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譯製片裡的羅曼警長飾演者,在《勇敢的米哈依》中演誰?

2021-01-13 騰訊網

很多觀眾,當年都是通過羅馬尼亞譯製片《最後一顆子彈》了解到了影片裡的主人公羅曼警長的不凡的身手與神勇的智慧。

《最後一顆子彈》在國內公映的時間在1981年。

影片裡的羅曼警長有一些憂鬱,一旦他有什麼心思的時候,就會到墳地裡,向他的戰友傾訴內心的情懷,這樣,電影裡的羅曼警長就很容易引動中國觀眾的同情心,覺得他是一個情感飽滿、內心深沉、急公好義的男子漢標配角色。

至於他為什麼會懷念那個身在墳墓裡的戰友,《最後一顆子彈》裡並沒有解釋。

而電影的前集《清白的手》,直到八十年代的最後一年才引進中國,在這部電影裡,交待了羅曼警長的戰友的個性與風格。與這個後來由「莫多萬警長」演員扮演的角色,羅曼警長要正氣凜然得多。

羅曼警長是羅共的正宗黨員,被上級委派到警察局從事負責工作,他顯然不適應這種整天與各種人渣作鬥爭的生活,一度時期,經常向領導提出調離的請求,盼望直接奔赴戰場,與正面可見的敵人,殺一個痛快淋漓。

羅曼警長在警察崗位上,篤信法律的作用,認為對付壞蛋,必須依靠法律這一準繩。他的這一原則,受到了他的戰友「米克洛萬警長」的挑戰。「米克洛萬警長」認為法律是遠水救不了近渴,根本無法肅清那些人渣壞蛋,最有效的辦法,還是用子彈說話,用槍桿子行使正義。

不能不說「米克洛萬警長」這個上不了臺面的做法,在現實中卻行之有效。羅曼警長後來在實戰中不得不接受了「米克洛萬警長」的理念,也開始用子彈發言,讓法律先站一邊去,因為法律是條款,不是執行者,坐等法律去行使正義,只能縱容怙惡不悛。所以,羅曼警長漸漸地也像戰友那樣劍走偏鋒,身上多了一點邪氣,但卻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在《最後一顆子彈》裡,一彈定音,消滅了上一集中放虎歸山的終極頑匪。

所以,羅曼警長很可愛,他沒有向掉書袋子方向發展,反而更接地氣,情不自禁地身體力行起「暴力萬能」來。這也是娛樂片的孤膽英雄共性的風採。

這樣的男子漢是人見人愛的吧。到了羅曼警長第三部《單獨行動》中,吝嗇的編導,終於給羅曼警長安排了一位來自首都的共青團姑娘,對羅曼警長由開始的嫌棄到後來的芳心暗許,開掘出了羅曼警長身上更帶有男子漢風範的一個維度。

只是影片最後,羅曼警長生死未卜,留下了一個懸念。面對著姑娘在他身邊的真心告白,觀眾比他還要著急。

扮演羅曼警長的演員是羅馬尼亞的一位著名演員,他名叫伊拉裡昂·喬巴努,生於1931年。

他曾經當過工人、海員、編輯,曾經在工人大學學習過,後畢業於戲劇電影學院。

他拍的第一部影片是在1959年的短片《一次早晨》中,而有意思的是,他告別影壇的最後一部電影,也是一部短片。

1960年,他在《渴望》中扮演角色,這是一部表現羅馬尼亞土地改革的電影。影片1962年由長影譯製在中國放映過。

1962年,他在《1929年的魯賓城》中扮演角色,影片1963年曾經由長影譯製在中國公映。

之後他曾在一系列影片中扮演角色,有的電影,他還獲得過表演大獎,只是這些影片無緣在中國放映,中國觀眾難以見識到他的不斷成長的演藝風採。

1971年,他出演了史詩巨片《勇敢的米哈依》。

他在《勇敢的米哈依》裡扮演哪一個角色?

影片裡,他扮演米哈依手下的一員猛將史託依。

《勇敢的米哈依》裡薈集了當年羅馬尼亞一幫著名的演員,他們的面孔,我們中國觀眾在其它電影裡都曾經見識過,可以說是一幫陌生兼具熟悉的老朋友。

普瑞達

在「勇敢的米哈依」手下的大將中,最帥的一位,應該數得上是《神秘的黃玫瑰》中的一號男主角扮演的普瑞達。

在影片裡,他不見了「黃玫瑰」遮天蔽日的絡腮鬍須,露出了稚嫩清秀的面部輪廓,幾乎讓人難以置信他就是那個看上去很有江湖氣的「黃玫瑰」。

普瑞林可以說是電影裡「勇敢的米哈依」手下部將中比較引人注目的一位,他後來在一場戰役中,滑入河中,電影用一個特寫鏡頭,表現他扒著河岸,不敵身重,滑入河中,壯烈犧牲。

打掃戰場的時候,「勇敢的米哈依」多次詢問這個手下愛將的去向,身邊的其他人告訴普瑞達已經戰死沙場的時候,「勇敢的米哈依」黯然神傷,電影藉助這個人物表現了戰場殘酷性的一面。

羅曼警長的扮演者伊拉裡昂·喬巴努在影片裡出演的史託依,隸屬於當時「勇敢的米哈依」所在公國瓦拉幾亞的一個背景雄厚的布澤斯庫家族,「勇敢的米哈依」能夠登基上位,一方面是與他進貢奧斯曼土耳其蘇丹有關,另一方面,也少不了國內的大族支持。

普瑞達

電影裡,掛著「布澤斯庫」族姓的有三個人,一個就是我們上面所說的普瑞達。

中為拉杜

另一個就是留著毛鬍子的名叫拉杜的男人。

史託依

另一個就是伊拉裡昂·喬巴努扮演的史託依。

這三個同屬於「布澤斯庫」家族的男人,最初出面的時候,是影片開始,奧斯曼將領希裡姆帶著當時的公國大公送給蘇丹的本族男孩,準備回國的路上。

三個「布澤斯庫」家族的男人,攔住了去路,是不想讓本族的男孩被奧斯曼土耳其人帶走。實際上,當時土耳其軍隊裡的很多士兵的來源徵召,都有著從東歐附屬國裡掠去的男孩那裡培養的習慣,影片裡的那些羅馬尼亞男孩,被奧斯曼土耳其人帶去,目的是培養他們的好戰性格,日後成為奧斯曼攻掠世界的炮灰。

因此,這些男孩的命運註定是悲慘的,所以,三個「布澤斯庫」家族的男人保護自己本民族的未來,體現出他們很有擔當意識。

當時,「勇敢的米哈依」懷著更長遠的抱負,讓三個男人網開一面,不要與奧斯曼土耳其人糾纏。

之後,在影片裡「勇敢的米哈依」作出重要決定的時候,都有史託依的身影,可見,「勇敢的米哈依」有所行動,史託依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執行者。

但是,他也有自己獨特個性的時候。當「勇敢的米哈依」攻下另一個公國特蘭西瓦尼的時候,對俘獲的貴族重臣,「勇敢的米哈依」採取了懷柔政策,放他們一馬,而史託依在影片裡跳將出來,意圖阻止「勇敢的米哈依」的這一示好之舉。

不過,他最後還是服從了「勇敢的米哈依」的宏遠意志,電影通過他的莽撞與衝動,襯託了「勇敢的米哈依」的高瞻遠矚,志在千裡。

總體來說,史託依在影片裡並沒有什麼突出的表現,也沒有以他的靚眼而給人以明晰的印象,在電影裡,他虎虎有生氣,在很多鏡頭裡,都有他的身影,是一個不錯的背景板。

三年後的1974年,《勇敢的米哈依》的續篇《不朽的人》開拍,伊拉裡昂·喬巴努在影片裡再度扮演重要角色。

《不朽的人》講述了米哈依被害之後發生在他下屬部將身上的故事,但在敘事風格上與《勇敢的米哈依》完全不同。《勇敢的米哈依》是歷史正劇,而《不朽的人》只能算得上傳奇劇,影片裡也沒有什麼宏大的場面,主要刻畫了個人的情感衝撞與衝突。

在影片裡伊拉裡昂·喬巴努扮演一個叫瓦西裡的部將,他與米哈依的大將安德烈有一段情感的糾結。

當年他的情人被安德烈當成出牆的紅杏採去,現在再次相遇,肯定要舊怨復發,兩人之間一直針尖對麥芒。

後來在米哈依的統一國家的精神感召下,兩人盡釋前嫌,一起共同對付阻礙前進的敵人。史託依在保護城堡的戰鬥中,與敵人同歸於盡。

伊拉裡昂·喬巴努在影片裡扮演的瓦西裡有一點痞相,遠不如一號角色安德烈那麼大義凜然,可以看出,伊拉裡昂·喬巴努的表演空間還是比較廣闊的。他在兩部有關米哈依的電影裡,分飾兩個沒有關係的角色,卻各有千秋,個性彰顯,可以看出,他的演技還是具有無可挑剔的功力的。

伊拉裡昂·喬巴努日後還在多部羅馬尼亞電影裡扮演角色,但這些影片大多沒有引進中國,我們查了一下資料,直到2004年,他還在電影電影短片《無聊》裡扮演角色,而這部電影的導演也正是他本人。

《特倫特》劇照

他最後一部電影長片是1995年拍攝的《特倫特》,表現的是20世紀初流傳在多瑙河三角洲的一個亡命之徒的故事,但這部影片並不理想,評價不高。

伊拉裡昂·喬巴努於2008年9月7日在羅馬尼亞的布加勒斯特去世,終年77歲。

他在中國觀眾心目中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依然當數羅曼警長系列,在八十年代那個中國電影視域尚不開闊的時代,他的三部羅曼警長系列影片均引入國內,可見他的影片很為中國觀眾看好,也融入了中國觀眾的記憶之中。

本文由「文學私秘」原創,揭密文化隱衷,袒現創作要津,把握人性意旨,透視靈魂真相,敬請指正。如要轉載須徵得本人同意,並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羅馬尼亞電影《勇敢的米哈依》的愛情描寫,看似閒筆,卻事關主題
    《勇敢的米哈依》裡表現的恢弘而富有氣勢的米哈依率領軍隊,伏擊土耳其軍隊的戰爭場面,在世界歷史書中卻幾乎看不到一丁點記載。這樣,《勇敢的米哈依》這部電影便顯得有一些奇怪,它好像在現行的世界歷史中,硬性地撕開一個裂口,然後在這個短暫暴露出的裂隙中出現的時間與空間裡,插入一個世界歷史對他毫無興趣的「勇敢的米哈依」,來展現他的超人的意志與非比尋常的豐功偉績。這就是羅馬尼亞電影的尷尬。
  • 《勇敢的米哈依》後傳《不朽的人》把米哈依之死歸因於紅顏禍水
    在《不朽的人》中,還引用了《勇敢的米哈依》裡的部分鏡頭,主要是米哈依的大將科斯泰亞在高燒誕妄之中,腦海裡出現了身著白色襯衫的米哈依縱馬揮刀、衝鋒陷陣的影像。這個鏡頭,明顯是從電影《勇敢的米哈依》中剪輯出來的,而這個米哈依的扮演者,在《不朽的人》中卻出演了米哈依手下大將杜米特魯。
  • 羅馬尼亞「莫多萬」警長開篇之作《清白的手》,奠定系列總體基調
    《清白的手》還屬於「莫多萬」警長系列之前的一個系列:羅曼警長系列中的一部,這部電影結尾留下的懸念,在接下來的續集《最後一顆子彈》裡終於「讓子彈飛」了一段時間後落了下來,消滅了《清白的手》裡的終極匪徒。因為羅馬尼亞在二戰時期成了德國法西斯建立起的軸心國中的一員,是納粹的幫兇。所以,羅馬尼亞電影裡多以地下鬥爭為主,不像阿爾巴尼亞電影裡,有它值得誇耀的遊擊隊的存在,而且事實上,阿爾巴尼亞的遊擊隊鬥爭,也曾經贏得盟軍的支持。顯然,羅馬尼亞當時是納粹軍團的一員,是邪惡勢力中的一個分支。
  • 《勇敢的米哈依》因齊奧塞斯庫的阻撓,沒有讓好萊塢演員奪走主角
    《勇敢的米哈依》是羅馬尼亞電影裡具有國際影響的一部電影。該片導演塞爾玖· 尼古拉耶斯庫被稱為羅馬尼亞的史匹柏,可見其聲譽之高。而實際上,史匹柏對他也是讚賞有加。據資料稱,在史匹柏1982年導演的電影《ET外星人》中的小主人公家裡的電視屏幕上,也曾出現過《勇敢的米哈依》中的鏡頭。
  • 羅馬尼亞前領導人齊奧塞斯庫為什麼不喜歡《達基亞人》這部電影?
    當時這部電影與《勇敢的米哈依》一起在中國放映,而這兩部反映羅馬尼亞歷史上不同時期的電影,導演是同一個人,那就是被稱之為「羅馬尼亞的史匹柏」的塞爾玖· 尼古拉耶斯庫,這兩部電影,分別是塞爾玖· 尼古拉耶斯庫導演的處女作與第二部影片。
  • 羅馬尼亞電影《沸騰的生活》中今天事後諸葛亮看出來的不祥之兆
    實際上,我們今天看來,這個電影卻可以說是羅馬尼亞當時的社會思潮的一種折射,而且其中透露出的卻是一種哀遍華林的異兆悲音。《沸騰的生活》的導演塞爾裘也曾經導演過《勇敢的米哈依》。同樣,在《勇敢的米哈依》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整個電影,就是當時羅馬尼亞外交政策的一種復古化表現。
  • 搜狐文化獨家梳理中國電影譯製片66年
    結果是,中國身邊只剩下朝鮮、越南、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幾個好兄弟,「文革「期間的譯製片幾乎全部來自於這幾個國家。  長影譯製有英國影片《送信人》;聯邦德國的《特羅塔》;美國的《紐約奇談》;蘇聯的《記者》;羅馬尼亞的《達吉亞人》《勇敢的米哈伊》;八一廠譯製了日本的《山本五十六》《啊!海軍》;蘇聯的《火》;美國的《巴頓將軍》《翠提春曉》。除了一部分影片在文革後購買版權公映外,還有相當數量的內參片看到的人很少。
  • 《爆炸》是不是羅馬尼亞電影中「摟摟抱抱」模式的代表性作品?
    從當時的觀眾留下來的互相矛盾的回憶中,《爆炸》給他們留下了匪夷所思的印象。如在楊浪所著的《老歌的發現》(2015年版)中收錄的《啊,朋友再見!——「文革」中的外國電影插曲》一文介紹,「『文革』中放映的羅馬尼亞電影不少,要說反映都市生活的《沸騰的生活》有點『莫名其妙』還差不多,但羅馬尼亞片子裡的《爆炸》是很好看的。
  • 《隱秘而偉大》王科達飾演者是誰 隱秘而偉大是什麼意思?根據什麼...
    《隱秘而偉大》王科達飾演者是誰《隱秘而偉大》王科達的扮演者是王小毅。扮演王處長的演員竟是她的前男友這個王處長是那個劇中警局的一個大人物,管理的一處是局裡相當受到上司重用的部分。而他和他的同級的另外一個夏處長,看起來很和諧,卻早就心有異樣。
  • 羅馬尼亞電影《復仇》不僅表現私怨對決,還演繹了二戰時派別爭鋒
    《復仇》在表象上看,它的交鋒對手是在莫多萬警長與鐵衛軍別動隊隊長巴拉班之間,他們之間的仇恨,從上一集《一個警官的控訴》裡就已經奠定,但《復仇》並非僅僅局限於兩個人之間的個人恩怨,更把主要的敘述重點,放在了羅馬尼亞二戰期間的一起重大政治事件中。這就是1941年1月份的鐵衛軍被剿滅的事實。所以《復仇》裡的復仇主線,並沒有延續到最終結尾。
  • 再見了,曲靖羅曼大酒店!|大酒店|曲靖|地標性建築
    「羅曼大酒店被拆啦?」隨著復工復產的穩步開展,人們都從蹲家隔離中走上街頭開始逐漸恢復工作和生活,城市開始轉動。上班路上偶然抬頭看見大轉彎附近這一標誌性建築的拆除,恍如幻覺。震驚之餘,令人不由得心生感慨。這座老舊的地標性建築拆除之後,是城市繼續前進的步伐。
  • 【在線羅馬尼亞電影】北影經典譯製片《沸騰的生活》
    影片基本信息 導演: 塞爾玖· 尼古拉耶斯庫 主演: 米爾恰·阿爾布列斯庫 / 希·阿爾塞克 / 馬爾加·巴爾布/ Jean Constantin / 伏拉第米爾 格伊坦 類型: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羅馬尼亞
  • 盤點《天裝戰隊護星者》中護星天使的飾演者
    盤點《天裝戰隊護星者》中護星天使的飾演者降臨地上界的五位年輕的護星天使操縱著護星卡片、天裝術以及護星銃和護星機等諸多不可思議地力量,守護地球和芸芸眾生是他們的使命。千葉雄大阿拉塔的飾演者日本演員、雜誌模特、主持人。
  • 追憶那些記憶深處的譯製片配音「女神」
    從國外引進並翻譯成中文的影片被稱為譯製片,譯製片早期的主要生產者是長春電影製片廠和上海電影製片廠的翻譯片組,而後來專門生產譯製片的,則是上海電影譯製廠,在素有「配音之父」陳敘一的領導之下,譯製片曾進入了一個輝煌時期,成為幾代人的集體記憶,尤其是那些為譯製片配音的「女神」們,更是深深地鐫刻在幾代觀眾記憶的深處,讓我們一起去追憶那個流金歲月心中的「女神」們。
  • 紫衫龍王:《倚天屠龍記》中的武林第一美女,她的飾演者都有誰?
    《倚天屠龍記》 【紫衫龍王:《倚天屠龍記》中的武林第一美女,她的飾演者都有誰?】 黛綺絲這個名字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有點陌生,似曾相識但又想不起來是誰,但如果說紫衫龍王,那就恍然大悟,人盡皆知。
  • 「坦克」塔裡克-巴貝茲:我已進入野獸模式,想三戰羅曼
    儘管在2019年11月16日「ONE 冠軍賽:龍騰歲月」的比賽中,摩洛哥「坦克」塔裡克-巴貝茲沒有抵擋住羅曼-凱克利亞的重拳和復仇怒火,在第二回合被擊倒在擂臺上,失去了拿到輕重量級踢拳金腰帶的寶貴機會。
  • 1987年,羅馬尼亞的「花朵「為誰凋零?
    蘇聯解體前夕的1987年,羅馬尼亞仍有明確法律禁止墮胎。地處東歐的羅馬尼亞在蘇聯還未解體的前夕,社會失去了活力,人們日漸增長的物質需要與現實社會中的各項禁令之間的矛盾難以調和。而此時此刻,羅馬尼亞一所大學的學生中這種潮流尤為洶湧。
  • 新世界電視劇鐵林妻子是誰演的 關寶慧扮演者張瑤個人資料
    電視劇《新世界》以仨兄弟的故事為主線,講述了北平解放前夕的故事,雖然主打是男性角色,但女性角色的存在也是出彩的,劇中鐵林媳婦關寶慧的飾演者是張瑤。  新世界電視劇關寶慧飾演者是誰  1月13日,電視劇《新世界》首播,不同於一般的諜戰劇,這部劇更多了幾分生活氣息,電視劇圍繞著三對兄弟的命運展開,劇中三兄弟每一個都有自己的cp,老二鐵林老婆關寶慧扮演者是張瑤。  張魯一飾演的角色鐵林,一開始就被告知是一個「不僅那方面不行,還怕老婆的鐵憨憨」。
  • 《簡愛》《佐羅》《虎口脫險》……這批手稿見證譯製片黃金時代
    檔案袋旁的紙張多數已經泛黃,仔細一看,原是上譯廠所藏《簡愛》《佐羅》《虎口脫險》等16部經典譯製片的電影翻譯手稿。這批譯製片檔案,其中部分一直珍藏在上譯廠黨總支書記陳錦培辦公室的一面大柜子裡,此番首度向社會公開展示。記者獲悉,上譯廠共保存了近萬件1949年以來的譯製片檔案,這批檔案近期將參加由上海市檔案局組織開展的第三批市級檔案文獻遺產的申報評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