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庸置疑卻爭論不斷:房屋徵收停產停業損失補償的歸屬問題

2021-01-17 正洪觀點

民商實務 追尋法意

解析案例 探索規則

無庸置疑卻爭論不斷

房屋徵收停產停業損失補償

的歸屬問題

第二條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徵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以下稱被徵收人)給予公平補償。

第十七條   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2條、第17條第2款第3項的規定,「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對象是「被徵收房屋的所有權人」,即"停產停業損失補償費"歸「被徵收房屋的所有權人」所有。

房屋徵收補償關係與房屋租賃合同關係,是兩個不同的法律關係。房屋徵收,只是導致房屋所有權人(房屋出租人)不能繼續履行房屋租賃合同的客觀原因,不能成為出租人不承擔違約責任的免責事由。但是,不管「停產停業損失補償費」的性質是什麼,以及「停產停業損失補償費」是按什麼依據和標準進行計算的,這些問題均與房屋承租人沒有任何法律關係。因而,承租人針對「停產停業損失補償費」提出的相關權利主張,均無任何請求權基礎。

承租人的權利,完全依賴於其與房屋所有權人之間的租賃合同關係,以及房屋所有權人(出租人)不能按約繼續履行租賃合同的違約事實。

因而,從法律關係來看,「停產停業損失補償費」的歸屬,是沒有任何爭議的問題,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偽命題。然而,在司法實務中,人們卻在不斷爭論「停產停業損失補償費」的歸屬問題,並且因此而作出不同的司法裁判。

對於一個法律已經有明確規定的司法實務問題,人們為什麼還會不斷爭論?筆者認為,主要源於在思維方式上對以下幾個問題的混淆。

第一,混淆物權與合同權利的關係。「停產停業損失補償的歸屬問題」是物權法律關係,而「合同不能繼續履行的違約責任問題」則是合同法律關係。這兩個問題看似相關,但實際無任何聯繫。然而,人們卻習慣於用「停產停業損失補償的歸屬問題」取代「合同不能繼續履行的違約責任問題」。

第二,混淆兩個「約定不明」的關係雙方在租賃合同中沒有約定出租人因不能繼續履行合同的違約責任問題,對此雙方可以進行補充約定,如果不能達成協議,可由人民法院根據合同法相關規定及規則作出相應處理。然而,人們卻習慣於把「雙方沒有約定合同不能繼續履行的違約責任問題」轉換成「雙方沒有約定停產停業損失補償的歸屬問題」。其實,「停產停業損失補償」問題,與雙方租賃合同無任何關係。因而,實際上,並不存在「租賃合同沒有約定停產停業損失補償歸屬」的問題。

第三,混淆用益物權與債權合同的關係。用益物權是在他人物權上設立的定限物權。根據《民法典》的規定,用益物權包括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地役權、居住權等。而房屋租賃合同,是租賃合同中的一種,屬於合同法調整的範圍。因而,根據房屋租賃合同,只能產生債權債務關係,不能產生物權法律關係。當然,一些特殊的房屋租賃合同,如公租房、廉租房等,由於特定的歷史及政策因素,而具有一定的物權性質。此與普通的房屋租賃合同相區別。

第四,混淆請求權基礎與他人取得財產是恰當的關係。房屋出租人取得"房屋徵收停產停業損失補償"是否有法律依據以及是否合理恰當,與房屋承租人主張"房屋徵收停產停業損失補償"相關權益是否具有請求權基礎,兩個問題之間並無關聯關係。不能因為出租人取得"房屋徵收停產停業損失補償"法律依據欠缺或者欠合理恰當,而使承租人因此對"房屋徵收停產停業損失補償"具有相應請求權。

第五,混淆司法適用爭論與立法爭論的關係。對「房屋徵收停產停業損失補償歸誰」的問題,如果僅作為一個價值判斷,那麼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判斷取捨,並可能因此而形成爭論。但是,這種判斷及爭論僅對立法活動有意義。而司法的功能是執行法律,不是參與立法。因而,在司法活動中,法官不得對法律已有明確規定的事項作出與法律規定相反的判斷。對於這個問題,清華大學韓世遠教授在其《民法的解釋論與立法論》中有充分的論述。

專家講座

《王軼:民法典合同編理解與適用的重點問題》筆記

《劉貴祥:民法典適用的幾個重大問題》筆記(一)

【民法典】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及請求權和訴訟時效

【民法典】民事權利分類表 (以是否具有財產價值分類)

民商實務 追尋法意

解析案例 探索規則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瀏覽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國有土地上養殖場停產停業損失怎麼計算?
    養殖場被拆遷或是關閉會造成一定的損失,停產停業損失是其中常見的一項內容。那麼,國有土地上的養殖場停產停業損失怎麼計算?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三條 對因徵收房屋造成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根據房屋被徵收前的效益、停產停業期限等因素確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 東臺市人民政府公布農工商地塊房屋徵收補償方案
    號)、住建部《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評估辦法》(建房〔2011〕77號)、省政府《江蘇省貫徹實施<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若干問題的規定》(蘇政發〔2011〕91號)、鹽城市政府《鹽城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辦法》(鹽政發〔2011〕210號)、《東臺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細則》(東政發〔2011〕53號)、《東臺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細則的補充規定》(東政發〔2012
  • 東閘北村棚戶區改造地塊地塊一房屋徵收補償方案
    因被徵收人責任不按期履行新房交付手續的,徵收部門不再承擔逾期之後的臨時安置補償費。4.停產停業損失補償費(1)因徵收非住宅房屋造成停產停業損失的,應當給予被徵收人補償。具體補償金額由徵收當事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由評估機構根據房屋被徵收前的效益、停產停業期限等因素評估確定。
  • 單縣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辦法
    (五) 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搬遷費、臨時安置費、停產停業損失補償費標準; (六) 補助和獎勵。(三)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第二十五條對不沿城市主次幹道以及雖沿城市規劃道路但未開通、實際正在經營的住宅房屋,且同時符合本辦法第二十四條(一)、(二)項條件的,按照住宅房屋給予補償,支付一次性停產停業損失費。停產停業損失費按被徵收合法房屋實際正在經營面積每平方米30元的標準計算。被徵收房屋有承租人的,停產停業損失費按被徵收人與承租人各佔50%的比例分配。
  • 房屋強拆損失賠償不低於補償的判斷與適用
    第(四)項規定:徵收不沿城市主次幹道及雖沿城市規劃道路但未開通、實際正在經營的住宅房屋,且同時符合《菏澤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辦法》第三十一條(一)、(二)項條件的,支付一次性停產停業損失費。停產停業損失費按被徵收房屋實際正在經營面積每平方米30元的標準計算。被徵收房屋有承租人的,停產停業損失費按被徵收人與承租人各佔50%的比例分配。
  • 西安這一棚戶區將進行房屋拆遷!徵收補償方案公布
    五、徵收補償方式被徵收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房屋產權調換。(一)被徵收人選擇貨幣補償的,按被徵收房屋評估價值補償,並按被徵收房屋評估價值的20%給予補貼。八、 臨時安置補償費及停產停業損失補償費(一)臨時安置補償費1.對選擇產權調換的被徵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在過渡期內支付臨時安置補償費:(1)徵收住宅房屋的,每月支付被徵收房屋評估價值
  •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解讀
    在實踐中,大量存在的「城中村」拆遷問題成為法律的真空地帶,甚至有個別城市自行制定了既無須依據《土地管理法》進行徵收審批和補償,也不按照國有土地房屋的市場價標準進行補償的「獨特的」「集體土地房屋拆遷制度」,造成了大量社會矛盾。
  • 鼓樓這一項目房屋徵收補償方案出爐!貨幣補償怎麼算?
    房屋徵收補償方案01徵收補償對象及方式1.凡本徵收範圍(具體範圍見選址紅線圖)內的被徵收房屋屬個人或單位所有的,以房屋所有權證為計戶和補償依據,被徵收人應當依據房屋所有權證記載的房屋用途、性質和面積選擇貨幣補償或產權調換。被徵收房屋屬國有直管公房的,以公房租賃憑證作為計戶和補償依據。
  • 陳根銀訴江蘇海安市人民政府房屋徵收補償決定案「城門一敘」
    因此,評估機構的選定程序符合《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評估辦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江蘇省貫徹實施 < 徵補條例 > 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的規定。二、關於將徵收決定公告之日確定為評估時點是否會對原告陳根銀的補償安置權益產生不利影響的問題。
  • 徵收通告!涉及菏澤中華路共210戶!附補償方案!
    3.停產停業損失補償費:徵收符合《菏澤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辦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的房屋以及商業房屋,造成停產停業的,支付停產停業損失補償費,不支付臨時安置費。(1)選擇貨幣補償的,按每平方米每月15元的標準一次性支付被徵收人3個月的停產停業損失補償費。
  • 遇到房屋拆遷,開發商和政府誰補償的多?
    補償依據是:292號文的第二十三條:「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轄區政府對被徵收人以及符合規定的合法使用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徵收房屋價值(含已經取得的合法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價值)的補償; (二)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 多年前集體土地被徵收為國有,現遇到拆遷按什麼標準補償?
    多年前集體土地被徵收為國有土地,但沒有補償,遇到拆遷按什麼標準補償?集體土地幾年前被徵收為國有,而徵收的時候房屋並沒有拆遷補償,現在如果進行企業拆遷的房屋,應當如何補償呢?帶著這個疑問,路永強律師帶大家一起來進行法律分析。近幾年楹庭律師接到諸多這樣的案例,先通過兩個案例來了解下。
  • 農村房屋拆遷補償的標準有哪些,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有哪些標準?
    對集體土地徵收,農民最看重的無疑是拆遷補償款,宅基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這兩項權利又決定著農民能夠獲得多少的拆遷補償款,那麼農村房屋拆遷補償的標準有哪些,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有哪些標準?
  • 亳州:集體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有新規
    日前出臺的《亳州市城區規劃範圍內集體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安置規定》,對譙城區政府、亳州經開區管委會所的亳州城區規劃範圍內的集體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作出了詳細的規定。  《規定》要求,亳州城區規劃範圍內涉及的被徵收集體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安置遵循民主、規範、公正等原則,對被徵收房屋實行貨幣補償安置或產權調換安置方式,給予被徵收房屋家庭及企業一定經濟補助,保障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共利益,服務重點項目建設。
  • 連雲港市中院出臺《意見》保障全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
    12月16日下午,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布新出臺的《連雲港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保障全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助推美麗連雲港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審理原則、統一裁判標準、拓展審判職能,促進提升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法治化水平。
  • 長春這兩片區域要徵收,補償方案公布!
    3、徵收公有住宅房屋:徵收公有房屋,被徵收人與公有房屋承租人選擇貨幣補償的,租賃關係終止。對住宅房屋,應當按照被徵收房屋評估金額的20%補償被徵收人,其它相關補償給付公有房屋承租人。如果被徵收人同意放棄20%的補償,出具書面材料後,公有住房的補償給付承租人。因放棄補償產生的一切法律後果,由被徵收人承擔。
  • 2021最新拆遷補償標準出爐,徵收拆遷這樣補償
    一般有: (1)房屋補償費(房屋重置費),用於補償被拆遷房屋所有權人的損失,以被拆遷房屋的結構和折舊程度劃檔,按平方米單價計算。 (2)周轉補償費,用於補償被拆遷房屋住戶臨時居住房或自找臨時住處的不便,以臨時居住條件劃檔,按被拆遷房屋住戶的人口每月予以補貼。
  • 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上企業徵收,程序和補償上有什麼不同?
    國有土地企業拆遷和集體土地上企業拆遷,徵收權限和程序也存在很大不同。關於徵收權限《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規定,市縣主管部門可以作出征收補償決定,房屋徵收決定。《土地管理法》上所講的集體土地的徵收權限,顯然是高於房屋的徵收的,程序也是有很大的不同。新的《土地管理法》吸收了《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比較好的程序,比如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補償方案公告30日等等,這些就是對老百姓有利的相關的條款。
  • ...情形可以補償、補助獎勵多少……海口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17日消息(記者 黨朝峰)日前,為規範海口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工作,維護公共利益,保障被徵收人合法權益,加快房屋徵收補償工作順利推進,結合海口市城市發展實際情況,海口市住建局制定《海口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安置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
  • 最高法判例:行政賠償與房屋徵收補償程序的銜接問題
    【裁判要旨】在強制拆除房屋行為被依法確認為違法,且當事人已經提出了明確的賠償請求的情況下,人民法院直接判決賠償更有利於及時、有效地解決雙方的行政爭議。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就羅麗萍、羅麗華訴福州市晉安區人民政府、福州市晉安區新店鎮人民政府房屋行政強制及行政賠償案的請示的答覆》(〔2015〕行他字第11號)中指出,當事人的房屋損失可以按照相關建設項目安置補償方案中的相應標準予以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