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4天空氣品質為「良」了,氣溫也終於到了零上,烏魯木齊人民洋溢在一片迎接春天的喜悅之中。是時候總結一下即將過去的這個冬天裡烏魯木齊的空氣品質了。
哦,今天的藍天已經讓你忘了霧霾裡的烏市是什麼樣的?那先來幾張圖感受一下:
這些照片均來自網絡上近兩年關於烏魯木齊霧霾的新聞,是不是很帶感。
別急,更帶感的還在後面。
全球制霸
先來點兒刺激的,選幾個今冬我大烏魯木齊在全球名列前茅的日子吧。↓
▍上圖為2017年1月22日,全球倒數第二。
▍上圖為2017年1月23日,全球倒數第一。
▍上圖為2017年2月2日,全球倒數第一。
▍上圖為2017年2月11日,全球倒數第一。
▍上圖為2017年2月26日,全球倒數第三。
▍上圖為2017年3月1日,全球倒數第三。
▍上圖為2017年3月9日,全球倒數第一。
上述數據均來自於國內領先的空氣品質app:在意空氣(air-matters.com)。
覺得一下就來全球排名有點聳人聽聞?也有人質疑「在意空氣」平臺目前覆蓋的五大洲56個國家並不能真實反映全球情況。好吧,我們把目光轉向國內。
國內的情況
國內已經有為數不少的網站、平臺、app可以提供各種形式的空氣品質指數查詢,眾多品牌手機也都已在預裝的天氣小掛件中提供了大氣AQI的提醒。整個冬天,用華為手機的烏魯木齊人,應該對通知欄裡動輒彈出的「嚴重汙染請避免出行」之類的提醒視而不見了;用Windows10的PC用戶也對微軟小娜頻頻的空氣汙染警報見怪不怪了。
隨便舉幾個慄子:
▍上圖為2017年1月22日當日數據,全國367個城市倒數第一,來自於www.pm25.in。
▍上圖為2017年3月9日當日數據,全國614個城市倒數第一,來自於墨跡天氣app。
▍上圖為2017年2月全月數據,全國367個城市倒數第二,來自於真氣網(www.aqistudy.cn)。
▍上圖為最近一月(2月22日-3月24日)的最新數據,全國364個城市倒數第一,來自於綠色呼吸(www.pm25.com)。
是否已足夠觸目驚心?再看詳細點。
烏魯木齊從去年11月24日開始密集進入汙染期,到今年3月19日基本結束汙染期(不排除未來短期還會惡化的可能),在長達116天的時間裡,質量為優或良的天氣只有8天,汙染天氣達93%,其中僅是重度、嚴重汙染天氣就達61天,超過了50%。
▍2017年1月烏魯木齊空氣品質指數日歷史數據,全月均為中度以上汙染,AQI指數平均274.8。
烏魯木齊攜喀什、和田、五家渠、石河子等新疆城市,長期霸佔全國乃至全球最差排行榜。在我大新疆面前,唯有印度比哈爾邦、北方邦、中國河北省、河南省部分城市有一戰之力。
如此嚴重的大氣質量問題,為何好像大家都不是很在乎?
鐵肺烏魯木齊人
經常去北京的人應該會發現,但凡霧霾天氣,北京大街上戴口罩的人比比皆是。可是如果你來到了烏魯木齊,哪怕是在pm2.5爆表的嚴重汙染天氣下,在人流大的地方可能10分鐘都見不到一個戴口罩的,更不要說防霾口罩了,難怪有人說烏市人都是「鐵肺」。可能是信息不對稱,可能是自我感覺良好,也可能是有太多更重要的事要關心,總之烏魯木齊乃至新疆人對霧霾這事兒一點都不敏感。
在本地人中間有這幾種為霧霾開脫或是麻痺自己的說法:
1、「北京霧霾太嚴重了,我們烏魯木齊多好」
這種論調只是個人的一廂情願罷了,隨便找一些數據對比就能看出,帝都的冬天比首府汙染小得多。
▍2016年12月-2017年2月北京和烏魯木齊月度空氣品質對比。
2、「烏魯木齊是霧,不是霾。pm2.5就是水汽/霧氣,對身體沒啥影響」
對於前半句,霧是水汽不假,但是水汽是不會顯著提升pm2.5的數值的,否則沿海城市豈不各個爆表?
霧和霾不是同一種東西;
霧:是大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小液滴形成的(也可以是小冰晶,這種叫做冰霧)。雖然凝結核可能也會使小的固體顆粒,不過霧的主要成分是水。
霾:的核心物質則是大氣中的固體顆粒。
中國天氣網對霾的定義:
「霾,也稱灰霾(煙霞),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煙、塵等微粒懸浮而形成的渾濁現象。霾的核心物質是空氣中懸浮的灰塵顆粒,氣象學上稱為氣溶膠顆粒。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氣混濁,視野模糊並導致能見度惡化,如果水平能見度小於10000米時,將這種非水成物組成的氣溶膠系統造成的視程障礙稱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
對於後半句,網上隨手一搜就能證偽,可能他覺得新疆鼻炎咽炎等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還是不夠高吧。
PM2.5的危害
致癌/危害指數:5星
與PM10不同,PM2.5以下的細微顆粒物,人體的鼻腔、咽喉已經擋不住,它們可以一路下行,進入細支氣管、肺泡,再通過肺泡壁進入毛細血管,再進入整個血液循環系統。PM2.5沉澱進肺泡後無法排除,會對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造成很大傷害,引起包括呼吸道受刺激、咳嗽、呼吸困難、加重哮喘、導致慢性支氣管炎、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肺病患者的過早死等。2013年PM2.5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IARC )確認定為一級(最高級)致癌物。
3、「新疆以前的空氣就沒怎麼好過」
這又是一種走向了另一個極端的看法。如果十多年前烏市主城區由於燒煤採暖導致的重汙染是事實,那麼近年來烏市周邊的城市和區域大氣質量的惡化也是有目共睹的。引用知乎上《烏魯木齊霧霾如此嚴重,為何大家都不重視》話題裡一條留言作為回復吧:
你我能做的
真相如此殘酷,已經到了你我不得不重視的地步了。
筆者並非環保專業人員,沒有能力對霧霾的成因及治理措施進行分析,既不清楚霧霾同各類疾病的聯繫,也不懂得如何在環保和經濟發展之間的拿捏,只能就公開渠道能收集到的信息做一些整理和分享。一堆數據和文字,就是想提醒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們,不能再渾渾噩噩的吸霾了,承認問題的存在是一切改變的開始。
雖然霾季基本已經過去,但是未來幾年內它還是會回來的。給吃瓜群眾們提幾個不專業的建議:
手機上安裝大氣質量類的app,多關注環境汙染指數,適當調整生活工作安排。
汙染天氣出門務必佩戴防霾口罩,注意不是基本沒有防pm2.5功能的普通口罩。
家中有條件的安裝新風系統,沒條件的也應該購置小型空氣淨化設備。
多向身邊的人宣傳防霾知識,加強對老人孩子等體弱群體的防護。
對於環保專業人士,希望你們持續努力,民眾的關注其實既你們的推動力,也是你們的權力來源。治理霧霾並非一朝一夕的事,請不要讓經濟還沒有發展起來,環境先被搞壞了。你們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在一點一滴的改善我們共同的家園。這事兒,很有意義。
愛一個人,才會希望她變更好。愛一個城市也一樣。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