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忠文悉心護理果樹。
↓黎忠文正在換假肢。
覃武輝 文/攝
暖冬是適合勞作的季節,天還沒亮,黎忠文習慣性地醒來,利索地換上假肢,開始了一天繁忙的勞作。在餵完40多隻雞後,他來到自家的砂糖橘果園開展日常護理。
黎忠文是藤縣同心鎮森塘村的農民,他承包了41畝山地種植1500株砂糖橘果樹,靠一條腿走出了一條致富路、自強路。如今,黎忠文已到了知命之年,但仍像「阿甘」一樣,在勤勞致富的道路上努力奔跑著,為自己和家人規劃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身殘志堅摘貧帽
二十年前,黎忠文靠精明的頭腦和勤勞善幹的性格,經營木材生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天有不測風雲,2012年9月,黎忠文在一次林間作業時撞傷了左腿,由於傷勢太重,腿部引發感染,不得不做了截肢手術。這次治病和安裝假肢共花去近10萬元,用完了他們的全部積蓄,家庭也陷入了困境。
黎忠文的妻子黃惠萍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症,幹不了重活,3個孩子正在上學,黎忠文是家裡的主要勞動力。截肢手術後,黎忠文內心也經歷過絕望崩潰。在養病期間,黎忠文想到自己截肢後,可能會喪失勞動力,成了家庭的拖累,一度自暴自棄。同心鎮殘聯幹部知道後,上門為他做心理指導,給他講很多殘疾人創業的故事,慢慢地黎忠文意識到他依然是家庭的主心骨,他可以重新站起來。夫妻倆商量後,黎忠文開始養10多頭豬維持生計。
在精準扶貧工作中,黎忠文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了摘除貧困的帽子,他制定了脫貧方案,妻子到廣東打工,自己在家加大規模養豬,增加家庭經濟收入。2017年,他養豬50多頭,比常人多幾倍的付出,使他家達到了脫貧標準,順利地摘掉「貧困帽子」。
「非常感謝黨和政府以及幫助過我的人,正是國家的扶貧政策和幫扶人的支持,讓我順利脫了貧。」黎忠文說,脫貧前他家享受了低保、以獎代補、雨露計劃、免費換假肢等政策,給予了他極大的援助,還有很多盡心竭力幫助他的人,讓他有了堅持的力量。
種植果樹奔富路
由於管理不善,2019年,黎忠文家的豬病死了大半。很多人認為他會一蹶不振,他卻在別人驚訝的眼光中很快有了新的規劃。他流轉了41畝山地,規劃種植砂糖橘。經過市場調研後,黎忠文在2019年4月種植了1500多株從四川引進的金秋砂糖橘。他認為,金秋砂糖橘耐旱,適合山地種植,且比其他品種早熟一個月,可以錯開砂糖橘採收高峰季,價格比高峰期要高點。
種植金秋砂糖橘是一門技術活,沒有經驗的黎忠文完全是一個門外漢。為了提高種植技術,他多次去外地果園參觀學習,經常參加培訓學習,果樹出現病情就向公司技術人員、鎮農技人員、土專家請教,空餘的時間就查閱農業類的微信公眾號學習管護技術。經過大半年時間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他從門外漢變成了土專家。
由於啟動資金有限,黎忠文在自己做不到的情況下才會請人,日常的灌溉、施肥、除草等活都是他自己完成的。每個月,有二十天他都在果園細心照料,周末和假期,放假回家的孩子都會主動幫忙。在全家辛勤勞作下,果林建起了自己的灌溉「系統」,一棵棵金秋砂糖橘樹苗得以茁壯成長。
「黎忠文雖然是一個殘疾人,但他臉上總是帶著笑容,心態非常樂觀,有主見,肯吃苦,對生活充滿信心。」同心鎮殘聯理事長黃雁如此點評黎忠文。黎忠文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的故事感動著身邊許多人,在當地談及黎忠文的事跡時,幹部群眾紛紛對他豎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