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私了協議賠償金額比法定標準低27萬有效嗎?(高院再審)

2021-01-19 法制現場

來源:勞動法庫

特別提示:凡本號註明「來源」或「轉自」的作品均轉載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

王大路是江蘇潤達公司員工。

2016年12月27日,王大路在工作過程中被車輛撞傷,當場死亡。

2017年1月6日,公司與家屬籤訂《工傷賠償協議》一份,載明:

現甲、乙雙方一致確認,乙方的情形符合《工傷保險條例》中所規定的工亡情形,現甲、乙雙方依照《工傷保險條例》、《江蘇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等規定,經雙方友好協商,達成協議。

協議第一條約定:甲方一次性賠償乙方死亡待遇款(包括但不限於:死亡賠償金、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醫療費、護理費、住院夥食補助、交通費等)合計人民幣35萬元整,該款項於本協議訂立時,乙方提供所需的證明材料到位,即一次性給付。

協議第四條約定:上述款項給付後,雙方之間的工傷、勞動爭議一次性解決,勞動、工傷保險關係終止,此後雙方再無任何糾葛,乙方不得再向甲方主張任何此類權利。

第五條約定:本協議一式兩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雙方籤字生效。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在該協議上加蓋公章。協議籤訂當日,公司向家屬支付賠償款300000元,2017年4月14日又支付賠償款50000元。

2018年2月5日,人社局作出認定工傷決定書,認定王大路死亡性質為工亡。

事故發生後,王大路家屬還獲得肇事方車輛保險公司賠償款共計795000元。

王大路死亡時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1195元。

《工傷賠償協議》履行後,王大路家屬認為按照法定標準,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應為623900元(31195元×20倍),公司已支付賠償款350000元,還需再支付一次性工亡補助金273900元,雙方發生爭議。

一審判決:《工傷賠償協議》不存在重大誤解和顯失公平情形,對雙方當事人均有約束力

一審法院認為,當事人就工傷待遇達成的協議,其內容並非對勞動關係存續期間勞動權利義務的約定,而是對工傷待遇賠償責任的承擔所作出的約定,其性質並非勞動合同,而是具有一般合同的屬性。

本案的爭議焦點是雙方籤訂的《工傷賠償協議》是否存在可撤銷行為,協議是否具有可撤銷性,關鍵看其是否存在重大誤解或顯示公平的情形。

本案中,雙方籤訂工傷賠償協議時,王大路已經死亡,家屬對自己能夠獲得的利益應當有所認識,雙方進行協商的過程,是各自綜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博弈的過程,對預期的風險都應當有預判能力,從賠償協議的內容看,既約定了賠償金額,又列明了工傷賠償的具體項目,還寫明了參照的法律,這說明雙方當事人對工傷賠償的法定標準是知情的,故不能認定家屬在訂立協議時存在重大誤解。

關於是否構成顯示公平,依照《工傷保險條例》及《江蘇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規定的待遇項目和標準,因王大路死亡,家屬可獲得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為623900元(31195元×20倍),公司已支付賠償款350000元,並未低於法定標準的50%,家屬實際所獲補償不符合明顯低於法定工傷保險待遇標準,故不宜認定為顯示公平。

綜上,雙方籤訂的《工傷賠償協議》不存在重大誤解和顯失公平,家屬也未提供證據證明在籤訂協議過程中存在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的情形,該協議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對當事人均有約束力,且協議已經履行完畢,故公司無需再支付一次性工亡補助金273900元。

家屬不服,提起上訴。

二審判決:賠償協議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對當事人均有約束力

二審法院認為,發生勞動爭議包括工傷保險待遇糾紛,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和解協議是建立在雙方自願基礎上,任何一方或者第三方都不得強迫另一方當事人進行協商。達成的協議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且不存在欺詐、脅迫或者重大誤解、顯失公平情形的,應當認定有效。

本案雙方籤訂工傷賠償協議時,未有證據證明在籤訂協議過程中有一方存在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等情形,該協議系雙方當事人自願基礎上的真實意思表示;從賠償協議內容看,既約定了賠償金額,又列明了工傷賠償的具體項目,還參照《工傷保險條例》中所規定的工亡情形,說明雙方當事人對工傷賠償的法定標準是知情的,對自己能夠獲得預期利益是可知的,故不能認定家屬在訂立協議時存在重大誤解以及協議內容顯示公平。

賠償協議還明確約定,賠償款項給付後,雙方之間工傷、勞動爭議一次性解決,此後再無任何糾葛,家屬不得再向公司主張任何此類權利等。上述賠償協議並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對當事人均有約束力。現家屬認為,在未認定工傷前提下達成賠償協議可予撤銷,要求公司補足法定工亡賠償標準,其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一審判決公司無需再支付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並無不當。

綜上二審判決如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申請再審:協議書是極端悲傷的情況下心智混亂所籤,實乃迫於無奈,顯失公平

家屬不服,向江蘇高院申請再審,理由如下:

我們與公司籤訂的《工傷賠償協議》顯失公平。本案從李明峰發生工亡到籤訂《工傷賠償協議》僅9天時間,我們同意由公司賠償35萬元,並非我們的真實意思表示,李明峰工亡事故發生時臨近春節,我們在極端悲傷的情況下心智混亂,加上警方要求配合調查肇事者刑事責任等諸多因素,迫於無奈才籤訂了《工傷賠償協議》。因工傷事故屬於法定責任,本案應適用工傷勞動保險相關法律法規,由公司補足工亡補助金623900元(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20倍),我們所獲賠償35萬元明顯低於法定工傷保險待遇。

高院裁定:從協議書內容看,當事人對工傷賠償的法定標準是知情的,不存在顯失公平的情形

江蘇高院經審查認為,涉案《工傷賠償協議》有公司代表及家屬籤字確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也予以蓋章證明,原審法院認定《工傷賠償協議》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並無不當。

同時,從《工傷賠償協議》內容看,既約定了賠償金額,又列明了工傷賠償的具體項目,還表明參照《工傷保險條例》中所規定的工亡情形,說明各方當事人對工傷賠償的法定標準知情,公司賠償家屬35萬元不明顯低於法定工傷保險待遇標準,《工傷賠償協議》不存在顯失公平的情形,對各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

綜上,裁定如下:駁回申請人的再審申請。

案號:(2020)蘇民申5666號(當事人系化名)

【來源:天津二中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以案普法】工傷私了協議賠償金額比法定標準低27萬有效嗎?
    本案雙方籤訂工傷賠償協議時,未有證據證明在籤訂協議過程中有一方存在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等情形,該協議系雙方當事人自願基礎上的真實意思表示;從賠償協議內容看,既約定了賠償金額,又列明了工傷賠償的具體項目,還參照《工傷保險條例》中所規定的工亡情形,說明雙方當事人對工傷賠償的法定標準是知情的,對自己能夠獲得預期利益是可知的,故不能認定家屬在訂立協議時存在重大誤解以及協議內容顯示公平
  • 「以案釋法」工傷私了協議賠償金額比法定標準低27萬有效嗎?
    本案中,雙方籤訂工傷賠償協議時,王大路已經死亡,家屬對自己能夠獲得的利益應當有所認識,雙方進行協商的過程,是各自綜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博弈的過程,對預期的風險都應當有預判能力,從賠償協議的內容看,既約定了賠償金額,又列明了工傷賠償的具體項目,還寫明了參照的法律,這說明雙方當事人對工傷賠償的法定標準是知情的,故不能認定家屬在訂立協議時存在重大誤解
  • 工傷私了可行嗎?能否反悔?
    上述規定,實際上體現了工傷賠償的私權性質,尊重了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原則川恆律師表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協商解決,達成「私了」協議。工傷私了協議是一種在勞動者出現工傷後由中間人主持或當事人提議,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通過私下協商確定勞動者工傷待遇的協商策略。
  • 律師提醒:發生民事糾紛 「私了」不受法律保護
    發生民事糾紛,「私了」不受法律保護  為了儘快處理糾紛,拿到賠償金,許多人選擇用籤訂「私了」協議的方式解決人身傷害糾紛。但是,這種私了真的在最大程度上保護了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嗎?「私了」協議的效力如何,能否真正了事,能否撤銷?日前,蘭州晨報邀請兩位律師就此問題做一解答分享。
  • 籤了《自願放棄社保協議》,十級傷殘工傷還能得到多少賠償?
    但若是用人單位不給員工繳納社保,勞動者不僅可以要求補繳,還可以提出離職要求經濟補償,工傷待遇、生育津貼、失業金等損失勞動者也可以要求單位賠償。那如果雙方約定不繳社保,並籤訂書面協議,勞動者還可以要求賠償嗎?
  • 發生工傷如何處理,應該獲得多少賠償,能私了嗎?
    一、要求公司申請工傷認定,用人單位應在事故發生的在一個月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公司未出的,可以由職工本人或職工的近親屬自事故發生起一年內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 特別注意: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規定,如果單位沒有在30日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 山西省職工工傷如何賠償,其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工傷賠償標準,是指工傷職工、工亡職工親屬依法應當享受的賠償項目和標準。未參加工傷保險期間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規定:「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 下班外出去吃飯路上車禍死亡也算工傷?(高院再審)
    2019年3月26日,李先森家屬向人社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人社局於2019年7月1日作出認定工傷決定書,認定李先森屬於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傷害,屬工傷。公司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法院判決撤銷人社局的工傷認定決定。
  • 工傷認定申請流程及賠償標準(2020年)
    該規定第三條第二款規定,前款第(四)、(五)項明確的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承擔賠償責任或者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待遇後,有權向相關組織、單位和個人追償。工傷1級至4級的傷殘津貼,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級傷殘:本人工資×90%二級傷殘:本人工資×85%三級傷殘:本人工資×80%四級傷殘:本人工資×75%(註: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 公司要求自願放棄社保、年假、工傷待遇、離職補償權益,有效嗎?
    還有一部分是用人單位為了節約成本,要求勞動者籤協議。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對社會保險的繳納義務都屬於法律規定的強制性義務,勞動者主動放棄也無法免除義務。二、自願放棄工傷待遇索賠,發生工傷後還能獲得賠償嗎?趙某是某醫藥公司的醫藥代表,雙方籤訂了為期一年的勞動合同。
  • 交通事故後私了達成賠償協議,事後能反悔嗎?看完就懂!
    這一點在發生交通事故後特別明顯,如果不是發生特別嚴重的傷害,一般往「私了」這方面進行。但是因私了達成的賠償協議,事後能反悔嗎?現在就由找法網來告訴你吧。一網友諮詢:前些日子,早上六點鐘在去市場買菜的路上,我騎著自行車與一輛逆向的轎車發生碰撞。
  • 2020版:工傷認定流程及賠償標準(1-10級、工亡)
    說明:1)1-4級傷殘津貼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2)5-6級傷殘津貼由用人單位在難以安排工作的情況下支付,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江蘇還特別規定,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且解除勞動關係時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按照下列標準執行:不足5年的,按照全額的80%支付;不足4年的,按照全額的60%
  • 意外保險金真的不能免除工傷保險責任嗎?
    但是,由於團體意外保險的保險標的是勞動者的身體健康,而非僱主的工傷賠償責任,從而導致實務中大量工傷職工在領取了意外保險金之後,又向用人單位主張工傷保險賠償責任。對此,主流觀點認為:意外保險只是一種員工福利,而繳納工傷保險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如果允許以意外保險賠償款抵扣工傷保險補償款,就等於放任用人單位不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的違法行為,不利於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故不應支持二者抵扣。
  • 山東省高院開展人身損害賠償標準城鄉統一試點工作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濟南3月1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自3月12日起,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山東省高院」)將開展人身損害賠償標準城鄉統一試點工作,在民事訴訟中,對各類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含海事 案件),不再區分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
  • 就工傷事故私下簽訂的賠償協議,還能申請撤銷嗎?
    職工發生工傷後 未經工傷認定 即與公司籤訂了賠償協議 結果發現約定的補償數額 遠遠低於治療所支出的 醫療費和工傷保險待遇
  • 向河南高院和鄭州中院申請再審須知
    但是,同時根據前述條文中有關「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的內容,河南省高院作出了特殊規定,向河南省高院申請再審的案件,再審申請材料遞交鄭州中院後,由鄭州中院代收後調取一、二審卷宗。
  • 城鄉一致,上海高院通告最新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賠償標準
    為正確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的相關規定,近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高院)就2020年最新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賠償標準發出通告,內容如下
  • 2019更新版:工傷1-10級、工亡賠償標準+工傷認定29條規則
    第一篇:工傷賠償標準一、1-10級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條、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規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鑑定為一級至十級傷殘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如下:一級傷殘:本人工資×27;二級傷殘:本人工資×25;
  • 遭遇工傷後如何有效維護自身權益?
    遭遇工傷後如何有效維護自身權益?快遞行業招工門檻低、勞動強度大,近年來成為工傷事故頻發的行業之一,「快遞小哥」們常因交通事故或搬卸貨物而受傷。發生事故後,公司常以雙方未建立勞動關係為由否定工傷,拒絕進行工傷認定。生活中還有許多與「快遞小哥」相類似的群體,一旦在工作中遭遇工傷,不僅會造成自身勞動能力的部分喪失,還可能使整個家庭陷入困境。及時獲得工傷賠償是勞動者維護自身權利的有效屏障,但從發生工傷到認定工傷再到工傷賠付往往需要一定的時間。許多勞動者既不了解如何才能享受工傷待遇,也不清楚在遭遇工傷後應如何維權。
  • 你知道工傷賠償中3個重要的時間點嗎?
    你知道工傷賠償中3個重要的時間點嗎?山東工傷律師:如何打贏工傷賠償官司掌握好期限很重要?勞動者工傷受傷就面臨處理工傷待遇的問題,在整個工傷賠償程序,有幾個時間工傷職工必要要把握好,錯過了時間會給自己造成很大的障礙。,怎樣合法權益得到最有效的保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