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奉藏傳佛教的藏族人,因為有了生命輪迴的觀念,「轉」便成為一種藏傳佛教的宗教形為模式。轉山、轉湖、轉塔、轉經等等,以各種各樣「轉」的來表達對佛的敬仰。轉經筒作為藏族百姓祈禱用的法物,幾乎成了藏區的名片,同時也成了藏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如果他們外出會手持一個轉經筒,有小有大,就像現在人們出門都不會忘了帶手機一樣。無論他們是在路上行走,還是坐在路邊小歇或是幾人是圍坐,似乎永遠都在轉動手中的轉經筒,永遠都在祈禱。藏區大大小小的寺廟門前,兩側必定有都擺列著一排排的,數量不等大小不一的轉經筒,下端有可用於推送搖動的手柄,信眾經常到寺廟去推動經筒旋轉,這稱為轉經。在藏區轉經筒是隨外可見。數量驚人。
轉經筒又稱「嘛呢輪」,現在很難考證它是何時興起又是何時流行於藏區的,藏族人什麼都可以忘,唯獨不會忘記按順時針方向搖動轉經筒,有次我在一家藏族家作客,順手拿起身邊的轉經筒試著搖動,吃力的還沒搖動起來,主人阿媽立即健步過來制止了我,因為我轉反了。要想把轉經筒輕鬆的搖起來也並非易事,如果是手柄一米多長的手搖大轉經筒,拿在手上都吃力還不要說把它轉動起來。藏族人從小就耳濡目染,他們幾乎搖著推著轉經筒長大成人,至到他們成年以至死去。轉經筒的類型多種多樣,有大有小,有的結構簡單而有的設計巧並做工精湛,有用紅銅、黃銅或白銀製成的金屬轉經筒,也有用骨頭、木頭、綠松石等材料做成的,一般而言轉經筒內都要裝藏手寫或印刷的經文,內容是最常見的祈禱經文,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六字真言。在藏區還有風動式、水動式、腳踏式轉經筒。轉經筒轉動一圈就祈頌了一遍六字真或經筒裡的經文,一遍遍的搖動,一遍遍的念頌。而在無窮的周而復始的轉動中,生命輪迴靈魂不滅的教儀被牢牢的銘刻在信眾的心裡,走進藏區才能真正的感到藏民族的宗教情節。
在拉薩的八廓街裡,專營轉經筒的店攤有許多家,各種材質的都有,轉經筒在藏區是每個藏族人的必須品,同時也是西藏的旅遊紀念品。
![]()
藏族人自己用的手搖轉經筒絕少類同,都會請人打制並嵌上自己珍愛的寶石,轉經筒裡裝藏的經書也會親自到寺廟裡去請。
![]()
這件小小的臺式轉經筒高度只有5釐米,製作的很精美,內藏的六字真言還是一活佛親手抄寫的,雖然紙邊都已發黃但字跡任舊清晰可見,擁有它的主人非常珍視,說是已傳了三代,有多少年的歷史他也說不準。
![]()
![]()
桑耶寺迴廊轉經筒
![]()
水車式轉經筒,這可真的是為方便主義的信眾大開方便之門,佛教顯宗的許多儀軌為佛教在高原藏區紮根並推廣至今,起到相當大的作用。真可謂是佛門大開,誰也不知道這轉經筒轉了多少圈,六字真言念了多少遍,正如佛經言:乃至算數壁喻所不能及。
![]()
幾歲的藏族小孩,在經過轉有轉經筒的路上,都會自覺的去轉動每個轉經筒,
![]()
比這還大的轉經筒還有許多,一個人推動它需要很大的力氣,當但聽到上面發出一聲清脆的鈴聲時,你知道你轉了一圈了,那聲音在空中迴蕩像天來之佛音。
![]()
![]()
![]()
有的手中搖動的轉經筒很大,手柄很長,腰間繫著的腰帶上有個牛皮小套,把長手柄的另一端放在這個皮套裡,然後右手扶在轉經筒下,使它輕輕地順時針轉起來!這種轉經筒通常都以木質為主。
![]()
大小轉經筒都要轉
![]()
![]()
這裡是拉薩布達拉宮外的轉經筒,我隨藏族人轉經隊伍轉了三圈,也受感染去用右手轉動每個轉經筒,並試著數數有多少個轉經筒,但布達拉宮的轉經廊來轉經的人絡繹不絕,有藏區許多外地來的藏族人,也有許多中外遊客,常常被打岔,最終還是沒數出準確的數來。藏族人轉多少圈只有他們自己有數。這位藏族人在認認真真的清潔轉經筒,這都是自願的,在她旁會放一個紙盒,轉經的人常常都會往裡面放入零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