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中文版又分成三段,標題分別是:先知指責百姓的罪惡、百姓悔罪和耶和華準備拯救他的子民。我們只要看到耶和華準備來拯救他的子民,就知道以色列人又很難過,作者又一輪夢想開始。下面先介紹前兩段內容,看看作者又指出以色列人犯了什麼罪,他們又是怎麼悔罪的:
耶和華並非耳聾聽不見,也並非手短不能拯救,
是因為你們的罪惡使他不聽你們,你們的罪孽使你們與神隔絕。
你們的手沾滿鮮血,你們的指頭都是罪孽,你們的嘴唇說謊言,你們的舌頭吐惡語,
你們沒有人追求公義和正直,都是靠虛妄、說謊言、懷惡意、幹壞事。
你們是孵毒蛇之蛋,吃這蛋的必死,蛋破之時,就鑽出一條毒蛇,
你們是織蜘蛛之網,這網不能做衣服,人一碰這網就必亡。
你們想的和做的都是罪孽,所行之事沒有公平,
你們的手做強暴的事,急速流無辜人的血,你們的腳奔跑著行惡,所經過的路都荒涼毀滅,
你們不走平安的路,為自己修了彎曲的路,凡走此路的,都不會得平安。
因此,公平遠離我們,公義追不上我們,我們想要光明,卻行在黑暗當中。(第二段)
我們像瞎子一樣摸索著行走,白天還摔跤,跟強壯人比,我們就像死人。
我們像熊一樣咆哮、像鴿子一樣哀鳴,都得不到公平和救恩。
我們犯的罪實在太多,我們常與罪同在,那些罪都在控告我們,我們也都知罪,
我們離棄和背叛耶和華,說欺壓和悖逆以及虛假的話,
因此公平退後,公義站在遠處,真理被絆倒,正直也不能進入,
這時公理已不可見,那些從來遠避惡事的人反成為被擄掠之物。
原詩1-3句用第二人稱你們,5-8句用第三人稱他們,我乾脆都給改成你們。如果從手沾滿鮮血、手做強暴的事,急速流無辜人的血這些來看,作者似乎還是在控訴首領和富人,因為他們窮人一般情況下也沒條件幹這些壞事。但是我們看第二段,又會發現作者以第一人「我們」稱來認罪,他究竟是寫誰犯罪、誰悔罪呢。其實我們從第15句、也就是第二段的最後一句就可以看出來,他說遠避惡事的人反成為被擄掠之物,這裡的遠避惡事的人就是指窮人。所以說,作者確實還是在控訴首領和富人犯罪,指責他們想的、做的都是在欺壓窮人,都是在擄掠從來不幹惡事的窮人,同時作者在第二段又站在首領和富人那邊替他們認罪和悔過,其實這些事並沒有,很明顯只是作者的精神勝利法而已。
在上一章我們說過,窮人覺得首領和富人在做惡事,他們的禱告神也不會聽,但是實際上他們想的可能恰恰相反,正是因為神聽了他們的禱告、神幫助了他們,所以他們才混到如此的身份地位和財富。作者在這一章說他們想的做的都是惡事,他們與神隔絕,神不會拯救他們,他們不會得平安,恐怕他們實際的想法也不是這樣的,他們可能會感謝神賜他們如此美好的生活,覺得現在這樣就挺好,沒什麼需要神拯救的,當然,神如果有空的話,能讓那些不聽話的窮人們不要那麼悖逆、偷懶,那麼就更好,到時必奉上牛羊幾頭,你想要怎麼燒都可以。
在這首詩中,作者實際上是告訴人們,神因為惡人行惡、惡人欺壓和擄掠窮人、惡人的罪孽太多,所以他掩耳不聽窮人的禱告,也不來拯救窮人,這究竟是什麼神邏輯嘛。神的意念果然是高於人的意念,神邏輯果然不同於人的邏輯,我們一般人根本不能弄明白這樣的神邏輯,不過奇怪的是,這樣明顯講不通的邏輯,古代的以色列窮人們聽到了能得到安慰,現代的信徒們看了也覺得神很公義,看來雖然神的意念很高,但是人要是窮糊塗了或者精神出點問題,還是有可能弄得懂神邏輯的。
作者指出首領和富人犯的罪,並替他們認了罪,玩這種遊戲雖然挺爽快的,但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所以他還要夢想神來拯救他們窮人才行,接著第三段他就寫這事,請看內容:
耶和華惱怒地發現那裡竟然已無公平,
而且既無人拯救,也無人幹涉,神感到非常詫異,所以他決定親自下手來施行拯救,
他以公義為鎧甲作支撐、以拯救為衣服、以報仇為衣服和以熱心為外袍,
他將按各人的行為施報,向仇敵發烈怒施報復,眾海島概不例外,
所有仇敵都被耶和華之氣驅趕,像被急流衝走,從日出到日落之地的人都會敬畏他的名和他的榮耀。
耶和華說:救贖主將來到錫安,救贖那些悔罪改過之人,
我將與他們約定,我的靈將永遠在你們身上,我的話你們將世代相傳。
全詩完。
作者的這個夢做得夠大,本來他只覺得自己這裡不公平,卻要耶和華下來在全地施報復,難道他就不怕耶和華在各處施報復,又不小心漏了小小以色列中小小的耶路撒冷嗎。又或者作者是這樣想,耶和華是個掌管天下所有事的大忙神,他可能懶得為小小以色列中小小耶路撒冷裡卑微的窮人打抱不平而專門下凡來一趟(所以他們求他總是沒神應),這次不妨給他安排個全天下的大事,給他一個大大的榮耀,說不定他就會下來,然後順便可以辦一下錫安的事。不管作者是怎麼想的,這都只是一個美麗的白日夢,並非什麼預言。以賽亞書裡只要不是說傳說中的事或作者所經歷的事,其它的都是美夢。
這首詩的第1句說,耶和華發現那裡已無公平,就不高興。如果按箴言16:1、9,人說出的話,做出的事人們以為自己定的,其實都是耶和華幫你定的,那麼相當於所有事都是耶和華自己做的,不公平也是耶和華搞的,他自己做的事怎麼會不知道,又何必發現呢,大神又不是小孩子,更不須因為自己做的事不高興。第2句說他見無人拯救又無人幹涉就很詫異,聖經不是說只有耶和華是真神嗎,別的神都是偶像,怎麼施拯救、怎麼幹涉呢。不過作者的意思應該不是指別的神來拯救和幹涉,可能是說人間沒有大俠幹這種事,按照聖經,士師也得耶和華興起才有,耶和華自己沒興起,所以他看不到有人拯救和幹涉,他詫個什麼異呢。
接著說,神決定要用自己有臂膀施行拯救,作者說他以公義為鎧甲作支撐、以拯救為衣服、以報仇為衣服和以熱心為外袍,這些明顯都是作者自己的想像而已。試想,神創造天地或者發大洪水毀滅一切生物都不用全副武裝,他若真要對付不聽話的人,哪需要裝備那麼多東西呢,若是因為怕羞的話,最多穿件內褲就可以來施救了。說到這裡,我又想起前面說過很多次的話:神是人創造的,神要穿內褲還得等人發明了才有,否則神最多也就只能披件統袍,走起路來步步生風,屁股下涼涼的。
我知道肯定有經學家說,這是比喻,並不是說神真的要穿那麼多東西。我當然知道這是比喻,但是如果真的有神的話,這些比喻還是太過了。基督教徒經常講,人不能理解神,因為神相對於人就像人相對於螞蟻一樣,那麼你說,人會為螞蟻主持公義、為它們中的一夥施行拯救,又向另一夥發烈怒、對它們進行報仇報復嗎。如果有人會這麼做,我可以跟你說,他肯定不是在發熱心,而是在發神經。
聖經裡經常提到神用他的臂膀打擊仇敵和施行拯救,另一方面,又說神創造所有世人,管理每個人的每件事,樹葉從樹上掉下來,頭髮從人的頭上掉下來都要得到神的批准才會發生,其實這些都是出自古人的想像,而且這些想像是互相矛盾的。我們就不說別的事,光造人的事就夠他忙的。據說現在世界上每秒大約有2.3個人出生,不算路上花的時間,神平均每秒也得造2.5個人以上,因為還有些是墮胎和流產等不算出生的,神光幹這件事就這麼忙,他哪裡有時間伸臂膀來打擊仇敵和施行拯救呢。世界上每時每刻都發生那麼多的事,就算用說話、用意念來下達命令都來不及,更別說伸手臂去做事。所以說,所謂的神用他的臂膀打擊仇敵和施行拯救,也只是作者的想像。這種說法因為比較直觀容易理解,雖然不合理,但是廣受古以色列人的歡迎,聖經裡這樣的描述隨處可見。
我們上面曾分析,也許是因為以色列的窮人們求神總是不應,所以作者就想換一個思路,讓神來幹件大事,得個大榮耀,然後順便救贖錫安,這首詩裡寫的順序確實就是這樣子的。第18-19句寫耶和華在全地施行報應,讓全天下的人都敬畏耶和華,到第20句,作者才假冒耶和華的口吻說,有一位救贖主將來到錫安,救贖那些悔罪改過的人。
按理說作者應該寫救贖主來救贖第15句寫的成為掠物的遠避惡事的窮人才對,但是這裡卻寫救贖那些悔罪改過的人,這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他認為窮人就是屬於悔罪改過的人,另一種可能是作者寫詩的目的並不是真的希望神能來救贖他們,因為這個希望太渺茫,他從沒看到過窮人求神有靈驗的,他知道真正把神盼來拯救窮人恐怕太難,所以他改變了想法,現在他只希望首領和富人對神還有一點點敬畏,那麼他寫這些詩也許可以讓那些首領和富人因為害怕神的報復而悔罪改過,這樣說不定對改善一下窮人的生存條件有幫助。
第21句說,神將與他們約定,他的靈將永遠在他們身上,他的話他們將世代相傳。這句話可以是一個美好的願望,指以後的以色列人都永遠過上好日子,也可以是接著上一句的意思,告訴首領和富人,悔罪改過的人前景有多麼美好。
對於第20句中提到的救贖主是誰,經學家們一般都認為是指基督耶穌,他們說耶穌要等以色列人悔罪之後,再第二次降臨,在全地施行拯救,並與錫安人建立永約。這樣的解釋跟新約中說的有點相似,教徒們就是最喜歡看這種相似的事情,他們會認為這些都是預言和預言應驗的表現。不過我們多次說過,這種相似的事情實際上只是新約的作者有意按舊約的一些內容創作的而已,但因為新舊約的思想不同,仔細對比新舊約的說法,就有明顯的區別。
比如舊約是說耶和華施拯救後全地人都敬畏他,以色列人則從此過上無罪無憂無慮的生活,但新約說的基督二次降臨卻是天地都要毀滅,凡有形的事物都要毀去,結果明顯是完全不同的。再說,這句話說的一位救贖主其實只是翻譯有問題,其實作者寫的這個救贖主就是指耶和華本人。在英文版裡有的版本寫as a saviour he will come to Zion,有的寫he will come to Zion as Redeemer,有的寫the Redeemer shall come to Zion,這些都是比較明顯說救贖主就是耶和華的,還有一個版本寫a Redeemer will come to Zion,與和合本意思一樣,但是聯繫上下文和結合多版本,應該也可以確定作者寫的這個救贖主就是指耶和華,而不是預言基督二次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