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臺灣擁有核武器?美國似乎忘了,當年是誰竊取臺灣的核能機密

2020-12-18 這有看點

據海峽導報消息,「基於中國大陸粉碎了自二戰以來的自由秩序,現在是時候允許臺灣擁有核武器了。」美國智庫企業研究所學者麥可·魯賓投書媒體道。

關於臺灣與核武器的報導,海峽兩岸已是見怪不怪,此類問題上可追溯到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核專家「叛逃」事件。

「英雄叛逃」,從未後悔?

臺灣地區「中科院」核能所副所長、臺陸軍上校張憲義博士於1988年1月12日「逃離」臺灣,張憲義逃走時還把諸多臺灣核武研發機密資料轉交美國政府,同時參加秘密聽證會指證臺灣核武已接近完成階段。

此事一出,震驚國內外,大陸對此作出了強烈反應,而美國也以取消對臺「軍事保護」作為威脅,逼迫臺灣當局立即終止其核武計劃。至此「臺核」流產已成定局。而事件的主人公張憲義表示,「假如讓我重新再來,我仍然會這樣做」。

「臺核流產」,是福是禍?

張憲義宣稱道「我們有能力,但絕不製造核子武器。」他認為只有放棄核武器才能拯救臺灣免受核汙染,稱其熱愛自己的故鄉。

而當年核武發展曝光後,美積極派人處理也是以此為由,而今的美國竟然舊事重提,想要「讓臺灣地區擁有核武器」,他們是否選擇性失憶,忘記了自己曾經的所作所為?

1964年大陸核武試爆成功,震驚了包括臺灣在內全球各地,次年於桃龍潭建立研究機構,自此臺核進入籌備階段。

之後的「新竹計劃」、「桃園計劃」直至「張憲義事件」的爆發到今天的「魯賓事件」,似乎這些年來,臺灣方面始終與和話題密不可分。

美國過去強硬的態度,不斷的施壓,致使臺當局的「核計劃」一次又一次以失敗告終,五十五年來,兩國時局的不斷變化,是否真的是促成臺核順利產生的催化劑,就目前的國際形勢與區域安全角度推測,其可能性微乎其微。

參考來源:海峽導報

免責聲明:本文由這有看點原創創作,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轉載前請獲得授權,轉載後請標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美國學者叫囂臺灣應該擁有核武器?張彬:當年臺灣差點造出來了
    編輯:澄月核武器是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標準,目前世界上合法擁有核武器的僅有聯合國的「五常」,而為了與大國抗衡,個別國家和地區也在不惜代價地研製核武器。但使用核武器必定將帶來人類的浩劫,也因此,世界各國籤訂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近日,美學者麥可魯賓卻公然對當前的「核秩序」提出挑戰,聲稱要讓臺灣擁有核武器。兩岸關係持續緊張,美國「火上澆油」「親美反中」的民進黨多次與美國勾連合流,不斷煽動島內民眾對於大陸的敵意,在「臺獨」之路上狂飆,毫無原則地挑戰著大陸的底線。
  • 指控大陸破壞自由秩序,美學者叫囂:是時候讓臺灣擁有核武器了
    美國企業研究所(AEI)學者麥可·魯賓5月31日叫囂,有鑑於中國大陸粉碎自二戰以來的自由秩序,現在應是時候允許臺灣擁有核武。魯賓認為,大陸多次言明不放棄武力統一臺灣,但臺灣向來是個獨特的「政治實體」,任何遊客到臺灣都可以發現這一點,臺灣也發現可能被中國大陸用切香腸的方式「侵吞」,隨著其公然粉碎二戰以來的自由秩序,美國和臺灣當局應該聯手,讓臺灣擁核,藉此向中國大陸示警。
  • 美學者:讓臺灣擁有核武器!
    編輯:虎威軍 校對:查爾斯 前些日子,美國一名學者叫囂,聲稱:中國大陸破壞了二戰以來的自由秩序,禁止臺灣擁有核武器,如今是時候讓臺灣也擁有核武器了。
  • 兩岸時評丨美學者叫囂:是時候讓臺灣擁有核武器了
    美國學者的妄言所以最近一位美國學者魯濱聲稱應該讓民進黨當局擁有核武器,他的這番言論引起了非常大的譁然,在他看來,我們對民進黨當局承諾的不放棄使用武力。就是對臺灣的一種"挑釁",而大陸採取的多種行為,只會使得兩岸之間的關係變得更為緊張,臺灣也很有可能被大陸所"吞併",所以在這個情況,必須扶植民進黨當局擁有核武器,這樣的話才能更好的讓民進黨當局維護自己的利益。
  • 晉華、聯電被控竊取機密案或將塵埃落定
    歷時近兩年的聯電被訴竊取美光機密案於近日公開最新進展。10月22日一早,主角之一的晶圓代工大廠聯電發出重大信息公告,據公告顯示,針對聯電之前被指控協助福建晉華以竊取美光科技(Micron)DRAM生產技術一案, 聯電已向美國商務部提出此案的建議量刑信函,根據雙方磋商,期待以6000萬美元進行和解 ,目前該方案尚待法院核准。
  • 臺灣聯電公司在美國認罪,將協助美國調查大陸晶片企業
    本文轉自【環球時報新媒體】;據路透社29日報導,美國司法部周三(28日)宣布,臺灣半導體企業聯華電子公司(United Microelectronics)承認竊取商業機密罪名,並將支付6000萬美元的罰款,以換取與美國政府的合作協議,調查同時被美方指控的福建晉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
  • 美國裁定天津大學張浩竊取FBAR濾波器機密等3項罪名成立
    6月27日早間,據彭博社報導,美國聯邦法院裁定中國天津大學教授張浩竊取美國高科技商業機密、經濟間諜罪等3項罪名成立,將面臨最高10至15年監禁,以及每項罪名分別最高25萬美元的罰款,預計在8月31日舉行量刑聽證會並最終判決。
  • 他潛伏中國37年,竊取150條機密情報,直到2016年才被發現
    阿尾博政在中國潛伏37年之久,期間他竊取我國的機密情報多達150條,直到2016年他的間諜身份才被發現。 訓練結束後,阿尾博政被分配到一個名為「武藏機關」的部門工作,據了解,這是當年日本和美國共同建立的諜報機構。1972年,阿尾博政突然被上級領導召見,上級指示:日臺關係將來會變得非常複雜,從日本安全保障的大局出發,需要有人來監視中國臺灣。阿尾博政接受了上級安排的任務,於是他以經濟學者的身份潛入我國臺灣省。
  • 繼美國、日本之後,臺灣也要「摻一腳」?
    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籍「民代」何欣純於前幾日對信息安全問題發出了質疑,何欣純表示,在臺灣地區,各個行政機構使用的無人機中,竟然有大約7成的無人機來自大陸製造。不僅如此,何欣純還表示,臺灣的信息很有可能會被大陸給「竊取」。對此,臺灣不少網友表示,若真的擔心信息洩露問題,那你就自己造一個無人機啊。
  • 炸大陸三峽之外,臺灣還有人考慮過炸上海、香港及核戰爭
    近日,臺灣軍事專家蘇紫雲有關「兩枚飛彈炸三峽」的言論在兩岸輿論界激起軒然大波,不過,這位「專家」的言論既非「空前」,可能也不會「絕後」。幾十年來,對岸的各色政治人物早就曾在公開場合把上海、香港等重要都市列為攻擊目標,甚至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曾在臺灣部署過以大陸為目標的核武器。
  • 美「斯諾登第二」:國安局承包商僱員涉嫌竊取機密
    繼愛德華·斯諾登洩密風波之後,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再度陷入麻煩。據英國廣播公司10月5日報導,NSA一位名叫哈羅德·託馬斯·馬丁三世的承包商僱員被指竊取最高機密信息,已被美國當局逮捕。據英國廣播公司10月5日報導,NSA一位名叫哈羅德·託馬斯·馬丁三世的承包商僱員被指竊取最高機密信息,已被美國當局逮捕。這名被捕男子是51歲的哈羅德·託馬斯·馬丁三世,住在毗鄰首都華盛頓的馬裡蘭州,與斯諾登一樣是美國國家安全局承包商布茲-艾倫-漢密爾頓公司的僱員。他可能偷走並外洩美國國家安全局用來侵入外國政府網絡的機密工具。
  • 核武器庫恐將被襲擊!美國網絡遭到入侵第三天,安全局長緊急回國
    據海外媒體報導,自從美蘇冷戰開始時候,兩個國家最高機密——核武器庫就成為了非常關鍵的角力點。為了確保國家安全,蘇聯率先把控制國家核設施的所有啟動機制封存在一個黑色鐵箱子裡,不管走到何處都形影不離;後來美國總統效仿這種做法,把核武器庫最高命令權限也封存在黑皮箱中,由保鏢隨時看守。
  • 此人潛伏中國37年,竊取150份機密情報,到2016年才被發現
    有一個人潛伏中國37年,並竊取150份機密情報,直到2016年才被發現,到底是什麼情況? 戰爭結束後,阿尾博政考入日本自衛隊,期間的訓練非常艱難,經過特種部隊的訓練,阿尾博政的成績非常優異,最終他被分到一個名為「武藏機關」的部門(日本和美國共同建立的諜報機構)。1972年3月,阿尾博政被日本自衛隊上層機關召見,並令其喬裝打扮(以經濟學家的身份)潛入中國臺灣,進行秘密間諜活動。
  • 中國臺灣的科技製造
    「天弓」3系統使用的「眼睛」機動長白雷達臺灣自己製造的XT86 155毫米榴炮聯勤205廠生產的T91步槍由於美國不許臺灣製造某些電子元件,所以採用美國提供的部分電子產品,美國擔心臺灣的高超電子製造能力超過本土,拒絕提供「愛國者」核心的TVM制導技術,於是臺灣只好以宙斯盾版本自行研發了長白雷達。
  • 1958年炮擊金門:美國欲讓廈門變成第二個廣島,曾計劃投放核武器
    由於美國空軍的部分力量在1958年7月忙於應付黎巴嫩危機,美國空軍無法按照美蔣 「共同防禦條約」的約定,在臺海地區部署軍力。可以說,開戰後,幫助蔣介石協防的美軍即遭遇戰備不足的局面,這讓美軍動起了用核武器的危險念頭。
  • 美國NSA承包商僱員涉嫌竊取國家機密被捕
    中國日報網10月6日電 繼愛德華·斯諾登洩密風波之後,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再度陷入麻煩。據英國廣播公司10月5日報導,NSA一位名叫哈羅德·託馬斯·馬丁三世的承包商僱員被指竊取最高機密信息,已被美國當局逮捕。
  • 伊朗如果擁有核武器,對誰最有利
    伊朗如果擁有核武器對誰都沒有好處,包括伊朗自己。表面看伊朗擁有核武器對伊朗自己最有利,伊朗正在面臨美國和以色列的現實威脅,而且,以色列正在美國的幫助下和阿拉伯世界廣泛用建立外交關係,這樣對於伊朗的圍堵打壓越來越嚴重,伊朗所面臨的軍事威脅是實際存在的,如果伊朗擁有核武器就可以獲得一個免死金牌,最起碼保障了伊朗不會被美國軍事入侵了。然後,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我們不妨分析一下。
  • 核武器研製都是秘密進行,為何總能被美國發現並遭美國制裁?
    《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重要條款《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是1968年7月1日籤署,1970年3月5日生效的國際性關於核武器的條約,其核心內容就是防止核武器的擴散,只限於和平利用核能,是國際核裁軍與核不擴散體系的基石。
  • 臺灣間諜偷拍武警軍事機密,在香港「修例風波」時蠢蠢欲動!
    時隔一年,李孟居在2020年10月11日播出的《焦點訪談》中稱,當時感覺臺灣當局支持香港「修例風波」中暴徒搞事,因此想把支持「反中亂港」分子當成送給臺灣當局的政治獻禮,以提高身份、地位。李孟居上了央視在央視的報導中,李孟居可不是簡單地只是到香港維多利亞公園從事「反中亂港」活動,他在深圳拍攝的武警資料,是「秘密級」的軍事機密,包含部隊集結點、主戰裝備與數量,境外勢力可以依此推算部隊級別、規模、戰力與意圖。
  • 屢遭美國打壓,伊朗為何不肯放棄核武器?
    也許有人會好奇,伊朗作為一個油氣資源豐富的產油國,其實本身對核能依賴不大,為何卻如此執著於自己的核計劃,以致於要遭受美國的全方位打壓也在所不惜呢? 核計劃濫觴實際上,就像美國給自己豎起的每一個敵人一樣,伊朗的核計劃最早也同樣來自於美國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