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覺總要摸被角?心理學家一語道真諦:「客體」對孩子很重要

2020-12-23 IF枕邊育兒

文|全文共2570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表哥家的小侄女嘟寶上小學一年級了,是私立學校,本想讓孩子寄宿的。但住了一周後,娃說啥也不住了,還總是哭。後來表哥心疼閨女,就說那就不住了。這不就發現了嘟寶晚上睡覺的時候,總是會拿著被子的一個小角,用小拇指磨來磨去。

她的這個習慣我可是見識過,在她一歲左右的時候,嫂子每次出門都得背個碩大的包,裡面居然裝著是一塊兒童毛毯。理由是,嘟寶時不時就要摸這個毯子,沒有就會哭。後來上幼兒園了,就換成了一隻奶奶給做的毛線烏龜,她居然把烏龜的尾巴磨斷線了

表哥表嫂挺發愁的,說不知道應該怎麼辦。我本來納悶已經改掉的習慣,怎麼突然就又開始了。但聽完他們的描述後,我大概明白了其中的原由。嘟寶被強迫住宿一周,也許給孩子造成了一些心理上的傷害。

早教班群裡,很多爹媽都有這樣的疑問,為啥娃睡覺的時候總愛摸摸摳摳的?原來在心理學上,對孩子的這種行為有一個明確的釋義,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心理學的解釋

兒童精神分析家溫尼科特:在寶寶心中有母愛穩定的一個象徵,可稱之為「過渡性客體」。

簡而言之,就是說有一種物品或者是一種行為,在寶寶眼中可視為母愛的替代品,那麼這樣的一類東西就被稱為「過渡性客體」。

★ 客體的表現形式

具體物品有可能是被角小毯子小玩偶。行為方面:習慣性的摸媽媽的奶奶小手指不停的摳東西,或是用嘴唇摩挲被子的一角等。那麼在這些「客體」中,存在的共同點是:都有他熟悉的味道和習慣性的行為。

這些東西會給孩子帶來溫暖而熟悉的感覺,會讓寶寶有一種心理依賴,感覺媽媽一直都在陪著我,這種現象尤其明顯的會發生在「斷奶」之後。當有了這樣的依賴物之後,縱使在媽媽的身邊,它們也是不可替代的。

★ 客體出現的時間

「過渡性客體」一般在8個月的時候開始出現,這恰恰是「分離焦慮症」出現的第一個時間點。因為「過渡性客體」是為了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症」而適時出現的。

那麼一直到兩歲,娃就會擁有一個固定的行為。一般到6歲的時候會自行消失,也有的孩子會持續到十歲左右

「過渡性客體」對娃的意義

心理學家胡慎之:父母的愛對孩子來說,是生命中最初的、最重要的體驗。

寶寶上幼兒園前,在填寫入園資料的時候,有一項就是「如果寶寶有很重要的玩偶,上學的時候可以帶一個」。我馬上就明白了,這是幼兒園對孩子心理上的照顧,,而大寶真的有個玩偶「大象」要帶著。你或許會迷惑,這種「客體」的存在,對孩子的真實意義是什麼呢?

首先,是情感的紐帶。

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過渡性客體是寶寶和媽媽的情感紐帶。在斷奶或者分離之後,寶寶急於尋找一種和媽媽之間情感續存的東西。在這個時候,有媽媽熟悉氣味的物品,能感受到媽媽溫暖的事物,就會成為孩子和媽媽之間的紐帶,以此來聯結母子之間的情感。

其次,是感情的寄託和安慰。

當寶寶獨自一人相處,玩耍時,你有沒有發現孩子常常會抱著他的小玩偶,無論去哪都帶著它。甚至會在玩耍的過程中,突然停下來抱一抱,親一親它。要知道,這個時候就是寶寶自己無聊了,想要媽媽的陪伴。

最後,孩子能擁有自主權。

大寶總是拿著他的玩偶說:媽媽,這就是我的孩子,你看他多可愛啊!」。他倆玩過家家的時候,我總是能聽到他學著大人的話和大象聊天。感覺大象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可以負責大象的「喜怒哀樂」

「大象,你怎麼了,是哪裡不舒服嗎?」

「沒關係的大象,你乖乖躺好,我給你講個故事,你就能睡著啦。」

「大象別哭,我們一起來堆積木吧。」

「大象,你看這個好不好玩,你真棒。」

這些話,可都是我平常對他說的。當你發現三歲的娃在重複你的行為時,有沒有很驚喜,你們家有一個「小大人」了!

「客體」的斷舍離是否有必要?

美國心理學會的伊巴拉博士認為,孩子是否需要一個過渡性對象,就像在嬰兒時期入睡時,是否有父母中的一人在陪伴著一樣的重要。

因此並不建議寶媽們操之過急的幫助孩子切斷這個紐帶,因為它存在的意義並不僅僅是玩偶,被角那麼簡單。

1、 在不影響孩子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可不幹預。

育兒專家說,如果到了十歲以後,孩子還是無法自主離開「過渡性客體」,那麼就需要幫助孩子正確的脫離出來。

否則在寶寶正確使用的情況下,不要過多的幹預,而要給予孩子更多的愛和陪伴。當娃的情感被充分的滿足,到了有足夠認知能力的時候,他自然會主動捨棄掉。

2、樹立「客體」的正確形象,和娃一起愛護它。

前段時間因為突然有事,我不得不離開孩子幾天。這是自出生以來,大寶第一次要在沒有媽媽的陪伴下睡覺。娃爺爺發來信息說,Summer很乖,他總是說:「爺爺,我跳一會舞自己就睡著啦。」然後他就會躺下,緊緊的抱住大象睡覺。

「大象」在大寶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家裡我們總會對大象百般呵護,做遊戲或吃飯的時候,都會問問它的意見

或許你認為,這聽起來很搞笑,玩具知道什麼?但在大寶的內心世界裡,這卻是一種莫大的肯定和尊重

3、生活上有重大改變時,先考慮孩子心理健康。

這種情況就像,文章一開始提到的嘟寶,幼升小本身對孩子來說,就是屬於重大的生活改變。此時孩子還沒做好任何準備,就讓她離開父母住校,這在孩子的心理上來說,是很大的刺激。甚至有的孩子會認為,爸爸媽媽是不是不要自己了?

這個時候她就需要找到和媽媽的情感紐帶,找到自己的情感寄託,於是就想起了自己的「過渡性客體」

4、不要暴躁阻止。

林文採老師說:心理營養沒有被滿足的孩子,一生都在尋覓關注。

這點主要針對的喜歡摸「neinei」的孩子們,一般一斷奶,孩子就會有這樣的需求。而通常寶媽們覺得娃還小,並沒有想要制止

但是卻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這樣的需求越來越頻繁。睡覺要摸,不開心了要摸,無聊了也要摸,甚至在外面的時候小手也不安分。

這個時候寶媽就覺得很煩躁,覺得尷尬,不經意間就會暴躁起來,吼叫孩子。而對於孩子來說,摸「neinei」這個行為和抱玩偶是一樣的,他並沒有覺得有何不妥。相反,媽媽的吼叫會讓他害怕,並且懷疑"媽媽不愛我了嗎?"

5、在「客體」的問題上,尊重孩子的意見。

比如別輕易清洗,更換,處理掉孩子的最愛。寶媽可能會覺得毯子髒了,二話沒說拿去清洗乾淨,但寶寶則會因此哭鬧不止。

Tips:「客體」是孩子的私人物品,不經允許,家長別擅自做主。

枕邊育兒寄語:

寶寶把自己的情感寄託給不會說話的玩偶,被角,抱抱它們,親親它們,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愛意。如果你家孩子也有這些行為,請寶媽停下自己的事情,去抱抱孩子,讓他感受到媽媽的溫暖。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幼年時期孩子的心理需要關注,家長要用心,否則別怪娃和你不親

孩子上幼兒園要不要做心理建設?媽媽該這麼做,別弄巧成拙

兒童發展心理學:0到2歲孩子的智力發展,爸媽早知寶寶早受益

相關焦點

  • 寶寶喜歡「被摸」是身體肌膚的本能需求,這幾個部位越摸越聰明
    寶寶喜歡「被摸」成為寶媽新擔憂,醫生的話讓寶媽放下了心 有網友分享了自己寶寶喜歡被摸的情況: 寶寶從出生開始就被抱在懷裡
  • 為什麼有的孩子要摸背才能睡?摸背有哪些作用?寶媽要知道
    我曾經看過網上有一個寶寶媽媽留言說,他們家的寶寶20個月了晚上睡覺的時候一直要求他,或者他的爸爸給他撓背,撓一會兒還不行,必須得撓很長時間才行。他仔細觀察過寶寶的背上非常的光滑,皮膚很好,沒有任何的疹子或者類似於蟲咬的疙瘩。那時候也開有空調,沒有給寶寶蓋,太厚也不熱。十分崩潰,不能理解,為什麼睡覺的時候要停了給寶寶撓背。那他們夫妻兩人精疲力竭,睡不好覺。
  • 多摸寶寶這2部位他以後會很聰明,但這3處要少摸,別傷了孩子
    其實,在天氣暖和的時候,尤其是夏天,給孩子脫掉襪子,是對孩子的身體有好處的。家長經常撫摸寶寶的腳部,會加速寶寶的血液循環,促進大腦更好的發育,寶寶的體質也會更好。2、 孩子的後背要多撫摸不少家長在孩子哭泣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會抱起孩子,然後在孩子的後背上輕輕地拍一拍,就會發現孩子不哭了。輕輕地撫摸孩子的後背,會起到很好的安慰作用,孩子的情緒也會慢慢的平靜下來,這對孩子的身體發育是有好處的。
  • 兩歲多寶寶總愛摸媽媽這個部位?該禁止嗎?
    我家寶寶 28 個月了,18 個月斷奶,到現在每天晚上睡覺,都要摸媽媽的乳頭才肯睡,特別是他害怕的時候,更要這樣。所以,當寶寶因為別的事情害怕的時候,曾經和媽媽分離的感受就會被激起來,他們就會用摸到乳頭來安慰自己,讓自己平靜下來,確定媽媽的愛還在。 大部分寶寶,無論餵養狀況和斷奶經歷怎麼樣,都會依戀媽媽的乳房,但家長可以放心,摸乳頭的行為一般會逐漸自行消退,但大人還是需要去適當幹預的。 那我們要注意些什麼呢?
  • 大夏天寶寶睡覺,怎麼蓋被子?婆婆與新手寶媽的鬥爭,你家避過沒
    01、家有新生兒,又是大夏天,在孩子睡覺蓋被子上,新手媽媽和新手奶奶容易起哪些紛爭炎熱的夏天到了,許多年輕家長忍不住整天開著空調,畢竟一動就是一身汗,出門就像是蒸了一回桑拿。而晚上更是如此,很多家庭要不整夜開著空調要不整夜扇風扇,不然難以安然入睡。
  • 寶寶在這2個「黃金時間」睡覺,不但大腦發育好,還容易長高個
    父母都知道孩子時睡覺是在長身體,並且要想發育好至少要保證睡夠8個小時左右。之所以孩子睡覺時發育快,是因為睡覺得時身體會產生「生長激素」,生長激素可以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刺激骨關節軟骨生長,對孩子的各個器官的發育都有好的作用。所以,我們才說孩子在睡覺的時候是身體發育的最佳時期。
  • 如何改掉寶寶晚上睡覺總枕手臂小毛病
    有些寶寶養成了枕胳膊睡的習慣,每次睡覺時都要維持這種姿勢,不然會睡不著,父母一直想要幫助嬰兒改掉這個缺點,那怎麼改掉寶寶枕胳膊睡?特別是晚上時嬰兒睡覺很喜歡枕著父母的胳膊,長時間下來父母胳膊也很酸痛,如何改掉晚上睡覺總枕手臂?
  • 寶寶睡覺愛出汗是什麼原因,這些你了解嗎?
    前幾天她問我說,寶寶睡覺很愛出汗是什麼原因,說孩子尤其是睡著以後,頭上就會有一層細細的汗珠。其實不少媽媽都會有這個疑問,記得我家二寶出生後,也是很愛出汗,那時候天天晚上擔心她著涼。但是別太擔心,寶寶在睡覺時出汗大多數時候都是很正常的現象,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表現進行一個判斷。
  • 長頸鹿的蹄子、梅花鹿的角,在這裡都可以摸到? !
    「寶寶,不要怕,你看看這是什麼啊?」「寶寶,摸一摸,這可是真的巖羊的角哦」上海動物園科普小推車上的標本全是真貨,都是動物園裡的動物壽終正寢後製作而成的。一般長頸鹿在遇到威脅的時候會能躲就躲,但如果一定要面對的話,它那像大鐵錘一樣的大蹄子誰都受不了。如果成年獅子不幸被踢中,可立馬腿斷腰折。
  • 寶寶睡覺不踏實是什麼原因?可能是這些原因引起的,寶媽要注意
    而很多寶寶都出現過晚上睡覺不踏實的情況,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症狀呢?寶寶晚上睡不踏實的原因是什麼?第一,缺鈣如果父母發現孩子經常睡醒,首先要排除病理上的原因。其次,可以檢查一下寶寶有沒有出現枕禿的情況,還要注意觀察寶寶睡覺時的出汗情況,如果出汗特別厲害,可能是寶寶缺鈣了。第二,缺乏安全感安全感是最大的定心丸,如果孩子缺乏安全感,睡覺肯定很不安。對於剛出生的嬰兒來說,周圍環境可能有些陌生,有些不安,缺乏安全感也是孩子睡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 「黑白卡」對寶寶的視覺發展有好處嗎?如何正確的使用黑白卡?
    隨便到網絡上一搜,就能看到很多關於黑白卡的介紹,看起來很誘人,但爸媽們心裡免不了有些疑慮,黑白卡真的對孩子的成長有益嗎?01什麼是黑白卡?所以,要想促進寶寶的視覺發展,爸媽們要多多陪伴寶寶,經常讓寶寶看到你的臉,尤其是開心的、積極的臉。03黑白卡對嬰兒的作用雖說人臉更吸引嬰兒,但黑白卡對孩子的視覺發展也是有一定好處的。
  • 寶寶睡覺老踢被子,這樣反而不容易感冒?3個防踢被技巧要記牢
    寶寶睡覺老踢被子,這樣反而不容易感冒?3個防踢被技巧要記牢不知道寶媽們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自從入秋以來,晚上幾乎沒睡過好覺,每天不是在給寶寶蓋被子就是等著給寶寶蓋被子。剛剛蓋上去的被子,一會就被寶寶踢下來了,仿佛這個被子有刺似的。
  • 姿勢很重要! 影響寶寶身體健康的八個睡覺不良姿勢
    姿勢很重要! 影響寶寶身體健康的八個睡覺不良姿勢時間:2016-09-08 13:24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姿勢很重要! 影響寶寶身體健康的八個睡覺不良姿勢 很多父母都不會在意寶寶的睡覺姿勢,但是你知道嗎,不良的睡覺姿勢會影響到寶寶的正常發育。
  • 寶寶睡覺踢被子原因不簡單,除了因為熱還有兩個深層原因,要了解
    只要寶寶開始有生病的徵兆,情緒不好時,寶媽會非常緊張。寶寶生病不僅僅是一個人受罪,更是一家人的夜不能寐。必須要時刻關注著孩子的情況才放心。案例小文的寶寶現在已經一歲半了,讓小文比較鬧心的事情,就是孩子平時睡覺的時候,經常會踢被子,每天晚上都要起床看幾次,孩子有沒有踢被子。
  • 陪娃睡覺有講究,孩子3歲前和媽媽睡好處多多,有些家長還不知道
    英國的心理學家、精神學家鮑爾比《母親的照料和精神衛生》這本書裡提到過,孩子如果能和母親建立起一種親密、互相依戀的關係,能讓彼此都感覺到滿足和喜悅。在孩子0~3歲的時候,這種依戀關係也是很容易建立的,對孩子擁有高質量的陪伴就行。而且這種依戀的關係在寶寶出生後的前三年會發展到巔峰,因此,母親如何想和自己的孩子搞好關係,在孩子三歲前的陪伴是很重要的。
  • 寶寶睡覺需要「抱奶搖」,寶媽不懂睡覺意識搭建,寶寶越來越難哄
    當孩子出生之後,我們就得照顧他們的吃喝拉撒睡,尤其是睡眠問題,也成了我們最為關心的事情,而大多數父母在寶寶睡覺的時候,都會採用一種非常不錯的哄睡方式,那就是所謂的抱奶搖。其實,我們之所以要用抱奶搖的哄睡方式,就是因為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孩子輕易的睡入夢鄉,不過我們有一點需要了解,那就是我們不論用什麼樣的辦法來哄孩子入睡,都是為了搭建睡眠意識,只有搭建了良好的睡眠意識,寶寶才能夠輕易的入睡。
  • 很多媽媽不知道:多摸寶寶這3部位,能刺激大腦發育未來更聰明
    撫摸是人與人之間一種特殊的表達,對於成年人如此,對於還不會說話的寶寶更是如此,是他們個世界不多的交流方式之一。而平時寶寶接觸的環境中,最親密的就是家人,所以家人的互動撫摸對寶寶生長發育非常重要。平時家長應該多對寶寶身體進行撫摸,讓他感知到溫暖與愛。
  • 專家挑戰5秒安撫哭鬧寶寶,哄娃真的有公式可以套
    要問最讓寶爸寶媽們頭疼的事是什麼?想必很多人會說——娃的花式大哭。寶寶出生後的第一聲啼哭,帶給家人的都是喜悅之情,可是隨著寶寶長大,哭聲就逐漸成為了大人們的「噩夢」。不會說話的小寶寶總以哭泣來表達自己的生理需求。
  • 寶寶睡覺總流口水,是在做美夢?也可能是這2類疾病導致
    寶寶的降生對於每個家庭而言都是令人喜悅的。但寶寶的一舉一動也牽動著父母的神經。有些小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會總是流口水,一些不懂的家長可能會認為寶寶睡得很香,在做美夢呢!但是實際上,寶寶睡覺總是流口水,卻可能暗示以下的這2類疾病。
  • 寶寶睡覺時總發出「哼唧」聲,多半是這兩個原因,家長要分別對待
    寶寶睡覺時總發出「哼唧」聲,多半是這兩個原因,家長要分別對待由於篇幅限制,我簡化了寶寶的症狀,有些寶寶可能還會哼哼唧唧的,這種情況可能是兩種原因引起的。一是寶寶處在猛漲期,二是漲肚子了。那麼,如何判斷是哪種原因造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