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底撈「跨界」玩起量化投資,網友戲稱「吃著火鍋把股炒」? 來源:揚子晚報
近日,一則橫跨餐飲界和投資界的消息,引起消費者和投資者的注意——以服務「無所不能」而著稱的火鍋巨頭海底撈,發布了一則招聘信息,海底撈集團旗下的量化投資平臺海悅量化投資欲廣招投資人才,打造國內一流的量化投資平臺。在火鍋屆口碑甚好的海底撈,能否跨界成功?還有哪些公司曾跨界搞金融?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李衝 馬燕
海底撈2019中報截圖
新鮮!
海底撈旗下還有量化投資平臺
最近,在社交網絡上,一家名為海悅量化投資的公司招聘實習生的事情火了。原因在於這家公司是火鍋巨頭海底撈旗下的量化投資平臺。而從應屆生求職網來看,這家公司的「橄欖枝」還伸向了清華大學畢業生。
海底撈旗下的量化投資平臺招聘
據招聘啟事,該公司擬招聘兩位經濟業務人員,用來研究投資邏輯,運用數量化方法論證和實現。其中介紹稱,海悅投資是海底撈集團旗下的投資平臺,依託於海底撈集團的平臺優勢,聚集了一批行業內精英,致力於打造專業的量化投資平臺。
網友們看到這個招聘啟事很是激動,有網友戲稱,做了投資,火鍋能打折嗎?還有網友問 「去海底撈是不是可以點韭菜,今天剛收割的?是不是可以一邊吃火鍋一邊炒股?」
淡定!
海底撈2012年就開始布局投資
1月6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通過天眼查查詢獲知,海悅量化投資的全稱為北京海悅量化科技有限責任公司,2019年5月9日註冊成立,註冊資本1000萬元,法定代表人苟軼群。
該公司是上海海悅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而上海海悅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已是海底撈旗下老牌投資平臺。這意味著,其實早在2012年,擁有充裕現金流的海底撈,便開始涉足投資領域了。
信息顯示,苟軼群在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董事一職,此外還在海底撈旗下多家公司擔任法定代表人、股東、高管等。
從股權穿透鏈來看,海悅量化投資的最終受益人為海底撈火鍋創始人張勇,張勇以間接持股47.85%成為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天眼查截圖
而從海底撈今年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來看,也可圈可點。在港上市一年多,股價漲幅逾8成。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通過Wind查詢發現,海底撈2018年9月26日在香港上市,發行價為17.8港元/股,上市首日收盤報17.82港元/股。2019年1月6日,該股收盤價為32.35港元/股。據此測算,從其在港上市迄今一年多的時間,股價漲幅為81.5%。
股價截圖
提醒:
跨界玩金融也存在一定風險
海底撈跨界玩量化投資,會不會「隔行如隔山」?據中新經緯客戶端,針對近日公司跨界量化投資被關注一事,1月6日海底撈相關負責人向其表示,「大家太熱情了」,而提及公司成立量化投資平臺的初衷及後續打算,該負責人表示,「要等做出點效果再看看。」
實際上,A股市場上也有些不同領域的上市公司跨界玩金融,結果有輸有贏。
比如做自提櫃的三泰控股,曾跨界玩保險。三泰控股2015年的自提櫃業務速遞易擴展到全國80個城市,成為市場份額排名第一的公司。當年3月其宣布以7.5億人民幣現金收購從事保險業務的煙臺偉岸公司。然而,隨後不久,順豐控股2015年5月成立豐巢公司,截至2019年12月底,豐巢公司市場份額佔比超過70%,而三泰控股後來保險業務經營不善,也失去了對速遞易的控制權。
順網科技曾是A股網吧龍頭,2014年後市場份額高達70%。2014年5月,與方正證券合作,擬計劃藉此進入證券業,之後又於2015年12月推出現金貸款業務。進入2016年和2017年,其主營業務持續低迷,2017年首次出現年報淨利潤的下滑。自2019開始「迷途知返」,從金融業淡出,聚焦遊戲與雲技術,獲得資金追捧。自2019年下半年起,股價大幅反彈,短短六個月時間內,漲幅達到100%。
市場分析人士提出,近兩年,量化投資迎來高光時刻:在2018年單邊下跌的市場環境中,量化投資一枝獨秀,跑贏市場上大多數策略;剛剛過去的2019年,量化策略也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收益。海底撈此時玩起量化投資,能否乘勝追擊?或許,一切仍有待檢驗。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觀點、個股僅供參考,不做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