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很少見到父母,一直以來都是爺爺奶奶把他撫養長大。開學時看到其他同學都有父母陪伴,而自己卻是一個人,波波心裡非常的羨慕和難過。之後,波波上課經常不認真聽講,還和老師頂嘴,有的時候逃學到網吧上網,成績也一落千丈。班主任從其他同學了解到波波的情況後,帶他到醫院檢查,經過診斷,波波患有非常嚴重的兒童品行障礙。
所謂的兒童品行障礙,主要是指兒童或是青少年會出現違反其年齡相應的社會規範的行為,還有可能會出現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的行為其嚴重性超出一般的淘氣,屬於青少年期常見的行為問題。
心智不成熟和兒童品行障礙離不開關係
根據臨床研究發現,兒童品行障礙和遺傳、家庭、社會、心理因素有關係。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心理因素,而且是造成兒童品行障礙的主要關鍵。處於心智不成熟時期的青少年,如果缺乏父母的關愛和教育、家庭不和睦、考試失敗等,容易在面對上述情境時心理難以接受和無法面對,產生逆反心理,極其容易造成兒童品行障礙的發生。
兒童平行障礙危害多,需引起重視
兒童品行障礙通常表現為具有反社會和具有攻擊性行為等症狀。就危害而言,兒童品行障礙對患者的危害有以下方面。首先,有些患者在學校不認真學習和拒絕老師的教導,不僅造成學習成績的下降,還容易引起其他同學的排斥,甚至有的人選擇逃學、離家出走,讓父母親屬也為其擔憂。其次,打架、偷竊、傷害他人、破壞公共物品、惹是生非、酗酒等一些常見的不良行為,也易使青少年觸犯法律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終美好的青春年華只能在牢獄中度過。最後,兒童品行障礙患者一般以自我為中心,喜歡指使或指責他人,故意招惹人注意以及為自己的錯誤辯護,很容易導致患者出現自卑、抑鬱、焦慮的病態心理,從而變得冷漠無情、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因此,對兒童品行障礙要引起高度警惕,一定不能忽視。
營造良好家庭環境為主,早期預防是關鍵
在治療方面,兒童品行障礙主要包括家庭治療、社區治療、藥物治療。其中最主要的是家庭治療。所謂家庭治療,就是父母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家庭成員間要多互相支持交流,為患者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得到患者的信任。同時根據患者的愛好和興趣循循善誘,將患者引導至身心健康的方面來,及時對患者的進步和改變予以鼓勵,使其心理健康發展。由於兒童品行障礙患者主要以青少年人群為主,因此預防是關鍵。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要強化社會公德教育,對行為有明確的是非標準和要求,對孩子的教育既不能放縱,也不能過分的溺愛,這樣才能有效的預防兒童品行障礙的發生。
專家介紹:李靜 山西白求恩醫院 精神衛生科主治醫師
昭德心理獨家稿件 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