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歷史愛好者「重回」義大利 演繹安齊奧登陸計劃 (1/7)

2021-01-17 中國新聞網
二戰歷史愛好者「重回」義大利 演繹安齊奧登陸計劃 (1/7)

"← →"翻頁

當地時間2014年1月25日,義大利安齊奧,二戰歷史愛好者穿著二戰士兵服飾重新演繹了著名的安齊奧登陸計劃。1944年1月22日,在距離義大利首都羅馬45公裡的港口小鎮安齊奧,2個師的盟軍部隊突然登陸,試圖協同義大利南部的盟軍突破納粹德軍的「古斯塔夫」防線,卻不料自此陷入了長達5個月的艱苦鏖戰。雖然這支登陸部隊最終解放了羅馬,但數萬人傷亡的代價和巨大的物資消耗,使這場勝利顯得有些暗淡。

發布時間:2014-01-26 19:56:05 【編輯:楊彥宇】

二戰歷史愛好者「重回」義大利 演繹安齊奧登陸計劃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二戰安齊奧戰役,二戰最戲劇化的24小時,戰役差點變成屠殺
    可以這樣說吧義大利當時是宣布投降但義大利馬上受到了德軍的入侵,義大利的政府分為了兩個派別,一個反抗德軍的入侵,一個則支持德國的接管義大利,盟軍在西西里島的登陸迫使墨索裡尼的法西斯政府垮臺,然而德軍反應非常快很快就佔領了義大利全境,西西里之戰是跟義大利人的戰鬥,但到1943年末義大利戰役發起時,就是直接跟德國人作戰。
  • 1943年底義大利戰場上盟軍在南線安齊奧的僵局
    登陸的目的是切斷敵人的主要交通線,並威脅敵之後方。達到上述第一個目的得最好的登陸海灘是在安齊奧,因為安齊奧位於羅馬東南37英裡,在阿爾本山以南20英裡,它扼守從羅馬通向德軍防線的公路和鐵路。可是,現在大批登陸、上陸工具正在離開地中海前往英國,所剩下的登陸艦艇對義大利沿岸只能實施一個師規模的登陸突擊。因此,盟軍計劃在安齊奧的登陸突擊要在對德軍主要防線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強攻之後才實施。
  • 回顧安齊奧戰役:美英盟軍血戰灘頭艦炮建功(圖)
    ■美軍進入義大利首都羅馬受到當地市民歡迎  1944年1月22日,在距離義大利首都羅馬45公裡的港口小鎮安齊奧,2個師的盟軍部隊突然登陸,試圖協同義大利南部的盟軍突破納粹德軍的「古斯塔夫盟軍提出「鵝卵石」計劃,即派部隊在「古斯塔夫」防線北面的安齊奧海灘登陸,協同正面部隊突破「古斯塔夫」防線。在邱吉爾的堅持下,計劃投入的兵力由1個師增至2個師。  此戰,盟軍總指揮是坎寧安海軍上將,登陸部隊是從第5集團軍序列中抽調的第6軍,軍長是盧卡斯少將,下轄美軍第3步兵師(特拉斯科特任師長)和英軍第1步兵師(彭尼任師長)、1個傘兵團和5個海軍陸戰營,共約5萬人。
  • 二戰中投降的5000美軍,被敵方羞辱為最早入羅馬的美國人!
    二戰中美軍在歐洲戰場至少有三次大規模的繳械投降。1943年2月北非凱塞林山口之戰,3000多名美軍官走進了德軍戰俘營。1943年冬,盟軍在安齊奧登陸戰中陷入困境,約5000名官兵向德軍繳械投降。
  • 『學校』-安齊奧高中
    因為安齊奧高中是作為內陸地區櫪木縣的學校,所以借用靜岡縣的清水港作為母港。因此生源不止來自櫪木縣,靜岡縣和愛知縣的學生也不少。初代校長是一位叫做馬裡奧·波羅的義大利商人。但是幕末時期幕府和一部分的藩已經開始建造學園艦了,同時坂本商會等為中心也在用商船改轉學院艦來使用,所以把安齊奧這艘看作「外國人在日本開設的第一艘學園艦」比較合適。現在的安齊奧學院艦,也尊重初代校長的思想,建起了仿照義大利的競技場、特雷維噴泉、萬神廟、西班牙廣場等著名場所的各式建築,仿佛主題公園一樣。
  • 隔海作戰的安齊奧快車——二戰德國K5列車炮
    現在提起大口徑火炮,大部分讀者的第一印象就是二戰時德國裝備的「卡爾」臼炮,誠然,作為當時德國陸軍炮兵部隊的壓軸之作。超大口徑的「卡爾」臼炮通常承擔著最後、也是最難的攻堅任務。
  • 《軍人志》臺海前沿古稀「炮王」演射示威,實為美軍淘汰60年的二戰...
    正如網友所言,如今臺灣軍隊裝備的240毫米榴彈炮確是一款有著70多年歷史的老舊武器,即美軍在二戰時期研發裝備的M1型240毫米榴彈炮。M1型榴彈炮的設計始於1940年,用以取代一戰時期列裝的M1918型240毫米榴彈炮。
  • 邱吉爾原以為安齊奧之戰是奪冠之戰,但卻變成了傷亡慘重的敗仗
    1944年1月22日星期日凌晨2時整,第一批盟軍登陸發起,持續兩天,共有50000人和5200輛車登陸,建立起三英裡縱深的防線。如果盧卡斯向內陸推進,奪下阿普裡利亞、坎普利奧內和奇斯泰納幾座城市,就既能切斷鐵路幹線又能切斷7號路,這條路向南延伸至古斯塔夫防線。
  • 『角色』-(安齊奧高中)-安齋千代美
    生日9月23日,捏他自義大利法西斯黨戰敗後在義大利北部建立義大利社會共和國的那一天(1943年9月23日)。關於安齊奧高中戰車部安齊奧高中,一所義大利風格的學校,理事長為義大利人。聽說很窮。很喜歡在比賽前和比賽後舉辦美食大會。在戰車比賽決賽前,由於通宵舉辦美食大會,第二天集體睡眠導致錯過了觀賞比賽。
  • 二戰德軍使用最廣泛的超級火炮---K5列車炮
    K5列車炮是二戰期間德國設計最成功的列車炮,全稱是K5(E)型280mm利奧波德列車炮,實際口徑283毫米,重達218噸,只能依託鐵道行動。早期的武裝列車只有輕武器作為攻擊的主要裝備,想要有更強大的攻擊武力,就必須換裝大口徑的火炮增強攻擊力,這就是列車炮的前身。
  • (二戰登陸戰介紹)義大利半島登陸作戰
    作戰背景    西西里島戰役的勝利,使盟軍摸清了軸心國軍隊的實力,打破了德國關於地中海是他們"歐洲堡壘"的護城河的信念,堅定了盟軍進攻義大利本土的信心。1943年7月17日,地中海地區盟軍最高司令官艾森豪決定,在結束西西里島戰役後進攻義大利本土,利用在北非和西西里集結起來的巨大人力物力,一舉擊敗義大利。
  • 美軍恥辱史:二戰4次投降數十將軍3萬士兵被俘,還被遊街展覽!
    就拿二戰來說,美軍居然有4次大投降。如果投降人數加起來,已高達3萬多人,還有數十名將軍級人物,甚至還發生了數千美軍被集體遊街示眾展覽的事件。 這段黑歷史,堪稱美軍的「恥辱史」。
  • 二戰特種部隊的頭骨粉碎機
    雖然美加聯合第一特勤隊(魔鬼旅,簡稱為FSSF)在歷史上曇花一現,但因為在二戰中大規模開展特種作戰,使其對現代西方特種部隊的影響可謂十分深遠,堪稱是特種作戰先驅。今天咱們就選擇將沉睡的魔鬼從歷史中喚醒,這就是由FSSF裝備的格鬥刀——V-42。
  • 地中海被稱為義大利內海,為何二戰中義大利海軍卻沒什麼作為?
    義大利作為地中海邊上的大國,在二戰時期也是在世界上排得上號的國家,藉助國內的工業和天然的地理優勢,地中海甚至被義大利看作是自家的內海。但就是在家門口,二戰中義大利的艦隊卻沒能有什麼大的作為,甚至都沒有和皇家海軍之地中海分艦隊展開一場像樣的大決戰,就黯然收場了,這又是為什麼?
  • 二戰中的義大利:對不起,我是臥底
    作為法西斯主義的鼻祖,義大利在二戰中的表現卻很一般,以至於很多人用「豬隊友」來形容義大利在二戰中的表現。墨索裡尼建立法西斯獨裁統治之後 ,一直有向非洲擴張的計劃,但礙於英法在非洲的勢力而一直未能實施。看到義大利歷時半年,連個小小的希臘都打不下來,希特勒很是無奈,只得延緩了對蘇聯的作戰計劃,抽出十七個師協助義大利軍隊進攻希臘,僅兩個星期就佔領了希臘全境。這一戰充分暴露義大利軍隊的軟弱無能,同時也遲滯了德國對蘇聯的作戰計劃,令德軍在入侵蘇聯時不得不面對嚴寒的冬天,最終導致莫斯科戰役的失敗。
  • 1944年2月安齊奧戰役德軍第71步兵師義大利山林的三葉草軍團
    就在戰役雙方進入膠著時期,德軍一個一級野戰軍身穿的著迷彩服以摩託化行軍方式快速抵達義大利前線,這個德軍步兵師對比義大利戰區其他義大利步兵師其精神樣貌,士氣方面都有所不同,每個表情都顯得十分自信冷峻,該師是從南斯拉夫境內的斯洛維尼亞緊急開赴義大利前線之前行軍動員計劃,除C集團軍的凱薩琳元帥核心指揮部知道外
  • 探尋二戰戰場上真實的義大利軍隊,揭秘背後的歷史真相
    想必大多數國人對二戰中義大利軍隊的印象,大多會感覺就像是德國人的偽軍,感覺義大利人戰鬥力非常差勁。其實,這完全是一定程度上誤解了意軍。關於義大利在北非以及蘇聯戰場上一敗塗地的說法在歷史上並沒有明確的依據。本文現加以全部更正,希望能讓各位讀者認識二戰中真實的義大利軍隊。
  • 二戰時,賣萌的義大利到底有多坑兄弟?
    在二戰的歷史上,義大利是一個有趣的國家,如果沒有了義大利,那麼戰爭就更顯的血型和殺戮,而義大利的存在給戰爭抹上了一縷溫情,一絲喜劇。可能是義大利是藝術家的天堂,收到藝術的薰陶太多,當然不想打仗了。現在不少的評論家認為,二戰中是由於義大利拖的後腿,才導致法西斯的額滅亡,現在看來真是要感謝上帝了。日本:我有能和美國抗衡的艦隊,我有大和號。德國說:我都不用說,我的虎式坦克橫掃歐洲。義大利:嗯 、我有義大利麵。看看義大利用來賣萌的戰機把。看看為了改進發動機+螺旋槳的最近模式設計的新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