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池」變「泉眼」,愛心被放大。8月26日,記者從崑山市慈善總會四屆三次會員大會暨四屆五次理事會上獲悉,崑山積極探索「金融+慈善」新模式,在蘇州範圍內率先設立首筆總額1.3億元的慈善信託,通過建立市場化、商業化的管理模式,藉助專業化、精細化投資,實現慈善資產投資歷史性突破,推動慈善資產進行安全高效的保值增值。
慈善信託以全社會或部分社會公眾為受益人,通過委託專業機構進行管理運用,以更好地實現慈善目的。近年來,崑山不斷整合「善」資源,大力拓展募款渠道,積極探索慈善基金科學管理新模式,讓「有溫度的資本」發光發熱,發揮更大的社會價值。2019年,崑山特聘中國慈善聯合會慈善信託委員會主任委員、原《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執筆起草人蔡概還為崑山慈善信託專家顧問,提供規範指導,為崑山慈善事業注入更多「源頭活水」。
近年來,崑山市慈善總會認真貫徹落實《慈善法》,堅持政府推動、社會實施、公眾參與、專業運作的原則,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圍繞社會民生熱點,通過建立專項基金、設立慈善項目、發動社會募捐等形式,結合「慈善一日捐」、中秋慈善晚會、「騰訊99公益日」等契機,倡導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市民更加踴躍地投身慈善事業,目前已有近百家愛心企業設立冠名基金。去年,該會實際籌款4083萬元,救助支出2716萬元,惠及困難群眾55898人次,彰顯了慈善在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助推社會文明方面的獨特作用。
「『水池』的水不流動甚至會蒸發,而『泉眼』則不一樣,會源源不斷地冒出清澈甘甜的泉水來。」崑山市慈善總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慈善事業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崑山將以設立首筆慈善信託為新起點,進一步建立專業化和職業化的慈善組織團隊,健全慈善資金使用跟蹤反饋機制,增加善款善物流向的透明度,不斷放大慈善「好聲音」,匯聚起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磅礴力量。
2019年,崑山市慈善總會以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為重點,積極開展安老、扶幼、助學、助醫、助殘、濟困等慈善救助工作,聚焦精準扶貧,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力度,推進一批順民心、接地氣的慈善品牌項目落地。
安老——實施「愛心手錶」項目,為崑山戶籍低保、低保邊緣家庭中患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免費發放320隻愛心定位手錶,降低老年人走失風險。
扶幼——實施「心語心願」關愛睏境兒童項目,為678名困境兒童實現「六一」願望;開展「定穎愛心午餐」項目,資助93名低保家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發放救助金額11.16萬元。
助學——耐落螺絲、浦項、彩華、八心公益、一醉集團、騰輝等愛心企業持續多年不間斷支持「愛心助學」項目,資助670名困難家庭學子,發放助學金145.5萬元;開展「大手牽小手」困境兒童假期作業輔導班,通過招募大學生志願者,幫助監護缺失的54名困境兒童輔導寒暑假作業;組織開展夏令營,提供心理及生活技能輔導,資助藝術培訓等活動,不斷延伸和拓展愛心助學的意義。
助醫——實施「情暖鹿城」救急助醫項目,當年度救助45960人次,發放救助金1424.64萬元。
助殘——實施「幸福亮居工程」,為崑山6戶困難殘疾人家庭做廚衛改造,關愛睏難殘疾人,改善他們的生活起居。
濟困——開展「真情、真意、真善—2019溫暖鹿城關愛行動」,在春節前送出3199個「禮包」,慰問全市散居孤兒、散居五保老人、低保、低保邊緣家庭、優撫對象和困難殘疾人家庭;「舊衣新旅」項目分別向貴州、新疆、安徽、內蒙古、甘肅、遼寧、河南、湖北、重慶、吉林、湖南等地捐贈各類衣物15003件,折合人民幣約30餘萬元;聯合中國郵政崑山分公司動員學校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向貧困山區捐贈價值322.06萬元的「愛心包裹」。
今年上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崑山市慈善總會主動擔當、廣泛動員,凝聚齊心戰「疫」的愛心大合力。1月24日除夕夜,由崑山市慈善總會、崑山商廈等單位捐贈的首批近20噸防疫物資發出運往武漢,是全省慈善會系統中率先向武漢運送救災物資的慈善組織。同日,崑山市慈善總會開通「助力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項目捐贈渠道及捐贈熱線。全體工作人員放棄休假、安排值班、盡銳出戰。
作為蘇州大市唯一一家,也是全省可以接收境外捐贈物資的8家5A級社會組織之一,崑山市慈善總會積極發揮作用,協助對接海外物資的捐贈、報關手續。截至目前,崑山市慈善總會「助力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項目累計接收社會各界捐贈款1797.2萬元,累計接收物資折合價值526.99萬元,所有善款和物資按照捐贈人意願全部發放到位,實現快進快出,零庫存、零積壓。
「今後,我們要繼續加大慈善宣傳力度,打造良好的公益生態,努力營造『做慈善不為名利為文明』的氛圍,推動更多人帶動身邊人一起參與慈善事業,由點到面惠及更多人群。」崑山市民政局負責人表示,同時,要努力建立健全慈善事業工作新機制,使慈善不僅在平常履行好職責,更要在特殊時期扛起特殊之責,凝聚力量、傳遞溫度、提振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