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歷史博物館的收藏

2021-02-19 古玩元素網

    點擊左上方古玩元素網可快速關注我們    

陝西歷史博物館作為時代的烙印和見證者,171萬件的藏品無一不在訴說著周秦漢唐的央央雄姿!

今天就帶大家重新認識一下陝西歷史博物館!我們先從西周開始。

西周西周 「 盠方尊 」

盠是西周中期人,受周王冊封后,製作此尊,有銘文108字,以紀榮寵。

西周 「 盠方彝 」

盠方彝為長方形、圈足、頂式器蓋、象鼻雙耳,內鑄銘文106字。銘文記載的是周穆王時期冊命攝可六師、殷八師有關軍事方面的內容。

西周 「 牛尊 」

牛尊在酒器中極其稀少,此牛尊通體以雲紋和夔龍紋裝飾,背上開方口置蓋,覆瓦狀蓋面上鑄虎鈕,鑄造精良,體魄壯偉,堪稱是西周青銅器中的頂尖之作。

西周 「 日己觥 」

觥即為「觥籌交錯」中的觥,為盛酒器。器蓋同銘,內容是說此器是作器者為亡父日己鑄造的祭器。全身布滿的浮雕獸面、夔龍、鳥、虎紋等同處一器,為西周青銅器的典範之作。

西周 「 丙卣 」

卣(讀作"有")是中國先秦時期酒器,主要盛行於商代和西周。一般說,商代多橢圓形的或方形的卣,西周多圓形的卣。鳥獸形有提梁的容酒器,一般統稱為鳥獸形卣,也是最有特色的。

西周 「 日己方彝 」

日己方彝華美富麗,雄偉端莊,以饕餮紋為主題紋飾,具有一種神秘的威力和獰厲的美。它的器蓋和內底各有銘文18字,大意是天氏為亡父日己鑄造祭器,庇護子孫萬代。

西周 「 日己方尊 」

西周 「 梁其壺 」

戰國戰國 「 鳥蓋瓠壺 」

壺呈瓠瓜形,前鼓後曲,壺蓋立雕鶉鳥,鳥嘴可以啟閉。這種瓠瓜造型的青銅壺較為少見,其細密繁縟的紋飾,生動形象的裝飾,是一件罕見的藝術珍品。

秦朝

秦 「 綠面彩繪跪射俑 」

1990年9月19日出土於舉世聞名的秦始皇兵馬俑二號坑,整個兵馬俑身上都施以彩繪,尤其是面部彩繪完整,淡綠面色尤其引人注目,是兵馬俑博物館已發掘的唯一綠面俑,極為珍貴。

秦 「 文官俑 」

這件「文官俑」是和「綠面彩繪跪射俑」一同出土的,出土時已經支離破碎,經修復後風採依舊。文官俑微眯的眼神和跪射俑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非常傳神。

秦「 跽坐陶俑 」

跽坐俑又叫跪坐俑,是以管理馬廄、飼養馬匹的人為模特雕塑的,為陶質,俑高66釐米-80釐米。

秦「 青銅鶴 」

發掘於距秦始皇陵最遠的一個陪葬坑,共發現青銅水禽46隻,其中天鵝20隻,鶴6隻,鴻雁20隻。這些水禽多數由西向東依次排列,頭部都朝向一條「象徵性河道」的中央,所有水禽展示的都是動態過程中的瞬間形態。

秦「 杜虎符 」

杜虎符為左半符,虎作行走狀,昂首,尾巴蜷曲。虎符上有錯金小篆銘文9行共40字「兵甲之符,反映出秦以「右」為尊,秦國的軍權高度集中。

西漢西漢 「 「皇后之璽」玉印 」

皇后之璽質地為新疆和田的羊脂玉,據考證為呂后生前所用,是迄今發現唯一的漢代皇后玉璽。

西漢「 金餅 」

外觀為圓餅形,周邊卷唇、圓潤,輪廓清晰,每個金餅約為漢代一斤左右重量,其表面有「黃、張、馬、吉、貝」等姓氏戳記。

西漢「 漢並天下 」瓦當

此瓦當為陶質,面「漢並天下 」4字凸起,篆書體,有稱耀之意,是為了紀念劉邦率漢軍在垓下擊敗項羽,建立漢朝一統天下而製作。

西漢 「 鎏金銀竹節銅燻爐 」

銅爐系博山爐形式,由爐體、長柄、底座分鑄鉚合而成,竹節形的柄分五節,通體鎏金鋈銀,精雕細鏤,共有九條龍裝點其間,是一件至為罕見的藝術精品。

西漢「 喇叭裙女立俑 」

女俑以巾裹頭,狀如風帽,面容豐滿,柳眉杏目,直鼻小口,雙手抱袖置於腹前。身著白色深衣長袍,衣擺寬大形似喇叭,長垂曳地。俑身材修長,線條優美,比例勻稱,神態端莊恬靜,非常符合文獻關於漢代社會對女性審美觀記載。

西漢「 彩繪雁魚燈 」

整個燈為一隻鴻雁回首銜魚的形狀,燈盤和燈罩能夠轉動開合,不僅可以擋風,還可以調節光線的明暗度和照射角度。最令人驚嘆的是,燈油點亮後產生的油煙會順著大雁頸部導入大雁的腹內,雁腹盛有清水,煙會溶於水中,從而起到了淨化空氣的作用。

西漢「 彩繪女立俑 」

西漢「 彩繪跽坐女俑 」

西漢「 銀臥鹿 」

共五件,三雌兩雄,這是雌鹿之一。銀鹿昂首前視,兩耳豎立,四肢屈曲,作臥伏狀,是匈奴族雕刻工藝的傑作。

西漢「 彩繪步兵俑 」

步兵俑頭包發巾,身穿紅色至膝長襦,腿扎行滕。右手半握拳上舉,原來可能持有武器。漢承秦制,在葬俗上用兵馬俑陪葬即是一例。

西漢「漢兵馬俑 」

漢兵馬俑和秦始皇兵馬俑比起來非常迷你,恐怕是吸取了前朝對民力徵用過度的教訓。

西漢「 金怪獸 」

之所以被稱為怪獸,是因為它是多種動物的集合體:身體似羊、嘴似鷹、角似鹿、蠍形尾,四蹄立於花瓣形託座上。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這件小小的怪獸身上竟隱藏了十七隻小鳥,足可見當時匈奴族金工匠師的睿智巧思和高超技藝!

北魏北魏「 十字型高髻女俑」

北魏「 男弓囊俑 」

東魏東魏「 鎏金佛菩薩三尊銅造像 」

整體造型為一佛二菩薩,各構件之間以榫柱與卯眼相插組合,構思奇特,鑄造精湛,裝飾華麗,堪稱佛教造像中的精品。

西魏西魏「 獨孤信多面體煤精組印 」

此印由煤精製成,呈球體8稜26面,有14個正方形印面鐫刻印文,各具其用途,據考該印為北周大司馬獨孤信之印。

北周北周「 彩繪貼金安伽墓石門 」

北周安伽墓的發掘,為我們展現了一座風格迥異於北周時期其它墓葬的來華粟特人墓葬。

北周「 北周武帝孝陵墓誌 」

史載,北周武帝宇文邕於宣政元年葬孝陵,皇后阿史那氏於隋開皇二年與武帝合葬,由此證明古墓就是北周武帝與皇后阿史那氏合葬的孝陵。

隋朝隋「 白石佛立像 」

唐朝

唐「 鴛鴦蓮瓣紋金碗 」

鴛鴦蓮瓣紋金碗共2件,代表了盛唐時期我國北方金銀器製作的高度成就,是罕見的藝術珍品。

唐「 摩羯紋金長杯 」

該杯造型雖是中國式,但內壁摩羯紋確實印度文化影響的產物,摩羯周圍錘揲出一周突出的聯珠紋裝飾,又仍具有西亞金銀器的特點。

唐「 獸首瑪瑙杯 」

陝西歷史博物館鎮館之寶,是至今所見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產物,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 展覽文物目錄》。

唐「 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 」

此壺製作精湛,舞馬形象栩栩如生,更因其印證了史書中記載的玄宗馴養舞馬祝壽的故事而彌足珍貴。

唐「 鎏金海獸水波紋銀碗 」

銀碗腹部捶打出均等的14條曲線水波紋,在中國傳統器物造型中從未出現過,其間鏨刻飛禽、走獸,陪襯以花草,山嶽,碗內底中心還貼焊著一隻鎏金海獸,閃耀著中西合璧的光輝。

唐「葡萄花鳥紋銀香囊 」

香囊外壁用銀制,呈圓球形,通體鏤空,以中部水平線為界平均分割形成兩個半球形,無論外壁球體怎樣轉動,香盂裡面的香料都不會撒落於外,一千多年前的黑科技令人驚嘆~

唐「鏤空纏枝紋銀香囊 」

唐「鎏金蔓草花鳥紋八稜銀杯 」

這是一種鍍金的銀質飲酒器。銀杯腹壁稜間飾以纏枝蔓草和花鳥相間的圖案各四組,圈足面飾纏枝蔓草紋,環柄上有半圓形護手,護手上飾一展翅飛翔的鴻雁,下以萱草相稱,異常精美。

唐「鎏金銀鐵芯銅龍 」

這件銅龍是鐵質的,通體鎏金,整條銅龍身體流暢,極富動感,體現出唐代龍的生動美與氣勢美,堪稱精品。

唐「蓮花紋石柱基礎 」

唐「十二生肖俑 」

十二生肖俑,在墓葬四個角各擺放一組三尊,用於闢邪。獸首人身,神態各異,惟妙惟肖。

唐「三彩載樂駱駝俑 」

這件三彩駱駝載樂俑是盛唐時期傑出作品,代表了盛唐社會風俗及高超藝術成就。

唐「彩繪釉陶帖金文吏俑 」

唐「彩繪文官俑 」

唐「彩繪女立俑 」

將唐代女性以豐盈為美展現得淋漓盡致,和漢代形成鮮明對比。

五代

五代「耀州窯青釉提梁倒灌壺 」

這件青瓷刻花倒灌壺,釉面瑩潤,造型獨特,構圖嚴謹,實為耀州窯一件罕見的珍品。灌水時將壺倒置,待盛滿後,將壺放正,滴水不漏。

明代明「粉彩儀仗俑群 」

明代秦簡王墓陪葬品,共300餘件,是明秦簡王死後隨葬的儀仗隊。

看了這麼多

其實不過是陝歷博館藏的冰山一角!

想要了解中華文明

讀懂中華文化

咱們陝西歷史博物館走起~

更多相關閱讀:
天津博物館藏明代青花瓷欣賞
全球博物館告急:13%恐倒閉,藏品或被賣
山東博物館頌簋鑑賞
世界十大趣味博物館
5·18中國主會場驚豔 | 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展覽」公布!

此文轉載自網絡,侵權必刪

  服務與合作  

請撥打 15201921803 或添加微信號 guwanyuansu



掃描或長按識別上方二維碼關注古玩元素網

相關焦點

  • 侯寧彬:陝西歷史博物館是這樣讓老百姓愛上博物館的!
    在文博圈,陝西無論從不可移動文物的數量、博物館數量及收藏文物數量均位居全國前列,有著「天然博物館」的美譽。古都西安 坐落在西安大雁塔的西北側,有著「古都明珠,華夏寶庫」之稱的陝西歷史博物館(簡稱「陝歷博」)則是展示陝西歷史文化和中國古代文明的藝術殿堂。
  • 陝西歷史博物館(陝西省文物交流中心)12月民間收藏文物公益鑑定...
    受陝西省文物局委託,我館作為陝西省民間收藏文物鑑定諮詢單位之一,面向社會開展常態化民間收藏文物公益性鑑定諮詢服務。03鑑定諮詢地點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區小寨東路91號,陝西歷史博物館安全保衛處負一樓。07其他本方案未盡事宜按照《陝西省文物局民間收藏文物鑑定諮詢單位工作規程(暫行)》等有關文件規定執行,具體由陝西歷史博物館(陝西省文物交流中心)負責解釋。
  • 陝西歷史博物館強躍:消防安全是懸在博物館長頭上的利劍
    作為全國九大重量級博物館之一,陝西歷史博物館曾登上《國家寶藏》等節目。其文物收藏之豐富,受到文物愛好者的一致好評。4月20日,陝西歷史博物館館長強躍出現在《書聲》文化大講堂第二期現場,在《國家寶藏》節目中未曾說出的故事,這一次,他帶到了上海。「對一個博物館館長來說,每一件文物都有它的前世傳奇和今生故事,都有特殊歷史記憶和信息。」強躍說。強躍(中)在中國,素有「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找陝西」之稱。
  •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到底是哪幾件?
    陝西可謂集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精髓的中華古地,尤其是周秦漢唐盛世王朝,發端於此,統治「天下」。坐擁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陝西歷史博物館自然是其他兄弟省份博物館難以匹及。官網中說,藏品量高達170餘萬件(組),精品自是不計其數。
  • 陝西歷史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每一件都是稀世國寶!
    陝西歷史博物館,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首批「AAAA」級旅遊景點,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這件器物是何家村窖藏文物中最華麗的提梁銀罐,同時也是陝西歷史博物館館藏18件組國寶級文物之一。
  • 小李說旅遊:陝西歷史博物館,帶你走進古老歷程
    說起陝西的歷史文化,小李就要介紹到一處景點了,他就是陝西歷史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建立起來的大型現代化國家級的博物館,也是第一批被我國歸為四a級的景區之一,它的位置在陝西省西安市之中,被大家給稱譽為了古都的明珠,華夏的寶庫。那麼陝西歷史博物館的旅遊攻略是怎樣的呢?
  •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品選粹(高清圖)
    陝西歷史博物館作為時代的烙印和見證者,171萬件的藏品無一不在訴說著周秦漢唐的央央雄姿!今天就帶大家重新認識一下陝西歷史博物館!我們先從西周開始。西周唐「 獸首瑪瑙杯 」陝西歷史博物館鎮館之寶,是至今所見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產物,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 展覽文物目錄》。
  • 3月25日陝西歷史博物館恢復對外開放
    3月25日陝西歷史博物館恢復對外開放 文博愛好者解鎖「安靜打卡」新姿勢3月25日上午9點,陝西歷史博物館恢復對外開放。在陝西歷史博物館門前,觀眾們戴著口罩,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有序排隊,驗證一碼通、進行體溫監測,確保一切正常後,入館正常參觀。
  • 陝西歷史博物館60件文物,見證中華文明!
    陝西歷史博物館作為時代的烙印和見證者,171萬件的藏品無一不在訴說著周秦漢唐的央央雄姿。今天就帶大家認識一下陝西歷史博物館!【西周】唐「 獸首瑪瑙杯 」陝西歷史博物館鎮館之寶,是至今所見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產物,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 展覽文物目錄》。
  • 人居學院碩9152黨支部赴陝西歷史博物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論述,加強黨紀法規、科學道德與學術誠信教育,涵養新時代黨員政治品格,12月15日,人居學院碩9152黨支部全體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代表前往陝西歷史博物館參觀「秦風頌廉——陝西廉政文物展」,開展「黨性教育守初心,共話廉潔受洗禮」主題黨日+現場教學活動。
  • 從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到國家博物館
    若將時間退回到1918年,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離開辦公6年的地點國子監搬遷到故宮端門到午門區域。此時,從午門城樓北望,文華殿、武英殿是成立於1914年的古物陳列所。從古物陳列所再向北,重重宮苑中還生活著溥儀的「小朝廷」。在遷至午門兩年後,國立歷史博物館正式成立,又6年(1926年),國立歷史博物館開館。
  • 陝西歷史博物館舉辦2020年文創產品專委會年會暨「跨界與融合:博物...
    9月24日,由中國博物館協會文創產品專業委員會主辦,陝西歷史博物館承辦的2020年文創產品專委會年會暨「跨界與融合:博物館文創發展新動能」論壇在陝西西安隆重舉行。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賈強,陝西歷史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侯寧彬,副館長魏成廣以及來自中國博物館協會文創產品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副主任委員單位、會員單位、特邀單位等110餘家150餘名代表及部分知名文創企業代表出席本次會議。陝西歷史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侯寧彬與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賈強先後致辭。
  • 60張照片,告訴你什麼是陝西歷史博物館!
    陝西歷史博物館作為時代的烙印和見證者,171萬件的藏品無一不在訴說著周秦漢唐的央央雄姿!
  • 參觀陝西歷史博物館,一定不要錯過的重要文物有哪些?
    陝西這個地方,歷史文化底蘊非常深厚,周秦漢隋唐五個朝代熠熠生輝。文物數量在全國也是屬於領先,是中國的博物館大省。陝西歷史博物館是陝西地面上最重要的博物館,它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位於大雁塔西北側。
  • 秦代小青龍,青銅毛毛蟲:陝西歷史博物館青銅龍及延伸閱讀
    戰國—秦代  青銅龍長240釐米 寬100釐米  高40釐米陝西歷史博物館藏品西安市公安局將8件秦代青銅龍殘件移交陝西歷史博物館,經文物修復專家反覆研究、仔細拼對,發現這是一件令人嘆為觀止的秦代青銅重器。1號、2號殘件經粘接為龍頭;4號、5號殘件粘接後為一個整體,長83釐米、寬20.1釐米、壁厚0.4釐米至0.6釐米,從中可見龍體是分別鑄造後焊接而成,它們與3號殘件龍體呈穿插關係,構成盤屈纏繞的雙龍。
  • 陝西歷史博物館不都是免費的,但30塊錢看唐朝的寶藏值了!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名頭實在是太響了,每天都有大量的參觀者慕名而來。可是光領門票這回事就不知道攔下了多少人。以前是免費不免票,現場排隊領票的隊伍直接能讓你絕望。現在是網上預約,每天的時間段卡的是死死的,關鍵是你還不一定能夠約到。常言道「花錢好辦事」,這話放在博物館也合適。
  • 陝西歷史博物館侯寧彬館長一行到訪中船郵輪
    2020年7月18日,陝西歷史博物館侯寧彬館長一行3人到訪中船郵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博物館陳列部主任董理、文物徵集處處長師小群、中船郵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常煜、郵輪運營部主任郭朋皞等有關負責人參加座談。
  • 惠民一文物收藏愛好者為縣博物館無償捐贈漢代文物
    1月12日,惠民縣孫武街道許光祿為保護祖國文化遺產,繁榮惠民縣文化事業,把自己收藏的2件彩繪繭形壺無償捐獻給惠民縣博物館。許光祿說,這兩件陶壺是別人贈送的,一直放在家中,之所以捐獻給博物館,是因為他覺得這兩件陶壺捐給博物館比放在家中更有意義,更有價值,可以讓更多的人觀賞。
  • 博物館的對視|陝西博物館內馬背上的唐朝
    博物館的對視|陝西博物館內馬背上的唐朝有色攝影|記錄發現千年之後 遙望長安在陝西的各大博物館裡都各自珍藏了一些唐朝的文物珍品透過些精美的文物讓我們可以一窺盛唐的風採這是西安博物院一尊隋朝的佛像西域美女來朝 從此長安多麗人俊逸的唐朝舞馬空前絕後現藏於陝西禮泉縣昭陵博物館胡人訓馬
  • 讓博物館文創產品講述陝西故事
    擁有9座國家一級博物館的陝西,應該如何利用博物館的優勢資源讓更多遊客了解陝西的歷史文化?以陝西特色傳統文化為原型開發的文創產品又該如何跨界「出圈」?針對這些變化,我省各大博物館給出了哪些對策呢?2019年,陝西歷史博物館全年共研發新產品281款,推出「4 2」系列國寶紀念卡,其中以西漢「皇后之璽」為原型打造的文化精品受到公眾的認可和喜愛,研發的首批百餘款「花舞大唐」主題文創新品以T臺走秀的形式進行文創展演,表演形式令人耳目一新,同時還在食品、餐廳、遊戲等多個新領域積極進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