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鐵道遊擊隊隊長原型劉金山,後來最終結局如何?什麼軍銜?

2020-12-09 騰訊網

大家都知道鐵道遊擊隊一號人物就是大隊長劉洪,那麼你知道在真實的歷史上,劉洪的原型是誰嗎?其實有兩位,一位是鐵道遊擊隊第一任大隊長洪振海,後來不幸犧牲。一位是臨危受命接任隊長的劉金山,他也是鐵道遊擊隊最後一任大隊長。小說《鐵道遊擊隊》一號人物劉洪的名字,就是從洪振海和劉金山中各取 一字組成的。今天我們就給大家說一說,接任者劉金山後來最終結局如何?什麼軍銜?

劉金山,1915年生,山東棗莊人,父親是一名礦工,起早貪黑下煤田,才能勉強維持一家生計。然而不幸的是,在他6歲和8歲時,母親和父親相繼去世。沒爹沒媽的他,受盡人間 冷暖,看透了資本的家的醜陋,因此他從小就有革命鬥爭意識。

25歲時,他目睹日寇的侵略暴行,毅然加入了洪振海領導的鐵道遊擊隊,擔任交通員,由於他頭腦靈活,身手敏捷,不久就被提拔為大隊分隊長,成為鐵道遊擊隊的核心骨幹。

1941年底,由於叛徒漢奸的出賣,鐵道遊擊隊的活動範圍被壓縮。當年12月初,敵人糾結1 千餘人,兵分兩路殺向黃埠村,當時黃埠村是鐵道遊擊隊的駐地,十分隱蔽,敵人此次前來直撲黃埠村,不同以往。大隊長洪振海料定,敵人背後一定有漢奸指路,因此必須快速突圍擺脫敵人。於是他一邊組織反擊,一邊掩護隊友突圍,然而不幸的是,一顆子彈擊中了他,洪振海應聲倒地壯烈犧牲。

洪振海作為鐵道遊擊隊的主要創始人,是這支隊伍的「靈魂」人物,他的犧牲對鐵道遊擊隊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損失,接下來由誰接過洪隊長的擔子扛起大旗,帶領這支隊伍重新投入戰鬥,成為鐵道遊擊隊上下都關心的大事。

當時副隊長王志勝,也是鐵道遊擊隊的創始 人之一,他和洪振海是老鄉,鬥爭經驗豐富,在隊中威望很高,本來是隊長的極佳人選, 但是由於身上有重傷,正在住院治療,因此未能接任。

那麼如何從其他成員中,選拔出一個既有膽識魄力,又富有領導能力的新隊長呢?遊擊隊政委經過反覆考慮,決定採用民主的「豆選」投票方式來選出新任隊長。

什麼是「豆選」 呢?所謂「豆選」就是魯南地區農村投票的土辦法,首先在候選人背後放一個碗,然後給 投票人發豆子,投票者看中誰就把豆子放在候選人的碗裡。最終的結果是,劉金山高票當選,隨後魯南軍區正式任命公布劉金山為鐵道大隊大隊長。

此後,他領導鐵道遊擊隊,一方面打鬼子,殺漢奸,破壞敵人鐵路交通,配合主力部隊作戰,另一方面也擔負掩護高層領導「過境」的任務。尤其是沙窩受降上,鐵道遊擊隊以 「民間武裝」迫使1000多正規日軍接受投降,這成為當時的大新聞。

解放戰爭中,根據作戰的需要和上級的部署,鐵道遊擊隊經歷了撤銷、重建、再撤銷,劉金山最終也離開了這支英雄的部隊。此後他歷任魯南軍區特務團副團長兼二營營長、魯中南縱隊307團副團長等職務。

新中國成立後,他又歷任浙江金華軍分區參謀長、江蘇省南通軍分區副司令員、蘇州軍分區司令員等職務,1955年大授銜中,劉金山被授予開國上校軍銜,後來又晉升大校,值得一提的是,後來在拍攝《鐵道遊擊隊》時,他還擔任該片軍事顧問,提出了很多寶貴意見。1981年9月劉金山離職休養,享受副軍職待遇。1996年,劉金山因病去世,之後他被安葬於棗莊市薛城區臨山鐵道遊擊隊紀念園,而他的墓邊周圍則安葬著另一位鐵道遊擊隊英雄人物王志勝,當地人將這兩座墓合稱為「雙雄墓」。

相關焦點

  • 真實鐵道遊擊隊隊長原型劉金山, 後來最終結局如何? 什麼軍銜?
    大家都知道鐵道遊擊隊一號人物就是大隊長劉洪,那麼你知道在真實的歷史上,劉洪的原型是誰嗎?
  • 鐵道遊擊隊創始人徐廣田,嫌棄官職太小投靠敵人,後來怎麼樣了?
    在這11位創始人中,有一位叫徐廣田的,他長期擔任鐵道遊擊隊長槍中隊的中隊長,是一位智勇雙全的戰士,在抗日戰爭中有過英勇的表現。那麼,為何後來很少宣揚他的事跡呢?抗日戰爭勝利後他又去了哪裡呢?結局怎樣呢?
  • 經典電影《鐵道遊擊隊》,扒火車技巧要保密,哪個道具最重要
    一、《鐵道遊擊隊》的拍攝背景實話實說,鐵道遊擊隊這個題材確實太適合拍電影了,這中間有戰鬥、有火車、有特技還有熱血,都是非常吸引人的東西,因此早在1943年,作家劉知俠就寫出了小說《鐵道隊》,之後他接受鐵道遊擊隊的邀請前往微山湖,和鐵道遊擊隊的正副大隊長劉金山、王志勝以及政委杜季偉深入交流,聽了很多他們的故事。
  • 他是鐵道遊擊隊元老,甲級戰鬥英雄,抗戰勝利後為何叛變投敵?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每當聽到這悠揚婉轉的歌聲,熟悉的人都會想起電影《鐵道遊擊隊》。其實這部電影中的英雄人物來源於魯南鐵道大隊,我們熟悉的隊長劉洪,是鐵道大隊兩任隊長洪振海和劉金山的結合,而王強的原型人物叫做王志勝,他是鐵道大隊的創始人之一,今天我們所說的卻不是他們,而是另一位創始人徐廣田。
  • 鐵道遊擊隊創始人 當過甲級戰鬥英雄 最終卻投敵叛變 下場悽涼
    徐廣田從鐵道遊擊隊創立到抗日戰爭勝利一直在遊擊隊工作,並且長期擔任鐵道遊擊隊長槍中隊的中隊長,為鐵道遊擊隊的發展壯大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抗日戰爭勝利後,徐廣田卻改變了革命立場。鐵道遊擊隊的正副隊長劉金山和王志勝都擔任了局一級的領導職務,而徐廣田卻仍然是長槍中隊的中隊長。這樣做是因為長槍隊是一色的日式裝備,領導尚不忍心拆散,把它保留了下來。而長槍隊是鐵道遊擊隊的一部分,別人很難領導這個部隊,所以仍讓徐廣田留任中隊長。可徐廣田卻不是這樣想的,他以為這是因為自己不大服氣劉金山的領導,所以要報復他,沒有把他分配到鐵路上去工作。不然,為什麼所有的幹部都提拔了,唯獨他仍是中隊長呢?
  • 張涵予主演《鐵道遊擊隊》:期待與「老洪」早點「見面」
    張涵予出演《鐵道遊擊隊1939》  由楊楓執導的新片《鐵道遊擊隊1939》(暫定名)即將於12月中旬在山東開機,張涵予領銜出演經典角色。影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山東臨城棗莊英勇的「鐵道遊擊隊」與敵人鬥智鬥勇、殊死捍衛家園的故事。  鐵道遊擊隊是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現山東魯南地區的一支英雄的抗日武裝力量,成立於1940年1月25日,時稱「魯南軍區鐵道大隊」。他們以臨城(今山東棗莊薛城區)為中心,依靠群眾,開展遊擊戰術,與日本侵略者展開浴血奮戰,奏響了民族救亡的最強音。
  • 鐵道遊擊隊創始人之一徐廣田,因無錢醫治離世,為何下場如此悽涼
    2011年,《鐵道遊擊隊》橫空出世,在各大平臺一經播出後,收穫了廣泛好評,其中性格迥異的隊員形象,傳奇的抗戰經歷都詮釋了中國軍人們的"紅色精神"。故事源於生活,史上真正的鐵道遊擊隊隊員們同樣出身草根,具有武俠氣息,但他們的結局卻不甚相同,有人奉獻一生,留下一世美名,也有人被利益誘惑,背離了革命的初衷。如此結局更加真實,也更加耐人尋味。
  • 《鐵道遊擊隊1939》12月開機,張涵予出演經典角色「老洪」
    新京報訊(記者 滕朝)9月28日,由楊楓執導,華誼兄弟電影出品的新片《鐵道遊擊隊1939》(暫定名),即將於今年12月中旬在山東開機,張涵予將領銜出演經典角色「老洪」。如今,該片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前期美術組正在山東境內選景搭建。
  • 鐵道遊擊隊集體轉業,大隊長當副局長,是大材小用,還是用其所長!
    據史料記述,這時的鐵道大隊完全「判若兩人」,儼然一副正規軍的模樣,文書、會計、軍醫、糧秣員和警衛班一應俱全。而政委還是由原獨立支隊的政委張鴻儀擔任,魯南軍區第一武工隊隊長鄭惕任副政委。 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 1945年初冬,鬼子投降已有數月,陸續在回國中。
  • 百年百人百事|鐵道遊擊隊政委張鴻儀
    他在日記中寫道:「接受馬克思主義以後,才明白了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從入黨的那天起,就把自己交給了黨,交給了人民。為了黨的事業,為了勞苦大眾的翻身解放,甘願犧牲個人的一切。」張鴻儀親眼看到了棗莊煤礦資本家對廣大工人的殘酷剝削和工人們的悲慘生活。他十分關切工人的疾苦,主動和工人交朋友,並向他們講述革命的道理,以喚起他們的階級覺悟。工人們都把他看作知心朋友,有什麼問題總願找他談。他在工人隊伍中紮下了根。
  • 鐵道遊擊隊夜闖臨城,打死日軍隊長高崗,收到一箭雙鵰的戰鬥效果
    魯南鐵道大隊的一次次勝利讓日偽軍聞風喪膽,惶惶不可終日。為了增加防禦,打擊鐵道隊,他們在臨城車站建立了鐵甲列車大隊和鐵道警備大隊,又專門從濟南調來了特高科長高崗任隊長。高崗是個中國通,他採用中國民間「拜把兄弟」的方式,與臨城附近50個鄉的保長們結拜為兄弟,從而建立起自己的情報網。
  • 鐵道遊擊隊創始人之一,曾經的「甲級」抗戰英雄,為何投敵
    在抗戰初期以及抗戰中後期,我黨在很多地區的敵後根據地都建立了鐵道遊擊隊。啥是鐵道遊擊隊?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鐵道遊擊隊。在當時,鐵道遊擊隊是由一些愛國的仁人志士自發組成的抗日小分隊。其主要活躍在各個重要鐵路附近。
  • 鐵道遊擊隊的老交通員秦明道,為掩護同志突圍壯烈犧牲
    在電影、小說《鐵道遊擊隊》中,有個老交通員馮大爺,經常穿越敵佔區,冒著生命危險,為鐵道遊擊隊秘密傳遞各種情報。其實,在真實的鐵道遊擊隊中,馮大爺的人物原型叫秦明道。他是山東滕縣彭樓村人,1881年出生在一個富裕的農民家庭。後來家道中落,被迫輟學回家務農。
  • 咱鐵道遊擊隊又上央視了,《鐵道遊擊隊鐵道飛虎》在CCTV4《國家記憶》播出,記得準時收看!
    面對艱苦的鬥爭環境,巨大的裝備差距,這支十幾人的遊擊隊伍,如何與敵人鬥智鬥勇,攪得日軍神魂不寧,這支傳奇的隊伍又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由中央電視臺聯合棗莊市共同拍攝的《國家記憶》之《鐵道遊擊隊——鐵道飛虎》於25、26日兩晚20:00在CCTV4隆重播出。
  • 再彈「心愛的土琵琶」,鐵道遊擊隊紀念館建成一年多吸引百萬遊客
    大眾日報記者 王德琬夜色朦朧,鐵道遊擊隊隊長劉洪飛身爬上疾行的列車,身姿矯健;情急之下,緊張的芳林嫂忘了拉弦便將手榴彈扔了出去,恰巧砸在了鬼子隊長的腳後跟上……電影《鐵道遊擊隊》中的這些經典畫面,早已深深定格在人們心中,讓一代代人永遠記住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微山湖一帶的鐵道遊擊隊的英雄們。
  • 鐵道遊擊隊老隊員黃岱甡(上)
    ◆ 黃力彥  提起抗日戰爭時期戰鬥在山東南部地區的鐵道遊擊隊,可謂大名鼎鼎,尤其是經過以其為題材的長篇小說、電影、電視劇的傳播後,更是婦孺皆知,聞名遐邇。鐵道遊擊隊的原型是八路軍魯南軍區魯南鐵道大隊,而我的父親當年就是這支隊伍中的一員。
  • 《鐵道遊擊隊1939》即將開機,張涵予出演大隊長「老洪」
    本報記者獲悉,由楊楓執導,華誼兄弟出品的新片《鐵道遊擊隊1939》(暫定名),將於12月中旬在山東開機。其中,張涵予出演的大隊長「老洪」,就是以真實人物洪振海為原型的。張涵予表示,自己從小就很喜歡「鐵道遊擊隊」的故事,這次有此機緣參與該片創作,他查閱了大量關於洪振海這個英雄人物的資料,做足了功課。楊楓導演設置的寫實凜冽的風格非常打動他,他十分期待與「老洪」早點見面。導演楊楓也表示,張涵予絕對是「老洪」的不二人選。
  • 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鐵道遊擊隊突襲的鬼子軍列,繳獲大量戰利品
    在抗日戰爭期間,這支隊伍一直活躍在山東魯南一帶,40年成立的時候被稱為魯南軍區鐵道大隊,人數最多的時候有300多人,當時的隊長叫做洪振海,政委是杜季偉。 鐵道遊擊隊,從名字上我們就能看出許多信息,這支部隊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破壞鬼子的軍列,並且通過這樣任務獲得許多有價值的情報,因為當時的火車速度沒有那麼快,這就給遊擊隊順利突襲成功創造了有利條件
  • 《鐵道遊擊隊》:64年光陰似箭,群英遠去,唯「芳林嫂」秦怡健在
    【百部經典老電影巡禮——7《鐵道遊擊隊》】No.164年前的1956年,一部反映抗日戰爭時期魯南鐵路沿線,一支由大隊長劉洪、政委李正帶領的鐵道遊擊隊破壞日軍鐵路運輸線,有力打擊敵人的電影橫空出世。反面人物方面,陳述飾演臨城憲兵隊隊長岡村、鄭敏飾演臨棗地區鬼子司令員小林、石靈飾演匪營長、程之飾演鬼子甲、於明德飾演鬼子乙、王少奇飾演鬼子丙、王嵐飾演敵特務等。《鐵道遊擊隊》情節曲折驚險,緊扣觀眾心弦,塑造了以劉洪、李正、王強、小坡為代表的鐵道遊擊隊以及堡壘戶芳林嫂的英雄群像,是一部具有傳奇色彩的老電影。
  • 兩版《鐵道遊擊隊》演員對比,05版老戲骨也多,但為何秦怡馮喆版更...
    而也正是這版《鐵道遊擊隊》的成功,所以後來這個故事被無數翻拍。其中相對比較有影響力的,就是2005年拍攝完成的電視劇版了。05版的《鐵道遊擊隊》由王新民策劃執導,一共35集,更加全面地為大家講述了山東魯南地區的鐵道遊擊隊員,機智勇敢地開展對敵鬥爭的傳奇故事。其中的人物也增加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