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薪年假計算方法

2021-02-14 使命手遊召喚助手
點擊放假通知關注我喲

☀定期推送放假通知 ,節日資訊,假期安排 ,拼假攻略,假期出行等諸多優質內容,放假通知最權威、最實時的本地微信平臺!關注我們妥妥沒錯!

  帶薪年休假是指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就可以享受一定時間的帶薪年假。對於帶薪年休假的天數,一般情況按照累計工齡即可推知,但由於年休假按公曆年度計算,因而在入職和離職這兩種特殊情況下其計算往往比較複雜。新入職的職工,連續工作滿1年後,往往跨越年度,在計算其首次應享受帶薪年休假時應當進行折算,即(當年度在本單位剩餘日曆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

  [工作時間計算]

  在不同用人單位工作時間將累計

  按照新規定,職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單位工作期間,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規定視同工作期間,應當計為累計工作時間,職工連續工作滿12個月以上的方可享受帶薪年休假。

  例如:李某先後在三家公司工作了5個月、4個月、6個月,其累計工作時間為15個月,按照已滿1年不滿10年的標準,本年度應享受5天帶薪年休假。張某在三家公司先後工作時間為9年、3年和6個月,按照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標準,就可休假10天。

  [跳槽人員休假]

  以當年在本單位剩餘日曆天數計算

  跳槽人員的帶薪年休假天數新辦法也有規定:新進用人單位職工的帶薪年休假天數=(當年度在本單位剩餘日曆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帶薪年休假天數。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帶薪年休假。

  例如:李某如果其進入最後一家公司的時間是今年5月1日,李某在本年度該單位剩餘日曆天數就為245天,李某應享受的帶薪年休假天數就應計算為(245÷365天)×5≈3.356。李某享受帶薪年休假天數為3天。

更多信息請關注「放假通知」平臺

相關焦點

  • 帶薪年假具體是如何計算的?年假的工作年限是否可以跨公司計算?
    又到了年末,許多人的帶薪年假還沒有休完,是補錢還是安排休息?關鍵是有幾天年假一直是員工與單位爭執最多的地方。小龍蝦今天帶大家了解小帶薪年假的相關知識點。一、帶薪年假計算的法律規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二條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
  • 年假國家規定 勞動法年假規定年假計算方法
    年假國家規定 勞動法年假規定年假計算方法 2018-01-06 10:07:52| 來源:南方財富網
  • 年假計算方法2018 國家規定的年假工資怎麼算?
    我國法律有年休假的規定,機關單位、企業應根據規定安排職工帶薪年休,年休時間有長有短。那麼年假計算方法是怎樣的2018,關於年假計算方法的法律規定有哪些呢?下面,為華律網小編整理了關於年假計算方法的法律知識,供大家學習參考。
  • 年假有幾天?怎麼休?離職時年假會清零嗎?一文讀懂帶薪年休假!
    年假的準確叫法應該是「帶薪年休假」,簡稱年休假、年假(後文為敘述方便,統一用年假代指帶薪年休假),從這個名稱就能看出來,年假本質上是一種職工福利,帶薪年休假顧名思義就是在休假期間,不扣工資,單位照付薪水的一種假期。
  • 入職不滿一年,是否享受帶薪年假?
    原來公司員工亮亮向公司申請休年假,但他入職尚未滿一年。公司規章制度中規定,只有入職一年以上,才可享受帶薪年假,曉蘭不知亮亮是否該享受帶薪年休假?本文結合案例予以說明…… 案情回顧 90
  • 勞動法規定,滿足這一條件的員工,單位都必須給他們放帶薪年假!
    根據我國《勞動法》的規定,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即可享受帶薪年休假,也就是說,公司不給員工休帶薪年假,實際上已經違反了勞動法。年假到底怎麼休?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員工連續工作滿12個月以上的,即可享受帶薪年休假,然而很多人對「連續滿12個月」的理解有偏差,認為是入職公司後滿12個月才可以休年假。
  • 去日本打工,能不能享受「帶薪年假」?
    一去就是3年或5年,中途也不讓回國,怎麼還有帶薪年假?你說的是之前,現在變了。自從2019年4月日本政府推出特定技能制度,去日本打工的狀況完全變了。不僅能中途回國,而且還可以享受帶薪年假(10天)!另外,除了可以中途回國和帶薪年假,特定技能還有幾個特點。①待遇與日本人相同或者高於日本人。②允許換工作。③特定技能最長可以在日本工作5年(通算)。
  • 醫社保,帶薪年假,年終獎,過節費,保安的你有享受到這些福利嗎
    準備回家過春節的兄弟,有沒有帶薪年假?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兄弟們最關心的就是年終獎。不管年終獎多與少,對於保安來講都是一份收入。有的保安公司比較大方,給保安的年終獎能達到一兩千,有的保安公司給保安,也能達到七八百。
  • 帶薪年假不是公司福利,是法律規定勞動者應得的
    「這假批不了,年假是公司給予你們的福利,但現在這麼忙,你讓我這假怎麼批」這話大家是不是很耳熟。到年底了,盤算一下,還有好些假沒休,忙碌了那麼久,正好打算休息幾天,度個小假,確沒想到假條被駁回。帶薪年假是勞動者應得的,不是什麼企業福利《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已經國務院通過並於2007年12月16日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根據這一《條例》,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凡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帶薪年休假。
  • 年假規定怎麼算一年 年假從1月份重新算嗎 10月份入職年假怎麼算
    年假是許多朋友都比較期待的一個假期,它也算是公司的一種福利。關於年假時間的規定,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尤其是從哪個月來時算起。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年假規定怎麼算一年,順便來說說年假從1月份重新算嗎以及10月份入職年假怎麼算。
  • 善世分享:未休年假可領3倍工資補償?你關心的年假問題來了
    前款規定的折算方法為:(當年度在本單位已過日曆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當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數。用人單位當年已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多於折算應休年休假的天數不再扣回。所以離職的時候,如果經過折算,未休年假大於一天可以要求支付剩餘年假天數三倍薪資補償,或是補休帶薪年假。
  • 案例解析|員工主張未休年假的仲裁時效期間如何計算?
    2017年、2018年兩年盧某未休年假,公司也未支付未休年假工資。2019年12月15日盧某申請勞動仲裁,以公司未支付2017年、2018年兩年未休年假法定補償為由,要求公司支付未休年假工資18856.03元。仲裁委以證據不足,不符合受理條件為由作出不予受理決定,盧某不服遂訴至法院。
  • 帶薪年休假的正確計算方法
    【依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二條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三條規定,職工連續工作滿12個月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
  • 年假沒休完腫麼辦?
    2008年1月1日,國務院公布《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根據規定:帶薪休假是職工的正當權利,不受侵害,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有些企業在不影響正常生產秩序的情況下,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主動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
  • 越南2019年《勞動法》對年假的規定
    越南勞動法修正案圖示 來源:ketoanthienung網 越南2019年《勞動法》(修訂)(2021年1月1日起生效)規定了勞動者有權享有帶薪休假,具體:
  • 五險一金、年終獎、帶薪年假…三水這些崗位招人
    五險一金、年終獎、帶薪年假……崗位選擇多,部分不要求學歷,趕緊轉發給更多人哦。一、招聘崗位二、福利待遇1、薪酬:基本工資+計件工資+加班工資 +全勤獎+年終獎+帶薪年假。2、培訓:入職培訓+專業培訓+晉昇平臺。3、假期:法定節假日+年假+婚假+產假。4、保險:社保(試用期即可購買)+部分崗位有商業險。
  • 帶薪休假誤區:換單位「工作年限」要重新計算
    法官解析:  實踐中,職工連續在同一單位工作的情況下計算年休假天數比較明確,但是因被單位解聘或提出辭職等情況換單位的情形,新單位往往要求勞動者在該單位連續工作滿一年以上才讓休年休假,而且重新計算勞動者在該單位的連續工作年限作為年休假天數的依據,這種做法實際上是對《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二條的誤讀。
  • 離職前未休年假,法院判按日工資三倍補發報酬
    大洋網訊 你享受帶薪年休假?沒有休成的假,能否爭取相應報酬?法官告訴你,這個可以有!9日,珠海市鬥門區人民法院對外通報,該院近日,審理了一宗勞動合同糾紛,原告陳某要求單位支付其離職前應休未休5天年休假的工資報酬,被單位拒絕後起訴,最終法院判決被告單位支付原告陳某相應的應休未休年休假工資1091元,補償金額按日工資3倍計算。
  • 離職前未休年假?男子的一個操作讓他獲3倍日工資補償
    昨天,珠海市鬥門區人民法院對外通報,該院近日審理了一宗勞動合同糾紛,原告陳某要求單位支付其離職前應休未休5天年休假的工資報酬,被單位拒絕後起訴,最終法院判決被告單位支付原告陳某相應的應休未休年休假工資1091元,補償金額按日工資3倍計算。離職前未休年假訴3倍支付報酬據鬥門法院通報,2014年9月,陳某入職珠海某醫院擔任保潔員。
  • 【提醒】男子離職前未休年假,這個操作讓他獲3倍日工資補償
    雙方約定年休假為工作滿一年享受,不按自然年計算,陳某2016年至2018年每年的2月均休滿5天年假,次年要到2018年9月19日屆滿才能享受,現其在2018年9月14日已經離職,故不能享受年休假。  在法庭上,雙方確認了跨年度享受年休假的事實,即陳某2016年2月休2015年度年假,2017年2月休2016年度年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