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濟宗為何信眾如此之多?

2021-02-19 導遊經驗分享

1、臨濟宗隸屬禪宗南派。禪宗南派分為五家七宗(五家:臨濟宗、曹洞宗、溈仰宗、雲門宗、法眼宗;七宗指的是,在五家基礎上,增加了從臨濟宗分出的黃龍派和楊岐派)

2、禪宗南派的歷史淵源。禪宗五祖為弘忍法師,其傳人有兩位重要人物:神秀和慧能。神秀派被稱為禪宗北派;慧能派被稱為禪宗南派。

引申知識:神秀,河南人,被稱為弘忍法師座前第一大弟子,接班人;主張「漸悟」禪定法;慧能,廣東人,較為普通,地位不高,但是極具慧根,主張「頓悟」。弘忍後期,非常欣賞慧能,臨終將衣缽傳于慧能。慧能連夜逃離,前往廣東,傳播佛法,廣東南華寺,至今仍有六祖慧能肉身佛。在傳說中,神秀被「惡」化,其實是不對的。神秀佛學造詣很深,信眾甚廣,深受武則天信賴和尊重。只是禪宗北派在唐末逐漸消亡,以至於今天的禪宗弟子往往屬於南派,往往以慧能為祖師爺,而貶低神秀。

3、禪宗的祖師爺。中國禪宗開山鼻祖為菩提達摩。菩提達摩是印度人,來到中國傳法,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創設中國禪宗。二祖是慧可,三祖是僧璨,四祖是道信。

菩提達摩是中國禪宗初祖,不是世界禪宗初祖。禪宗發源於印度,印度禪宗初祖是迦葉,菩提達摩是印度禪宗第二十八祖。

4、禪宗祖庭——少林寺;

禪宗經典——《壇經》《百丈清規》等

5、禪宗的法脈源流,禪宗是佛教傳入中國的宗派之一。

傳入中國的八大佛教宗派:三論宗、瑜伽宗、天台宗、華嚴宗、禪宗、淨土宗、律宗、密宗。

引申:佛教派系眾多,遠不止八派。自從釋迦牟尼涅槃後,佛教經歷了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教四個階段。也就是說,在大乘佛教以前,佛教已經派系林立,在從印度向外傳播過程中,派系也傳往外地,比如中國。在中國既有小乘佛教(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也有大乘佛教,以大乘為主。大乘派系眾多,以八大派為主。小乘派系也很多。大乘八大派中,以禪宗、淨土宗信眾最為廣泛。淨土宗要求信眾,只要口誦「南無阿彌陀佛」,死後便可登極樂。派系眾多,但並不意味著派系之間涇渭分明,往往得道高僧,熟知多派佛法,例如「禪淨雙修」。

相關焦點

  • 宋代臨濟宗圓悟克勤禪師在中國佛教史上的地位
    然而在禪門五宗中,溈仰宗早已消亡,法眼宗、雲門宗至北宋後期已經衰微不傳,只有臨濟宗、曹洞宗二宗繼續流傳,並不斷適應時代得到發展。相比而言,臨濟宗影響更大。臨濟宗在11世紀從臨濟下五世汾陽善昭的弟子石霜楚圓的法系形成黃龍、楊岐二派,然而到南北宋之際楊岐派繼黃龍派之後迅速興起,一直傳至近世。在這個歷史過程中,圓悟克勤禪師及其弟子大慧宗杲、虎丘紹隆佔有重要地位,為推進臨濟宗的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
  • 尋訪正定臨濟宗祖庭
    ——餘秋雨考察正定時語&nbsp&nbsp&nbsp&nbsp據史書記載,自漢至今1900年間,正定香火一直延綿,鐘鼎常鳴,佛法千年不絕,歷史上縣境之內佛寺眾多,隋唐時期達到190多座。&nbsp&nbsp&nbsp&nbsp「九樓四塔八大寺」的說法廣為流傳,佛教歷史文化悠久,影響深遠。
  • 禪宗臨濟宗
    從曹溪的六祖惠能,歷南嶽、馬祖、百丈、黃檗,一直到臨濟的義玄,於臨濟禪院舉揚一家,後世稱為臨濟宗。義玄是惠能的六世法孫。又臨濟六世孫為石霜之圓禪師。圓禪師以後分楊岐派、黃龍派。  據《江西通志》載:「黃檗山在新昌(今宜豐)西,山使絕頂有寺曰鷲峰。」《新昌縣誌》雲:「黃檗寺,唐名靈鷲,斷際禪師道場也。臨濟宗風遍於海內外,實於茲得法。」
  • 和尚為何如此之「貪」?
    娛樂圈流行著這樣一句話「不認一位高僧作師父,感覺很沒面子」,由於本人職業關係,經常居住寺廟,與師傅、主持們打交道,今天來說下現在的和尚為何有如此「地位」。現在寺廟和企業是一樣的性質,普通和尚就是員工,方丈、主持、當家的就是領導、總裁,寺廟也分在宗教局備案的和未備案的,相當於現在的國企和私企之分,不管什麼樣的寺廟,普通和尚和企業員工一樣沒有太多油水可撈,只是基本工資加一些做法事、活動的提成,方丈主持就不一樣了,有多少錢和自己的管理與影響力有關,也算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體現吧。
  • 佛教:黃龍慧南、楊岐方會,同時開創宗門,最後仍歸臨濟宗
    通觀兩宋,禪宗中始終佔優勢的是臨濟宗。石霜楚圓是臨濟宗在江南傳播的奠基人。經過石霜楚圓的傳法,創建於北方的臨濟宗開始轉入南方傳授,在長江流域衍生出了黃龍宗和楊岐宗。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佛教:黃龍宗慧南、楊岐宗方會,同時興起,最終恢復「臨濟」舊稱。
  • 臨濟宗的創立及發展「無心說」
    這種禪宗新法因義玄在臨濟院舉一家宗風而大張天下,後世遂稱之為「臨濟宗」,而黃檗禪寺也因之成為臨濟宗祖庭。與希運同時,另一高僧常觀也在宜豐五峰山開法堂。常觀與希運同出百丈懷海門下,兩人在宜豐互倡禪學。常觀雖未創宗派,然而門裔繁衍不衰,黃檗山也成為禪門祖庭。
  • 臨濟宗楊岐派高僧白雲守端禪師
    白雲守端禪師在繼承了楊岐方會以及歷代臨濟宗祖師的禪學思想的基礎上,從呵佛罵祖和「喝、打」的發揮以及「四一法門」的完善和自修自證等方面對臨濟宗楊岐禪學思想進行了豐富和發展,使之具有包容性與時代性。白雲守端本人博學多思。他曾對五祖法演說:「多見衲子,未嘗經及遠大之計,予恐叢林自此衰薄矣。楊岐先師言:『上下偷安,最為法門大患。』予昔隱居歸宗書堂,披閱經史,不啻數百過目,其簡編弊故極矣。然每開卷,必有新獲之意,予以是思之,學不負人如此。」
  • 她是臨濟宗45代傳人,19歲入佛門,修金山寺,辦中醫所,建安養院,101歲依舊弘法利生
    明朝初期,金山寺又呈現香火鼎盛之況,曹洞宗中興巨近之尊的釋元謐就是在金山寺投鎧禪師座下剃度出家後,再至新城壽昌寺釋慧經法席下參學。明末金山寺再遭兵燹,廟宇倒塌,佛像被移至山下樟源村前搭棚供奉,以繼香火。此後 300 多年間金山寺有名無實,罕有人至……民國25年,釋普淨法師從南嶽遊至金山嶺於金山寺側山洞裡潛修,被藥農發現,相告眾信士捐款重修。
  • 為什麼泰國佛牌的神佛法相種類如此之多?
    對佛牌已有了解的人不必多說,但是初步接觸的人就會問了,「為什麼泰國佛牌的法相那麼多啊?」「泰國怎麼會有那麼多的神佛啊?中國怎麼沒聽過啊?」其實不然,這只是大多數人對佛教不夠了解,依據佛教傳播的形式所造成的誤解,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的神佛傳說,也是神佛果位眾多,佛祖天神各具法力,各司其職。後經時代變遷,四散傳播,佛教又演化為大乘小乘。
  • 衡水市桃城區《玉皇宮》道觀致社會各界朋友及信眾
    《玉皇宮》的鼎盛香火一直持續百年,到了清末民初,中華大地軍閥混戰,硝煙四起,大地瘡痍,但《玉皇宮》信眾依然絡繹不絕,香火鼎盛。抗日戰爭爆發期間,為避免廟宇內的神像被日寇破壞、盜竊、焚毀,當地信眾自發的將神像藏匿起來。然而,日寇隨未能在《玉皇宮》盜走我泱泱大國精神信仰之隗寶,卻心生不甘,另起惡念。
  • 寒山寺位於蘇州市西,已有一千四百餘年歷史,屬於禪宗中的臨濟宗
    寒山寺位於蘇州市西郊,始建於南朝,已有一千四百餘年歷史,屬於禪宗中的臨濟宗。因唐代詩人張繼的名詩《楓橋夜泊》中「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一句而聞名天下寺內古蹟甚多,有張繼詩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書碑文殘片等。
  • 兩岸信眾同聚湄洲,共慶紅木媽祖開光安座
    攝/宋旭江    5時許,在通贊獨特的唱聲中,此尊紅木媽祖像開光儀式開始,現場兩岸媽祖信眾沐手拈香,虔修祖餞,向紅木媽祖行三跪九拜之禮,迎祥納福。    1月22日上午10點30分,紅木媽祖開光慶典在湄洲媽祖祖廟聖旨門廣場舉行,來自海峽兩岸1700多名媽祖信眾齊聚湄洲朝拜紅木媽祖。
  • 翔安這座小宮廟,海內外有1000多座分爐!20多年間數萬臺灣信眾來朝拜
    一座看似不起眼的小宮廟卻有著400多年的歷史在海內外擁有1000多座分爐每年「生日」海峽兩岸同胞和東南亞僑胞便會趕來進香還有人睡在殿內守夜這便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馬巷元威殿從外觀看,元威殿面積並不大,只有100多平方米,但是這裡的一石一木都頗有年代感。殿門口的石鼓和殿內的柱墩都已超過400年,一對龍虎屏也有一百多年歷史。廟堂正中央供奉的黑面神像,就是池王爺。
  • 苦撐待變:抗戰時期上海周邊地區天主教漁民信眾的日常生活
    隨著天主教在蘇州地區的教務發展,各種信眾群體也逐漸形成。在這些宗教社群中,尤以城內居民信眾形成的各種信仰團體為主。即便是雍正朝開始的「禁教」時期,蘇州地區的天主教信仰依然沒有中斷。但到了晚清時期,特別是在太平天國運動的衝擊下,蘇州城內富家多逃難至上海,各家財產損失嚴重,信眾人數也隨之大減。
  • 福建舉辦鳳山文化旅遊節 近千臺灣信眾踩街巡遊
    來自臺灣60多家宮廟、近千名臺灣廣澤尊王信眾簇擁著從臺灣遠道帶來的19架神轎,從南安體育館出發,途經新華街、民主街、美林大橋、江北大道,一路踩街。所經之處,受到當地民眾的夾道歡迎,許多當地信眾早早地擺開香案,供上供品,焚香合什歡迎遠道而來的臺灣踩街隊伍。不少當地信眾還自發加入此次踩街活動,共續閩臺情緣。
  • 天童寺臨濟宗通祖派法脈傳承
    第三十四世悟性源達禪師第三十五世界清遠信禪師第三十六世雲光化正禪師第三十七世純經導琇禪師第三十八世普洽英皓禪師第三十九世慈運靈慧禪師第四十世圓瑛宏悟禪師第四十一世深日戒深禪師第四十二世修祥定吉禪師修祥定吉傳第四十三世心寂慧清禪人、安淨慧心禪人臨濟宗三十一世林野奇祖法派
  • 海內外1500餘名信眾福建拜謁廣澤尊王共祈國泰民安
    原標題:海內外1500餘名信眾福建拜謁廣澤尊王共祈國泰民安  新華網福州9月21日電(記者董建國)21日上午,第五屆南安·國際鳳山文化旅遊節在福建南安市鳳山寺文化廣場開幕。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以及臺灣、香港、澳門等地區的海內外嘉賓和信眾共1500餘人齊聚一堂,共同拜謁廣澤尊王,祈求國泰民安。
  • 非洲之心盧安達——人口為何如此稠密?
    面積相當於三個歐洲,人口卻與歐洲不相上下,可見這裡人煙之稀少。但是在非洲大陸的中部中卻有一個人口稠密的小國——盧安達。這個國家面積只有2.6萬平方公裡,但是人口卻高達1200萬,每平方公裡人口接近500人!假如整個非洲人口密度都達到這個水平,那麼非洲人口將會達到100多億人。在非洲國家中,這樣的人口密度算是相當之高了。那麼為何這個國家人口如此稠密呢?
  • 「2015海峽兩岸媽祖信眾祈福行」祈福到達高雄旗津天后宮
    1997年湄洲祖廟「鎮殿金尊」,千年來首次蒞臺,並駐蹕於天后宮,安座三天,供媽祖信眾頂禮膜拜。旗津天后宮由福建漁戶徐阿華遇颶而開基旗後,有洪、王、蔡、李、白、潘等六姓同行,迎奉湄洲媽祖分靈抵臺,草建媽祖宮奉祀天上聖母。
  • 放在如今也是神作的《命運石之門》,為何如此多人看不下去
    說到《命運石之門》,相信熟悉的朋友都知道這是一部很神奇的番。看完《命運石之門》的人,絕大多數都會認為這是一部神作。但是,卻有很多人在看《命運石之門》的時候,在看了幾集後,就看不下去了。《命運石之門》為何能被稱之為神作?