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畫家傳#
冷謙是一個很神秘的人物,傳說他活了150歲,還有很多仙化的故事。
在明代畫家屬於最為神秘的人物。只知道史料記載:冷謙,明代武林(今浙江杭州)人。字啟敬,號龍陽子。洪武初以善音律仕為太常協律郎。相傳元末已滿百歲,卒於明永樂年間。
善養生,著《修齡要旨》,是明代一部內容豐富的氣功與養生保健專書。有運動健身法,屬坐功類,共八段:一閉目冥心坐;二鳴天鼓;三撼天柱;四赤龍攪水津;五搓手熱;六背摩後精門;七左右軲轆轉;八攀足頻。有記載:冷謙,明代醫家。於養生術頗有研究,提出六字延年訣,即「噓、泗、呵、吹、呼、嘻」,於調攝、養生、四季起居、自我按摩等方面,均有獨到見解,所著《修齡要旨》,後輯入《頤身集》。
只能實錘他是一個很懂養生的道家人物。同時還是個擅長音律的人物。
又有記載:冷謙為明初道士。生卒年不詳。字啟敬,或曰起敬,道號龍陽子。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或曰嘉興(今浙江嘉興市)人,或曰武陵(今湖南常德)人。道士行藏不詳,現存記載僅見其從事音樂、繪畫之事。《明史·樂志》載,吳元年(1364),明太祖「置太常司,其屬有協律郎等官。元末有冷謙者,知音,善鼓瑟,以黃冠隱吳山(在今浙江杭州市)。召為協律郎,令協樂章聲譜,俾樂生習之。……乃考正四廟雅樂,命謙較定音律及編鐘、編罄等器,遂定樂舞之制」。光看其生平就有多個版本,這就非常神秘了。所以稱他為最神秘的人物,一方面就是道士往往飄乎不定,低調,而且有個性,經常玩個失蹤玩個雲遊四方啥的,道士又喜清心寡欲,不爭名利。另一方面可能比較隱世,不太接觸世俗。而本文寫的明代畫家傳所依據的:明末清初人姜紹書所撰之《無聲詩史》記載最詳細:「仙人冷謙,字起敬,武陵人,道號龍陽子。洪武初以善音律仕為太常協律郎,蓋百餘齡矣,……(元)中統(1260~1263)初,與邢臺劉秉忠從沙門海雲遊,書無不讀,尤邃於《易》及邵氏《(皇極)經世》,天文、地理、律歷、眾技皆能通之。至元間,秉忠入拜太保,參中書事,君乃棄釋業儒,遊於霅川(今浙江吳興縣南),與趙子昂(孟)遊四明衛王府,睹唐李將軍畫,忽發胸臆效之,不月餘,山水、人物,悉臻其妙,……由此以丹青名於時。蒞淮陽,遇異人,授中黃大丹,出示平叔(張伯端)《悟真》之旨,悟之如己作。至明百數十歲,綠鬢童顏,如方壯時。所畫《蓬萊仙弈圖》,尤為神物,圖後有張三丰題識,二仙之跡,可稱聯璧。先生於永樂中有畫鶴之誣,隱壁仙去。」《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引《巳瘧編》云:冷謙曾「遇異人傳異術。有友人貧,不能自存,求濟于謙。謙曰:『吾指汝一所往焉,慎勿多取。』乃於壁間畫一門,一鶴守之。令其人敲門,門忽自開,入其室,金寶充牣,蓋朝廷內帑也。其人恣取以出。」後被查出,官差逮冷謙,謙隱身入瓶中。逮者「以瓶至御前,上問之,輒於瓶中應如響。上曰:『汝出,朕不殺汝。』謙對:『臣有罪不敢出。』上怒,擊其瓶碎之,片片皆應,終不知所在」云云。
總結下來,冷謙神秘歸神秘,但是也是一個全才,琴棋書畫可謂樣樣精通了,懂養生,專業的音樂家,還留下養生專著。也是一個很值得稱道的全才之人了。
講實話冷謙的畫家傳,我已經不知道怎麼寫才好了,只好引用這些記錄吧。
冷謙作品:
《白嶽圖》
《蓬萊仙弈圖卷》
松鶴秋雲圖
冷謙很神秘,不過他留下了"養生十六訣"、《琴聲十六法》,尤其是養生之法現在還被養生者所提倡併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