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都有哪些個典故

2020-12-14 歷史生活百態

八拜為向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北、東北八方各行一次叩拜的親緣締結,或者異姓兄弟結拜的儀式,表示無論何地我們都生死與共,也有向古代八個結拜兄弟學習的意思。

後來八拜之交指:管鮑之交、 知音之交、刎頸之交、捨命之交、膠漆之交、雞黍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

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知音之交出自《列子·湯問》裡的典故「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美。意思就是春秋時期,伯牙最會彈琴,鍾子期最會欣賞他的音樂,能聽出伯牙在琴聲i的心事。可惜鍾子期英年早逝,伯牙知道後,在鍾子期的墳前撫了平生最後一支曲子,然後把琴弦全部弄斷,之後再也不彈琴了。

伯牙高超琴技固然令人神往,子期的欣賞才能更是讓人讚嘆。所謂好的事物需要好的欣賞才能,「對牛彈琴」也是古代自負才華的人最大的悲哀。孟浩然也有「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嶽飛更有「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這些都是感嘆沒有知音的內心孤寂;

管鮑之交──管仲和鮑叔牙

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管仲傳》:「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齊國有一對很要好的朋友,一個叫管仲,另外一個叫鮑叔牙。年輕的時候,管仲家裡很窮,又要奉養母親,鮑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資做生意。

所以本錢幾乎都是鮑叔牙拿出來投資的,可是,當賺了錢以後,管仲卻拿的比鮑叔牙還多,

有一次,管仲和鮑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進攻的時候,管仲都躲在最後面,大家就罵管仲說:「管仲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鮑叔牙馬上替管仲說話:「你們誤會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著他的命去照顧老母親呀!」

不久之後,大王子諸被人殺死,齊國真的發生了內亂,管仲想殺掉小白,

小白聽了鮑叔牙的話,請管仲回來當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幫小白把齊國治理得非常好。後世大家在稱讚朋友之間有很好的友誼時,就會說他們是「管鮑之交」。

「雞黍之交」——元伯與巨卿

雞黍之交是一個歷史典故,出自《後漢書-獨行列傳》範式和張劭的事跡。範式,也叫巨卿,是現代的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人;元伯,也叫張劭,是汝南郡人。元伯與巨卿兩人年輕的時候,曾經在太學遊學,和人張劭是好朋友,兩人都是儒生。後來,他們二人一起告假回鄉。分別時,範式對元伯說:「兩年後我要回京城,去拜見您的父母,看看您的孩子。」並且兩人約定了日期。後來,約定的日期快到了,元伯就把事告訴了母親,讓她準備好酒食,恭候範式的到來。但母親卻說:「你們在千裡之外約定的事情,這都分別兩年了,你怎麼就這麼相信他能來呢?」元伯說:「巨卿一定會來的,因為他是最講信用的人。」母親說:「哦好吧。如果真是這樣,我就為你們早作準備。」到了那天,巨卿果然來了。於是元伯與巨卿二人升堂互拜對飲,相互結拜為義兄弟。兩人也因此留下了「雞黍之交」的美名。

【捨命之交】——角哀伯桃 來自於「羊左」的典故。 戰國時有左伯桃與羊角哀兩人相識,結伴去楚國求見楚莊王,途中遇到了大雪天氣,而當時他們穿的衣服都很單薄,帶的糧食也不夠吃。左伯桃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糧食全部交給了羊角哀,自己則躲進空樹中自殺。後世於是將友誼深厚的知心朋友叫做「羊左」。

刎頸之交。這個故事說的就是廉頗與藺相如了。當年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完璧歸趙,又在澠池相會上保全了趙王的臉面,所以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官位為廉頗還高。廉頗為國家出生入死,心裡自然不服氣,所以便處處找藺相如的麻煩。但藺相如卻為了國家的利益而不計較個人利益得失,不與廉頗進行爭鬥。廉頗得知此事後,倍感慚愧,親自到藺相如門上負荊請罪。二人也終於和好,成了同生共死的朋友。

膠膝之交。

膠和膝2兩種高粘度的東西,兩個東西如果結合在一起,粘度倍增,而膠膝之交的情誼,其深厚程度,不言而喻。故事的2位主角是東漢時期的陳重和雷義。陳重和雷義也是同窗好友兩人都是學富五車,道德高尚的文人。朝廷讓陳重當官,而陳重卻接連拒絕,想把這個名額讓給好友雷義,如果朝廷不答應,陳重就不去任職,最後朝廷只好同意了,給雷義也安排了一個官職。

生死之交—— 劉備、張飛和關羽

出處元·鄭德輝《縐梅香》:「晉公在槍刀險難之中,我父親挺身赴戰,救他一命,身中六槍,因此上與俺父親結為生死之交。」可共生死的朋友;可共生死的情誼。

忘年之交,指年輩不相當而結交為友。《後漢書·禰衡傳》:「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與為交友。」,就是記載的孔融和禰衡兩個不同代人之間的忘年之交。

相關焦點

  • 八拜之交是哪八拜?八拜之交都有什麼樣的典故?
    結拜也成義結金蘭,俗稱拜把子,這是中國民間傳統的一種儀式,大致指的是同年人結為兄弟關係的一種形式。其實遠古實際便有了這種形式,只不過近代受到三國時代的桃園三結義的薰陶,漸漸的將桃園三結義視為結拜的開端。
  • 八拜之交,你知道都是哪八拜麼?
    典故:八拜之交故事來源:在宋代邵伯溫的《邵氏聞見錄》中有一段故事:文彥博聽說國子博士出身的李稷待人十分傲慢,心中非常不快,他對人說有一次,文彥博任北京守備,李稷聽說後,便上門來拜謁。文彥博故意讓李稷在客廳坐等,過了好長時間才出來接見他。見了李稷之後,文彥博說:「你的父親是我的朋友,你就對我拜八拜吧。」李稷因輩份低,不敢造次,只得向文彥博拜了八拜。文彥博以長輩的身份挫了李稷的傲氣。成語「八拜之交」就由此出典。
  • 我們常說「八拜之交」,究竟指哪「八拜」,你了解嗎?
    前言 今日在聖賢爐前成了八拜之交,有福同享,有馬同騎——《歧路燈》。 如今我們如果遇到了一個志向相投的朋友,常常會喜不自勝,想要和他成為「八拜之交」,因為有過八拜經歷的交情,常常更牢靠真誠。
  • 古人常說的「八拜之交」,是哪「八拜」呢?原來是這些典故
    大家想到的肯定是"八拜之交",但你可曾想過,為何是"八拜"而不是"五拜七拜"呢?其實所謂的"八拜之交",指的是歷史上有名的八個友情典故,後來便被用來形容兩人情深義重。到底是哪"八拜"呢?原來是這八個典故。
  • 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拜對了是人生,拜錯了是江湖
    生活中,經常有人說「八拜之交」,以此來表達朋友間深厚的感情。很多人以為「八拜之交」是相互叩首八次,義結成金蘭。根據宋朝邵伯溫《聞見前錄》記載:豐稷謁潞公,公著道出,語之曰:汝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獲已,如數拜之。
  • 「八拜之交」,是哪「八拜」?看完不會輕易再說你有八拜之交了
    「八拜之交」,是哪「八拜」?看完不會輕易再說你有八拜之交了 2020-11-30 10:09 來源:有畫說藝術
  • 一哥「俗人讀史」之——八拜之交為何是「八拜」
    關於「八拜之交」一般是指:「管鮑之交」、「知音之交」、「刎頸之交」、「捨命之交」、「膠漆之交」、「雞黍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是後人總結的古代社會人際交往的八個典範,類如二十四孝等,那麼為何是「八拜」而不是「九拜」呢?
  • 「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
    八拜,舊稱異姓結拜的兄弟妹妹為八拜之交。八拜,古代世交子弟謁見長輩的禮節。八拜為向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北、東北八方各行一次叩拜的親緣締結,或者異姓兄弟結拜的儀式,表示無論何地我們都生死與共,也有向古代八個結拜兄弟學習的意思。
  • 古人常說「八拜之交」是指什麼?「八拜」又是哪八拜?
    我們知道古代形容兩個人感情好,會有「結拜」的說法,也稱「拜把子」。用來形容雖說不是同胞兄弟,卻情同手足的朋友。那「八拜之交」這個詞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這裡的「八拜」又是指什麼?八拜之交八拜之交是舊時候漢族社會的交際習俗,最開始其實指的是世代有交情的兩家孩子在謁見對方家長時的禮節。後來經過時間的推移,逐漸演變為了異姓結拜的兄弟姐妹。
  • 古人總愛拜把子,為何卻不敢輕易結「八拜之交」?你瞧瞧是哪八拜
    所謂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近一半的時間都在打仗。在兵荒馬亂的古代,抱團取暖自然就非常重要了。加上江湖上都講究一個義氣,因此古人從來都很喜歡拜把子,而後就能以兄弟相稱了。
  • 八拜之交是哪「八拜」?這絕不僅僅是結為異性兄弟的禮節!
    八拜之交,在我們傳統的概念中大家往往將其等同於異性兄弟的結拜禮節。殊不知,所謂八拜之交的「八拜」個個都有講究,而且八拜之交也並非單純是指異性兄弟之間的結拜禮節。今天我們就來深入的盤點一下「八拜之交」!在結為異性兄弟的儀式上,締結人要分別按順序向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北、東北八方各行一次叩拜,這八個方向又對應八卦上的坎、離、克、震、巽、乾、坤、艮八個方位,也稱為「八方神」。意思就是向神靈告知,我們幾人結為異性兄弟,生死與共、福禍共擔、榮辱與共!
  • 河洛學堂:八拜之交
    我們經常聽說「八拜之交」,但究竟是哪八拜,很多人可能還不清楚,就讓我們來看看史料裡是怎麼記載的吧。  我們經常聽說「八拜之交」,但究竟是哪八拜,很多人可能還不清楚,就讓我們來看看史料裡是怎麼記載的吧。  這個詞最早指的是世代有交情的兩家子弟,謁見對方長輩時所行的禮,後來被引申為拜把子,即朋友結成異姓兄弟姐妹。  「八拜之交」見於宋代邵伯溫的《邵氏聞見錄》:「公至北京,李稷謁見,坐客次。久之,公著道服出,語之曰:『而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獲已,如數拜之。」  這段話說的是北宋名臣文彥博的一件事。有一次,官員李稷上門拜見文彥博。
  • 話到嘴邊卻說不清系列之「八拜之交」,到底是哪八拜?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某些典故我們經常用,但是細究起來,卻搞不清楚的來由?下面我將通過一個系列的文章,把那些你常用卻說不清楚的典故,給你一一道來。本期我們來了解一下「八拜之交」。義結金蘭出自宋·邵伯溫《聞見後錄》:「豐稷謁潞公,公著道出,語之曰:汝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得已,只拜之。」
  • 歷史上「八拜之交」是哪「八拜」?看看你知道幾個?
    原創不易,請點個關注^▽^作者:知更曉,未授權不得轉載!人生在世,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遇到一兩個知心好友,我們一般會用「閨蜜」或者「死黨」來形容這種關係。而在古代,人們常常稱之為「八拜之交」。「八拜之交」這個詞語想必大家並不陌生,在古裝劇中也經常能夠見到。那麼問題來了,「八拜」指的是哪「八拜」呢?難道是拜天拜地拜父母?
  • 【定州典故】八拜之交
    【定州典故】八拜之交 2020-05-17 04: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八拜之交」指的是異性兄弟結拜?典故出自北宋史料,猜你不知道
    然而在後來,突然對八拜之交裡的這個數字產生了好奇,難道說結拜異性兄弟需要互相拜八次嗎,感覺電視劇中好像也都不是這樣演的呀,於是去各個地方查找了一下史料,這才弄明白了八拜之交最初的含義。這個八拜,實則是源自一個典故,出自北宋邵伯溫的《邵氏見聞錄》:韓魏公留守北京,李稷以國子博士為漕,頗慢公。公不為較,待之甚禮。俄潞公代魏公為留守,未至,揚言云:「李稷之父絢,我門下士也。聞稷敢慢魏公,必以父死失教至此。吾視稷猶子也,果不悛,將庭訓之。」
  • 古人喜歡拜把子,為何卻輕易不敢結「八拜之交」?你看看是哪八拜
    除此之外,結拜還有一種升級版,名曰「八拜之交」,這個成語聽著熟悉,可縱觀歷史上下卻沒幾個成功案例,這主要是因為此「八拜」並非磕磕頭、喝喝酒那般簡單,一旦籤了它就相當於籤下了生死狀。 八拜之交,據說來源於宋代文彥博,他與李稷父親為密友,但李稷卻為人放縱、不服禮教,為了整治他,文彥博見面時便讓李稷給自己拜了八拜,以證與他父親的「八拜之交」。
  • 「八拜之交」究竟是哪八拜?每一種都讓人羨慕
    如果兄弟之間形容一段關係很「鐵」,就用八拜之交來形容。所謂就是八拜就是從先秦時期流傳下來的八種與人交往的美談。任意一種都可說是與人交往的典範,是友誼的試金石,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下分別有哪八拜。一拜管鮑之交:管仲與鮑叔牙——相惜春秋時期,管仲家境貧寒,與鮑叔牙合夥做生意,他出錢少鮑叔牙出錢多,分紅時卻拿得多。大家為鮑叔牙抱不平,鮑叔牙卻為其辯解道:管仲不是貪財之人,只因他家中有老母需要供養。
  • 三長兩短、七情六慾、八拜之交……有關數字的成語有哪些?
    從一到百,有表示整數的漢字。從一到十,衍生出不同的成語。本文匯總一談。古代表示整數的漢字有哪些?這三長兩短五把劍,鋒利無比,一般人遭遇到這五把劍就有性命之憂,所以後世把各種危及人生命的風險稱為三長兩短。最可信的是"三長"指三柱香,"兩短"指兩支蠟燭。大家都知道,活人是不受這些東西的……「三姑六婆」指什麼?
  • 我國古代有八拜之交,那你知道廉頗與藺相如,屬於哪一交麼?
    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人素來喜歡結拜兄弟。只要交情深,便「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而他們在向旁人介紹結義兄弟時,時常會用到一個詞,那就是「八拜之交」。那這「八拜之交」又是哪八拜,其中的廉頗、藺相如又屬於哪一種交情呢?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