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給那些想學習而不知道怎麼開始的孩子一個抱抱。
無論是風裡,還是在雨裡,我都在這裡守候著你~
一、你的鴕鳥狀態還要持續多久?
因為新冠疫情,高校延遲開學,在家裡上網課。課堂上我在講移動網際網路的時候順便做了一個粗略的調查,我問大家疫情期間最常用的APP有哪些,依次說三個。結果王者,抖音,淘寶,微博,愛奇藝,韓劇tv,QQ,微信,頻率很高,當然也有說學習通和釘釘的。但也僅限於上課的時候了。其實從一個人最經常用的APP就能分析出他的個人狀態。如果你不能對自己做一個客觀的評價和分析,那麼不妨從你的手機app使用狀況開始著手,我相信瞬間真相了。
沒課的時候,也不想學習,躺在床上,靠在沙發上,打遊戲,追劇,瀏覽微博,知乎,看完了你會發現你更空虛,甚至更焦慮。據美國《科技時報》報導,一項研究發現,每天瀏覽社交媒體超過三個小時的青少年,患包括焦慮和抑鬱的心理問題風險要比其他人高出60%。
二、你為什麼迷茫,進而進入焦慮狀態?
大學生跟小初高的學生不同,小初高的學生有老師和家長督促,有升學壓力,期末考壓力,但目標是明確的,人生是有方向的。而從你上了大學開始,家長和老師的督促不在,沒有升學壓力,沒有期末考試壓力,你瞬間進入一種自由散漫的狀態,自律能力又沒有及時得到提升,這個時候的你大部分是飄著的,好像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卻又時常覺得迷茫,看似堅定卻又迷惑,看似目標清晰卻又時常質疑。在跌跌撞撞中,看似忙忙碌碌實則混混沌沌中度過了一年又一年,很快,兩年過去,你由大一剛進校園時的自信滿滿到大三時終於轉正視了自己的迷茫和慌亂。終於你開始反思,焦躁,或後悔,或遺憾……
最近有幾個同學在扣扣上問我考研和考公務員的事情,他們彼此並不認識,問的問題卻驚人的相似,我不得不反反覆覆的解答著相似的問題。後來我發現他們有一個共性,就是都是大三的學生。我終於明白,想當年我大三的時候,也是這樣的一種狀態,什麼樣的狀態呢?你來看看:
「老師,我不是不想學習,我是不知道如何開始」
「老師,我總是猶猶豫豫,怕準備不夠全面,怕什麼都學不好,然後,我在網上看人家的考研經驗,看完之後,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辦?」
「老師,我大三了,我該從什麼時候開始準備考研?怎麼準備呢?好迷茫……」
「老師,我們網上說要進入學習狀態,做計劃,達到什麼時候覆習到什麼程度,這個什麼程度是什麼意思?怎麼衡量?」
「老師,我想跨專業考研,但是我不知道跨什麼專業,但是我決定要跨專業了,就是不知道該考什麼,可是我是要打算考研的,考研是我的夢想。」
「老師,我現在考試背英語單詞了,學長難句了,但是還是覺得迷茫,心裡有點亂。」
……
這些各式各樣問題都體現了你們的迷茫。孩子們不要慌亂,大家都是這樣的狀態,這是共性問題,不必為此過於懊惱和焦慮。所以同學們,迷茫很正常,迷茫是我們人生中的一個常備狀態。
那麼既然大家都知道了這樣的問題,你開始正視,並著手解決,你就比別人先了一步清晰自己的目標和未來,你就會比別人更加有動力。
你看,你問我問題,就說明你已經邁出了行動的第一步,不是嗎?
所以,同學們,不要覺得這也晚了,那也晚了,在遺憾和後悔中不斷抱怨。相信我,你才二十一二歲,真的做什麼都不晚的,重點是只要現在開始做就行。
三、怎麼樣解決你心中的焦慮?
我剛剛才說,開始行動!
你不知道如何開始的時候,就衝動一次,任性一次,想起來什麼就立即行動,比如你心血來潮就想跨專業考研,然後你就網上搜資料跨什麼專業,然後買書選學校(後期會告訴大家上哪些網站找到你想要的資料)。不要光問學姐學長,問完之後又不行動,因為關於跨專業考研,學長學姐差不多都是一個說法難度大啊有風險啊之類的,你該迷茫還迷茫,甚至更加焦慮。
在這個時候,你需要自己查資料(後期我會推薦網站),確定自己的學校和專業。然後就可以去某寶買書買資料。
不要怕花錢,買了書了,就看起來,看個兩三周,大多數時候你會發現太難了……或者通過做真題你覺得你還可以再搶救一下,有希望……
這是一個評估自己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的過程,這樣經過看書你可以客觀評估一下自己的水準,這時你後悔你的選擇還來得及,然後說不定就自覺的考本專業了。
不要怕投資,我說的這個「投資」是指你在準備過程中搜集的信息,花費的金錢和時間,看的書,背的知識點等……因為很可能你背了一兩個月,發現並不適合自己,然後就完全扔掉這些東西,重新開始更換新的專業。這些都是付出和投資。但是這些投資和付出又是不可避免的。
另外,悄悄告訴你,你所走的這些彎路,對於當下的你來說,是一種白費功夫,浪費時間。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曾經的投資」會在未來的某年某月的某個時間段「悄悄回報」給你。
可以這樣說,這些短期的彎路和花銷是你脫離迷茫,目標越來越清晰和理性必須要付出的成本。
四、計劃的重要性
大家都學過《管理學》嗎?《管理學》中有一個很重要知識,就是制定計劃。
長話短說,以小時為單位,以一周為複習周期,指定計劃(看不懂這句的,後期我會告訴大家詳細的考研考公計劃制定的方式),並嚴格按照計劃執行。反正你現在在家裡,也沒有什麼應酬和人際關係要處理。其實對大三的學生來說,你們這段時間待在家裡而不是學校付出這個「必要的成本」是好事。因為你們不用回學校,回宿舍,面對你不想面對的人際關係。清清靜靜的按照計劃看書,不用佔座位,不用排隊買飯,不用在乎自己的妝容和穿著,頭髮有沒有洗,鬍子有沒有理,不用偷偷摸摸因為害怕打擾到舍友而胡思亂想。多好的機會,是不是,是不是?哈哈哈哈……
永遠記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凡事都要一分為二的看待。
五、我知道你們更需要什麼
我也是經歷過大三的人,那時的我走的彎路,我想絕對不比你們的少。我迷茫過,轟轟烈烈行動過,即使會有頭破血流,傷心難過,但是最終我有了還算好的結局。我經歷過考研的所有環節,參加過跨專業考研,知道跨專業的,專業課怎麼複習。我買過公務員複習資料,參加過考編筆試,買過面試資料,參加過公務員面試……
我的學生覺得專升本很難,我就買了全套專升本資料,做每年的真題,然後我成了專升本專家,呃,我的學生呢,哎……我的學生覺得考研很難,我就買了考研資料,開始看書琢磨,我儘量給你們最合理最實際的建議。因為,我知道你們更需要什麼。行動起來吧,這個世界雖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卻有切身的理解和共情。
原創不易,幫忙點個「在看」吧,謝謝!
往期精選文章 ▼
未來的10年,決定你今後幾十年的生活質量 ——寫給20歲的你
考研、專升本的同學快來——災難面前既有危機也有轉機
提高能力,別讓時代拋棄我們
點「在看」給我一朵小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