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以前的文章中,曾經談到過兩個字的典故,也談到過三個字的典故,三加二等於五,那麼,五個字的典故有沒有呢?你又聽說過幾個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看一看這五個字的典故,我們是不是也能數出10個來呢?
(一)桃李滿天下
典出:《資治通鑑·唐紀·武后久視元年》
含義:學生很多,遍布天下。
相關名人:狄仁傑
所處朝代:武周朝
故事梗概:狄仁傑為朝廷舉薦了許許多多的賢才,於是,他的同僚就不無讚嘆地說:「狄公為我朝輸送了這麼多賢能之士,您門下的桃李,可以說是遍布天下了!」
(二)烽火戲諸侯
典出:《史記·周本紀》
含義:類似於「千金買笑」
相關名人:周幽王、褒姒
所處朝代:西周末年
故事梗概:周幽王為了博得美人褒姒的一笑,竟不惜點燃了只能在有戰事的時候才可以點燃的烽火,結果各路諸侯紛紛趕來勤王護駕,卻發覺原來都被戲弄了。後來,真的有了戰事,周幽王便再次派人點燃了烽火,然而卻再也沒有任何諸侯前來支援了,結果周幽王被殺,西周覆滅。
(三)苛政猛於虎
典出:《禮記·檀弓下》
含義:統治者的暴政比吃人的老虎更加可怕
相關名人:孔子
所處朝代:春秋戰國
故事梗概:孔子路過泰山腳下,忽然聽到一個婦人在墓前哭得很悲傷,於是孔子就讓子路上去詢問原因,那個婦人說,她的公公、丈夫、兒子,先後都被老虎咬死了,孔子很好奇,就問她為什麼不離開,那婦人告訴孔子,說此處沒有殘暴的政令;孔子聽後,就不禁發出了一聲感嘆:「苛政猛於虎也!」
(四)臨時抱佛腳
典出:《讀經》(唐·孟郊《讀經》詩:「垂老抱佛腳,教妻讀黃經。」)
含義:平時不做準備,到了關鍵時刻才倉皇應對
相關名人:釋迦牟尼
所處朝代:不詳
故事梗概:很久以前,雲貴一帶有一個小國,全國篤信佛教,有一次,該國有個死囚犯越獄逃跑了,官兵便立即圍捕,那人自知無法逃脫,便突然竄到了一座寺廟,抱著巨大的釋迦牟尼佛像的佛腳,就開始不停地磕頭懺悔,頭皮都磕破了,流了很多血。他的真心懺悔感動了前來抓捕他的官兵,於是,就將此事上報國王,國王也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於是就赦免了那個死囚犯,讓他出家為僧了。
(五)馬上得天下
典出:《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含義:憑藉武功建立國家
相關名人:劉邦、陸賈
所處朝代:西漢初期
故事梗概:劉邦一統天下之後,重武而輕文,於是,陸賈就經常向劉邦談論《詩》、《書》等的重要性,並勸解劉邦重視文教,然而劉邦卻說:「天下是我在馬上得來的,讀那些東西有什麼用?」陸賈回答說:「您是馬上得的天下,難道治理天下,您也準備要在馬上嗎?」劉邦想了想,覺得有理,然後就不再輕文,而是文武並重了。
(六)內舉不避親
典出:《呂氏春秋·去私》
含義:辦事公正無私,就算是舉薦自己的親友,也是問心無愧
相關名人:祁黃羊
所處朝代:春秋戰國
故事梗概:有一次,晉平公讓祁黃羊舉薦一個人去南陽擔任縣令,結果祁黃羊就舉薦了自己的仇人;後來,晉平公又讓祁黃羊舉薦一個人卻擔任尉官,祁黃羊便舉薦了自己的兒子。晉平公自然很好奇,然而祁黃羊則說,我舉薦人才的標準,是看他能否為國家做出貢獻,而不是和我的關係如何,只要對國家有益,我並不在乎他們是我的仇人還是親人。
(七)胸中十萬兵
典出:《魏書·崔浩傳》
含義:運籌帷幄,胸懷韜略
相關名人:崔浩
所處朝代:魏晉南北朝
故事梗概:崔浩是北魏的重臣,三朝元老,曾參與過多次重大的軍事決策,他屢獻奇謀妙計,內平叛亂,外服強敵,為北魏政權統一北方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於是,魏太武帝拓跋燾就稱讚崔浩是「胸中甲兵,強不可當」。
(八)坐山觀虎鬥
典出:《史記·張儀列傳》
含義:類似於「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相關名人:陳軫(戰國時期的縱橫家、謀士)
所處朝代:春秋戰國
故事梗概:魏國和韓國交戰,秦惠王就想勸說雙方和解,然而謀士陳軫卻給秦惠王講了一個故事——卞莊子曾經看到兩隻老虎在爭奪一頭牛,卞莊子卻沒有急著去捕捉老虎,而是等那兩隻老虎惡鬥之後,一隻死掉,另一隻也受了重傷,於是,卞莊子不費吹灰之力,一下子就獲得了兩隻老虎。秦惠王聽後,當然明白了陳軫的用意,於是就放棄了調解「魏韓之爭」的打算。
(九)千金買馬骨
典出:《戰國策·燕策一》
含義:重視人才,求賢若渴
相關名人:郭隗(燕昭王客卿)
所處朝代:春秋戰國
故事梗概:燕昭王讓郭隗去買千裡馬,而郭隗卻花重金買來了一匹死馬,燕昭王很生氣,而郭隗卻說:「如果全天下都知道您願意花重金購買良駒的屍骨,那麼還怕沒人把良駒送上門來嗎?」後來,果然就像郭隗所說,天下的千裡馬就紛紛地獻到了燕昭王的面前。
(十)二桃殺三士
典出:《晏子春秋·諫下》
含義:運用計謀殺人,類似於「借刀殺人」
相關名人:晏子
所處朝代:春秋戰國
故事梗概:齊景公麾下有三員大將,即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他們個個戰功赫赫,但也因此恃功而驕,於是,晏子為了避免將來可能發生的禍害,就建議齊景公,利用「三個人去分兩顆桃」的計謀,一一除去了那三員大將。
以上就是兩個字的典故了,不多不少,正好10個;親愛的小夥伴們,你還知道有哪些兩個字的典故呢?那就快來留言和大家分享吧!
歡迎關注一家爭鳴,謝謝你這麼漂亮還來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