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前,此國獲地甚多,後被兩大「巨人」宰割,疆域一度縮水1/3

2020-12-22 劉紀堯說史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第二個年頭。這年,德國大軍在閃擊波蘭後,開始將矛頭對準西歐。而蘇聯為了應對未來可能會發生的戰爭,也在中東歐地區積極構建「東方戰線」。蘇聯構建「東方戰線」,主要有兩個目的:第一個目的,是防禦德軍的侵略;第二個目的,則是收復國內戰爭時期因一系列「和平條約」而丟失的土地。由此一來,芬蘭、波羅的海地區、羅馬尼亞,都成為了蘇聯的目標。這其中,又以羅馬尼亞較為「特殊」。

說它「特殊」,是因為它先後遭受蘇聯、德國兩個軍事大國的宰割。談到這個話題,就有必要說一說羅馬尼亞的早期歷史。古代就不細談了,就從近代說起。1877~1878年的俄土戰爭中,衰弱的奧斯曼帝國一敗塗地。在1878年的《柏林條約》中,眾多巴爾幹國家從土耳其統治下獨立,羅馬尼亞(瓦拉幾亞)便是其中之一。獨立之初,羅馬尼亞僅據有瓦拉幾亞一隅之地,國土面積還相對狹小。不過,隨著帝國主義之間戰爭的爆發,羅馬尼亞迎來了領土擴張的機會。

巴爾幹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使羅馬尼亞獲益頗多。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中,羅馬尼亞突襲腹背受敵的保加利亞,獲得勝利。1913年《布加勒斯特條約》籤署後,羅馬尼亞獲得了多布羅加。一戰時期,羅馬尼亞又於1916年及時加入協約國陣營,對奧匈帝國宣戰。戰事並不順利,戰場上,羅軍屢戰屢敗,在三個月時間裡,就喪失了一半國土,以及20多萬軍隊。不過,局部戰場的形勢,並不能決定整體的戰爭走向。1918年,德奧集團的戰敗已不可避免,在此情況下,羅馬尼亞也最終「反敗為勝」。

1918年一戰結束時,多民族的奧匈帝國土崩瓦解,匈牙利又爆發了反協約國的蘇維埃革命。羅馬尼亞便積極插手中歐地區的事務。在幹涉匈牙利革命的戰爭中,羅馬尼亞立下了「汗馬功勞」。鑑於這種情況,1920年的《特裡亞農條約》規定,匈牙利將特蘭西瓦尼亞全部割讓給羅馬尼亞,並且將三分之二的巴納特贈送給羅馬尼亞。與此同時,趁俄國內戰、蘇維埃政權無暇西顧的有利時機,羅馬尼亞佔領了比薩拉比亞、布科維納。這樣一來,羅馬尼亞版圖面積激增。

得益於這兩場戰爭,羅馬尼亞版圖擴大了一倍多。但由此產生的領土問題,也導致羅馬尼亞與鄰國(蘇聯、匈牙利、保加利亞)的關係日漸複雜化。而其中最大的危機,則來自蘇聯。20~30年代,蘇聯通過新經濟政策、兩個五年計劃,而逐漸成為世界範圍內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國力增強後,蘇聯政府認為洗刷恥辱的時刻到了,便計劃逐漸收復在國內戰爭時期丟失的土地。這樣一來,地處德涅斯特河和普魯特河之間的比薩拉比亞(摩爾達維亞)地區,便成為了蘇聯的目標。

01被蘇聯宰割:丟失比薩拉比亞、北布科維納

比薩拉比亞問題,長期令蘇、羅關係蒙上陰影。早在1920年11月,蘇俄就聲明抗議羅馬尼亞強佔比薩拉比亞。1924年,應蘇聯的要求,蘇、羅兩國在維也納召開會議,討論比薩拉比亞的歸屬問題,但沒能達成共識。1934年,蘇、羅兩國恢復外交關係,但蘇聯也同時聲明:不承認羅馬尼亞對比薩拉比亞的佔領。《互不侵犯條約》籤署後,蘇、德在東歐秘密劃分了勢力範圍。到了1940年二戰爆發時,蘇聯進一步加大了對羅馬尼亞的施壓力度,迫使羅馬尼亞妥協。

與此同時,羅馬尼亞王國的倒行逆施,也將比薩拉比亞推到了其對立面。羅馬尼亞人和比薩拉比亞人(摩爾達維亞人)同出一脈,但地域上的差異,卻似乎超越了民族上的共性。來自羅馬尼亞本部的政府官員,對比薩拉比亞人實行歧視政策,導致該地經濟凋敝、文化衰落、起義頻發。僅從1921~1924年,比薩拉比亞就發生了155次起義。因此,當蘇聯紅軍向比薩拉比亞開進時,不少當地人甚至更歡迎蘇軍。1940年6月,在經歷長時間的談判後,羅馬尼亞最終將比薩拉比亞、北布科維納割讓給蘇聯。

02被德國宰割:丟失北特蘭西瓦尼亞、南多布羅加

比薩拉比亞問題,導致蘇、羅之間關係惡化。在此之後,羅馬尼亞逐漸向德國靠攏。而德國強大的軍事實力,也讓羅馬尼亞領會到忤逆希特勒的後果。然而,羅馬尼亞走親德路線,不僅沒使其疆域增加,反而導致其領土進一步縮水。原來,德國為了進一步贏得匈牙利等國的支持,而在1940年8月進行了第二次維也納仲裁。仲裁期間,德國勒令羅馬尼亞將北特蘭西瓦尼亞「歸還」給匈牙利。9月7日,羅馬尼亞又被迫籤署《克拉約瓦條約》,將南多布羅加割讓給保加利亞。

那麼,匈、保、羅都走了親德路線,得到的待遇卻為何不同呢?這可以從兩點分析。首先,希特勒擅長利用各僕從國之間的領土爭端,使各僕從國都有求於德國,從而達到操縱與控制的目的。其次,在此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奧匈帝國和保加利亞都是同盟國集團的成員,是德意志帝國的盟友。而羅馬尼亞卻在1916年加入了協約國,站到了德國的對立面。梁子在二十年前就結下了。因此,當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存在糾紛時,作為馬扎爾人傳統盟友的德國,自然更偏袒匈牙利。

總體來說,1940年,羅馬尼亞先是被蘇聯割走了比薩拉比亞和布科維納,後又遭受德國的勒令,被迫向德國的僕從國們割讓了北特蘭西瓦尼亞和南多布羅加。一年內,羅馬尼亞版圖面積縮水了約1/3。直到1944年,羅馬尼亞及時倒向蘇聯,才重新拿回了部分失地。二戰結束時,羅馬尼亞雖然領土面積雖然略有縮小,但仍遠大於其在獨立之初的面積。

參考資料:《二戰全史》、《蘇聯民族國家建設史》

相關焦點

  • 昔日軍事大國,先遭西方宰割,後又錯上「賊船」,最終淪為小國
    由於擁有幅員遼闊的疆域、相對強大的國力、以及實力不錯的軍隊,在16世紀前,匈牙利都是歐洲傳統強國。然而,強大的國家,也會有中衰的時刻。1526年摩哈赤戰役後,匈牙利日漸衰落。17~19世紀,匈牙利逐漸被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控制。不過,雖然政權衰落,但匈牙利人巨大影響力依舊存在。1867年,奧地利帝國變為「奧匈二元帝國」,匈牙利人也順勢成為統治民族。
  • 世界各國疆域變化: 英國榮獲縮水帝,美國縮水最少,俄國保留最多!
    在這兒解釋下我的三大標準: 1,公元1500年以來的帝國(傳統帝國+殖民帝國);
  • 二戰後,波蘭的領土為何整體西移兩百多公裡?
    二戰結束後,波蘭得以復國,但細心的人一定會發現前後兩個波蘭的位置發生了很大變化。一般而言,一個國家遭到滅國又重新復國之後,其疆域肯定會多多少少發生變化,但像波蘭這樣整體疆域向西平移兩百多公裡的情況卻很少見。那麼二戰結束之後究竟發生了什麼?波蘭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國土格局?
  • 二戰後德國遭到嚴懲,為何能獨霸中歐?
    波蘭面積約 32.26萬平方公裡,人口約3839萬(2019年6月)。如果時間回到二戰前,波蘭的鄰國就只有兩個,蘇聯和納粹德國。1939年9月1日,《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籤署一星期後,德國閃擊波蘭。9月17日,蘇聯也入侵波蘭,10月6日,德蘇兩國佔領波蘭全部領土,波蘭徹底淪陷。波蘭在斯拉夫語中意為「居住在平原上的人」,波蘭大部分領土位於東歐平原,平均海拔僅173米,這為德蘇閃擊波蘭提供了地利條件。捷克 斯洛伐克
  • 高中歷史重大事件之一戰後到二戰前的東西方世界
    高中歷史重大事件之一戰後到二戰前的東西方世界高考歷史答題有什麼技巧可以利用?這是每一位文科考生都想知道的「秘籍」。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歷史重大事件之一戰後到二戰前的東西方世界,具體內容如下。
  • 中華歷史上各朝疆域有多大? 元朝3325萬平方公裡, 民國有多少?
    商朝相較於夏朝,商朝的疆域覆蓋面有所拓展,國土面積達到了320萬平方公裡,在夏朝疆域的基礎上,又將遼寧、甘肅、湖南、浙江、重慶和四川等地,納入疆域範圍。漢朝這是個偉大的朝代,疆域範圍進一步擴大,在整個西漢時期,疆域達到頂峰的時候是在漢宣帝當政之時,一度達到1020萬平方公裡!我們要記住雄才大略的漢武帝,記住衛青、霍去病、張騫等一串閃亮的名字!
  • 中華歷史上各朝疆域有多大?元朝3325萬平方公裡,民國有多少?
    商朝相較於夏朝,商朝的疆域覆蓋面有所拓展,國土面積達到了320萬平方公裡,在夏朝疆域的基礎上,又將遼寧、甘肅、湖南、浙江、重慶和四川等地,納入疆域範圍。漢朝這是個偉大的朝代,疆域範圍進一步擴大,在整個西漢時期,疆域達到頂峰的時候是在漢宣帝當政之時,一度達到1020萬平方公裡!我們要記住雄才大略的漢武帝,記住衛青、霍去病、張騫等一串閃亮的名字!
  • 中國歷史上各朝疆域有多大?元朝3325萬平方公裡,民國有多少?
    漢朝 這是個偉大的朝代,疆域範圍進一步擴大,在整個西漢時期,疆域達到頂峰的時候是在漢宣帝當政之時,一度達到1020萬平方公裡! 東晉 到了東晉時期,國土面積繼續縮水,僅剩280萬平方公裡領土。尤其在這個歷史時期,發生了「五胡亂華」事件。但站在民族融合的角度看,也在客觀上促成了我國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 看看巔峰時期德國的疆域,才知道兩次大戰讓德國傷了元氣
    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損失了近2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領土縮水幅度超過三分之一。其實看看巔峰時期的德國疆域,才知道兩次世界大戰真的讓德國傷了元氣。我們先來看看巔峰時期的德國疆域。巔峰時期的德國領土面積為54萬平方公裡,是歐洲第三大國家,領土面積僅次於俄羅斯和奧匈帝國。此外,德國還擁有大量的海外殖民地,殖民地面積高達259萬平方公裡,是世界第三大殖民帝國。
  • 二戰資料局二戰縱覽第三章:波蘇戰爭
    巨人之間的決鬥結束了,侏儒之間的戰爭卻剛剛開始——溫斯頓▪邱吉爾一戰末期,
  • 二戰中俘虜「萊茵河巨人」的盟軍英雄去世,他1米6,德軍2米3
    二戰時,德軍中有一名特殊的士兵,他叫雅各布·納肯(Jakob Nacken),此人身高7英尺6英寸(2米3),被譽為「萊茵河巨人」。1944年,他被一名身高5英尺3英寸(1米6)的加拿大士兵俘虜,這個加拿大士兵名叫鮑勃·羅伯茨(Bob Roberts)。這兩個人都有一段傳奇故事,我們先說雅各布·納肯。納肯1906年生於德國杜塞道夫,父母兩人身高一樣,都是1米88。
  • 從夏商周到民國,中華歷代疆域地圖
    1.夏朝國土面積約210萬平方公裡。
  • 為什麼極盛的開元天寶年間,唐朝疆域反而縮水了?
    大家在看唐代疆域圖時,是否有一個疑問:極盛的開元天寶年間的疆域反而不如唐初高宗時期的版圖?首先要理清一個概念,極盛≠疆域廣大,大眾認知裡總會說國力強盛疆域遼闊。實則不然,北魏宣武帝疆域最大,然而內部已經矛盾重重,外強中乾。
  • 世界歷史上疆域最大的國家有哪些
    全盛時期的大英帝國已失去北美殖民地,那麼統計大英帝國的疆域時北美是否計算在內呢?1867年沙皇俄國把阿拉斯加賣給了美國,然而在此之後沙皇俄國又侵佔了中亞和中國黑龍江流域,所以沙皇俄國疆域面積最大之時阿拉斯加已不在沙俄版圖內,那麼在統計沙俄帝國的疆域面積時是不是在其最大疆域的基礎上再疊加阿拉斯加呢?
  • 明朝疆域:明朝地圖
    疆域        領土範圍   《明史·志第十六》:「計明初封略,東起朝鮮,西據吐蕃,南包安南,北距大磧,東西一萬一千七百五十裡,南北一萬零九百四裡。其聲教所訖,歲時納贄,而非命吏置籍,侯尉羈屬者,不在此數。嗚呼盛矣!」
  • 領土縮水最嚴重的國家—第19期—比利時:懲罰奴隸,只對婦孺下手
    入榜標準:1、公元1500年以來的帝國與王國(狹義帝國)、殖民帝國(廣義帝國);2、帝國在今天有廣被認可的繼承國;3、在下圖中,即1914年世界瓜分完畢時,帝國或其繼承國依然保持獨立。具體可參詳我的上一篇文章《領土縮水最嚴重的國家—第18期—荷蘭:兩個半北京大,卻稱霸世界》16世紀的尼德蘭是歐洲最富庶的地區,商業發達城市化率高達50%。1581年,信仰新教的北尼德蘭宣告獨立,建立了荷蘭共和國。而信仰天主教的南尼德蘭(比利時)則繼續接受西班牙的統治。此後,比利時又被奧地利和法國統治。西班牙、奧地利和法國都是天主教國家。
  • 進擊的巨人:利威爾砍女巨人和獸之巨人手法相同?砍女巨人是練手
    在《進擊的巨人》的故事中,利威爾兵長絕對是人類最強了,雖然他的個子不高但是速度非常驚人,力量也很不錯,立體機動裝置他是可以非常純熟的使用的,由此他就算是面對強大的智慧巨人也可以不落下風,各種吊打他們。接近巨人,旋轉攻擊開場利威爾兵長在對付獸之巨人的時候面對吉克要用手來攻擊自己時立馬讓自己旋轉起來砍斷了吉克的手臂。兵長過去對付女巨人也同樣如此,兵長對決智慧巨人固定的「小陀螺」開場。
  • 最全的中國歷代疆域地圖集,終於找到了!
    前秦一度統一北方與東晉形成南北對峙之勢,後因淝水之戰中敗於東晉而統治土崩瓦解,使北方再度分裂。而西域和青藏高原及匈奴故地此時並無強大政權。南北朝時期全圖此圖是南北朝的第二個時期北巍和南齊對峙時期圖。南北朝是東晉十六國後的又一分裂時期。
  • 二戰前的世界八大工業
    在二戰前的二三十年代美帝英國德國等西方全球資本主義社會都紛紛陷入政治危機經濟危機金融危機通貨膨脹糧食危機,各個行業大量企業工廠倒閉破產經濟大蕭條大崩潰全民大失業大饑荒泥潭之中哀嚎一片難以自拔,二戰前的偉大史達林時代的蘇聯才是真正當之無愧的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工業強國,世界第一大經濟強國。
  • 大明天子守國門,首先放棄蒙古土地,全軍龜縮長城:疆域嚴重縮水
    在元上都的開平衛和遼東的大寧衛都沒有了,實際上,朱棣開始的天子守國門,還丟失了一大片土地,導致明朝疆域嚴重縮水。 實際上,天之守國門,為何還丟棄了在蒙古的大片國土,導致戰線後退到了長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