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關鍵期,山西省翼城縣縣委、縣政府充分發揮農業生產託管服務組織作用,採取電話微信預約,連片作業方式,為廣大農民提供「保姆式」「訂單式」「全程式」精準化服務,做到春耕生產和疫情防控「兩不誤」。
從大年初二開始,翼城縣新翔豐公司就忙碌起來了。與往年不同的是,公司大型農機全部投入到周邊鄉鎮農村疫情防控工作中。公司總經理李學峰說:「我們聯合多家專業合作社出動20架農用無人機和10臺自走式噴杆噴霧機,對全縣七個鄉鎮、110個村進行了消毒殺毒工作,效率高、速度快、效果好,也減少了群眾聚集和外出活動。」
作為山西省第一批抗疫情保春耕供種企業,服務農業「耕種防收」全過程是新翔豐公司最主要任務。從2月10日開始,公司就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對服務的40餘個村13000餘戶農民進行了全面摸底,從河南、山東等地積極調備種子、化肥、農藥等生產物資500餘噸。
李學峰說,疫情當前,又值春耕。農民心裡比較急,種子化肥農藥啥時候到了家裡、到了地裡才放心。我們及早安排,一方面通過線上電話微信聯繫,接受農民訂單,另一方面就是通過各村兩委,實行統一訂購。專車專人把種子化肥農藥送到農戶家中,爭取不誤農時,保證春耕生產。
中衛鄉澮史村村民韓建梁、史學慧夫婦對農業託管讚不絕口:「我們夫妻倆在新疆打工,來迴路費得2000多元,路上三四天,種種收收又得五六天,扣扣工資還賠錢。 參加農業託管後,我們只考慮要種啥,然後就等著公司把糧食送到家或者微信轉帳收錢,放心又方便。」
不僅如此,新翔豐公司還利用廠家直供價格優惠優勢,對一些化肥、種子推出了低於往年10%的愛心價銷售,進一步降低農民生產成本。
目前,翼城縣託管服務的6萬餘畝水澆地小麥已全部完成春澆任務,動用大型機械200餘臺次完成化學除草8萬畝。農機手李玉林說,原來我們都是上門找活幹,參加農業託管後變成了集中連片作業,一臺機器每天可噴藥300多畝,大大提高了效率,節約了費用和時間。
隨著「一噴三防」工作臨近,縣農業農村局組織技術服務小分隊深入田間地頭進行開展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蟲害「三查」服務,土肥站專家也深入託管作業區開展測土配方工作。李學峰說,我們將根據專家的建議,組織農用無人機作業,實現連片噴灑、精準防治,在節約成本時間,實現農藥化肥農藥用量「零增長」的同時,為夏糧高產、農民增收打好基礎。
74歲的唐興鎮梁壁村村民劉音河,前些年為了讓兩個在浙江打工的兒子少花錢少跑路,每到農時,老人都要步履蹣跚地找人找機械,甚至萌發了把地撂荒的念頭。他說,從前年參加農業託管,再不熬煎種地收割的事了,一畝地裡面起碼還能多收入二三百塊錢,可是解決了我家的大難題。
今年1月,山西省首個全周期式農村綜合金融服務創新試點落地翼城,採取「政府 託管組織 保險 農擔 期貨 銀行」「六位一體」全周期式金融服務模式,讓農業託管服務的底氣更足。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張天柱介紹說,保險行業的直接參與介入,豐富了託管內容,降低了託管風險,最主要的讓農民受益更有保障。
解決誰來種地、怎樣種地、如何種好地,翼城縣委、縣政府在農業生產託管服務中始終堅持行政推動和社會服務銜接配合,依託新翔豐公司先行先試,積極探索,形成了縣鄉村農業社會化服務「三級體系」,作業標準化、服務規範化、管理統一化、技術實效化「四化建設」,降低農資、農機和農民務工成本,減少農藥、化肥用量「五個降減」的農業生產託管「翼城模式」,託管服務面積從2018年的3萬畝增加到今年的15萬畝,畝均降本增效380餘元。(李茁壯)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