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長距離拉練或高負荷跑跳運動後,會感到小腿骨內側的疼痛。這種疼痛學名叫脛骨痛。小腿痛這種症狀可能會出現在你剛開始跑步的時候,在剛開始跑的幾分鐘特別痛,但是隨著跑步的進行,肌肉活動放鬆後疼痛就開始緩解。也有可能出現在跑步中,突然感到疼痛,有時甚至無法繼續跑下去。如果跑得距離較長,也可能出現在跑步後和快結束了的時候。
疼痛表現:
1、走路時感到疼痛,用手觸也有痛感。有時候會在晚上休息時感到隱痛。
2、在骨面上按壓會有壓痛,有時候痛點比較明顯和集中,有時候則比較模糊。
3、輕微腫脹,痛處局部軟組織會有輕度水腫。
如上文所述,很多的脛骨疼痛在起跑後一段時間,就會自行消失,如果你覺得這樣就好了的話,可沒那麼簡單。先來了解一下我們的脛骨和腓骨:
脛骨,小腿雙骨之一,位於小腿的內側,對支持體重起重要作用,為小腿骨中主要承重骨。
腓骨,屬於小腿雙骨中的另一塊,位於小腿外側,脛骨外後方,較細,是附連小腿肌肉的重要骨骼,並承擔1/6的承重。
產生脛骨疼痛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小腿肌肉附著點由於長期受牽扯、衝擊,骨前凸部的骨膜、骨質產生拉傷或機械性刺激產生發炎而引起。雖說這種症狀沒有「跑步膝」來得嚴重,但是,持續刺激很有可能導致行走困難。由於其症狀很多時候在活動時有疼痛感,但是休息後就消失,觸痛雖然可能一直存在,但是很多人就不會引起重視。起碼不會像遇到膝蓋疼痛這麼緊張。
引起脛骨疼痛的主要原因有:
1、跑步地面過硬
由於長時間在水泥地上或其它較硬的場地上運動,地面彈性差,加速肌腱勞損,使脛骨和腓骨承受較大壓力,尤其是當地面高低不平或是山路等不平路面,脛骨和腓骨還要額外受到扭力。
2.跑姿不穩定
運動中落地緩衝技術掌握的不好使屈肌群過度疲勞。有些跑者腳落地的姿態東扭西歪不穩定,導致脛骨和腓骨受力異常。
3、跑步過度
運動量猛增,跑跳練習過於集中,運動時間過長,使小腿受到較大的反作用力。
4、足型和跑鞋匹配問題
不同的足型要選配合適的跑鞋,不合適的跑鞋不但不會對下肢起到減震等保護作用,而且還會增加下肢的負荷。
5、準備活動不夠多
大家都知道,適當的熱身、準備活動主要是為了讓沉睡的肌肉甦醒,使血液流通更快一些,因為這樣可以避免小腿拉傷等現象。
6、體重大以及體能差
跑步時下肢會承受比自身體重高出數倍的負荷,所以體重過大的人,會更容易使脛腓骨勞損、發炎甚至骨折。而經研究發現,同等體重,同等運動強度,體能不好的下肢承受的負荷會更多。
下面小編給出幾點自己應對康復的措施:首先要排除骨折的情況,所以如果當出現脛腓骨疼痛時,最好先去醫院進行專業檢查。當確認不是骨折則可以自我進行康復治療:
1、保證充足的休息
休息是緩解勞損病症最好、最簡單的方法了,所以在脛腓骨疼痛期間,減少運動量或降低運動強度,甚至休息到完全恢復了再去運動。如果一定要運動,也要選擇不會引起脛骨疼痛的運動,比如輕量的騎單車運動。
2、物理治療
可以在家自己進行「冰敷」,利用比人體溫度低的冷水、冰塊等刺激患處進行初期治療,有止血、退熱、鎮痛、麻醉和消腫的作用。受傷後期則可以改為熱敷,來幫助血液循環加速康復。
3、定製矯形鞋墊及跑鞋
針對不同的足弓,定製選購適合的跑鞋,對腳跟和足弓起到支持作用,也能很好的緩解下肢的負荷,減輕症狀。
4、最後推薦一個針對性的「黃金動作」,對脛腓骨的康復很有效
對於小腿的疼痛還是要有一定的重視的,不要以為跑幾步不痛了就是自己好了。日積月累最嚴重的情況實惠導致骨折的。所以重視起來,真的到不能走路那一天就悔之已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