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鍛鍊表達能力?把故事交給孩子講是關鍵,輕鬆培養表達思維

2020-12-23 鯨魚奶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隨著時代的改變,家長們開始逐漸注意到關於一個人的發展,尤其是在進入大學和出到社會後,關乎一個人的智商問題真的不是那麼的重要的,反而在人際關係的處理上更需要花費一番心思。

而在人際交往中,佔據主要因素的就是關於孩子的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真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鍛鍊出來的,更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學會的,更不是一個人自言自語就會無師自通的。關於能力的表達是一門學問,分為語言表達和神態以及動作表達。而且語言表達不僅是簡單的說什麼的問題,這其中還包含著對人物細節的觀察,要做到察言觀色,揣測他人的心情和所述語言中是否隱含著潛在涵義,同時在發表言語的時候還要做到對言辭應用上的合理採用以及邏輯順序的正確搭配…

而動作表達則是一種對語言表達的輔助,可以達到對我們所發表的言述進行更加生動的闡釋和情感渲染,很多時候,一個眼神,一個細微的動作,就可以傳達出很多情感。

總之,關於表達能力的鍛鍊不容小覷,家長們在育兒過程中要儘早的關注對孩子的表達能力的訓練。

一:表達能力也是成功的一大因素

哈佛大學首位女校長吉爾平福斯特在在一次演講中說:"很多時候,給我們生活帶來翻天覆地變化的往往是那些將語言視為行動的領袖們。這些領袖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有超強的語言表達能力。"

之前看了一個電視綜藝節目叫做了不起的孩子,其中有一個名叫李欣蕊的小女孩子,其在節目中的表現得到了廣大網友的好評。在節目中,這個孩子說話淡定自如,有理有據,邏輯清晰,語言表達能力很強。這不免讓家裡有小孩的家長們感到豔羨,也開始注意到自己家小孩在表達能力上的表現。

確實,很多小孩子都會表現出不愛說話的樣子,總是在人前保持沉默,即使他人主動問話也是惜字如金的一種狀態,或者是說話很沒有邏輯性,常常讓人摸不著頭腦,不免另一些家長感到著急,也試過教孩子說話的方法,但越是強迫孩子說話,孩子反而越膽怯,越是糾正孩子的語法錯誤,往往導致孩子也失去了耐心,或者是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變得自信心大減。

二:語表達能力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很大影響

孩子的表達能力弱,還有家長認為是孩子年齡小的問題,覺得不用刻意的去訓練,等孩子長大自然就會變好的,實則不然。要知道孩子的各項能力發展的基礎期是在7歲之前,而在這個階段時鍛鍊和培養孩子各項綜合能力的關鍵時期。

我們常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這也是有科學依據的,很多時候一些基本的能力技巧不及時的傳授給孩子,等過了這個打基礎的時間段後,還想培養和糾正就已經晚了,也不是無法再進行提升,而是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這對孩子的成長學習也會造成阻礙。

孩子表達能力弱可能會造成什麼不良影響,家長們要有所了解:

1.性格變的自卑內向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說話含糊不清楚,可能在家長們看來是一種可愛的表現,常常會忍俊不禁。但是當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清晰,家長的哈哈大笑可能就會被孩子們理解為嘲笑,而自身無法正常準確的進行表述,也會造成孩子"干著急"的局面,漸漸地,孩子就會變得不愛說話,性格也開始自卑,這對今後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2.對人際交往造成影響

當表達能力薄弱的時候,可能就會出現詞不達意或者不能準確的將自己的想法進行正確的表述,甚至有的時候會出現表述意義扭曲的情況,這對於與外人之間的溝通交流都是會造成阻礙的。

3.對孩子的學習造成影響

有的家長可能會覺得孩子的表達跟學習有什麼關係,這就是對表達的使用沒有認識全面,很多人是這樣的,他們的表達能力弱就是因為缺乏邏輯性,分不清主次關係,而這可能不僅僅只影響到孩子的表達上,更可能會將自己的想法思維應用在學習之上,而多數學科都是涉及到邏輯思維能力的運用的,還有一些語言文科類的學科,孩子的表達能力弱,在學習上也是會受到阻礙和影響的。

所以,鍛鍊和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非常重要,有家長們也有意識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能力,卻不知道怎麼去訓練,或者是摸索不到正確的方法。

三:說故事比讀故事更有效果

培養表達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家長們要根據孩子自身的性格以及心理特點等,抓住時機來對孩子循序漸進的進行表達能力的訓練。

孩子的表達能力是需要孩子自己去認知的,讓他們認識到表達能力的重要性,表達能力也是家長有意識去培養的,能讓他們在今後的社交中更加的得心應手。

而對於孩子貪玩好動的天性,往往一本正經的理論式傳授不會通常不會起到很好的效果,家長們更多採取的是寓教於樂的教育訓練模式,讓孩子在輕鬆有趣的狀態下潛移默化的學習以及提升表達能力水平。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聽過"張爸爸"這個稱號,"張爸爸"本命張大光,是臺灣故事屋創辦人,也是臺灣第一位引領"說故事"風潮的人物。別人人都鼓勵孩子多讀故事,他卻認為相比較於讓孩子去聽故事和讀故事,都不如讓孩子自己說故事。

"張爸爸"說,喜歡聽故事的孩子長大自然喜歡閱讀。每天就抽出15分鐘的時間,一天講一個故事,就能增強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創意想像力和對閱讀的熱情。

但是如果換作讓孩子自己講故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和父母之間就可以進行交流互動,更好的幫助孩子理解故事的內容和含義,而孩子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注意力也會更加的集中,也會展開更為寬泛的思考,他們會在腦海裡思考如何用自己的語言去組織故事劇情,怎麼樣才可以讓一個故事在講述出來的時候更加的生動形象。

很多家長都有試過給孩子講事故來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現在不妨試著讓孩子自己來講故事,效果可能會更好。

四:如何讓孩子在講故事中提高表達能力?

1.注意故事的選取

注意,讓孩子自己講故事也不是隨便什麼故事都可以的,而是要選擇適合孩子表的故事,孩子本身是有表達能力基礎的,這時候的故事是以培養和鍛鍊孩子的概括能力為主,所以不要挑選難度係數過大的故事讓孩子進行鍛鍊。

2.家長們注重互動

在孩子講故事的時候,家長們要注意互動,因為這個時候其實孩子心裡也是緊張的,而家長的參與就可以緩解孩子的緊張,家長還可以為孩子做表率,讓孩子從觀察中學習和模仿,達到一種潛移默化的提升過程。

3.注意語言神態和肢體動作相配合

要注意講故事不僅僅動嘴把故事說一遍,要想說好一個故事是需要聲情並茂的,家長們對孩子有指引,讓孩子學會在講故事的時候注意動作和神態上的配合,讓語言表述更加的生動形象,比如在以某一種動物視角來進行陳述的時候,孩子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認知來進行動作模仿和語音神態模仿,這都是對孩子表達能力的鍛鍊和提升。

要想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並不難,找對方法是關鍵,讓孩子自己講故事,從快樂參與中得到提升。

我是鯨魚媽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如何鍛鍊孩子表達能力?讓孩子學會講故事,父母做孩子忠實的聽眾
    鍛鍊表達能力先學會「講故事」很多人會覺得,講故事是一件太小兒科的事情了,可你真的能夠講好故事嗎?一個好的故事,不僅需要邏輯清晰,結構合理,更需要條理清晰地表述出來,還要考慮如何引人入勝,如何更加有感染力。現在,你還認為講好故事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嗎?
  • 如何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愛說話會表達善溝通
    這是因為兩個孩子成長的環境不同。老大的時候,年輕的父母沒有經驗,還不懂得如何養育孩子,缺乏早教啟蒙的方法,不知道怎樣跟寶寶互動,容易錯過孩子語言能力開發的黃金時期。到了二胎的時候,父母已是輕車熟路,心態也比較放鬆,所以二寶的語言表達能力往往比老大好!那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做才能讓寶寶愛說話會說話呢?
  • 別小瞧給孩子講故事,從小培養「故事思維」,提升孩子的競爭力
    孩子通過講故事,可以鍛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有利於提高孩子聽、說、讀、寫的能力,同時鍛鍊孩子的思考能力,和邏輯思維。孩子在學著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會不斷修正自己的羅輯思維,填補邏輯中的漏洞,從而不斷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故事將有聯繫的故事情節聯合起來,組成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孩子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梳理事件發生的起因,經過,結尾,可以鍛鍊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理解能力和邏輯能力,使孩子面對現實生活時能夠擁有更好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 怎麼鍛鍊孩子英語表達能力呢
    教孩子學習英語呢,就要學習如何使用英語,去做事情。因為語言的基礎,就是實踐。如果沒有實踐,語言就很難掌握了。有時候,別人說,英語很難啊,考核效果也很難提升。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實踐少,只是靠語言上去理解。怎麼去理解呢,就是思考。思考的基礎是實踐。日常環境中,都是漢語環境中實踐的。
  • 3歲孩子口頭表達能力差,影響孩子人際交往,家長如何做很重要
    因此,鍛鍊孩子口頭表達能力,還是非常重要的。案例:有一次,老師看見佳佳推了琪琪一把,於是拉著他的手說:「佳佳,你是想邀請琪琪和你一起玩吧?可你這樣用手推琪琪,萬一把他推倒了怎麼辦?所以,下次想和他玩時應該說『琪琪,我們一起玩吧』,知道嗎?」 琪琪若有所思地想了一會,回答說:「知道了。」 孩子口語表達能力不足,就會用肢體語言進行彌補。
  • 怎樣培養「會」說話的孩子?表達能力好的孩子,一開口就贏了
    孩子「會說話」,是一種優勢,因為他掌握了能跟大人溝通的語言能力,他自然可以得到更多的資源來解決問題。 會說話的孩子,更自信。因為總是得到對方好的反饋或表揚,孩子更容易培養出領導力和更廣的知識面。 1 怎麼培養表達能力好的孩子?
  • 如何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這三條很關鍵,建議收藏
    從字面意義上講,邏輯和思維一定都是跟大腦有關,處理問題和面對事情的一個思考能力,邏輯思維強的人,分析、判斷、推理的能力相對強一些,如果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強,在學習方面是可以進行有效分類和計劃的,處理日常的生活問題,也不會雜亂無 章,能把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條。那麼,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呢?
  • 有心的媽咪這樣培養孩子,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語言表達能力
    這說明了語言表達能力的強弱,已經成為一個人生活及事業優劣成敗的關鍵因素。當今社會人際交往對孩子口語表達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今天的口語表達訓練已不同於過去地說話訓練,它是一種動態地言語實踐活動,因此,口語表達能力地訓練,絕不能紙上談兵,我們必須精心設計大量地言語實踐活動,讓孩子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口語表達的水平和能力。那如何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呢?
  • 如何理解少兒英語實踐表達能力呢
    英語學習也是學習,孩子認知英語的能力,並不是獨立的,也是來源於生活中的學習。而生活中的學習,來自家長的教育和互動,溝通和培養,在實踐中認知和理解。形成了學習思維能力。孩子學習英語的能力,在於認知為基礎。比如孩子看到蘋果和香蕉,能很快辨別出來,並能表達出其形狀和滋味,在生活中如何食用,這是認知。
  • 計算思維≠編程,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計算思維?
    如何鍛鍊孩子的計算思維能力?小編就這些問題展開分享,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01計算思維是什麼2006年,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周以真(Jeannette M.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就是理解問題的過程,並且要把你對問題的理解用數學語言表達出來,這個就是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也是編程的過程。這很關鍵,數學模型的好壞意味著你對問題的理解程度夠不夠深,而且數學模型還說明了在這個問題中,哪些東西可以計算以及如何進行計算,這可以說是計算思維裡最最核心的東西了。這個關鍵過程需要的核心能力就是抽象能力以及一定的數學基礎。
  • 如何培養和鍛鍊少兒英語思維呢
    是孩子對待事物,所以希望完成事物,先在事上下功夫。課堂上跟隨老師模仿和互動,在英語環境中,去培養孩子行為和表達能力。其實呢,先教會孩子做事,在事上下功夫,才是語言的根本。如果孩子都知道怎麼去行為,那能表達出來什麼呢。因為語言的表達,是有靠實踐為根本。比如教孩子閱讀英語故事,一句一句地讀,每句都懂了,然後綜合來分析。
  • 課後複習中如何鍛鍊孩子英語思維呢
    在少兒英語學習中,有時候孩子表達比較生澀,是什麼原因呢?為什麼和家長溝通的那麼暢快,在少兒英語互動中不能輕鬆呢?是語言掌握程度不夠,還是環境適應的問題呢?當環境適應了,就放鬆了;放鬆了也就能發揮自我了。孩子在課堂上活躍氣氛,就是為了能在孩子發揮自我的同時,也能夠按要求去完成發音和動作。
  • 學習能力|如何鍛鍊孩子的口才和反應能力
    口頭表達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它為兒童學習社會經驗,形成道德品質提供了基礎。口頭表達能使孩子學習能力增強,對語言的運用能力和對他人語言的理解能力也能夠明顯提高,並且有利於孩子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提升,讓孩子勇於表現自己,培養孩子的領導力,有效增強兒童自信心,促進身心全面發展。所以,我們應該不失時機地抓緊對兒童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與訓練。把握孩子的關鍵期進行教育。
  • 如何有效鍛鍊自己的表達能力
    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朋友們都能感受到,在社會實際生活中,能言善辯之士容易獲得別人的尊重和歡迎,也更易與別人溝通,交流,並取得事半功倍的辦事效率。因此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是人生路上的寶貴財富。但很多同學表示自己從小到大都沒有重視這方面能力的提升,導致自己口才稍弱,沒有關係,豆瓜訓練老師從下面這4個角度為大家進行分析解惑,幫助大家有效鍛鍊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1.每一次遇到表達時,總是很容易緊張,導致說話結結巴巴,怎麼辦呢?
  • 如何在英語環境中鍛鍊表達能力
    在課堂上,老師教孩子學英語,老師教過一次,要孩子跟著模仿,然後能夠藉助於課本,能夠完成自我練習。學到了,也要時常去複習。複習,不僅是為了鞏固和消化,也是在鍛鍊學習中的思維,在實踐中印證所學。學習是需要思考的,模仿的過程,是靠孩子思維支配行為和發音的,所以模仿的是思維中的印象,所以老師教學過程中,目的是為了鍛鍊孩子的思維表達能力。
  • 長假在家,怎樣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早上,通過wifi分享,認識了樓上的鄰居,大家在家裡憋的時間久了,彼此聊天的話題特別多,鄰居說,發現自己的孩子,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話越少,特別是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越來越差,無論書面語言或口頭語言,老師都說孩子真的需要語言理解和表達方面的增長,否則語文學習將來會遇到很大的困難。
  • 家長必讀:如何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而他的表達方式通常為:"我們、我們,玩"。我擔心孩子的表達能力不好,影響之後的學習,想問金博士如何幫助改善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是指一個人善於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想法和意圖等,用語言或文字清晰準確地表達出來,並善於讓他人理解、體會和掌握的能力,包括口語表達能力和文字語言表達能力。
  • 表達能力是如何訓練出來的
    如何識別和管理自己的情感1.抽象思維培養邏輯大致可以理解為對具體事物規律的抽象總結,人類大腦進化出邏輯推理功能。因此邏輯性要強,抽象思維就要強。根據自己在邏輯上的理解把作者的核心意思闡述清楚,你的鍛鍊就到位了。3.寫作人的表達能力在自己表達能力有限,思維不夠清晰的情況下,可以先從書面表達開始。書面表達可以給予你足夠的時間思考,讓你仔細琢磨用詞和邏輯的嚴謹性。
  • 如何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有的人因此忽略了個人表達能力的訓練,在與人溝通時遇到困難。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981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49.6%的受訪者害怕或厭惡當眾發言。提升表達能力,64.1%受訪者建議積極參加需要進行口頭表達的活動。餘欣欣是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大二學生,她認為個人表達能力很重要,「我能比較自信地表達觀點,但得在腦海裡組織一會兒語言。
  • 是誰偷走了我們孩子的思考能力?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看完這個讓人笑不起來的笑話,我禁不住在想:是誰偷走了我們孩子的思考能力?我們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在我們的孩子普遍懶於思考的今天,這已經成為了我們家長無法迴避的一個問題。而在生活中,因為條件所限,所以過去的孩子會自己動手製作一些工具或是儘量動腦筋解決生活中的難題,家長們都承認,現在,孩子們確實缺少了這方面的鍛鍊。幼兒園階段的孩子正處於智力啟發期,腦中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要想將孩子潛在的智力因素最大化激發出來,就勢必要採取科學合理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思維訓練,就是激發孩子智力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