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遊擊隊老隊員黃岱甡(上)

2021-01-19 新民晚報數字報
  ◆ 黃力彥

  提起抗日戰爭時期戰鬥在山東南部地區的鐵道遊擊隊,可謂大名鼎鼎,尤其是經過以其為題材的長篇小說、電影、電視劇的傳播後,更是婦孺皆知,聞名遐邇。鐵道遊擊隊的原型是八路軍魯南軍區魯南鐵道大隊,而我的父親當年就是這支隊伍中的一員。

  投筆從戎加入抗日武裝

  我的父親黃岱甡,1919年11月出生於山東省滕縣縣城的一戶小地主家庭。祖父原先開了家私塾,後併入縣城國立滕文中學,他當副校長兼語文教師,家中生活較為富裕。

  我父親不滿六歲就進小學讀書,後就讀於滕文中學。學校裡,有一位參加過大革命的朱道南老師,經常給他們講黃埔軍校裡的故事,講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這些對我父親影響很大。中學畢業後,他考入曲阜師範學院,因僅16歲,故在預備班讀書一年。隨後,我父親經朱道南先生的推薦,又受到了在該學院教書的中共早期黨員梁度世的重點培養,在校期間他就加入了由中共領導的抗日民族先鋒隊(簡稱「民先」),積極投入抗日宣傳工作。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全民族抗戰爆發,山東也掀起了抗日高潮。這年的10月,我父親經「民先」安排,懷著滿腔熱血,不顧家庭的阻攔,毅然參加了「魯南民眾抗敵自衛軍」,並隨部隊從滕縣縣城來到棗莊地區。這支部隊原是由閻錫山部退伍的師長楊士元領導的地方武裝,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特委為改造和掌握這支武裝,於同年11月,派遣共產黨員紀華、梁度世、張鴻儀、李作森等到該部政訓處工作,秘密建立了黨的基層組織,發展了一批抗日民族先鋒隊員。1938年4月,我父親隨嶧縣人民抗日武裝到達墓山後,由張鴻儀、沈春光兩位同志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由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特委直接領導的人民抗日義勇總隊在滕、嶧邊區建立後,我父親在該部第三大隊先後任政治幹事和政治輔導員。1939年10月,八路軍一一五師抵達魯南地區後,滕、嶧邊區人民抗日義勇總隊改編為八路軍一一五師蘇魯支隊,我父親任教導二旅五團二營副教導員。1942年11月,我父親調任教導二旅五團三營副教導員,後任五團特派員。

  杜政委調他去鐵道大隊

  山東南部地區史稱魯南。其中的棗莊,以盛產優質煤而聞名,交通方便,與津浦鐵路、隴海鐵路支線相接,與臨沂臺兒莊、滕縣有公路相連。

  日軍侵佔棗莊後,為了掠奪優質煤炭,不僅進駐了一個聯隊,還網羅了一批偽軍、漢奸特務,對礦區和交通樞紐實行嚴密把守。

  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特委為了及時獲得棗莊日偽情報,從人民抗日義勇總隊第三大隊抽調了曾在棗莊做過工人的洪振海、王志勝兩名排長,回到棗莊建立了情報站。他們積極收集日偽情報,及時送到山區的抗日根據地。他們還遵照上級的指示,積極發動群眾,在情報站的基礎上,建立了一支秘密的小型抗日武裝,由洪振海任隊長(即小說、電影《鐵道遊擊隊》中老洪的原型之一),王志勝任副隊長(即小說、電影《鐵道遊擊隊》中王強的原型)。

  蘇魯支隊為加強對這支隊伍的領導,1940年2月派二大隊副教導員杜季偉前往,正式命名為「魯南鐵道隊」,由杜季偉任政委,洪振海任隊長,趙連有、王志勝任副隊長。同年5月,魯南鐵道隊轉移到棗莊西部,公開打出「八路軍魯南鐵道隊」的旗號,在臨(城)棗(莊)鐵道線上,與日偽軍展開了機智勇敢的鬥爭,老百姓稱譽他們是「飛虎隊」。

  1942年4月,日偽軍3000餘人分乘百餘條船,從東、南、北三面,突然向微山島的抗日根據地發起進攻。當時島上除魯南鐵道隊外,還有其他部隊共約500人。經過十多個小時的激戰,敵我都有較大傷亡,最後因敵眾我寡,決定分散突圍。魯南鐵道隊的隊員們機智地穿上繳獲來的日軍軍服,化裝衝出了包圍圈。

  根據上級的指示,魯南鐵道隊突出重圍後,必須進入山區的抗日根據地接受整訓。然而進山區還有很長的一段路,沿途還有日偽軍哨卡林立,怎樣才能安全地進入根據地呢?杜季偉政委馬上想到了我的父親黃岱甡。杜季偉和我父親是老鄉,曾同在一個部隊分別擔任營副教導員。杜季偉年長我父親六歲,平時關係密切。他知道我父親的五爺爺是在籍的青幫頭目,江湖上人稱「五爺」,在整個山東地區很有名望,且不少偽軍、漢奸特務、小軍閥都是青幫裡的人,如能得到「五爺」的幫助,在進山路上將會順暢許多。於是,杜季偉找到我父親,做通「五爺」工作。果然,「五爺」出面一說話,偽軍、特務們都給了「五爺」面子,同意放行,使得魯南鐵道隊通過了層層關卡,順利走進了山區抗日根據地。

  1942年3月,中共中央派劉少奇同志到山東檢查工作。同年8月,他跨越津浦鐵路返回延安,在微山湖停留期間,曾作出指示:一、跨越津浦鐵路和微山湖的這條交通線是中央經山東至華中的交通命脈,要千方百計地保護好,使其暢通無阻;二、當前敵強我弱,我軍行動要慎重,不要過於刺激敵人,同時,還要做好偽軍工作,對那些尚有愛國心的人,要努力爭取;三、搞好政權建設,擴大武裝;四、活動在這個地區的幾支抗日武裝應統一指揮,實現黨的一元化領導。

  魯南軍區遵照劉少奇同志的指示,決定將魯南鐵道大隊、微湖大隊、滕沛大隊和文峰大隊合編為魯南獨立支隊,下轄四個大隊,其中魯南鐵道大隊改編為二大隊,但對外仍稱鐵道隊,編為三個短槍中隊和三個長槍中隊。就是在擴大隊伍的過程中,杜季偉向魯南軍區打報告,請求調我父親到鐵道大隊去工作。

  1943年2月,我父親正式到魯南鐵道大隊短槍中隊擔任政治指導員。此時的魯南鐵道大隊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人員多了,裝備比以前精良了,機構也逐步健全了。按照軍區的指示,鐵道大隊的中心任務已由過去的截車、破路、襲擊敵人兵營等,轉移到護送過往幹部的工作上。

  當時,我父親23歲,雖然年輕,但已經過保衛人員集訓班訓練,以及幾年來的保衛工作鍛鍊,積累了一些抗日鬥爭的經驗。來到鐵道大隊後,他在支隊和大隊首長的領導下,與副大隊長兼中隊長王志勝密切配合,率領短槍中隊的戰士們,與日偽軍展開鬥爭,屢獲勝績,同時與王志勝也結下了深厚的戰友情誼。王志勝文化程度較低,我父親就一筆一畫地教他寫字,而王志勝也十分好學,經常晚上睡覺時還在自己肚子上比畫著。

  護送陳毅軍長通過津浦線

  1943年11月下旬,我父親接到了大隊杜季偉政委的命令:「新四軍陳毅軍長明天晚上從姬莊附近通過鐵路,西渡微山湖去延安,馬上做好沿途的敵軍工作。」我父親隨即安排各處情報人員,密切注視沿線的敵情。接著,我父親還帶了一名通訊員去實地偵察。這一帶鐵路線上的偽軍,經過分化瓦解後,各座炮樓裡都有一些被我們爭取過來的人,過路時只要事先打個招呼,就會安然無恙。可是,這天當我父親走到姬莊偽軍據點時,發現裡面的偽軍沒有一個認識的。經打聽,才知道這些偽軍是昨天剛換防到姬莊的滕縣偽軍縣大隊。

  我父親返回駐地後,又收到了其他據點的敵人也有調動異常的情報。於是,他向杜政委建議:「陳軍長暫時不宜馬上從這裡過路。」但杜政委說:「我已接到軍區首長指示,原定過鐵路時間不能變,無論如何要保護首長的絕對安全。」

相關焦點

  • 《鐵道遊擊隊》:64年光陰似箭,群英遠去,唯「芳林嫂」秦怡健在
    【百部經典老電影巡禮——7《鐵道遊擊隊》】No.164年前的1956年,一部反映抗日戰爭時期魯南鐵路沿線,一支由大隊長劉洪、政委李正帶領的鐵道遊擊隊破壞日軍鐵路運輸線,有力打擊敵人的電影橫空出世。其中,曹會渠飾演鐵道遊擊隊大隊長劉洪、馮喆飾演政委李正、秦怡飾演劉洪之妻芳林嫂、馮奇飾演副大隊長王強、馮笑飾演隊員小坡、鄧楠飾演隊員魯漢、仲星火飾演隊員彭亮、劉非飾演遊擊隊員甲、李鏞飾演遊擊隊員乙、李其珍飾演遊擊隊員丙、崔文順飾演列車信號員、錢千裡飾演食客等。
  • 再彈「心愛的土琵琶」,鐵道遊擊隊紀念館建成一年多吸引百萬遊客
    大眾日報記者 王德琬夜色朦朧,鐵道遊擊隊隊長劉洪飛身爬上疾行的列車,身姿矯健;情急之下,緊張的芳林嫂忘了拉弦便將手榴彈扔了出去,恰巧砸在了鬼子隊長的腳後跟上……電影《鐵道遊擊隊》中的這些經典畫面,早已深深定格在人們心中,讓一代代人永遠記住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微山湖一帶的鐵道遊擊隊的英雄們。
  • 咱鐵道遊擊隊又上央視了,《鐵道遊擊隊鐵道飛虎》在CCTV4《國家記憶》播出,記得準時收看!
    由中央電視臺聯合棗莊市共同拍攝的《國家記憶》之《鐵道遊擊隊——鐵道飛虎》於25、26日兩晚20:00在CCTV4隆重播出。「爬上飛快的火車,像騎上奔馳的駿馬,車站和鐵道線上,是我們殺敵的好戰場,我們扒飛車那個搞機槍,撞火車那個炸橋梁,就像鋼刀插入敵胸膛,打得鬼子魂飛膽喪……」這首被廣為傳唱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描寫的正是在抗日戰場上與日寇浴血奮戰的
  • 張涵予主演《鐵道遊擊隊》:期待與「老洪」早點「見面」
    張涵予出演《鐵道遊擊隊1939》  由楊楓執導的新片《鐵道遊擊隊1939》(暫定名)即將於12月中旬在山東開機,張涵予領銜出演經典角色。影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山東臨城棗莊英勇的「鐵道遊擊隊」與敵人鬥智鬥勇、殊死捍衛家園的故事。  鐵道遊擊隊是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現山東魯南地區的一支英雄的抗日武裝力量,成立於1940年1月25日,時稱「魯南軍區鐵道大隊」。他們以臨城(今山東棗莊薛城區)為中心,依靠群眾,開展遊擊戰術,與日本侵略者展開浴血奮戰,奏響了民族救亡的最強音。
  • 經典電影《鐵道遊擊隊》,扒火車技巧要保密,哪個道具最重要
    山東省南部在地理上叫魯南,魯南地區有個著名的城市,棗莊。雖然棗莊很小,經濟也不怎麼發達,但這個小城市卻擁有中國抗日戰爭中的兩大經典IP,血戰臺兒莊和鐵道遊擊隊。近些年來,關於「鐵道遊擊隊」的影視劇一部接一部地拍,當年的那些鐵道遊擊隊隊員也被塑造成了各種『神槍手』「神自行車手」,讓觀眾們很是無語。
  • 「鐵道遊擊隊精神」激勵棗莊攻堅克難決勝小康
    魯網11月22日訊(記者 杜偉)一首「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一部《鐵道遊擊隊》電影,是許多人對這支傳奇革命武裝隊伍的記憶。棗莊是鐵道遊擊隊的故鄉,鐵道遊擊隊是棗莊最紅的資源、最美的傳奇、最亮的名片,也是激勵棗莊脫貧攻堅路上攻堅克難的精神源泉。
  • 鐵道遊擊隊大鬧日本櫻花節,擊斃岡村寧次特派員,全殲警務段特務
    由於我鐵道遊擊隊對津浦鐵路山東段的破壞,使得日軍的物資運輸無法順利進行,影響其整個戰局發展。他特地打電話給棗莊的日軍司令大山太郎,要求立即恢復津浦沿線的「治安」,同時他指派高級特務吉田一郎去「肅清」鐵道遊擊隊。吉田和大山經過討論,決心加強鐵路沿線的兵力部署,同時派出特務情四處活動,尋找我鐵道遊擊隊的下落。同時日軍還安排了4列裝甲列車在徐州至臨城之間來回巡邏。有運輸軍用物資和部隊的列車,前面一律由裝甲車開路,後面是裝甲車殿後,可謂戒備森嚴。
  • 鐵道遊擊隊創始人之一,曾經的「甲級」抗戰英雄,為何投敵
    相信我們大家都看過鐵道遊擊隊,這部電視劇。先不說內容咋樣,就其歌曲來說是非常不錯的。「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熟悉的歌曲再次響起,很容易把我們的思緒拉回到那個不平凡的時代。在抗戰初期以及抗戰中後期,我黨在很多地區的敵後根據地都建立了鐵道遊擊隊。啥是鐵道遊擊隊?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鐵道遊擊隊。在當時,鐵道遊擊隊是由一些愛國的仁人志士自發組成的抗日小分隊。其主要活躍在各個重要鐵路附近。
  • 鐵道遊擊隊創始人 當過甲級戰鬥英雄 最終卻投敵叛變 下場悽涼
    1940年7月,為便於統一領導和指揮,這三支鐵道隊被合編為魯南鐵道大隊。從此,鐵道遊擊隊進入大發展時期。  鐵道遊擊隊創建時,條件非常惡劣。日本侵略者在魯南大搞「強化治安」,瘋狂地「掃蕩」,使魯南抗日根據地部隊供給渠道中斷,處境十分艱難。那時,部隊分散在各個地區,實力相對弱小,裝備也很差,當地的群眾又沒有完全發動起來。而敵人在兵力上佔有絕對優勢,並擁有近代化的裝備。
  • 百年百人百事|鐵道遊擊隊政委張鴻儀
    在臺兒莊清真南寺的院子中擺放著幾根原來建築上使用的四根石方柱,石方柱上刻著的文字落款是張守義,清末民初臺兒莊有名的回族書法家,他的另一個身份是鐵道遊擊隊政委革命烈士張鴻儀的叔父。獨立支隊轄微山湖大隊、鐵道大隊(對外稱鐵道遊擊隊)和沛滕縣大隊,分別為第一、二、三大隊。楊廣立任支隊副政委兼二大隊政委,劉金山、王志勝分別為二大隊正、副大隊長。    是年底,鐵道遊擊隊(即第二大隊)大部武裝升級為主力,第三中隊劃歸文峰大隊,僅剩下20餘人,政委楊廣立調走。為加強鐵道遊擊隊的工作,上級決定讓張鴻儀兼任鐵道遊擊隊政委。當時遊擊隊活動在敵佔區,不能像根據地那樣動員青年參軍。
  • 老電影《鐵道遊擊隊》裡的劉洪扮演者逝世,享年88歲!
    在茫茫的夜色中鐵道遊擊隊隊長劉洪飛身爬上急速行駛的列車,這矯健的身姿讓人迷戀,緊張的芳林嫂忘了拉弦便將手榴彈扔了出去,恰巧砸在了鬼子隊長的腳後跟上……這一幕影視經典的片段是黑白電影《鐵道遊擊隊》,那是早已成為幾代觀眾的集體記憶。
  • 鐵道遊擊隊的老交通員秦明道,為掩護同志突圍壯烈犧牲
    在電影、小說《鐵道遊擊隊》中,有個老交通員馮大爺,經常穿越敵佔區,冒著生命危險,為鐵道遊擊隊秘密傳遞各種情報。其實,在真實的鐵道遊擊隊中,馮大爺的人物原型叫秦明道。他是山東滕縣彭樓村人,1881年出生在一個富裕的農民家庭。後來家道中落,被迫輟學回家務農。
  • 「上影三馮」馮喆馮奇馮笑,主演《鐵道遊擊隊》,常被誤為三兄弟
    No.1「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對於這首老電影《鐵道遊擊隊》插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許多人不僅會唱,而且只要旋律一響起,腦海中就立刻閃現出電影裡遊擊隊員小坡彈著土琵琶,高聲歌唱的畫面……小坡是由著名表演藝術家馮笑飾演的。
  • ...脫貧攻堅看山東丨「鐵道遊擊隊精神」激勵棗莊攻堅克難決勝小康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秦文 棗莊報導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棗莊是鐵道遊擊隊的故鄉,鐵道遊擊隊是棗莊最美的傳奇、最亮的名片,也是激勵棗莊脫貧攻堅路上攻堅克難的精神源泉。
  • 《鐵道遊擊隊1939》12月開機,張涵予出演經典角色「老洪」
    新京報訊(記者 滕朝)9月28日,由楊楓執導,華誼兄弟電影出品的新片《鐵道遊擊隊1939》(暫定名),即將於今年12月中旬在山東開機,張涵予將領銜出演經典角色「老洪」。如今,該片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前期美術組正在山東境內選景搭建。
  • 兩版《鐵道遊擊隊》演員對比,05版老戲骨也多,但為何秦怡馮喆版更...
    原創 DJ雅清 老電影的那些事▲點擊上方關注 「老電影的那些事」一部優秀的作品,仿佛總是逃不開被無數次翻拍的命運。《紅樓夢》是這樣,《射鵰英雄傳》是這樣,《鐵道遊擊隊》也是這樣。
  • 鐵道遊擊隊夜闖臨城,打死日軍隊長高崗,收到一箭雙鵰的戰鬥效果
    魯南鐵道大隊的一次次勝利讓日偽軍聞風喪膽,惶惶不可終日。為了增加防禦,打擊鐵道隊,他們在臨城車站建立了鐵甲列車大隊和鐵道警備大隊,又專門從濟南調來了特高科長高崗任隊長。高崗是個中國通,他採用中國民間「拜把兄弟」的方式,與臨城附近50個鄉的保長們結拜為兄弟,從而建立起自己的情報網。
  • 85版《鐵道遊擊隊》演員近況 張甲田成導演 牛娜退休 張學浩76歲
    上海電影製片廠於1956年拍攝的經典老電影《鐵道遊擊隊》,給廣大影迷留下的印象實在太深刻了。以至於每當聽到「爬上飛快的火車,像騎上奔馳的駿馬……」的歌聲,我們眼前首先浮現出的,基本上都是56版老電影中的那些精彩畫面。《鐵道遊擊隊》原本是作家劉知俠創作完成於1954年的長篇小說。
  • 真實鐵道遊擊隊隊長原型劉金山,後來最終結局如何?什麼軍銜?
    大家都知道鐵道遊擊隊一號人物就是大隊長劉洪,那麼你知道在真實的歷史上,劉洪的原型是誰嗎?其實有兩位,一位是鐵道遊擊隊第一任大隊長洪振海,後來不幸犧牲。一位是臨危受命接任隊長的劉金山,他也是鐵道遊擊隊最後一任大隊長。小說《鐵道遊擊隊》一號人物劉洪的名字,就是從洪振海和劉金山中各取 一字組成的。
  • 真實鐵道遊擊隊隊長原型劉金山, 後來最終結局如何? 什麼軍銜?
    大家都知道鐵道遊擊隊一號人物就是大隊長劉洪,那麼你知道在真實的歷史上,劉洪的原型是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