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有沒有遇到過這種現象,無論是臺釣還是海竿,總有人會比我們釣得多?即便是同樣的天氣,同樣的釣場,相差不遠的釣位也會如此,那麼遇到上述現象,很有可能是你拋竿技巧性不足而導致的,實際上,臺釣與海竿兩種釣法雖然有著很大的差異,但拋竿不準對於作釣來說同樣難以形成聚魚甚至會打散魚群。本篇咱們就來聊聊臺釣、海竿不同的拋投技巧。
如何提升懸墜釣拋竿準度
說到拋竿或拋投的準度,首先要明確一點,無論是懸墜釣還是海竿作釣,只有通過不斷的練習才能逐漸得到提高,這個毋庸置疑。除此之外,掌握科學的技巧也是極其重要的。那麼如何提升懸墜釣的拋竿準度呢?具體如下:
1、釣竿的尺寸選擇
釣竿有長短輕重之分,如果沒有合理的拋竿技巧,在拋竿精準度方面肯定會大打折扣。比如:4.5米以下釣竿,無論是尺寸還是重量方面都可以輕鬆地坐著練習單手拋竿;而5.4米、6.3米釣竿由於尺寸漸長,可以先從站立拋竿開始練起;更長的尺寸重量也就越大,如果沒有麒麟臂的話最好還是以甩大鞭的方式進行拋竿。
2、注意浮漂吃鉛配重
在作釣中,浮漂的吃鉛量也會影響拋竿的精度,在風浪天氣下,浮漂搭配不合理亦會出現拋不出去的現象。有很多釣友追求吃鉛量小的浮漂認為這樣會更靈敏,實際上當浮漂的浮力與拉力調整至平衡狀態時,靈敏度並沒有多大的差別。那麼常規的搭配方法是,長竿用大漂、水深用大漂反之亦然。
3、正手蕩拋使用方法
懸墜釣的拋竿方法有很多,正手蕩拋、側拋,甩大鞭等等,個人建議新手釣友最好使用4.5米以下釣竿,以正手蕩拋的方式入手。何謂正手蕩拋?即持竿之手連同釣竿保持與肩部平行,持餌之手連通釣線放在釣竿之下與釣竿形成垂直角度,可輕拉釣線使竿尖下彎對準釣點,通過持竿手臂的上揚,放開餌料拋送至釣點。
4、側拋的使用方法
正手蕩拋適合在無風的天氣下使用,然而在戶外多風的天氣下就需要練習側拋。側拋的方法也很簡單,即持餌之手放於身體一側輕拉釣線使竿尖側彎,同時將釣竿以30或40度傾斜角度靠至持餌方向,然後揮竿反方向由低向高上揚手臂,將餌料拋至釣點。拋竿時,可藉助竿架來進行定位,揚竿手臂幅度不宜超過竿架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有風的天氣應通過多次拋竿來找到提前量,確保餌料落點準確。
延伸:正手蕩拋與側拋是常見的兩種拋竿方式。此外,在作釣時我們常會用拋「八分竿」來防止中魚後難以起竿,但這種操作對於新手釣友來說很難準確地掌握餌料落點。最好的辦法是先將餌料最大距離地拋至釣點(拋滿竿),在浮漂未翻身之前再回拉一小段距離,如此即可解決拋滿與拋不準的問題。
海竿拋投應注意哪些事項
海竿又稱拋竿釣法,在其數十年的發展中又延伸出磯竿、岸筏等不同產品,但作釣方式卻未曾改變,都是遠距離拋投。那麼在實際作釣中,拋竿的精準度越高,聚魚的效果就會越好。
目前主流的拋投方式是過頭拋與側身拋,論精準度的話前者更有一定的科學性。下文我們將主要介紹過頭拋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項,具體如下:
1、過頭拋的使用方法
第一步:用持竿之手的中指與無名指夾住輪座同時握緊魚竿,打開線杯用食指勾住魚線,雙手將釣竿舉過頭頂,此時紡車輪是處在向上的角度垂直於頭頂;第二步:非持竿之手握住竿把位置可以輔助穩定竿身,通過眼睛目視尋找對岸標點,用竿把作為瞄準器用來定位,務必使眼睛、竿把、對面標點處於同一直線;第三步:拋投時雙手前揮下拉均勻發力,從後方向10點鐘方向拋投,在約11點方向打開控線手指,使餌料與鉛墜沿直線飛行直至落點。以上步驟便是過頭拋的操作流程,需要注意的是拋投前一定要穩住竿身與餌料。此外,打開控線手指的時機也要恰當,打開過早會形成很高的拋物線,過晚餌團則會砸向水面,對拋投距離都會有嚴重的影響。最後切記雙手要均勻發力,如此才能保證餌團直線飛行。
2、提升準度的的測距法
學會科學的拋投方式僅是提高精準度的第一步,如何控制拋投距離繼而在反覆多次的拋投中,使餌料落入同一釣點或附近也是極為重要的。測距方法可使用簡單有效的卡線法,即在第一次拋投餌料落底之後,將線杯餘線卡在紡車輪的卡線器上,下次餌團飛行時到此位置即會停止出線,結合過頭拋可準確的定位。
延伸:想要提升拋投的精準度,在用竿方面最好選擇輕量化的釣竿。此外,釣竿與配重鉛墜的合理搭配也很重要,鉛墜過輕會產生水底餌料位移的現象,過重則影響拋投,甚至有斷竿的風險。
至於卡線法,有很多釣友會擔心有損魚線,實際上用於拋竿作釣的線號較粗,只要做到定期更換或剪掉即可。還有一種辦法是我常用的讀秒法,即在打開控線手指到餌團入水之時,通過讀秒的方式計算餌團飛行時間,繼而手動控制線杯使其停止出線也有不錯的效果,釣友們可自行嘗試。
寫到最後
本文結合實際作釣經驗,通過對懸墜釣與海竿作釣兩種不同釣法如何提升準度做出了闡述。實際上,我們在漁獲不佳時多會懷疑餌料、窩料或天氣等其他因素的影響,卻忽略了作釣細節上的處理是否得當。正如文中所述,拋竿或拋投不準難以聚魚是不爭的事實,這一點還需要結合科學的技巧通過不斷的練習才能夠得到提高,除此之外卻沒有什麼捷徑可言。
本文原創:樂園之失,歡迎關注留言互動,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