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這不是我簡單的讀書心得,而是一段非常深入的內在意識拓展旅程,與有緣人共享。
過去的近半年裡,我的內在世界大規模重建,簡直可以說天翻地覆,但是我很難用語言來描述這個發生的過程。今天我試著來分享一點點(我還是很愛分享哈),語言其實是非常蒼白無力的,我盡我所能去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我相信有緣的人會從中得到他們需要的信息,然後去實踐以獲得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
偶然中的必然
2020年對當今世界的很多人來說都是非同尋常的。對我來說也是如此,雖然我外在的生活看起來波瀾不驚,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但是只有我自己清楚在我的內心發生了什麼,經歷了什麼。但我現在知道了這些改變並不是偶然,而是早就埋下了伏筆,或許說寫好了劇本。
在2016年春天我遇到了微課同學平平,我和她沒有見過面,但是初識之時她便非常信任我,後來我們在微信群裡相互陪伴。她曾經花了很多年在身心靈的學習上,她非常樂於接受新鮮事物。不過多年的靈性學習並沒有落實到生活當中去,後來她遇到「斷舍離」,並且立馬付諸實踐,把家裡的靈性書籍都處理掉了,只留下了一本羅伯特·沙因費爾德的《你值得過更好的生活》。
平平很多次在我的微信群裡提到了這本《你值得過更好的生活》,或許是時機未到,這個書名並沒有走進我的內心。
我和平平相差一歲,相互有了比較深入了解以後,發現我們有些共同的特質,那就是我們都比較重精神、輕物質,活得有點遠離人間煙火。當我們意識到自己需要更加踏實落地以後,非常巧的是在2018年平平辭去了工作,在最有煙火氣的菜市場開了一家米酒店,而我不知不覺中成了一個很多人看不起的微商。我們做了自己從來沒有想過的事情~~做生意。
做生意確實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我們,原來最不屑和金錢打交道的人,在做生意中慢慢地落入「凡塵」,在金錢的流動中穿越了內心很多的卡點,才發現原來這些看似沒有靈性的工作,其實非常地療愈人心。
在2019年冬天,我有了非常強烈的想要走出去的衝動。當時就選擇了去家附近的廣州學習,靠近了我在網絡中偶然遇見卻非常喜歡的張璽老師,經由她我走進了墨爾大學的年會,認識到了唐寧老師。後來我報了唐寧老師的「智慧女性」課程,那是一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課程,我非常地喜歡,唐寧老師是那種真正活出豐盛富足人生的典範。
在「智慧女性」課程開課前,我不知道為什麼就特別想清理家裡,於是從2019年底我開始了斷斷續續的「斷舍離」,扔了家裡的很多東西,不過進行得不太徹底。在春節假期前,把家裡看得見的除書櫃外的各個角落都清理了一遍。因為疫情,我被困老家三個多月,「斷舍離」被迫停了下來。
4月份回到家裡以後,又開始斷斷續續進行「斷舍離」,在清理書櫃時,我遇到了很大的障礙。因為我從小喜歡讀書而無書可讀,這讓我變得特別執著於書籍。
在下定決定清理書櫃的那天,我感覺自己特別地累,心裡又迫切都想把一堆的書清理好。那天我一邊在群裡和朋友們分享我的進展,平平及時地給了我很多建議和方法,最終讓我順利地放手了珍藏多年的幾百本書,像是丟了一個背負多年的沉重包袱。
把我最執著的書籍處理掉以後,我的「斷舍離」進展速度加快了很多。清理一輪下來以後,我很感慨,感覺自己這麼多年困在過去,守著一些看似很有意義卻沒有必要保存的東西,而忽略了眼前的生活,發現自己這麼多年都是在湊合著過日子。我聽到了內心深處傳來的一個聲音~我值得過更好的生活!
有一天平平在群裡分享了她的文章,說到她最近的想法。她要把經營狀況非常好的店轉讓出去,只是覺得賺的錢夠她接下來幾年的花銷,生意收入很好,賣酒卻不是她真正想要的工作。我心中為她的果斷而震驚,我知道她也不是家境特別富裕。顯然有什麼比賺錢更加吸引她的東西。
她說讀了羅伯特·沙因費爾德的《你值得過更好的生活》,並跟著做裡面的功課。「功課」二字在我的心裡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尤其她說2020年很多人的生意受疫情影響變得不好,她的生意卻比以前好了很多,她相信是因為做了書裡功課的緣故。
就這樣,某一天我突然間想把這本書買回來看看。在2020年的6月,我買回了羅伯特·沙因費爾德的《你值得過更好的生活》(第一本),開始了一段前所未有的「毀三觀」的生命重建之旅。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