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於甜品的依賴也許遠遠超過對其他食品的依賴。甜食,由於其製作材料密度的原因,較容易在服眾膨脹,使人產生飽腹感,從而讓人產生愉悅的心情。甜品在世界各地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西餐中,甜品特指正餐之後的那一道甜點,有「這頓飯已經接近尾聲」的意思;而對於中餐,甜點則更多地用於茶餘飯後的休閒時光。
西方的甜點源自於古埃及。遠在5000多年前,甜點就被當作供奉神明的祭品被廣泛使用。製作甜點的主要原料一般是麵粉、糖、黃油、牛奶等,以烤箱或烤爐高溫烘烤製作而成。尤其是甜品中糖類的使用,不局限於白砂糖,甜酒、巧克力、乳酪、可可粉,都可以成為甜點中的甜味來源。甜點中大多富含脂肪,蛋白質含量也較高,味道香甜卻不膩口,並且造型多種多樣,樣式美觀。
甜品中廣泛使用白砂糖要追溯到公元十世紀的義大利,十字軍東徵時,義大利的各都市便開始用砂糖製作點心,而今天的主角泡芙,就出現在這個時期。這是一種源自義大利的甜品,以麵皮中包裹著奶油霜或者冰淇淋的形式呈現。泡芙裡面包裹的奶油是通過注射或者將泡芙球頂部撕破後加進去,在泡芙的包裹的上面還可以撒上糖粒、堅果或者巧克力碎以增加風味。
泡芙吃起來外熱內冷,外酥內滑,口感極佳。作為吉慶、友好、和平的象徵,人們在各種喜慶的場合中,都習慣將泡芙堆成塔狀,成為泡芙塔。可食吃泡芙難免會破壞形象,畢竟有可能在吃的過程中奶油隨處飛濺。於是除了基礎形狀的泡芙,還出現了形如手指的閃電泡芙,利用細長的造型,讓食客們不用再擔心吃得滿嘴奶油,可以盡享泡芙的美味。
美食材料:
鮮牛奶100克,清水80克
黃油75克,雞蛋2個(連殼約120克)
麵粉(無需刻意使用高筋或低筋麵粉)100克
鹽2克,白砂糖8克
美食製作:
1、在鍋中倒入鮮牛奶、清水,加入黃油、鹽和糖,加熱至沸騰,同時不斷攪拌。沸騰後關火,將麵粉一次性倒入,繼續攪拌至麵粉順滑、無顆粒,待麵團稍微乾燥,溫度下降至50度左右時,打入一個雞蛋攪拌。
2、第一個雞蛋攪拌至完全吸收後,打入第二個雞蛋,繼續攪拌至完全吸收。為什麼要分兩次打入雞蛋?因為經過燙麵的過程,麵粉會變得膨脹,攪拌的過程會產生細小的氣泡,使麵粉分子變成氣態而蒸發。而泡芙的膨脹完全依賴於這種氣態的分子形態。
3、攪拌麵糊至絮狀掉落時,表示麵糊已經就緒,可以把麵糊裝入裱花袋中,根據想要製作的形狀將麵糊擠在鋪了油紙的烤盤上。擠成長條狀,即成為閃電泡芙;擠成花狀,即成為基礎泡芙。具體形狀因人而異。
4、擠好形狀的泡芙放入180度預熱的烤箱,烤制25分鐘,觀察表面上色後即可出爐晾涼。等待晾涼的時間可以打發奶油,以奶油與白砂糖10:1的比例打發適量奶油,泡芙變涼後用筷子將底部戳一個洞,打入奶油,即可食用。
如果您喜歡我的美食,請關注我的百家號,未來將會有更多種類的美食奉獻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