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戶外活動,或多到窗臺邊、陽臺邊接觸陽光…」小患者讀醫囑的情形不止一次出現在浙二眼科中心倪海龍醫生的診室中,這份紙質醫囑是倪海龍醫生特別書寫的近視防控要點,「孩子看完眼睛就回家了,只有讓他們念一遍加深印象,才能有好的護眼意識。
浙二眼科中心一樓的驗光大廳正中,擺著一篇報導,是視光部倪海龍主任對市面上的近視治療騙局的解讀,這些都是騙人的。一個家長看到這個報導頓時有「相見恨晚」的懊悔感,倪主任細問才知道,家長不想讓孩子這麼小就戴眼鏡,相信了外面治療近視的所謂「高科技」,錢下去了,近視治療沒起效果,孩子去年近視度數才100多度,現在已經上升到三四百度了。
所謂近視治療儀器、按摩、藥敷治療近視...市面上打著近視治療幌子的治療機構,一些家長誤信「踩雷」了。倪海龍醫生說,除了門診,科普闢謠很有必要。近視並不能治癒,近視伴隨眼軸的延長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近視了一定要來醫院科學診治,科學佩戴準確的眼鏡,不要因為不美觀不方便就不戴了,不合適的眼鏡矯正度數、摘戴頻繁都容易讓眼睛產生疲勞,反而容易加深度數。
這段時間在倪主任的門診中,一份醫囑,一份護眼包是個小患者們的標配,讓孩子從中學習科學護眼的習慣。這份護眼包也有不小的來歷,是錢江晚報、浙二眼科中心和依視路特別定製的。春節以來,倪主任在近視防控公開課上碰到了很多憂心孩子在家使用電子屏時間過長而導致視力加深的家長們,同時考慮孩子們陸續返校後學業壓力,如何科學用眼,為小學生眼健康成長重要階段量身定製了這個護眼包。其中還有人氣書《護眼寶典》,陪伴孩子閱讀中收穫科學護眼知識。
「只有近視防控方法用對了,定期複查建立視光檔案,才能延緩近視的發展。」倪主任說,「小眼鏡」越來越多,近視防控的意識培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這也是他一直持續不斷奔波做公益的初衷,希望孩子們都能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
因為醫院目前採取預約制,環顧門診大廳,就診等候區均井然有序。這裡敲個小重點:開學季複查視力情況,周末相對忙碌,倪海龍醫生建議可以網上預約工作日的號源,相對就診比較快捷。
因醫院防控要求,僅可以有一位家人陪同小朋友就診哦。粗略估算,可以比眼科中心寒暑假高峰期節省近半天的驗光等候和配鏡時間,外地來檢查視力,也不用必須等到晚上才能拿到眼鏡或者必須快遞了呢。錯峰就診,效率大大提高了呢。倪海龍主任也很願意在門診中跟小讀者一對一交流心得。
視頻為倪主任門診的小患者在讀醫囑
【來源:錢江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