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風財訊
(來源|風財訊 作者|多面君)
4月20日零點30分,上海「第七CBD」普陀真如板塊的4棟爛尾樓,被7噸炸藥在15秒之內夷為平地。
「上海地震」餘波未平,爛尾樓一炸,原東家徐國良坐不住了
4月22日,徐國良以上海衡源房地產法定代表人的身份,將自己置於媒體面前。
只有他一人,連同兩位律師坐鎮,徐國良說,「我已經不覺得拿回錢,但希望闡述事實,由大家去評判。」
他此次露面,核心內容和此前公開信的陳述差不多,主要是公開了不少例證。
如:稱2019年寶能方3次組織的人員強佔項目現場並傷人的證據;
登報印鑑證照遺失以及申請補辦,不合理操作證據;
衡源訴狀(含買家逾期未付款項,請求協議終止等);
監管籤字書(認為不承認監管,尚未交割,銀行保險箱即被買家獲取)...
風財訊先簡單整理一下徐國良的核心觀點,上海銀行和寶能方的回應;再分解為何這場糾紛會變「口水戰」,或無力回天。
【徐國良最大槽點:拿了3億失掉數百億】
2015年衡源企業開始掛牌賣項目——核心資產包(上海興力達商業廣場、上海建配龍房產和上海濠泉房產,指向百聯中環、徐匯濱江項目)。
據稱,這一批資產包價值200多億,衡源在賣的時候標價155億元,以三項目為抵押前後以多種方式獲得貸款約260億元。
按協議,86億股權轉讓款(按第一期10%、第二期30%、第三期40%、第四期5%、第五期15%)分期支付;69億債權在交割日後承債。
2018年9月,上海銀行引入深圳方瑞投資、深圳朗運投資與衡源交易,籤訂協議,二者支付給衡源企業3億元,後項目股權暫時變更至兩公司名下。
其後,衡源認為上述兩公司嚴重違約,主要是因為沒有按合同,在特定時間(2018年11月20日之前)解決<衡源>流動性問題,認為兩家殼公司根本無力支付交易款。
2019年1月,衡源企業將買家告上法庭,要求終止投資協議。3月再次向兩公司發函。
及至今年1月實名舉報,這一過程中徐國良發聲的核心點為:
1、與衡源籤約,拿下資產包的深圳方瑞投資、深圳朗運投資,就是寶能集團的殼公司。
2、上海銀行引入寶能殼公司,涉嫌違規批貸、虛假審核等,寶能系公司先後共套取約265億併購貸款。
3、衡源只收到了3億元現金,就失去了155億標價資產的一切權利。
4、殼公司在獲取資產的過程中,出現了強佔工地、偽報公司印鑑證照遺失、未經同意獲取資產保險箱、辦理股權出質手續等行為。
(衡源提供:新東家強佔現場導致原主人員受傷鑑定)
【上海銀行稱「嚴重失實」寶能不承認關聯】
對於徐國良的實名舉報,上海銀行曾做出回應表示:徐某某及其實際控制的上海衡源企業發展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因嚴重拖欠巨額債務被我行及其他債權人依法訴至多家法院,其已深陷債務危機及嚴重失信局面。為掩蓋真相、混淆視聽,謀取不法利益,徐某某利用自媒體散布嚴重失實言論。
針對此事,寶能內部人士告訴記者,集團已經在處理對接核實相關情況,相信清者自清。
寶能方在庭審中表示,「我們雖然早期和衡源企業就項目交易商業洽談過,但是最終沒有達成交易。衡源企業稱方瑞和朗運是寶能的空殼公司及下屬名義收購方,不符合客觀情況。「
「寶能公司和方瑞朗運存在比較緊密的商業合作關係,比如共同進行一些投資,但沒有任何持股關係和關聯關係,人員架構也沒有相同的部分。寶能無論如何不承擔交易相關的法律責任。」
而在衡源轉讓中環百聯三個項目事件中,投資方深圳方瑞、深圳朗運並不承認和寶能有歸屬關係。
【或因2大BUG 「無力回天」】
從今年1月實名舉報以來,徐國良、上海銀行、寶能三方就在「口水戰」中爭論不清。
為什麼會出現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況,因為事件本身有2個「難有對證」的BUG。
BUG ONE-寶能的殼?誰能敲定
衡源交易的深圳方瑞投資、深圳朗運投資,是否為寶能系公司?
此事雖然側面例證不少,兩家公司的控股股東均為「深圳建業」,該公司與寶能集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官方信息上無直接關聯點。
即使在股權層層穿透後,多面視界(DMviews)也只看到,深圳建業的實際控制企業「深圳市博騰投資有限公司」的單一法人股東為「深圳訊安投資有限公司」,後者股東為自然人林德義(35%)、林俊良(65%),此二人都是寶能姚振華的舊部。
在一份《工程管理委託協議》中,「寶能地產」也僅以乙方身份出現。(不過協議無時間落款,也未明確炸樓等權責)
徐國良給出了不少「側面證據」。
一個是根據工商材料以及庭審信息,深圳方瑞、深圳朗運的註冊資金僅分別為1000萬元,社保員工信息均為0,沒有任何經營業績,也沒有任何履約能力。
二個是,兩家企業在運營過程中和寶能存在非常複雜的人員、財務、場所的混同,是典型的「項目公司」。
三個是,當時收購談判是寶能集團副總裁葉偉青出面和徐國良、(上海銀行副行長)黃濤談判。
四個是2018年底上海市普陀區規土局發布的《關於普陀區形態規劃展示的報告》,裡提到深圳寶能控股已接盤百聯中環項目。
五個是上海銀行第二次澄清中的表述。
BUG TWO-上海銀行違規?難以獨善其身
徐國良質疑,如果寶能和方瑞、朗運真的只是合作關係,那麼上海銀行如何能審核通過,給兩家0營收0員工的公司收購幾百億的資產?
如果是寶能,實際接盤方「深業物流」(寶能關聯公司)社保人數僅8人、連續三年扣非淨利潤為負(-8.19億元、-6.44億元和-20.87億元),如何能獲得上海銀行120億貸款?
以三項目為抵押,上海銀行計劃批覆的併購貸款為145億,再加上其他貸款,是否突破單一客戶貸款集中度和集團授信集中度超過資本淨額10%和15%的紅線?
上海銀行的澄清公告表示,單一客戶貸款集中度和集團授信集中度未超過2018年末資本淨額10%和15%的紅線。給寶能的貸款利率並未低於5.1%,而是平均利率5.99%,與同期發放的房地產貸款利率水平相當。
這個糾紛,是外界無法獲悉具體內容的,最終走向如何,或只有權力機構徹查才能明晰。
另,上海銀行指,衡源企業嚴重拖欠巨額債務,其實有跡可循。這使得原告與被告一樣,無法獨善其身。
2015年,衡源企業拿下此案三項目時,就是通過上海銀行,以非標通道輸血107億元,利率介於6.2%-6.6%之間,槓桿逼近1:10。
而風財訊發現,當時衡源企業資金已經吃緊。
2014年11月徐國良將所持雲南鬥月股權出質給上海銀行;2015年4月,徐國勝、徐國平、徐國良將所持衡源股權悉數出質給「上海廩溢投資合夥企業」。5月以來又多次出現項目股權出質記錄。
所以才會出現坊間流傳的故事梗概——上海銀行等不及徐國良還款,引入寶能接盤,徐國良只獲3億出局、喊冤揭底。
畢竟其後徐國良的財務狀況與日劇下,比如衡源股權全部被凍結、旗下上海申鑫足球俱樂部欠薪降級瀕臨解散邊緣。
即使徐國良坦言,錢追不回來。但心中的餘念,近20年都沒有平息。
一場驚動上海的爆破,或許是又一場「口水戰」的開始。
但更多人也清楚,一些事實已經無法逆轉。
目前,大家都在等待法院的判決。
(更多信息可聯繫作者微信WY_163_SC)
【事件要點回顧】
「百聯中環廣場」的主人更迭,是這個故事的最好串珠。
2001年-2005年項目主人是四川興力達集團;
2005年8月-2015年,東家變為百聯集團,在這段時間項目完成了(一期)工程並投入運營;
2015年項目再次易主,最終在2016年4月,被衡源企業以89.1億元收入囊中;但工程長期停滯,一期項目成了爛尾樓,一空就是近20年。
2016年,徐國良資金吃緊,將項目逐漸轉手給了上海銀行(旗下的參股公司);
2018年,上海銀行引入方瑞投資和深圳朗運。
2018年12月28日,衡源企業認為此為兩家殼公司,無力支付,要求終止投資協議。
2018年底,(稱寶能方)在《青年報》刊登目標公司印鑑證照遺失;在未交割情況下,拿走受監管的保險箱;2019年1月申請補辦證照。
2019年1月,衡源向中院提起訴訟,要求解除協議。
2019年1月29日,方瑞和朗運在深圳市福田人民法院起訴衡源。新東家繼續在公章、資質、施工現場等方面掌握主動權。
2020年1月,徐國良實名舉報上海銀行副行長違規批貸,寶能涉嫌設局騙資產。上海銀行兩次澄清。
2020年4月20日,百聯中環爛尾樓被爆破。
2020年4月22日,徐國良再次面向媒體…
(對衡源-寶能-上海銀行的「三角戲」,風財訊曾在今年1月做過詳細報導,回復」寶能「查看)
本文為評論,非新聞報導,版權歸屬【鳳凰網房產風財訊】禁止抄襲/鏡像/摘錄,轉載需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