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藝達:0到100全體系生產體制加快機器人產業化

2021-01-08 OFweek維科網

  還記得在2016年春晚廣州分會場上大秀舞技的那540個智慧機器人嗎?

  還記得由蔡明和郭達表演的小品《機器人趣話》中那個不太聽話的機器人「老婆」嗎?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機器人被廣泛地應用於各個領域。而2015年,隨著我國實施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中國製造2025》的出臺,並明確機器人為十大重點發展領域之一後,受政策利好的刺激,機器人更是瞬間成為站在風口之上的熱門產業。

  這樣的熱門產業,河源不僅有,而且無論在技術還是產品品質上,都在國內機器人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它就是河源市勇藝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勇藝達)。2015年10月,勇藝達研發製造的第一款機器人「小勇」成功量產,宣告機器人與智能家居完美結合的時代到來,也宣告著河源步入了國內機器人行業的領跑行列。

勇藝達小勇機器人生產線

  如今,隨著「小勇」這個形象大使前往全國各地進行深入「交流」,隨著越來越多的「小勇」走進人們的生活,勇藝達也成為了河源企業的一張新名片,吸引著更多的目光聚焦河源。

  創新轉型:由手機代工市場進軍機器人市場

  2013年11月,作為新勇藝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的下屬企業,勇藝達正式落戶河源高新區。如果您曾關注過它,您可能會問:「勇藝達不是生產手機、相機配件的嗎?」是的,在2015年之前,手機精密結構件的代加工還是勇藝達的主業,但是,2015年,勇於創新的它,實現了華麗的轉型。

  「時代的發展,需要企業不斷地創新思維,注入新的活力。」勇藝達總經理陳支持說,2014年,隨著手機行業的發展,手機代工行業的競爭也日益激烈,企業要想取得更好的發展,創新是唯一出路。於是,經過對市場的充分調查,勇藝達瞄準了一個全新的行業——機器人行業,重新布局機器人領域。

  2015年10月,經過與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的半年科研攻關,勇藝達在機器人市場交出了處女作——智慧機器人「小勇」。這款擁有100多項發明專利的陪伴型機器人的推出,受到了市場的關注和青睞,月銷售額達1.3億元。

  據介紹,該公司研發的第二款機器人——商務型「小勇」也已於上個月量產,將於本月底推進市場。此外,導購服務型的機器人「小勇」也已打樣,不久的將來,「小勇」將成為銀行的「大堂經理」、通信服務營業廳的導購服務人員。

相關焦點

  • 勇藝達在2019華為全連接大會備受矚目,大會圓滿落幕!
    華為全聯接大會2019華為全聯接大會於9月18至20日在上海的世博展覽館和展覽中心舉辦,此次大會以「共創智能新高度」為主題,來自全球的ICT產業領袖、行業先鋒、生態夥伴和商業智囊等人士齊聚上海,分享AI前沿理論和趨勢,探討人工智慧在各行業的發展方向和機遇。
  • 勇藝達機器人進家庭、進機場,陪伴、消毒、服務都能幹
    下文細細說來全面復工復產年產值有望與去年持平目前國外疫情正在快速蔓延,國內智慧機器人的需求正在大幅增加,將從先前的追求數量轉為強調產品質量。作為河源高新區一家專注於智慧機器人生產的企業,勇藝達科技也面臨著同樣的危和機。
  • 食藥監管體制與食藥監管體系
    幾輪監管體制改革後,今天,人們思考更多的是食品藥品監管的現代化問題。從昨日關注監管體制的科學化,到今日關注監管體系的現代化,人們可以感受著是時代進步的強音。食藥監管體制本世紀初,我國食品藥品安全問題凸顯。黨中央、國務院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啟動我國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
  • 打造超材料從"0到1"的產業化體系 光啟技術依然任重道遠
    超材料製造基地"要把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 近日,國家召開科學家座談會,部署新時代的科技創新發展方向。他指出,科學創新要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首先要解決科研選題問題對屬於戰略性、需要久久為功的技術,要提前部署;其次要組建一批國家實驗室,形成我國實驗室體系;第三,加大基礎研究體系,建立健全科學評價體系,激勵機制;最後要加強創新人才教育培養。超材料"0到1" 的產業化建立科技創新是引領我國未來科技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由"科技大國"邁向"科技強國"的重要支撐。
  • 加快建立技術創新體系的三個著力點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將「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作為「全面完善科技創新制度和組織體系」的重要舉措。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把握好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這三個著力點,進一步加快建立和完善技術創新體系,提升創新體系效能,以科技創新持續催生新發展動能、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
  • 東北大學佛山機器人學院揭牌,順德機器人谷再添新動力!
    1月13日,東北大學佛山機器人學院揭牌儀式在博智林機器人公司總部大樓舉行,校企將攜手建設高水平機器人研發及產業化基地,助力佛山順德機器人谷產學研一體化進程。在國家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號召下,東北大學與博智林機器人公司合作再進一步,依託東北大學佛山研究生院的管理體系,掛牌成立東北大學佛山機器人學院。在揭牌儀式上,東北大學與博智林籤署了校企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共同打造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匯聚機器人領域高端人才、培養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開展高水平科學研究和科研成果轉化等領域開展廣泛合作。
  • 致力中國醫療機器人產業化,微創醫療機器人擬登科創板
    1月8日,資本邦獲悉,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微創醫療機器人」)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並於2020年12月31日與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金公司」)籤訂了《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輔導對象)與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輔導機構
  • 《重慶市大足區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大足黑山羊資源保護及產業化發展...
    《重慶市大足區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大足黑山羊資源保護及產業化發展的實施意見》(大足府發〔2020〕21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已經2020年2月11日區第二屆人民政府2020年第3次常務會議通過,於2020年4月15日印發,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 ...工業無人車輛探索者,未來機器人榮登「中國創新成長企業100強」
    視覺技術工業無人車輛探索者,未來機器人榮登「中國創新成長企業100強」 2020年12月,未來機器人榮譽登榜創業邦「中國創新成長企業100強」未來機器人自2016年成立以來,先後為50多個行業標杆企業提供了柔性物流無人化升級服務,打造了從裝卸車、室內外轉運到室內存儲的全流程無人化方案。如今物流無人化已經成為先進位造領域企業提升產能、進行柔性化生產中關鍵的一環。
  • 黃奇帆萬字長文:對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
    文丨黃奇帆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聯組會時指出,面向未來,我們要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及其他各方面創新,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智能製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著力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
  • 年產值100億元!中國最大機器人智能工廠在滬落地
    (受訪者供圖)規模更大、研發力量更強、智能化水平更高……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項目昨天在上海機器人產業園開工奠基。作為2020年上海市重大建設項目之一,該項目佔地431畝,建築面積達3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5.8億元,建成後將成為中國最大的機器人智能工廠,將集智能製造、研發、展示、銷售和系統集成中心及服務總部於一身,預計年產值達100億元。
  • CITE2019勇藝達展臺專訪:教育與商用機器人前景廣闊
    作為一家在智慧機器人行業深耕多年的「老兵」,勇藝達機器人公司也帶著眾多新品亮相展臺,其中不僅有教育類機器人,還包括最新的商用服務機器人「小勇T1」。此外,我們也幸採訪了勇藝達機器人有限公司副總裁賈湛先生,了解到了更多關於智慧機器人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
  • 國產碼垛機器人若批量生產,將加快機器換人步伐
    由於國外品牌產品性能的優勢,相關機器人的用戶企業已經習慣使用國外品牌,導致我國自主品牌的本體和零部件產品市場認可度不高。然而近幾年由於我國對工業機器人的各項扶持政策,以及市場需求加快了國產機器人的崛起,工業機器人的重要部件已經開始國產化,由我國內地企業自主研發生產的國產碼垛機器人已開始大量投入市場,反響良好。
  • 從育苗、種植到採收分揀,這些機器人搞定農業生產全流程
    隨著我國農業領域加速轉型升級,農業經營主體不斷壯大,落實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加快農業機器人發展獲得了更好的環境。 未來,在《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等重大政策持續落地的形勢下,我國將在農業機器人等智能農業裝備的技術研發、商業應用上取得更大突破。
  • 農業興百業 「糧倉」變「農倉」——慶陽市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的重要論述,以及省委、省政府關於「拉開架勢構建產業體系、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部署要求,立足資源稟賦,堅持「一縣一業、一縣一品」, 瞄準特色主導產業,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
  • 創新能力強、品質服務優、協作緊密、環境友好 現代產業新體系加快...
    由中國移動聯合包鋼集團打造的這座「5G+智慧礦區」,每年節約人員、能源、耗材成本達3000萬元,生產運營、調度的智能化管理,還可讓礦區綜合效益提升10%以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
  • 寧夏中衛:未來五年將加快構建農業「三大體系」
    報告提出,未來五年,中衛市將以加快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市為總體目標,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重點產業將逐步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的方向發展。報告提出,未來五年,中衛市將加快構建農業「三大體系」,大力實施標準引領、質量認證、品牌帶動工程,到2025年,種植枸杞53萬畝、釀酒葡萄1萬畝,奶牛存欄達到20萬頭、肉牛飼養量達到60萬頭,著力打響「枸杞之鄉」「寧夏紅」葡萄酒品牌,打造高端肉牛之鄉、黃金奶源之鄉。
  • 加快一二三產融合,推動農業全產業鏈發展
    新疆新聞在線網1月4日消息(新疆臺記者 雷鳴):我區加快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延長農業產業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兩天,奇臺縣半截溝鎮腰站子村豐裕合作社理事李強正忙著組織春節貨源,合作社通過「線上+線下」銷售的有機小麥麵粉、手工掛麵等優質農副產品備受市場歡迎。「藉助電商平臺,讓全國人民都見到我們的好產品。
  • 山東能源黨委常委滿慎剛代表:加快智能化開採和井下機器人研發
    支持煤炭企業加快智能化開採加快煤炭企業井下機器人研發與應用山東團代表 滿慎剛長期以來,在我國的一次能源消費中,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佔據了主導地位解決這些問題矛盾,加快煤炭企業井下機器人研發與應用,是實現「從減少災害損失到減輕災害風險」的重大舉措,也是破解當前煤礦安全生產突出矛盾、實現減人提效的現實需要,更是煤礦企業安全發展、高質量發展的科學之路。
  • 工信部:強化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構建新興產業生態體系
    工信部:強化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構建新興產業生態體系2020/12/24 15:11:15 來源:人民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加快創新成果的產業化,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打造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