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婆上班讓工資不高的兒媳當全職主婦,月薪6000,你會同意嗎?

2020-12-22 熱點時報

全職太太或者全職主婦一直是一個非常熱門而糾結的話題,有的人把全職主婦歸結為新的社會分工,有的人則歸結為性別歧視,但實際上似乎沒有那麼複雜,如果單純地從經濟和家庭論理的角度看,似乎也是一種生活方式。#2020年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朋友結婚後,公婆上班讓朋友全職在家每天按時做飯,每個月給開工資6000塊,朋友自己上班工資也沒這麼多,朋友就想知道,自己應該不應該同意作全職主婦?

首先,女同志在特定的時期做全職太太或者全職主婦是可以選擇的,畢竟在結婚生孩子階段,全職主婦更有利於與孩子建立緊密的情感和對孩子的照顧

有的人可能會說,這個社會對女人是不公平的。但事實上婦女同志確實承擔了比男人更多的社會責任,比如生育和撫養孩子,這是女性的家庭優勢同時也是女性職場的劣勢。

從經濟學的角度和家庭倫理學的角度看,如果自己工資收入比較低,而家庭又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和經濟實力,結婚以後短暫的全職主婦是可以理解和可以選擇的。特別是在生育和撫養孩子階段,全職主婦和全職太太可以更好地與生育子女、與寶寶建立更親密的親子關係,更好地確立孩子的良好人格是非常有益的。

因此,一些年輕女性在結婚或者生育孩子以後,回歸家庭做起了全職的主婦和全職太太,既成為了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合理的行為。是可以選擇的。

其次,年輕女性從長遠看,全職主婦和全職太太都應該是權宜之計,並不應該成為一種人生的必然選擇

處在結婚、生育和撫養孩子的階段,年輕女性當然可以選擇全職太太,但是如果作為一種人生的選擇而長期或者一生都作為全職太太,則是十分不可取的。無論是主動或者被動選擇成為全職媽媽的女性,一旦時機成熟仍然應該重返社會,這才是上策。

一是全職媽媽或者全職太太如果遇到婚姻變故和家庭變故,將會失去社會的生存能力。

這個問題既不是假設,也不是稀少事件,而是經常出現的最大的人生慘劇。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影視劇中全職媽媽被家庭拋棄而離婚的現象,從人生的幸福山頂跌落到人生的谷底,無論是馬伊琍的《我的前半生》,還是劉濤逆襲版的《我們都要好好的》,甚至是王子文的《第二次也美好》,無不都是告訴那些全職媽媽《北上廣不相信眼淚》,人生的命運還是要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只有通過職場的奮鬥和努力才能獲得人生的重生。也曾經有一些新聞報導,一些全職媽媽被迫離婚,離婚以後如何在社會是艱難生存和如何克服融入社會的困難。

二是全職太太和全職主婦的社會認可度低,缺少社會價值的歸屬感,更重要的是從此失去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

無論是做什麼工作,每個人都通過職場確立自己的社會價值和社會標籤,而全職媽媽的人生卻正是失去了自我的社會價值屬性,從而徹底葬送了女性曾經的職場理想和人生的目標,失去了曾經努力的方向和未來。無論是朋友聚會還是同學聚會,人們對全職太太的情感和認知都是產確定的,有羨慕,有同情,自然也有惋惜。而全職太太的人生卻往往提供失去了人生最美好的理想,導致人生沒有了詩和遠方的田野,只剩下生活的苟且。

三是全職媽媽不僅社會認可度低,從此成為家庭的附屬和孩子的媽媽,更不會受家庭的重視和認可。

有人可能認為,全職媽媽面對的是家庭的責任,同時也是對社會的貢獻。但事實卻是,很多全職媽媽在家庭中的認可度也低,甚至在家庭裡也成為附屬。

曾經有一位明星婚後成為全職媽媽,在一檔節目中被兒子稱為媽媽什麼都幹不了,光知道花爸爸的錢。這就是孩子眼裡的全職媽媽的世界,

明星尚且如此,普通的家庭主婦更是可想而知了。

為什麼全職媽媽傾注了全部心血的孩子仍然不會重視自己,因為你沒有社會的角色和收入的能力,孩子天然就認為你只是花錢的機器;孩子的爸爸會輕視你,因為在他的眼裡你只是做了一點家務,對這個家庭的經濟沒有任何的貢獻;公公婆婆會輕視你,因為你只知道花他們兒子的錢,自己不賺錢。

這就是全職太太面臨的非常相悖的現象,自己以為的辛辛苦苦為家庭的付出,卻難以被社會認可,更重要的是在家庭中也不被認可,更有一些相關的報導,全職媽媽已經在相夫教子中迷失了自己,這是我們非常不願意看到的女性悲劇。

其三,全職太太到底能不能成為獨立女性?經濟和理論邏輯下的現實選擇?

雖然說,我們整體上並不贊成年輕女性成為全職太太,但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一些人仍然會加入到了全職太太的行列。但即使成為全職太太,也要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獨立女性,這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全職太太和獨立女性看起來是一個完全風馬牛不相及的論題。現實中我們當然可以從正反兩方面都能找出全職太太可以成為獨立女性和全職太太不會成為獨立女性的事例。

全職太太由於以家庭、孩子和老公為中心,人格是很難做到自己的想法、空間和主見。沒有事業、沒有自我、迷失自己的全職太太能夠說是在人格上獨立嗎?當然不能。那些經濟上獨立的女性,特別是全職太太只有在情感上獨立、人格上獨立,才能真正成為獨立女性。

全職太太雖然很難成為獨立女性,但並不代表全職太太就不能成為獨立女性,那些已經成為、即將成為全職太太的女性,獨立女性才是你們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一是全職太太必須先在經濟上獨立,這是獨立女性的前提和基礎。哪些全職太太會成為獨立女性呢?有自己的經濟來源、有自己獨立的事業以及家庭理財和投資的能手,這三類全職太太都會成為經濟獨立的獨立女性。有自己的經濟能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起碼你要有一定的財務能力;有的女性即使在做了全職太太以後,仍然有自己的事業,如小說家、漫畫家、自由職業者、服裝設計師、形象設計師、網絡女主播等,既有自己的獨立人格,又有獨立的經濟來源;全職太太具有非常強的理財能力和投資能力,在掌握家庭的財務大權的同時,能夠通過投資理財獲得一定的收益。

二是要努力成為情感上獨立的獨立女性,這是女性獨立的情感基礎。就是減少和弱化情感上的依附和依賴,而不是我選擇了你、你就是我的全部;不要相信「我負責掙錢養家,你負責貌美如花」的瞎話,因為掙錢養家可以持續,貌美如花是非常難以持續的。更不要在情感上迷失了自我,不要指望一個人會一直死心塌地對你好,除非你讓自己變得更好。讓自己變得更好才是長久的家庭情感基礎。

三是全職太太必須在人格上保持強有力的獨立能力。女性真正的獨立一定是人格獨立!要有自己的獨立思想,活出自己的人格魅力;要活得有自尊,只有自尊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以人格自主為風採,所有的選擇都是出於自己的自由意志和獨立人格,並能夠自己承擔選擇所需要的代價。

當不當全職太太是現代生活的一種個性選擇,但當全職太太還要有當全職太太的心理準備和生活技能。即使當了全職太太,也應該考慮如何選擇把握自己的命運!(麒鑑)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公婆不管孩子不出錢,合情合理嗎?3個兒媳說了心裡話
    但有些婆婆和兒媳,往往剛接觸時不錯,長時間的相處中,便會產生矛盾,發生最多的事情,莫過於婆婆伺候月子,是否幫忙帶孩子,還有就是金錢。那麼公婆不幫忙帶孩子,也不出一分錢,合情合理嗎?看看這三個兒媳怎麼說?
  • 為什麼公婆和兒媳,嶽父母和女婿不是近親屬
    不過,仍有委員認為我國經歷了幾十年的獨生子女政策,存在著大量需要兒媳或者女婿照顧公婆或者嶽父母的情況,認定共同生活的公婆和嶽父母為近親屬,有利於鼓勵人與人之間相互親善,相互扶持。但是認定為近親,真的就有利於家庭關係的維護嗎?
  • 有社保月薪3500的工作,和沒有社保月薪6000的工作,你會選哪個?
    最近在網上看到了一則提問,問題是:小王現在在一家公司上班,交五險一金但是月薪只有3500,現在有家公司「挖」她過去上班,不交五險一金,但是到手有6000,在考慮要不要辭職?網友迅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雙方爭執不下,如果要你來做選擇,你會選擇哪一份工作呢?
  • 愛情啟示錄:年薪30萬的你,會娶一個月薪3000的專科女生嗎?
    愛情啟示錄:年薪30萬的你,會娶一個月薪3000的專科女生嗎? 當然有能力的男人不介意養一個寵物,但孩子的未來堪憂。找對象一定要看清楚本質才是正道,學歷高的也有很狠心的。
  • 「婆婆,房子為什麼沒我名」「你一個家庭主婦,有啥資格加上去」
    後來,兩人見了家長,小鳳的父母不同意她和小軍戀愛,因為小軍的媽媽名聲不好,小鳳父母擔心女兒嫁過去會受苦。可是已經沉浸在愛情中的小鳳,眼裡都是小軍的優點,她認為小軍是一個潛力股,日後必定會給她幸福的生活。不顧家人的反對,小鳳執意嫁給了小軍。婚後婆婆對小鳳特別好,她說自己沒有女兒,會把小鳳當女兒看待。
  • 老公 我是家庭主婦 你每個月給我發工資吧 不用很多
    公公婆婆嫌棄我好吃懶做,帶個孩子沒有什麼了不起,不出去工作只會問他兒子要錢,跟個廢物一樣。由於公婆插手指手畫腳,家庭矛盾越來越多,我要堅持到孩子上幼兒園。但不被尊重的日子跟世界末日一樣,成了我記憶裡最深刻的痛楚。我常常在想,這幾年我除了當媽媽什麼也沒有做過,沒有交際圈沒有自我也沒有花錢自由。
  • 《三十而已》揭露家庭主婦之難:全職太太,我勸你別太「優秀」
    顧佳的情況反映了當今很多全職太太的無奈處境:付出的價值得不到等價的回報,甚至丟失了自我。大眾普遍印象中,全職太太一心一意照顧丈夫和孩子(甚至是雙方父母),只需要料理好家事,不需要什麼門檻。另一方面,不管是不是受過高等教育,一旦回歸家庭,不出兩年便會與社會脫節。
  • 全職太太回母校捐款被女高校長大罵「滾出去」,對此,你怎麼看!
    10月30日,張桂梅首發聲:「你和他(老公)時間長了,沒有了共同語言,你將會被社會所淘汰……」,而捐款被拒的第二年,黃付燕成功考上了貴州安順某小學的特崗教師。10月27日晚,黃付燕在接受上觀新聞記者採訪時回應,「張老師話醜理正,(反對當全職太太)她是從我們(女高畢業生)的立場去說的。」
  • 老公月薪5萬,讓月薪5千的妻子辭職,每月給1萬零花錢,划算嗎
    前幾天,媽媽在電話裡告訴我,我老家社區的美女琳琳結婚了,找了一個不錯的老公,對方在深圳某大廠工作,名校研究生學歷,月薪5萬,琳琳媽媽可高興了。我媽說,琳琳雖然從小學習不好,但長得漂亮也是優勢,你看,找了一個好對象,聽說她今年年底就辭職,不上班了,男方說琳琳的工作還不夠他的加班費。
  • 一年勞動2199小時,你還覺得全職主婦一天到晚很閒嗎?
    知乎有一個熱門問題:做全職媽媽是什麼體驗?高票回答說:「整天爽的很,沒啥事就是躺著玩手機打遊戲,老愜意了。我離婚的時候我前夫就是這麼說的。」這位答主的前夫還說過一句「經典」的話:「帶孩子有什麼難的?狗都會帶孩子。」網絡截圖在大多數人眼中,不工作在家帶孩子的女人,就等於每天閒著沒事。
  • 生孩子後我全職帶娃,我媽生病後我拿三百去看望,老公給我一巴掌
    許多女人都認為,哪怕嫁給了一個會掙錢的男人,女人任何時候都不能沒有工作,一旦沒了收入,家庭地位就會下降,長久下去自己會遭到婆家人嫌棄。我想有些女人深有體會,雖然她們明白這個大道理,可仍然有些女人為了家庭,孩子,放棄自己的事業,但有時候她們的付出,並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我有孩子後就開始全職帶娃,當家庭主婦至今有三個年頭。
  • 你上班時間是996月薪3萬,如果給你改成965工資減半!你願意嗎?
    他說現在假如有一份月薪3萬工資的工作,立馬就去。辛苦點沒有關係,別說是996,887也願意幹。重要的是錢要多。職場小不懂認為:如果你上班時間是996,月薪3萬,給你改成965工作時間,工資減半!如何選擇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生存都成問題的時候,肯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月薪3萬996的工作。二、安全健康都得不到保障的時候,一定會選擇工資減半965的工作。
  • 新垣結衣:日本全職主婦是一種偉大的職業
    本片剛放映引發了中國觀眾種種不理解「為什麼會選擇家庭主婦作為職業」,這正體現了日本根深蒂固的「主婦文化」。日本女性基本會選擇在結婚後辭職做全職主婦,老公的收入標準會成為今後生活水平的參考標準。因此很多年輕的日本女性的人生目標就是嫁個好老公做全職太太。
  • 2020年的月薪四千是什麼水平?竟然算高工資?跑贏全國一半人!
    新的一年到了,每到春節過後都是工作流動性最大的時候,不少的員工會趕在春節之前辭職到節後換工作。受到今年疫情的影響,又有不少的人開始陷入找工作的大潮之中,那麼月薪多少才能算是比較高的收入呢?什麼收入才能作為一個我國收入標準的中位線呢?
  • 「媽媽一巴掌,打醒了想做家庭主婦的我」生而為女,請對自己負責
    作為銷售,男友的業績很突出,工資也很高,我認識他的時候,他的工資已經破萬了。除了工資高,他的工作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那就是工作時間不確定,加班是常態,還經常需要出差。 談戀愛期間,他強大的實力、豐富多彩的閱歷深深吸引了我。在與我相處的時候,他雖然沒有很多時間陪伴我,但是在給我花錢上十分大方。
  • 方媛曬闊太生活:全職太太與家庭主婦,從來都不是一類人!
    方媛跟絕大部分全職太太一樣平時都不上班,只要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於是很多人都非常羨慕全職太太,可大家卻忽略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全職太太跟家庭主婦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含義,有錢人家的太太才叫全職太太,普通人家的女人只能算是家庭主婦。
  • 抖音28歲全職網紅奶爸離婚了:該給全職主夫(婦)發工資了
    關鍵是,這份工作沒有工資,還經常被人嘲笑:你又不賺錢!是無能沒用的寄生蟲!!理所應當24小時在線的保姆!!!可TA不是保姆,是全職主夫(婦),因為家是自己的;在保姆眼中,家只是個工作的場所。TA為家庭所帶來的價值又豈止是一粥一飯,而是TA的心血和對家的支撐。
  • 工資8000不繳社保比工資6000有社保待遇高嗎?看這三個方面比較
    比如這位網友所說,工資8000元不繳社保和工資6000元繳納社保哪個合算?我們不考慮住房公積金的問題。第一,個人收入工資8000元,到手就是8000,當然企業會為職工申報個人所得稅。如果說拖家帶口養老人的年輕人,加上幾項專項附加扣除起徵點輕鬆到8000元。
  • 兒媳眼中「刁鑽」公婆出現:年輕多金,不帶娃不出錢,你奈我何?
    至於小夫妻是自己帶娃,還是請保姆帶娃,公婆就不關心了。第二種:畢竟不是所有的公婆都有錢,這個時候沒錢的公婆就只能有力出力了,幫著兒子、兒媳帶娃,讓他們有更多的精力工作,在另一方面來看,這也是在給他們減輕負擔。第三種:這也是小夫妻們最期盼的一種,那就是公婆既出錢又出力。
  • 職場百科:月薪2萬,要求你出國務工2年,中途不回家,你願意嗎?
    出國勞務的體力勞動者,根本進不去。不要問小編為何,就好似上市公司不會招收大專員工一般! 二線發展中國家:以巴西、印度為例。與我國。國企央企具有合作的單位例如:中石油、中石化等等,在這些國家有項目業務來往,招收我國出國勞務人員,通過勞務派遣方式。適合管理,語言溝通方便而出現。由於工作環境,工作強度大,所以工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