長大,如今,我已人到中年,可是,無論我是青蔥少年,還是滿身滄桑,每一次,看到她們在賽場上跳動的身影和大力的扣殺,我依然會熱血沸騰,熱淚盈眶。
因為,在她們的身上,有一種精神,它的名字叫做:女排精神!
那,到底什麼是女排精神呢?
袁偉民說:女排精神就是頑強拼搏、艱苦奮鬥,團結協作、為國爭光。
陳忠和說:女排精神就是堅持、堅持、再堅持。
郎平說: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
朱婷說:女排精神就是每一天的堅持,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就會有前進的動力。
惠若琪說:女排精神就是,最後一球尚未落地,我們,沒有理由放棄!
孩子,今天,我就想和你講一講這支光榮的隊伍,講一講真正的女排精神。
女排主教練郎平說:只要穿上帶有中國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國出徵。為國爭光就是我們的義務和我們的使命。我們的目標,就是:升國旗、奏國歌!
從1981年11月16日到今天,中國女排走過了將近40年的光輝歷程,這其中,有巔峰,也有低谷,有輝煌,也有黯然,但是,一代又一代女排人,一次又一次的跌倒再爬起,擦乾淚水重新出發,咬牙堅持、決不放棄,只因為,她們身穿的,是中國的戰衣,她們代表的,是中國!
40年的歷程,她們一次又一次的拼搏、奮進,奪得了十次世界冠軍,實現了為國爭光的夢想。
身為每一個中國人,我們都要以國家為榮,為了國家的榮譽而戰,因為,有國才有家,國富,才能民強!
中國「光速少年」岑小林,在第六屆上海國際交互繩大賽上,打破了「30秒內單腳單搖輪換跳次數最多」的金氏世界紀錄,為國爭光!
比賽前,岑小林說:這次有外國選手來挑戰,所以我要拼盡全力去跳,希望把這個榮譽就留在中國。
最終,他擊敗了其他的頂尖高手,披上了鮮紅的五星紅旗,真的如他說的那樣,將榮譽留在了中國。
岑小林家境貧寒,父母靠承包當地人菜地務農耕田,勉強維持一家六口生計。剛進跳繩隊時,他水平不高,成績是隊裡最差的。為了提高成績,他每天都會增大訓練強度。
他曾經到了許多國家參加比賽,他說:說實話,面對海外實力強的選手,我也會覺得害怕,但是會調整自己的心態,發揮自己最好的實力就不會被對手打敗。
小小少年,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只為了把榮譽留在中國,為了有朝一日,能夠把國旗高高升起。
每個孩子,站在祖國的大地上,都應該把國家兩個字放在心中,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強!
朱婷有一次接受採訪時,被問到:你認為什麼是女排精神?
她非常堅定的回答:不放棄!
在困境中不信命、不服輸,永遠堅守希望、創造奇蹟,才是女排精神最動人的地方。正因為如此,她們才能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絕地反擊、逆風翻盤,上演了一場驚天大逆轉,「只要比賽不結束,我就還有希望,永不放棄!」
2019年世界盃,女排奪冠後,演員徐崢這麼說:中國女排有一種超級的能量,這種能量不僅僅是體育,也不僅僅是勝利,她是一種生命力!
這種絕不放棄的生命力,成為了中國女排的靈魂,刻在了每個姑娘的骨血裡,成為了她們生命的一部分。
孩子,我希望你也能擁有這種頑強的生命力,因為,未來的你,一路成長,需要面對許多的困境,要搏擊風雨,唯一的利器就是咬牙堅持、絕不放棄!
上海政法學院大三學生潘翌昕,自幼患有腦癱,但是,他不向命運屈服,努力學習,吹響了生命的號角。最終,他考取了上海政法學院,成為了一名大學生。
因為早產,並且在剖腹產時發生窒息,潘翌昕的運動神經受損,18個月大的時候,被醫生確診為腦癱。他行動發育緩慢,2歲半會獨坐,5歲前才能扶床站立。在他的記憶中,幾乎整個的童年都在醫院中度過,打針、吃藥,如同家常便飯。
但他說:雖然『前門』被關,但很慶幸給我留了個『後門』——智力並未受到明顯損傷。
他不甘心此生都被輪椅困住,他決定以知識改變未來。他說:別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我沒有殘疾,我就是普通的孩子!
於是,他不放棄生命中的每一線希望,寫字慢,就努力寫,作業不會做,就多做幾遍,錯過了中考,就明年再來考!終於,他的生命之花絢爛綻放,他活出了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網友們紛紛為他點讚,說:沒有傘的孩子,必須努力奔跑!逆風的方向,更適合奮力飛翔!
在中國女排39年的徵程中,有三個高光時刻,你一定會記得:
1981年,日本東京,中國女排7戰全勝,奪得了第一個世界冠軍。
2008年,中國北京,女排在萬千國人的吶喊歡呼中,奪得了季軍。
2016年,古巴裡約,女排姑娘們絕地反擊,最終捧回了冠軍獎盃。
可是,人們似乎忘記了,在這三個高光時刻之間,還有兩個時間段總是容易被人忘記,那是中國女排最低迷、最灰暗的時刻。
1990年開始,古巴隊稱霸世界排壇,中國隊的成績開始下滑。而北京奧運會之後,隨著老隊員因病退役,中國隊面臨著青黃不接的狀態,在世界大賽中折戟沉沙,士氣低落。
這時,郎平站了出來,朱婷挺身而出,新一屆的女排姑娘們說:輸了怕什麼?低迷又算什麼?我們依然可以帶著我們的勇氣和夢想,從頭再來!
就這樣,從2012年的淚灑倫敦,到2019年的霸氣折冠,女排姑娘們上演了一次又一次的觸底反彈和逆風翻盤,終於,贏了!
孩子,人的一生哪兒能沒有溝溝坎坎?我希望你也能擁有跌倒了再爬起,輸了從頭再來的勇氣和鬥志。
還記得那個被籃球巨星庫裡苦苦尋找的孩子嗎?
他叫張家城,來自於廣東雲浮。他原本活潑幸福的童年,在5歲那年,跌入深淵,那一年,因為一場意外,他失去了右臂,成為了一個折翼的天使。
從此,他變得內向,不愛說話,他常年穿著長袖衣服,接受了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的事實。右手,這兩個字,成為了他生活中不能提及的一個詞。
後來,他接觸到了籃球,這隻小小的球,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他說;你不練,你就會更差,別人就會看不起你。只要練就不用害怕被人看不起。
因為籃球,他變得開朗、自信,他見到了自己的籃球偶像易建聯,他離「職業籃球運動員」的夢想又近了一些。他對自己說: 繼續努力,讓他們更加看得起自己。
不久前,他收到了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執行副主席、布魯克林籃網對老闆蔡崇信的邀請,請他在疫情過去之後,前往紐約,在巴克萊中心的球場一展球技。
折翼的天使,終於用他唯一的左臂,打出了一個漂亮的三分球,那隻籃球,飛向了更遠的未來。
曾經看過這麼一段話:
1981年,郎平和隊友贏得金牌。39年後,她帶著新一代女排姑娘衛冕冠軍。
從郎平到朱婷,從孫晉芳到丁霞,從張蓉芳到張常寧,從周曉蘭到袁心玥。
女排精神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她們步履不停,目光堅定。
孩子,看過了中國女排的故事,不知道你會有什麼感想?
今天的你們,還是稚嫩學子;明天的你們,將成為國之棟梁,扛起國之重任。
在你們前行的路上,也一樣會有困難,有坎坷,有低迷,有挫敗,當你陷入逆境的時,想一想那些女排大姐姐們,她們無往不勝的利器是什麼?她們憑什麼能夠稱霸世界排壇?
不經歷艱苦卓絕,哪來的盪氣迴腸?不身處谷底,又哪會涅槃綻放?
請記住,人生不是一定會贏,而是要努力去贏。
這才是女排精神的精髓所在!
撰稿:夏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