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缺少父母的陪伴,學生違反學校紀律,兒童品行障礙不能忽視

2020-12-27 網易

2020-12-23 11:33:07 來源: 昭德心理

舉報

  波波很少見到父母,一直以來都是爺爺奶奶把他撫養長大。開學時看到其他同學都有父母陪伴,而自己卻是一個人,波波心裡非常的羨慕和難過。之後,波波上課經常不認真聽講,還和老師頂嘴,有的時候逃學到網吧上網,成績也一落千丈。班主任從其他同學了解到波波的情況後,帶他到醫院檢查,經過診斷,波波患有非常嚴重的兒童品行障礙。

  

  所謂的兒童品行障礙,主要是指兒童或是青少年會出現違反其年齡相應的社會規範的行為,還有可能會出現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的行為其嚴重性超出一般的淘氣,屬於青少年期常見的行為問題。

  心智不成熟和兒童品行障礙離不開關係

  根據臨床研究發現,兒童品行障礙和遺傳、家庭、社會、心理因素有關係。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心理因素,而且是造成兒童品行障礙的主要關鍵。處於心智不成熟時期的青少年,如果缺乏父母的關愛和教育、家庭不和睦、考試失敗等,容易在面對上述情境時心理難以接受和無法面對,產生逆反心理,極其容易造成兒童品行障礙的發生。

  

  兒童平行障礙危害多,需引起重視

  兒童品行障礙通常表現為具有反社會和具有攻擊性行為等症狀。就危害而言,兒童品行障礙對患者的危害有以下方面。首先,有些患者在學校不認真學習和拒絕老師的教導,不僅造成學習成績的下降,還容易引起其他同學的排斥,甚至有的人選擇逃學、離家出走,讓父母親屬也為其擔憂。其次,打架、偷竊、傷害他人、破壞公共物品、惹是生非、酗酒等一些常見的不良行為,也易使青少年觸犯法律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終美好的青春年華只能在牢獄中度過。最後,兒童品行障礙患者一般以自我為中心,喜歡指使或指責他人,故意招惹人注意以及為自己的錯誤辯護,很容易導致患者出現自卑、抑鬱、焦慮的病態心理,從而變得冷漠無情、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因此,對兒童品行障礙要引起高度警惕,一定不能忽視。

  

  營造良好家庭環境為主,早期預防是關鍵

  在治療方面,兒童品行障礙主要包括家庭治療、社區治療、藥物治療。其中最主要的是家庭治療。所謂家庭治療,就是父母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家庭成員間要多互相支持交流,為患者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得到患者的信任。同時根據患者的愛好和興趣循循善誘,將患者引導至身心健康的方面來,及時對患者的進步和改變予以鼓勵,使其心理健康發展。由於兒童品行障礙患者主要以青少年人群為主,因此預防是關鍵。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要強化社會公德教育,對行為有明確的是非標準和要求,對孩子的教育既不能放縱,也不能過分的溺愛,這樣才能有效的預防兒童品行障礙的發生。

  專家介紹:李靜 山西白求恩醫院 精神衛生科主治醫師

  昭德心理獨家稿件 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虐待智力障礙學生 韓國特殊學校教師及工作人員被判刑
    韓國首爾市瑞草區法院(圖源:韓聯社)海外網11月18日電據韓聯社報導,11月17日,涉嫌強迫智力障礙學生吃芥末和辣椒醬而被移交審判的首爾市仁康學校前任教師車某(56歲)被法庭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緩期2年執行,並被下令要求接受
  • 左小青告訴你,雙職工家庭,孩子缺少的是陪伴,父母缺少了什麼?
    而媽媽知識媽媽,因為平時陪伴自己的時間就少,自然不知道自己喜歡玩什麼。孩子習慣沒有媽媽陪伴的生活以後,自然表現出對媽媽不感興趣。孩子畢竟是孩子,思考方式也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既然媽媽不能陪我玩,那我就自己玩嘍。所以,在別人看來是難得的親子時光的時候,在餘總看來,就是兩個熟悉又陌生的朋友尷尬的相處。
  • 兒童創傷後應激障礙不可忽視
    父母下班回家,他因為害怕父母把病毒帶回家就躲得遠遠的,必須等父母洗了手、換好衣服才敢靠近他們。不允許家人進他的房間,不願意面對面和父母溝通,脾氣變得暴躁易怒,經常失眠做噩夢,也不願意走出家門,不管家人怎麼勸說都不敢出門。 父母擔心他出現了心理障礙,便想方設法將其帶至該院心理門診,經醫生診斷,這個男孩為兒童創傷後應激障礙。
  • 如何教育閱讀障礙兒童
    由於閱讀障礙兒童可能會因短期記憶而掙扎,因此要記住您所說的內容對他們來說具有挑戰性。重複說明,關鍵詞和概念,這樣學生就更有可能記住你說的話,至少要寫下來。在新技能的基礎上,繼續整合以前學到的信息。重複將有助於強化舊技能並在概念之間建立聯繫。 使用診斷教學。您應該不斷評估學生對所教課程的理解程度。
  • 父母們,請停止情感忽視,給孩子一個溫暖有愛的家庭環境
    1987年,發展心理學家傑夫.帕克和同事總結了數十項兒童研究,最終發現那些幼年時期被父母和其他人接受,即被喜愛程度越高的孩子,長大後生活得越好。童年期情感忽視形成的原因英國慈善機構「兒童協會」對英格倫10年級學生的一份調查顯示, 大約1/7的人曾被家人忽視過。研究人員對英格倫72所學校對約2,000名年齡在12至15歲的青少年抽樣調查,詢問父母平時是如何照顧他們的。
  • 兒童多汗如何調理?父母缺少常識,缺少這種微量元素,寶寶易中暑
    嬰幼兒若是生理性多汗,父母不用焦慮不安,只要排除不是由於疾病引起的多汗即可。兒童多汗如何調理?父母缺少常識,缺少這種微量元素,寶寶易中暑注意寶寶的起居生活,有些家長在冬季使勁給孩子添加衣被,生怕孩子受到風寒。父母要知道的是,寶寶如果蓋的、穿的過多,就會大量出汗,汗液把衣被浸溼,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更換,很容易讓冷卻的汗液浸入寶寶機體內,引發感冒、發燒或咳嗽。
  • 發展障礙兒童是應該隨班就讀,還是上特殊教育學校?
    關於發展障礙兒童的教育,現在存在著意見分歧。壓力來自為所有孩子服務的主流學校的一些人,他們為了確保教育機會平等,避免隔離殘疾兒童的惡名聲而置殘疾的本質於不顧。毫無疑問,非常多的殘疾兒童,也許是大多數,由於在主流學校跟同齡孩子一起接受教育而得益。
  • 各種障礙症統稱為笨?心理學:閱讀障礙是最被忽視的兒童心理問題
    其實,心理學家曾明確表示,閱讀障礙是最被忽視的兒童心理問題之一。據統計,閱讀障礙在我國的發病率大概是7-8%,而在學齡兒童中,閱讀障礙的發病率約為5-10%。同時,在學習困難兒童中,約80%的孩子實際上是受到閱讀障礙的困擾。
  • 需要陪伴的不只留守兒童、空巢老人,農村留守婦女是否被忽視?
    、空巢老人,我們都在呼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和陪伴!隨著大量青壯年男勞力的外出,不僅在農村形成了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群體,更形成了被人忽視的「留守婦女」群體。丈夫外出,家裡所有的重擔都落在婦女們的肩上。勞動強度高、精神負擔重、缺乏安全感的農村留守婦女,是否更需要陪伴?是否更應該引起社會的重視與關愛呢?需要陪伴的不只留守兒童、空巢老人,還有她們!
  • 由於「匪夷所思」的理由,而遭受到學校嚴厲懲罰的6位學生
    學校在很多人的心裡,都是非常糾結的,雖然它是教書育人、傳授我們知識的地方,但是由於管理太嚴格,常常也會受到一些處罰,尤其是嚴重違法校規的學生,還有可能會遭到開除的風險,這樣的處罰的確非常嚴厲,而縱觀世界一些學校來看,有的校規真的是讓人難以理解,也讓一些學生受到了不應該有的傷害,那麼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下,由於「匪夷所思」的奇怪理由
  • 【福州星田兒童發展中心】兒童語言障礙及語言障礙的病因是什麼?
    聽力障礙 聽覺是語言感受的一個重要的渠道,當小兒聽力受損害後,不管是傳導性的,還是感覺神經性的,都不能正確地察覺聲音傳導,產生程度不等的語言發育遲緩,其遲緩嚴重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諸如吸力損害的程度、發生的年齡、矯治聽力的年齡、矯治的合適性等,傳導性聽力障礙伴有反覆和長期的中耳炎,這對早期語言發育可產生不良的影響。
  • 衝動行為,也是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症狀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簡稱:ADHD),俗稱:多動症,是發生在兒童早期一種常見的心理行為問題或者神經發育性障礙,ADHD主要有以下三大核心症狀。注/意/缺/陷注意缺陷是ADHD最主要的核心症狀之一,是指兒童在認知活動中注意力不能集中、時間短暫,容易分心,缺乏持久性。
  • 讓一年級小學生上寄宿學校,有錢的父母和沒錢的父母各有苦衷
    另一種是,家庭條件不好,父母雙方都必須外出打工掙錢養家,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照顧孩子,只好把孩子送往寄宿學校,這種學校也就是普普通通的寄宿制學校,教學質量不能和第一種學校相比,他們能提供給學生的條件就像是一個大大的全託班。提到讓孩子上寄宿制學校,父母們大多會這樣安慰自己。
  • 王哲先: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學校請重視!
    學校為了保障教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制定各種規章制度,量化打分、檢查評比等手段,約束學生,迫使學生不得不服從學校紀律。 同時,由於應試教育的影響,超級中學、「高考工廠」等學校管理模式雖然備受爭議,卻因其在升學方面成績突出而受到吹捧,甚至成為其他學校效仿、學習的對象。
  • 項賢明:塑造兒童乃教育學之原罪
    在體罰得到公認後,兒童的紀律和成人的紀律存在著根本的不同,有身份的成年人可以免除紀律的懲戒,而「所有的孩子和年輕人,不論他們的社會地位如何,都受到同樣紀律的約束,都要接受鞭刑」(阿利埃斯, 2013, 第219頁)。最初,鞭刑「只針對小小孩,從16世紀開始,它擴展到所有的學生,有些學生的年齡經常接近甚至超過20歲」(阿利埃斯, 2013, 第219頁)。
  •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父母的陪伴,而不只是陪著,很多父母都錯了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同樣是陪伴孩子,3個家庭的不同狀態,都反映一個常被忽視的問題如今人們生活水平,雖然在不斷提高,但是卻給了人們更多的壓力,很多人都會為了賺錢謀生而到處奔波,這樣也就導致了很多的留守兒童。
  • 音樂陪伴計劃:讓困境兒童獲得堅強的力量
    雲南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研究助理、雲南連心社區照顧服務中心主任蘭樹記說,「我們希望把它作為禮物帶給那些沒有父母陪伴的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讓他們通過音樂的陪伴尋找到快樂,並從音樂中獲得力量。」   音樂除了陪伴,還有一種聚合力   作為專門服務弱勢群體的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雲南連心曾多年將辦公室設在昆明王家橋社區裡。
  • 內蒙古這所學校,全校僅17名學生,茁壯成長感受這個世界的溫暖
    學生們的家庭情況都很特殊,或為留守兒童,或是父母離異,或是父母殘疾。學校的數學、語文、英語等課程都有專職老師,就是沒有專職的體育、音樂和美術老師,一直依靠清水河縣第三、第一小學每周一次的送教下鄉,完成教學任務。 「上學很有用,可以改變我的前途,可以改善我和父母的生活。」一臉稚嫩的喬藝丹說起話來卻是思路清晰,抱負遠大。
  • 警惕兒童抽動障礙!
    發聲抽動會影響課堂紀律,患兒面對來自老師和同學的壓力,容易導致社會退縮、社交孤立。 2.情緒問題:20%~30%的抽動障礙兒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鬱症狀,持續的情緒抑鬱、焦慮、低自尊等,社會退縮等亦常見。
  • 兒童語言障礙病因是什麼
    在學齡前兒童中,溝通障礙是為多見的一個發育總是有7%~10%的兒童語言的發育低於正常標準,而3%~6%的兒童有語言感受或表達障礙,並影響日後的閱讀和書寫。因此,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及時的治療尢為重要。我國近年來已開展了兒童語言障礙的臨床診治。語言障礙病因1、智能發育障礙語言發育障礙的常見原因是智能發育遲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