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帶「口頭禪」,教育的同時,父母嘴上也要有條拉鏈!

2020-12-27 致遠媽咪

每個父母都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的懂禮貌、講文明,不但學習好,最好還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才好,可是教育孩子這條路可不是父母捨得花錢這麼簡單,有些不經意間的教育對於孩子的影響也不小。

最近,我突然發現致遠說話有些不對勁,有時不經意間就帶一些口頭語,比如「我去、垃圾或者是我KAO……」

開始我也並沒有怎麼在意,覺得是他偶爾不知道跟誰學的,可能不去刻意糾正,他新鮮勁過了自然也就好了。

可是最近我發現不是我想的這麼簡單,因為他說話帶這些口頭語越來越頻繁了,甚至在跟我說話的時候,也會不經意間說出「我KAO」,於是我嚴厲地批評了他,並警告他下次如果再說怎麼怎麼樣。

當然致遠也意識到自己的不對,再三保證了一定會注意。可是, 沒幾天我發現他還是會不經意間說出了,於是我趕緊糾正,並耐心地詢問他,「這是從哪裡學來的?」

致遠想了想,說,同學們都這樣說,本來我也覺得不好,沒有跟他們學,可是聽著聽著,自己也不知不覺地說了起來。

找到問題的根本後,我耐心地跟他講了一遍道理,當然也「批評」了他口中的同學,並告訴他,雖然他沒有刻意學,但自己也存在很大的問題,說明你潛意識裡是沒有拒絕這樣話的學習,以後再聽到這樣不文明的話,自己要堅決不聽,不要覺得好玩而去說,說著說著可能就改不回來了。

聽了我的話後,致遠懂事的點了頭並保證,自己以後一定注意,而且還跟我約定好,一定多提醒他,幫助他改正過來。

其實生活中,孩子帶口頭語或者口頭髒話的不在少數,大多數的孩子當然也不是刻意去學的這些「髒話」,那麼我們作為父母,要怎麼去幫助孩子改正這樣的問題呢?

1、在手機上的視頻裡或者是網絡主播那裡學的。

現在的孩子可謂是「沒有手機不能活」,平時學習、寫作業邋裡邋遢,可要是讓他玩手機,他能一天一夜都不喊累。

特別是現在的孩子都喜歡看網絡直播,而平臺對於主播的素質等都要求極低,導致有些主播根本不能傳遞正能量,甚至有些主播滿口的「髒話」和口頭禪,而孩子們沒有分辨好壞的能力。

每天看著自己喜歡的主播,甚至會有意無意地模仿,不知不覺就會學習到一些「惡習」,等到父母發現,想改就很難改正過來。

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父母一定要嚴格規定孩子玩手機的時間,並注意他看直播或玩遊戲時的環境,一定要杜絕孩子看一些低級的網絡直播。

2、受周圍同學的影響。

校園其實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孩子們在裡面學習的同時,其實也是一個社交的過程,他周圍同學的行為和語言,其實對孩子的行為習慣也會起很大的影響。

如果孩子玩的很好的夥伴,經常性地在他耳邊說一些「口頭禪」,那麼他在不經意間也會模仿,有時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麼學會的。

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父母一定要及時發現,並跟孩子好好講道理,勸孩子不要模仿的同時,也要跟這樣的同學保持距離,或者是跟同學提建議,這樣不但可以糾正自己的孩子,還能幫同學改掉壞的習慣。

3、父母不經意間的「言傳」教育。

我們經常說「言傳身教」,好的父母是孩子的「標杆」,如果父母自己都起不到一個帶頭的作用,那麼孩子當然也是得過且過。

我就見過一個母親,她自己每天都是滿口的髒話和口頭禪,可卻教育他的孩子要懂禮貌講文明,開始這個孩子確實挺懂事聽話的,可是隨著年齡的增大,問題也隨之顯現,在跟同齡孩子一起玩耍的時候,髒話連篇,甚至還有暴力的傾向,嚇得其他家長們都不敢讓自己的孩子跟他玩。

其實這就是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有人說「看到孩子什麼樣,那就能知道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好的父母嘴上一定要有條「拉鏈」,在孩子面前說話,什麼話應該怎麼說,什麼事應該怎麼做,都要三思而行。

當然,在發現孩子說髒話或口頭禪的時候,父母也不要大聲的訓斥,耐心教育的同時,一定要找到原因並及時的幫助孩子改正,只有這樣,才能督促我們的孩子,成為一個越來越優秀的人!

今日話題:你家的孩子會說「口頭禪」嗎?你發現後會怎麼處理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我是【致遠媽咪】,是一個全職寶媽,專注孩子的教育問題,希望與孩子能夠共同成長,分享更多的育兒經驗及學習經驗,喜歡我們文章的朋友,一定記得點擊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孩子小時候有這3句口頭禪,長大後可能是「白眼狼」,父母要重視
    如果父母過於責備或亂給孩子貼上「壞孩子」、「沒教養」、「不懂事」的標籤,更會讓孩子有挫敗感。美國最受歡迎教授保羅布盧姆認為,孩子說「髒話」是語言敏感期早期,對於小孩子他們還不懂得社會禁忌,隨著孩子心智逐漸成熟慢慢就會意識到了。
  • 孩子把這3句「口頭禪」掛嘴邊,暗示未來情商高,父母將來有福了
    父母希望孩子將來有出息,就要重視孩子的智商與情商培養。兩者比較而言,「高情商」比「高智商」更有優勢,能夠讓孩子學會妥善處理人際關係,充分發揮團隊精神。但一些父母並不重視孩子的情商培養,一味抓學習成績,以至於孩子情商低,沒教養,人際關係特別差。 案例周末,露露帶女兒去遊樂園玩。
  • 父母管不住自己的嘴,孩子未來難有出息,真的要糾正!
    管住自己的嘴,不高高在上地說教,不隨便給孩子「貼標籤」,是為人父母最大的修養。哲學家盧梭說過:「世界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父母高高在上地說教、批評、指責,堵住了孩子想要傾訴的嘴巴,也拉開了孩子原本和自己的距離。不要總說孩子「聽話」「不聽話」,除非你想把孩子變成自己的下屬,失去原本的個性和靈氣。
  • 李玫瑾:父母少說3句「口頭禪」,將「不倒翁精神」注入孩子體內
    同事家的孩子今年6歲,眼看著就要上小學了,平時是個很「倔強」的小男孩,一遇到困難無法解決,就會偷偷抹淚或是逃避,甚至不說話,也不理人。 面對這樣的兒子,同事和她老公一點辦法也沒有,只能和別人發發牢騷,她自己也挺納悶:「按說自己和老公都是銷售出身,在市場上也是經歷過風吹雨打的,怎麼生的兒子這麼軟弱呢?
  • 作為父母,你會「說話」嗎?想教育好孩子,父母要避免說兩種話
    相信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要避免對孩子說這兩種話。一、你對得起我嗎?心理學家武志紅表示:「每一個付出者都會有一種偉大的感覺,他們覺得自己有權利向他人索取一點什麼。心理不平衡的付出者,為了要『公平』,會漸漸的變成索取者」。在孩子的教育中,有的父母對孩子說這句「你對得起我嗎」也是出於這樣的心理。
  • 情商低的孩子,經常將這些「口頭禪」掛嘴邊,父母再不糾正就晚了
    情商,在當今這個社會是十分重要的,有人說,一個「高情商」的人,可能比一個「高智商」的人更有作為,這個觀點,說實話還蠻有道理的。也正因如此,很多家長都會從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著重培養他們的情商,目的就是希望孩子將來能夠成才成人。
  • 最成功的教育,是培養一個好好說話的孩子
    教育學家木村久一說:  「有小孩的父母,即使對家畜等,也不可使用粗野的語言。」  父母的言行,會在孩子的內心積累攻擊性,也會讓孩子有樣學樣,學會用語言傷害別人。  電視劇《虎媽貓爸》中,小女孩茜茜也是一個說話尖酸的小朋友。  而她的背後,站著比她更尖酸的人,那就是從小帶著她長大的奶奶。
  • 最成功的教育,是養出一個好好說話的孩子
    你怎麼說話,孩子就怎麼說話。孩子的言語裡,藏著一個家庭的教養。 教育學家木村久一說:「有小孩的父母,即使對家畜等,也不可使用粗野的語言。」  父母的言行,會在孩子的內心積累攻擊性,也會讓孩子有樣學樣,學會用語言傷害別人。
  • 父母這3句口頭禪裡,句句都帶負面暗示,別再對孩子說了
    在某些方面,語言的力量要比其他都要大得多。一句暖心的叮囑,可能就拯救了一個窮途末路的苦命人。一句傷人的咒罵,可能會將一個前途大好的人逼上絕路。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語言更為重要。有人曾說,父母的口頭禪裡藏著孩子的未來。這幾句口頭禪,實則都是在給孩子下一種不好的暗示,倘若其中有你經常在說的,請儘快停止,別毀了孩子。
  • 「嘴欠」的孩子,再優秀都難有好人緣,家長可別不以為然
    父母口不擇言,是孩子「嘴欠」的根本原因 如果一個孩子不能好好說話,說一些不符合場合,令人心生寒意的胡話,有可能是受父母的影響。之前,網上流行著一個視頻,一個小男孩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達了自己想當太空人,帶姥姥遨遊太空的心願。
  • 弟弟在學校欺負同學,被姐姐叉腰嚴厲教育,父母:我們都插不上嘴
    一位姐姐「暴風」教育弟弟的視頻在網上走紅,站在一旁的父母完全「不敢說話」。不少網友表示:真是個寶藏姐姐,可讓家長省了不少心!01弟弟在學校打了人,回家被姐姐「暴風」教育,父母在一旁不敢說話這個弟弟在學校欺負了同學,回家後父母還沒來得及找他「談話」,就被姐姐拉去罰站牆角
  • 孩子說話「口齒不清」,媽媽咋教都不會?問題出在哪父母要清楚
    都是2歲孩子,一個出口成章,一個口齒不清小傑和閨蜜的孩子都是2歲,因為兩家住的也近,所以沒事兩人就帶著孩子一起玩,不過別看兩人的孩子是同歲,但是差距還是很大的。閨蜜的兒子現在說話嘴閒不住,每天24小時,恨不得25小時都在說話,閨蜜現在只要看到兒子醒了腦袋就大。
  • 在外膽小不敢說話的孩子,是天生性格內向還是父母的教育出了問題
    二姑子說孩子性格就這樣,有點膽小內向。有時候開玩笑說:跟我一樣,嘴比較硬,不愛叫人。我記得我的外甥小的時候特別調皮,可是嘴巴很甜,每次見面都非常有禮貌,小姨喊得可親熱了,我都忍不住要抱抱他。4歲多的時候還跟我單獨坐了2個小時的大巴車去濟南玩。問題的關鍵是,我這個小姨每年只有過年才能見到他幾面,外甥跟我卻特別親。
  • 心理學家研究:孩子的性格,跟父母平時說話語氣有關,家長要注意
    有的家長總是埋怨孩子的性格,嫌棄孩子膽小如鼠、嫌棄孩子金口玉言、嫌棄孩子不爭不搶。但是家長只知道埋怨孩子,卻沒有意識到孩子的性格之所以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其實跟家長和孩子平時說話的語氣有很大關係。曉麗的兒子8歲了,但是孩子的嘴特別笨,每次曉麗帶兒子出門都得給兒子上課,囑咐孩子見到叔叔阿姨要問好,嘴巴要甜。儘管曉麗已經給孩子做了功課,但是出門之後兒子依然不愛說話,見到人之後就會躲在曉麗的後面,頭也不敢抬。
  • 幼兒的性格養成來自父母的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父母應謹言慎行
    父母是什麼樣的,孩子就是什麼樣的。父母習慣有的口頭禪或者是行為習慣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當然最多的還是父母的教育和父母的評價,這個對於孩子幼小的心靈是有很大影響的,和孩子的性格養成有很大關係。父母的陪伴在有愛的家庭裡長大的孩子和在缺少愛的家庭裡長大的孩子在性格上有明顯的差異,有愛的家庭長大的孩子性格活潑開朗,遇到事情的時候第一個想法就是怎麼解決這件事情。
  • 孩子有競爭心並非不好,父母如何教育孩子「良性」對待競爭?
    為了父母喜歡的那個別人家的優秀小孩而吃醋,感到嫉妒。可當我們自己也做父母的時候,也變得總愛把"隔壁家的小孩誰誰誰"掛在嘴邊,想要孩子有緊迫感,有上進心。父母都希望自家的孩子可以有勝負欲、競爭心,但是過度的施加競爭壓力,反而會導致孩子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影響孩子的成長。
  • 感恩節:做父母的要學會感恩孩子,中國父母都缺一堂感恩教育課
    而媽媽則心滿意足的享受著,並把餅乾遞給了孩子,還不忘誇讚孩子有禮貌。這位媽媽我經常見到,她每次都會要求孩子說「謝謝」,但自己卻沒有任何回應,哪怕只是簡單的「不客氣」。這一幕看起來沒什麼問題,但我腦海中卻回想著一位做教育的朋友說過的話:「中國父母都缺一堂感恩教育的課!」
  • ...父母打擊孩子有危害,做個「會說話」的父母,讓孩子重獲自信心!
    04、疏遠父母 打擊孩子會讓孩子越來越疏遠父母,讓孩子對父母形成恐懼感和厭惡感,甚至不願意與父母交流和接觸,時間長了就會離父母越來越遠。
  • 教育孩子,父母常帶孩子到三個地方,孩子會變得更優秀
    為人父母,都希望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但怎樣才能教育好孩子?教育孩子的最好的方式什麼?為什麼有時候,自己說了無數遍的事情,孩子仍然聽不進去?這些問題也許讓很多父母困惑過。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曾經說過: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們通過體驗而學習。
  • 家庭教育|父母打擊孩子有危害,做個「會說話」的父母,讓孩子重獲自...
    02變成「會說話」的父母教育專家尹建莉說過:「面對一個孩子,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要站在兒童的角度,努力的理解孩子的所作所為;以孩子樂意接受的方式對孩子的成長進行引導。父母必須要把孩子當做一個「人」來平等對待,而不是當做一個「弱小的人」來徵服。」01、將命令轉化為請求日常生活中,家長難免會遇到孩子不配合的情況,於是一些脾氣暴躁的人就會大發雷霆,開始口無遮攔地斥責、辱罵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