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維特的煩惱》:「象牙塔」裡的孩子,如何養成堅毅的品格?

2020-12-23 雅雅媽媽說育兒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重溫《少年維特的煩惱》,與初讀時感受又有所不同。記得當初是初高中的必讀文物,維特的自殺是因為情場失意而鬱鬱寡歡,直至自殺。現在明白離開了作者寫作的背景而去理解作品,是非常草率的。

對於維特而言,或許愛情是他生命中的一盞明燈,失去了這盞明燈也就失去了活著的理由了,可事實上,卻並非僅僅如此。

「對於他的精神和品格,你們不可以抑制自己的欽佩和愛慕,對於他的遭遇,你們不可能吝惜自己的眼淚。至於你,善良的靈魂呀,你正在感受像他那樣的苦惱,從他的悲痛中汲取安慰。」

在《少年維特的煩惱》的開篇,作者歌德寫了這麼一段話。當讀完後,才真正明白作者意圖:讓我們同情和感懷維特的遭遇後,也能有汲取安慰。

維特出身於一個比較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是一個靠父親遺產,過著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生活的少年,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並懷抱著追求思想進步與思想自由的信念。他有著帥氣的臉龐,也多才多藝,嚮往自由和平等生活的陽光少年。也因為他的純真,熱愛和崇尚自然,所以對山村的自然景色和純樸的生活產生濃厚的興趣。

但「象牙塔」似的生長環境使得維特天使多愁善感、內心脆弱、情緒敏感心理激烈鬥爭的性格。想要追求自由和平等,希望從事一些實際意義的工作,是理想主義兼浪漫主義者,也是感傷主義者。

01● 「象牙塔」裡的孩子為什麼容易成為「溫室裡的花朵」?

我們都知道,孩子忘性大,今天吵得不可開交,明天就是手拉手一起玩兒嗨的

通常情況下,大部分孩子都是這樣的性格,擁有孩子應該有的天真活潑,調皮搗蛋,也是深受小夥伴歡迎的,願意和小夥伴們共同分享、共同合作。

也有小部分特殊的孩子並不合群,他們沒有什麼朋友,也不願意和小夥伴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把自己封閉在「象牙塔」裡,別人打不開這座塔,自己也不願意打開這扇門走出去。活在這座塔裡,可能一輩子也走不出去。

塔裡的生活無憂無慮,遠離了「醜惡」和「黑暗」的社會,有成人的呵護和關照,美好的生活讓孩子安於現狀,不願意改變,也更不願意踏出塔門。但塔外的世界,充滿競爭,也充滿殘酷,父母害怕孩子經受不住社會的磨礪,展開羽翼精心呵護,長久之後孩子就容易成為「溫室裡的花朵」。

孔子曰:「性相近,習相遠。」每個孩子最初的生命就是一朵潔白無瑕的花朵,關鍵看父母要讓孩子成為一朵經受風吹雨打的花,還是弱不禁風的花。所以,家庭教育直接影響孩子性格的培養。

維特有一顆怦然心動的心,他鍾情綠蒂,迷戀綠蒂,但現實對他是殘忍的,他不想背叛自己的朋友阿爾伯特,但又不堪想念綠蒂,但時過境遷,早已物是人非!他們終究擦身而過。

但這還不算,維特聽到之前他非常喜歡的善良的村民都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維特覺得他與社會格格不入,雙重的絕望壓迫著他,內心的脆弱讓他最終選擇了自殺。

可能有人不覺得維特值得憐憫!這麼脆弱的個性在社會上根本很難生存下來,選擇自殺對他來說或許是種解脫。

的確如此!對維特是解脫,但對你的孩子呢?

02● 父母有想過一個問題嗎?缺乏堅毅的品格,孩子容易經歷些什麼?

缺乏堅毅品格的孩子,他的人生時刻籠罩著陰鬱和憂愁,不相信自己,害怕交流,害怕面對,害怕改變。他真的不想嗎?並不是!他沒有勇氣,沒有信心,更沒有意志去做,自我定義「我不可能做到的」!

對他來說,不知道快樂到底是什麼感覺?他害怕面對新的生活,恐懼新的事物,不敢挑戰自我。

父母看到孩子這樣的性格,又急又惱,對孩子帶著負面情緒對待,強迫孩子改變。本身對自己沒有很強意識的,這時候孩子更想要逃避,學烏龜藏到殼裡。

聽說一個新聞:初二的女孩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與父母吵架,選擇了跳樓。女孩在年段排名15名內,是一名大家認可的優秀的學生,僅僅一次平時考試而選擇跳樓!不談父母是否對她要求嚴格,但女孩的抗壓能力著實讓人憂心啊!

缺乏堅毅性格的孩子,很容易走極端,更容易選擇自殺!

要培養孩子堅毅的品格,父母責無旁貸。如果你是一位明智的父母,你的羽翼不是保護孩子成為「溫室裡的花朵」,而是讓孩子擁有一顆堅毅的心!

03● 如何培養孩子堅毅的品格?

1.讓孩子自己面對挑戰

現在孩子的興趣班真的不少,比如鋼琴、畫畫、棋類、芭蕾等等。只有孩子堅持到一定時間之後,孩子才會意識到這個是他的興趣,是他要堅持的。但成為興趣之前,孩子要戰勝一些困難,克服枯燥的練習,學會接受輸的結果。

只有他自己面對挑戰,克服障礙時,他就會真正愛上並堅持自己的興趣。這時候父母不是幫他抵擋挑戰,解決問題,給予更多的鼓勵和動力,讓孩子發自內心的接納和堅持下去,更加自信從容的面對挑戰。

2.不要輕言放棄

人在遇到困難或者遭遇挫折時,很容易輕言放棄,因為他覺得不可能做到了!10%的天賦+90%的努力才能成功。天才也好,資質平凡也好,都是需要通過不懈的努力達成目標。所以,父母要告訴孩子,當下定決心要做一件事情時,任何事情都會有苦有樂需要面對,但不要在中途放棄!

3.適時的推動

孩子是無畏的,也是有懼的。當遇到困難時,他會感到很無助,無所依無所靠。全然放任孩子自己單獨去面對生活和學習上的事情,孩子的認知還未成熟,父母的推動鼓舞孩子前進,孩子的憂愁和擔驚受怕減少,堅定的信心與日俱增。所以,父母適時必要的推動孩子,共同面對問題,然後鼓勵孩子繼續堅持。

4.分享父母成長中的失敗經歷

孩子會為父母的成功而自豪,但成功並非一下子就能得到的,父母可以和孩子分享成功前所經歷的失敗。讓孩子明白,無論誰都需要經歷失敗,也要從失敗中戰立起來。

父母不要認為跟孩子分享失敗是展露自己的弱勢一面,反而孩子會看到父母的堅毅,會佩服父母的勇氣,會以父母為榜樣,讓孩子學到更多的經驗。

孩子養成了堅毅的品格,人生旅途中的酸甜苦辣不是他的障礙!

今日互動話題:你想讓孩子養成堅毅的品格,還是「溫室裡的花朵」呢?歡迎下方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歌德《少年維特的煩惱》少年詩意的愛情悲劇
    《少年維特的煩惱》是德國作家歌德創作的中篇小說。該書於1774年秋天在萊比錫書籍展覽會上面世,並因此在歐洲掀起了一股「維特熱」。引用麥可·霍夫曼的一首詩中的話說,「席捲整個歐洲的愛之死」也許最能代表當時這部小說的影響力了。雖然很難找到直接證據證明這部小說與當時的自殺流行病有直接關係,但也因此表明了當時這部小說取得了相當可觀的藝術成果。
  • 為什麼我們要培養孩子的堅毅品格
    堅毅品格的培養,近年來受到各國教育者的極大關注。毋庸置疑,培養孩子具有堅毅的品格,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堅毅品格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培養和塑造孩子堅毅的品格,能夠提升其主觀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增加積極情緒情感體驗,減少消極情緒的困擾和影響。
  • 讀書筆記|《少年維特的煩惱》:死亡是煩惱的終結方式嗎?
    整本書是以少年維特的書信串成的,中間和後面有插入部分的編者語,以把故事更好的串聯。而直到我讀完了書後面的」譯後記「,我才知道這本書偉大的原因就像我們很多的古詩詞一樣,需要結合當時的背景去看待。「它的價值在於表現了一個時代的煩惱、憧憬和苦悶。」
  • 歌德:少年維特的煩惱,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抑鬱
    抑鬱的維特(少年維特之煩惱封面1)02維特的煩惱就是歌德的煩惱。維特和美麗的綠蒂(少年維特之煩惱插圖維特身上有許多歌德和那一個時代青年的影子。大學畢業,歌德就按照爸爸的期待成為了一名律師,可他的辯護詞總像一首詩,被人稱為「行吟詩人」。
  • 《少年維特的煩惱》寫出了歌德青年時代的心聲
    ——《少年維特的煩惱》兩百多年前,德國一位剛離開學校不久的年輕人寫了一部中篇小說,這部小說曾震撼了整整一代德國青年的心靈,在德國以及整個歐洲引起巨大的反響,這位作者就是德國偉大的詩人和作家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Johann Wolfgang ),這部傑出的作品是《少年維特的煩惱》。
  • 你我再平凡,都一定有過一個綠蒂,或是煩惱的少年維特
    歌德代表作《少年維特的煩惱》,主語看似是,「一個叫維特的少年的煩惱」。但說的是「少年」才對啊!煩惱人人都有,少年卻是最重要的限定詞。若是換作青年維特,中年維特,老年維特,結局或許就不會是那樣了。歌德非常強調初戀對人的意義,甚至在四十五年以後,他還說「初戀是唯一的戀愛」,因為她給人「戀愛的永恆性和無限性的概念」。
  • 《堅毅》比名校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堅毅的品質,只要做到這3點
    與其花費大量的力氣給孩子擠進名校,不如從小培養孩子養成堅毅的優良品格,通過對長期目標的熱愛和堅持不懈,去釋放激情與堅持的力量。該理念席捲美國教育界,被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等名人推薦引用。在中國,《堅毅》被楊瀾、李恩祐、古典、汪冰、王煜全聯袂推薦。
  • 塑造高中生堅毅品格——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特色教育側記
    2020年7月,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公布全省第二批中小學生品格提升工程項目結項調研結果,經專家組調研、評委會合議,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承擔的課題《高中生堅毅品格培養體系建構》研究項目,被評為全省「品格提升工程」精品項目(為獎項最高等級)。
  • 田園大學堂,砥礪「璞玉少年」品格提升
    活動在歡快的舞蹈《豐收》中拉開序幕。  璜土中學校長陳華君對學校德育工作和品格提升項目的開展作了匯報。他介紹「十二五」以來璜土中學釐清了「有效教學與成功德育、言語德育與行動德育、行規約束與自我養成的關係」,形成了「以操練德、以境養德、以禮習德」的德育名片。《田園大學堂:砥礪璞玉少年的新勞動教育實踐》項目是在新時代勞動教育的背景下,以田園大學堂為重要載體,以新勞動教育為實踐路徑,以璞玉少年的培養為目標指向的研究實踐。
  • 歌德怎麼寫少年的煩惱?
    如果可以穿越,小獅子很想利用兩天時間,成為維特的朋友——威廉,給他更多的希望,說不定這個周末會更有意義!歌德發表的《少年維特之煩惱》,使他名聲大噪。維特的思想和命運,曾引起當時具有反抗意識的年輕一代的強烈共鳴,一度形成維特熱:很多青年人穿著維特式的服裝,模仿維特形式行事風格,甚至在戀愛失敗後也用自殺的方式尋求解脫!自殺的結局也在一定意義上表明了青年一代的精神苦悶。
  • 高以翔精神之——堅毅的品格
    只有擁有如此堅毅品格之人才能將所有的事情追求到盡善盡美吧!雖說所謂的女友也是處女座,但是只能說上帝只偏愛好孩子吧。 縱觀以翔35年的短暫一生,他總是忠於自己的內心,一直不斷的突破自我,沒有想過走捷徑,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品格啊!這樣的人難道不值得我們去守護嗎?世界已經渾濁不堪,我們真的需要一些美好的東西去支撐內心的信念。
  • 《少年維特之煩惱》:為理想而活的人都有這些特質
    我想你們會感謝我的,對於他的精神和品格,你們免不了讚嘆和愛慕,對於他的命運,你們也定會灑下同情的淚。 書中開頭的這段文字,關於維特的精神和品格,關於他命運的感慨,就是作者歌德表達對追逐理想與自由的祭奠。 歌德曾說:「不要懷有渺小的夢想,它們無法打動人心。」
  • 【「三型」機關創建•讀書感悟】最重要的品格——堅毅
    【「三型」機關創建•讀書感悟】最重要的品格——堅毅 2020-04-28 16: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運動涵養堅毅品格
    如何讓運動成為大學生一生的愛好?這是每一位高校領導以及每一名體育教師應該深思熟慮的問題。總的來說,影響大學生運動鍛鍊的有內外兩個方面的因素。外在方面主要包括運動舉措、運動設施、運動指導、運動氛圍等,內在方面主要包括運動認知、運動能力、運動習慣等。
  • 年輕人可以看《少年維特之煩惱》,但你要學的是歌德
    《少年維特之煩惱》是德國作家歌德在1774年、25歲的時候完成的一部小說,篇幅雖然不長,卻講述了24歲的進步青年維特在進入社會時,面對愛情、階級時所遇到的種種問題,這些問題給他帶來疑惑和不解、困擾和折磨,最終維特選擇自殺。
  • 《想飛的鋼琴少年》:功利生活框架下的天才少年,給我們什麼啟示
    但這時,維特卻成為了一個性格孤僻的少年,他在學校沒有朋友,總是獨來獨往,言語不多,一旦開口就會尖酸刻薄,好不給人留情面,甚至連學校的老師都受不了他,拒絕給他上課。對於父母的高壓教育,維特也表現出了越來越強抗拒,他拒絕母親特意安排的鋼琴大師的指導。成為父母所願的樣子後,維特漸漸將自己的內心關閉,痛苦孤獨的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 書單|2-6歲孩子「美好品格」養成繪本,看這8本就夠了
    布穀老師:兒童期是品格養成的關鍵期,尤其是2-6歲的孩子,品格決定著一生的命運。品格包含了道德認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為,而品格養成主要致力於兒童的責任心、勇氣、智慧等品質。而繪本絕對是最佳選擇,孩子在生活中遇到每個難題、各種感受,都能在繪本中找到答案或者共鳴。今天為大家推薦2-6歲孩子「美好品格」養成繪本,看這8本就夠了!孩子藉由這些優質繪本,在認知、人格、道德、生活等各方面都能獲得成長。
  • 書單|2-6歲孩子「美好品格」養成繪本10冊,含美、日大師代表作
    孩子有沒有好的品格直接影響了孩子的性格, 而性格更是影響著孩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小到對一件事情的看法,大到人生軌跡。而孩子的美好品格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需要家長細心教導的。教導的方式有很多種,有言傳身教、講道理、但是對於尚且處在6歲前的孩子來說,我認為最好的一個方法是利用好繪本。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邏輯思維並不好,孩子能夠理解的實在是有限。但是繪本就不一樣了,通過視覺孩子可以直接的感受導致道理的「內核」。推薦一套可以培養孩子美好品質的繪本——《寶寶好品格培養經典童話(共10冊)》。
  • 24堂積極品格養成課善良|善良: 教孩子做一個溫暖利他的人
    善良是每個中國孩子從小被父母耳提面命的高頻品格之一,「與人為善」「行善積德」更是中華民族倡導的傳統美德。但現如今,點開一些網絡事件的評論區,諷刺挖苦、怒罵指責,不堪入目的汙言穢語比比皆是,「槓精」「噴子」愈發趨向年輕化、低齡化。
  • 超級文學PUA:《少年維特之煩惱》中綠蒂愛上歌德之後
    「哪個少年不鍾情,哪個少女不懷春?」相信讀過《少年維特之煩惱》的讀者對這句話印象最深刻,對那個因為愛上人妻而自殺的少年掬一杯同情的淚水。相信很多讀者都知道,這本風靡中外的小說一定程度上來源於作家歌德自身的經歷。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小說背後的故事和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