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我們講到用槓鈴訓練肱三頭肌,首先要做的動作是窄距臥推,因為所謂的手臂打造一定離不開圍度的提升,只有肌肉先練大了我們才能談「細節」,才能針對各個頭進行分化訓練。
而槓鈴訓練另一個需要掌握的動作,就是仰臥臂屈伸,又被譽為臭名昭著的「碎顱者」動作。
仰臥臂屈伸,為什麼要被稱為「碎顱者」?
與其說是危險,我倒是覺得這是在提醒你學會「控制」。
由於這個動作下放至最低點處,比較接近我們頭顱的上端,所以很多人戲謔為:如果控制不好,讓槓鈴砸了腦袋,不就成了「碎顱」麼。但說實話,在這個動作中受傷的訓練者,比例要遠遠小於臥推和深蹲。
其根本在於臂屈伸這種單關節運動募集的肌群較少,只要你能控制好動作的節奏,不要出現借力甩舉的情況,基本上不會出現大問題。下邊我們就來對動作進行詳細分析,並告訴大家如何降低難度、增加難度,來提升肱三頭肌的訓練效果。
首先是平板凳角度的選擇。
我們可以通過改變平板的傾斜角度,來針對性刺激肱三頭肌的不同部位。
如果你想側重訓練面積最大的長頭,那麼可以讓平板角度更傾斜,這樣我們的上臂會更加靠近頂部位置;如果你想讓訓練的重點轉移到外側頭上,就讓平板的角度儘量水平。
接下來是動作的步驟。
1、準備:身體仰臥在長凳上,雙手以窄於肩寬的距離反握槓鈴,大臂與地面垂直,雙膝彎曲,腳掌踩在地上。
2、下放:吸氣的同時彎曲肘關節,此時大臂不動、前臂緩慢向頭部上方下落,到離額頭兩釐米左右處停止下放,感受肱三頭肌的拉伸感。
3、還原:呼氣,肱三頭肌發力將小臂挺直,將槓鈴緩緩推起,直至手臂再次垂直於身體,停頓一秒鐘再次下落。
細節說明
大臂位置鎖定
所有肱三頭肌的仰臥訓練動作都有一個簡單的共同點,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